1. 高中生带手机有什么害处
高中生带手机的害处归纳如下:
一、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不利。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说,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听手机歌曲对孩子的听力也会产生极大的损害。
二、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不健康信息的传递,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却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息。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
另外,在学校里学生用手机发短信很容易传播不正确的舆论和思想,一个学生对老师和同学有误解,通过手机短信会很快引起很多学生对老师和同学引起误解,不仅影响团结,更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最终是害了学生。
少数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过度使用手机,使手机成为他生活的中心,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手机中毒综合症”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手臂麻木,视力下降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
三、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
以前,学生为了到网吧上网逃课、逃学翻墙出门,夜不归宿。现在,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室里随时通过手机进行QQ聊天、网页浏览、阅读黄色信息、发送短信和玩游戏等,有手机的地方就是可以上网的地方。
高中生自控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影响。有的学生上课不关机而是把手机调为震动,一旦有电话打进,往往是想接又不敢接,并猜测是谁打来的电话,从而无法集中精神。这样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少数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寝室内,别的同学要休息,少数同学手机屏幕闪亮,喋喋不休,害得室友不能入睡。最可怕的是晚上在被窝里玩,老师和同学都发现不了,晚上熬夜,白天睡觉,无所事事,作业照抄。短信发个不停,情话聊个不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很操心,学生不在乎。
四、败坏考风击跨学风
学生有了手机后,一些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玩手机上,一到考试就一筹莫展,考试时总对手机有一种依赖心理,把希望寄托在手机上,靠手机作弊,蒙混过关,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同时也骗过了老师和家长的眼睛,有少数家长在高考后说我孩子在学校平时成绩还很可以呀,怎么连个二本也没有考上呢?反差怎么这么大呢?于是责怪学校,家长要知道平时作弊可以,但高考作弊不可能,平时没学到,高考怎么能出成绩呢?学生用手机作弊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 我们在高三的一次考试中,一个考场共54人考试,带手机进入考场就达38部,真是太可怕了呀。利用手机不仅可以传答案,还可以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这样不仅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扰乱了正常考试竞争的公平性,还在师生中引起极恶劣的影响。我常想没有好的考风就没有好的校风,没有好的学风就不可能出好的成绩,不是为了成绩和孩子健康成长,大家把孩子送到郧阳中学来干什么呢?因此,我要高呼:欢迎孩子来,手机不要带。
五、事端容易滋生,事故防不胜防
在很多学生看来,品牌手机简直代表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似乎能让男生更加潇洒多情,让女生更加温柔漂亮。由于手机属贵重物品,是学生的心爱之物,势必要花费掉许多精力和时间来保管,但还是很容易被小偷偷走,这样校园丢失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少的损失和麻烦,高一年级两个月内已经出现过多起。另外,一些学生年轻气盛,受不了半点委屈,一旦发生小矛盾,会很快通过手机纠集社会青年、同学前来打架,影响了校园安全问题。目前,手机已成为学生精神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给通讯部门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像催化剂一样使中学生在短时间里迅速早熟起来,有的学生由于手机使用费过多,为了交上话费,平时只好省吃俭用或者以学校要交资料费为由向父母要钱。少数女孩因使用手机与学校外面联系广泛,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向往外面的生活,这样反而给社会上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六、谈情说爱的帮凶
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危害应是大家公认的,手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中学生“早恋”的“帮凶”。
⑴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通过手机传情、谈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⑵手机是他们受到骚扰的“罪魁祸首”。一些学生本来的学习生活很安宁,也很充实。但只要手机在手上(特别是女生),那么求爱者就会纷至沓来,求爱短信铺天盖地,骚扰电话接二连三。一旦如此,她就别想安心学习了,最终的结果是陷入“早恋”的泥潭。
七、侵犯他人隐私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不少中学生喜欢拿着“摄像头”手机偷拍,作为谈资笑料;甚至故意将恶搞的情景拍下来发到网上,宣扬不文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些行为都引起了学生、 家长和老师的忧虑与反感。
八、手机陷阱
如今,利用中奖、谎称家人出事行骗的短信比比皆是,成人笑话和不良短信令人防不胜防,占卜、整蛊和无聊短信更是铺天盖地。学生们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无法自拔。
事实证明:学生一旦手机在手,往往把与朋友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浪费金钱且不说,这白白浪费的时间是无法找回,直至学习下降,走向堕落。很多的事例表明:给手机就是给灾难,送手机就是找麻烦;三年不用手机,不会因此而变坏;三年使用手机,绝不会因此而变好;宁愿买车看孩子,也不情愿送孩子手机求方便,而且通过手机问到的话也并非真话,家长朋友万一要了解情况,班主任电话已经公布在网站上了,可直接联系。请学生、家长和老师深刻认识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2. 《小欢喜》里面的学生作为高三的学生,为什么上学还能带手机
可以查资料学习,还可以刷网课,联系家长。很多高中学校都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就算带了手机也要交给老师。因为怕孩子们管不住自己的手,玩手机耽误学习,导致学习退步。毕竟高考是关乎一生的事,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高考。但在《小欢喜》里面却没有强制要求孩子们不能带手机进学校,可能是学校比较开明吧。
《小欢喜》里面磊儿和英子的成绩应该是最好的,他们都可以上北大清华,学习自制力也非常强。放学回到家里也依然认真学习,都不用家长监督也可以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像方一凡虽然很聪明,但是心却没用到学习上,成绩总是年级倒数。这种学生在这所学校应该是属于少数,大部分孩子都还是比较乖的。不要谈到手机就闻虎色变,应该正确地看待带手机去学校。有些时候它也是可以帮助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应该很难离开手机生活。
3. 高中生带手机有什么危害
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
一、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记忆力
二、网吧进了教室,毒害青少年
三、干扰他人休息,降低学习效率
四、干扰教学秩序,蔑视教师劳动
五、严重败坏考风,彻底击跨学风
六、事端容易滋生,事故防不胜防
4. 高考带手机到厕所看图片会不会被发现
问题是如果你是理科的话,你就算存了一本书在手机里面,你也不一定做得起题目,除非你参加的不是高考,而是会考。文科我不知道····
5. 高三学生,距离高考还有203天,但是因为带手机玩手机被老师停课,现在面临被开除,该怎么办
那你就别带手机,好好学习不就行了,而且只是一次是不会被开除的,除非是太过分,让家长跟老师好好商量一下,你也保证不再违纪应该没啥问题。
6. 高中生可以带手机吗
不可以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则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具体而言,严格禁止初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赋予学校、教师“没收”手机的权力。因为,作为完全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携带智能手机不仅没有益处,还可能带来被盗窃、抢夺、抢劫等风险。
(6)高考有个学生带手机图片扩展阅读
一定程度上,智能手机无异于“移动网吧”,其对学生的危害性无需赘言,限制学生使用手机迫在眉睫。如欧美一些国家对于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有了社会共识,并且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在法国,明令禁止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在英国,除紧急情况,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使用手机。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则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因此,在限制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方面,有必要取长补短,结合现实背景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或省级层面的规定。具体而言,严格禁止初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赋予学校、教师“没收”手机的权力。
7. 高考报名系统里面的那个照片,用自己的手机怎么上传
高考报名系统里面的那个照片,用自己的手机是可以上传的,手机直接登录高考报名系统,输入你的考生号,找到系统里面的报名管理,然后找到相片上传直接选择手机内拍照好的照片就可以了
8. 高考时检查学生有没有带手机的仪器叫什么
通讯设备探测仪
或者通讯信号探测仪
只要是依靠探测你手机正常发出的讯号来识别
9. 在学校带手机利与弊图片
图片我就不一一贴出来了,给你地址自己看下吧~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hl=zh-CN&q=%E5%AD%A6%E6%A0%A1%20%E6%89%8B%E6%9C%BA%20%E5%88%A9%E4%B8%8E%E5%BC%8A&um=1&ie=UTF-8&sa=N&tab=wi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手机,就是其中一个。但在此同时,类似于手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也在不知不觉中为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手机听多了对耳朵不好,空调吹多了对身体不好,对环境不好,电脑用多了对眼睛不好,对身心不好。因此,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而去选择,去研究。
引 言
在一个科技领导世界的时代,手机已不是有权有势人的“私有财产”。记得90年代初,见到的是“大哥大”,跟大砖头一样,能用上它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谁又能想到,十多年后,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大街小巷,甚至在校园内,中学生打手机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乎随处可见。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手机的中学生人数也日渐增多,手机的档次也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从最便宜的到价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手机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它们的拥趸。
手机的普及,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如目前许多教育界的学者和专家就十分关注中学生流行自己带手机的问题。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自己带手机,也成为我们青少年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学生自己带手机的人数原因,如何获得手机,得到手机后的用途,家长老师的态度及本人分析带手机的利与弊,提出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学生带手机的人数
经过调查的龙岩一中高二的两个班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甲 班 (实验班)
项 目 调查人数 配有人数 男生有的人数 女生有的人数
人 数 54 4 3 1
比 例 / 7.41% 5.56% 1.85%
乙 班(普通班)
项 目 调查人数 配有人数 男生有的人数 女生有的人数
人 数 56 18 8 10
比 例 / 32.14% 14.29% 17.85%
*学生如何获得手机
调查中显示学生获得手机主要有两种
① 亲人赠送
② 自己零用钱买
其中甲班4人均为亲人旧手机淘汰后经亲人同意所得;乙班有5人为自己购买,占持机人数的27.78%。
*得到手机后的目的
1. 亲人赠送手机的目的
①调查中有的同学家长经商,有时会长期不在家,孩子有手机方便联系,且可以了解孩子目前的情况;
②奖励:有的家长买手机作为孩子生日礼物,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有的家长则应孩子要求,成绩进步后买手机作奖励;
③去接补习的孩子走岔路。有些老师的家地方偏僻,家长有时会找不到路,为了及时接孩子回家,家长愿意给孩子买手机。
2. 自己买手机的目的
①与同学联系,增进友谊,把烦恼和同学讲,减轻压力;学习上交流,共同进步;
②与家长联系,有时家长在外,学生遇到困难,可及时向家人反映,寻求帮助;
③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疑难问题也可及时找老师请教,在学校遇到困难也可跟老师反映。
*家长及老师的态度
1. 家长的态度
表 一
同意原因 无所谓 5%
方便与自己联系 80%
与孩子更好沟通 15%
不同意原因 怕孩子收到不健康短信 34%
用于谈恋爱 47%
怕孩子上课,发短信、游戏等 19%
(调查的几位家长均为亲戚及父母的朋友,并非上述学生的家长)
2.老师的态度
表 二
不同意 没有必要,IC卡、200卡可替代手机
学校规定
上课受到影响
(并没有采访老师,但班会课,学校大会上各老师均有明确的表态)
*本人的态度
本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查阅各种资料和进行深入调查和思考,得出以下几点关于利与弊的结论。
利的方面:
①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⑤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⑥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弊的方面: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调查的两个班中,甲班成绩明显高于乙班,说明手机必会给学业造成大的影响。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本校高2007届学生中就曾发生利用手机作弊而被惩罚。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⑥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据反映,我校有个别班级出现钱、钱包被盗,手机若不随身携带,也会被盗。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本人初三月考时曾因为前座突然来电话而受影响。
⑧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
*解决方案
方案一:凡是学生自己带手机的,都请家长签个名,交给老师,说明确是为了家长与孩子间联系及沟通。
方案二:如果带手机只是为了及时联系,那就建议家长买不能发短信的小灵通,学生在上课只能关机,来电话也不敢接。
方案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手机并非拿来招摇过市,用来炫耀。告诉学生应以怎样的方式使用手机。
方法四: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
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做法
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
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
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
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
国外的做法: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
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德国:欲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
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
*结术语
本人认为: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是新事物,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规则意识缺乏等学校德育的“老问题”。学校一纸禁令其实只能在表面上掩盖问题。对中学生有手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如今,身处信息时代的中学生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所以,拥有作为现代社会主要沟通工具之一的手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配一部手机对许多家长来说已不是太大负担,有了手机后,家长能够更好地监管孩子。当然,也不能忽视手机进校园带来的新问题,要达到“利大”,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