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壁纸 » 家长砸手机图片
扩展阅读
在哪里找到原创图片 2025-02-13 22:25:48
尹恩惠图片手机壁纸 2025-02-13 22:25:41
高冷背景图片 2025-02-13 22:24:04

家长砸手机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29 20:31:14

1. 摆桌放锤子,免费碎手机,学校采用这样的做法真的合适吗

小编认为学校这样的做法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校方都没有拿出一个严格的态度,会让部分学生有着侥幸心理,出现偷摸带手机的现象,这样孩子在学校就不能够专心去学习。而且这种做法是由老师或家长开会共同想出的妙招,就是想要通过家校两个方面共同配合,让孩子的学习更进一步。另外校方表示目前没有出现任何砸手机的现象,如果砸碎了也是会按照手机的原价赔偿给家长的,所以小编还是比较支持。

校方这样的做法无非让小编想到了“杀鸡儆猴”这个成语,因为很多学生认为老师虽然可以管学生的全方面,但不会动这么私人的物品,也不敢随随便便将手机砸掉。现在手机不是特别贵,但也需要好几千块钱,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笔负担。不过有校方撑腰,老师们也是不怕的,因此孩子看到学校这样强硬的态度,再也不敢偷偷带手机了。初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时期,只有严格把控住,专心搞学习,才能够看到很好的变化。

2. 拔网线、砸手机,你如何看待父母这般制止孩子接触网络的行为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他们的阻碍力是非常大的,在之前有可能只是在学习的时候会分心,讲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现在备知来看,他们对于手机或者是游戏的沉迷度,在不断的增加着,有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通宵玩游戏之后,会拔网线砸手机,那么如何看待父母这般制止孩子接触网络的行为呢?下面我可以来具体说一下。

3. 河南一学校组织学生当众集体砸手机,手机做错了什么

河南一学校组织学生当众集体砸手机,手机做错了什么呢?首先手机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而且手机也会影响孩子们的视力,除此之外,当众砸手扒银机具有警示的作用,是为了告诉大家玩手机的行为是被严厉制止的,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改此谈3.通过当众砸手机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
其实在这个事件中,学校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让所有学生知道玩手机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发现了就有可能会被砸了,因此这个意义还是比较大的,否则学校如果想毁坏手机的话,自己私下里砸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学生聚集起来然后当众砸坏呢?所以这有一种杀鸡儆猴的感觉,对于学生来说玩手机确实是不好的,学校的这个举措也是为了学生好,我认为可以理解。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学生也有了手机,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自制力不够强,他们更多的会使用手机来娱乐,而且会严重的影响孩子们的视力和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种状况,很多人都会想办法,比如核碰说这个学校通过当众砸手机来警示孩子手机是有害的,玩手机的行为绝对不会允许,因此,我认为学校的这个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4. 杭州11岁男孩不做作业,手机被父母砸碎,随后男孩坠亡,家长应该让步吗

杭州11岁男孩因沉迷手机游戏不肯做作业,家长一气之下砸了手机,但没想到男孩竟从12楼跳下不治身亡。父母撕心裂肺痛哭,一切晚矣!马上开学男孩要升五年级,却因手机而永诀人世,实在令人痛惜!

家长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与游戏时间。与孩子达成共识饥冲。千万不要与孩子站在对立面,这样会让孩子有逆反心理。

面对这样的孩子还是不要太心急,慢慢改变才是上策,量变到质变,只要家校配合,还是会变过来的。但是对杭州11岁男孩来说,说什么也晚了。我们家长社会应该拍闭从烂贺歼中得到怎样的启迪呢

5. 老师当着全校学生砸手机惹争议!校长解释:善意警告,你怎么看

在河南虞城县,某初中老师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在学校升旗广场上,用锤子猛砸手机。这一幕曝光之后,引发许多网友和家长的质疑,认为校方的这一做法,太过粗暴,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

但回到老师砸手机"善意谎言"的操作时,我们是否要如此敏感和较真呢?诚然,会有一部分学生,被老师的粗暴做法吓唬住,产生心理阴影,甚至私下非议不断。但教育有时候不能全是温柔和糖果,适时的警告和威胁,也会起到向好的作用。所以,只要学校和老师的做法能守住底线,只要教育的初衷是善意的,我们还是不要过分"脆弱"。

6. 秦皇岛家长回应学校免费碎手机,有哪些办法可有效应对孩子带手机去学校

说实在的,想要有效的阻止孩子带手机进学校,真的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是会给自己爱玩手机的孩子苦口婆心的劝过,但是都是没有用的,他们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带手机去学校,包括学校也会想很多的办法,但是还是阻止不了。有很多人都觉得秦皇岛的这一个学校真的是有点太极端了,他们直接把孩子的手机给砸掉了,然后赔钱给家长,这样的方法会让孩子们有逆反的心理。的确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他们可能也真的想不出其他的好办法了。

7. 砸手机好不好呢

不好!砸手机这一招也不是河北这所学校独创的。

“手机困局”正成为不少中小学校园棘手难题。为了起到警告作用,这些年来不少学校可谓煞费苦心地出招:手机进水桶、铁锤砸手机;更有简单粗暴的一票否决,在课堂上玩手机勒令退学……在这些雷霆管理之下,“家长配合”、“学校照价赔偿”和“为了孩子好”等声音背后是耐人寻味的教育失灵。

砸手机这种这种行为,让我不禁想到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一些荒诞行为。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跌倒后痛哭起来,有些家长就会一边安慰孩子一边狠狠地拍打桌椅或地面,咒骂道“桌子不好,地不好”。玩手机影响学习,所以就是手机不好,从家长到学校就有了“我管不了,就毁了它”的行为。

这种毁灭式教育背后,让人看到的是家长对科技力量畏惧的露怯,是校方在教育方法失灵时的粗暴应对。规范在校学生的手机管理,为的就是避正闭陪免学生陷入网瘾,但这显然不是一毁了之就能解决的。锤子和鞭子是异曲同工,都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学生或因惧怕、回避责罚而行为收敛,但显然这一结果与教育无关。

学生如果因惧而生怖,则更非教育应有之义。“杀鸡儆猴”式教育向来是通过威慑、恐吓达到目的,迫使学生从生理上产生恐惧,从而达到“听话、好管”的教育效果。而这种所谓的“服从”,并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完全举蠢认可,甚至会造成逆反心理,激发孩子的“禁果效应”——你越禁止,我越是想得到。

不让在学校用,那就在校外用;现在不能玩,以后拼命地玩。就在前两天,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徐江荣在开学典礼上向学生提出忠告:网络游戏是最大的校园毒品,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这一数据,不就是“禁果效应”造成的悲剧吗?幸运的是新闻中校方说还未砸过一部手机。真想对学校和家长说一句:都什么时代了,还靠砸手机解决玩手机的问题?手机好砸,这心瘾怎么戒、心魔怎么破?恐怕还需要家长与学校用心、用情,耐心地往一块使劲。

校方不仅是校园管理者,更是教育者,不能“以管代教”,手机管理措施不仅要有制度的“冰”度,也要有教育的“温”度态亩。砸碎的是手机,毁灭的是教育的温度。如果处理手机问题时言辞激烈,行为武断粗暴,还会激化矛盾。因为手机管理问题导致的悲剧已有不少了,所以处理起来一定要慎重。

8. 如何看待学校砸学生手机的现象

学校免费碎手机的管理方法未必得当。

对学校来说,在处理学生手机问题上或许过于简单粗暴,教育和管理方法未必得当。虽然学校和老师的出发点都是好意,甚至家长对砸手机这样的举措也表示支持悉拿,但客观地讲,即使砸掉手机,对少数孩子来说也未必能起到惩罚和教育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小小的手机已经成为少数孩子成长路上的“拦路虎”,孩子不太可能远离手机,于是,学会正确使用手机,高携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尤其是对孩子、对学校和老师、对家长和每一位家庭成员,成了当下教育的睁念搭重要组成部分。

孩子使用手机反映出家长和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成效,同样,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折射出学校和老师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水平,如何做到‘管’与‘教’结合,是摆在大家目前的一大课题。

9. 有哪些真实事件让你看到了“为母则刚”

前天,一则新闻刷爆朋友圈,先简单回顾一下:《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清华写给考生的这封信》

这两天,一封19岁残疾考生的信在网上热传。他请求清华大学提供一间“陋宿”,让自己和母亲居住,方便顺利地完成学业。

这位来自甘肃定西的考生,身患重度残疾,父亲因患重症于2005年去世,留下母子相依为命。身残志坚的他,今年参加高考,取得了648分的优异成绩!

清华招办主任在网上看到他的信后,第一时间留言回复令网友称赞:这是真正的清华温度!

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这名考生的信,以及清华招办的长文回信,很多人都读到潸然泪下。

从这两封信里,我读到了几个关键词:身残志坚、为母则刚、清华温度,我想试着依次解读一下:

01

身残志坚

这篇刷屏文,刚好可以给更前几天刷屏的《这届高考状元颜值高、很会玩,家里好、自己又很厉害!教育真的是拼爹又拼妈!》前半句啪啪打脸。这句话既绝对又偏激,真的很欠扁,不过后半句我基本同意。

前半句来源于今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受采访时的一句话:“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文中还补充说明:

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7-2016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近五成的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还有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

而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下降。随着我国高考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绩除了与考生本身努力有关之外,考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也至关重要。”

阶级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等论调再次进入公众视线,文章认为:家境好的孩子因为能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更容易考上好的大学。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故事主人公,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3次大手术以及长期的病痛治疗费用,加上父亲在他7岁时就患重疾去世,仅凭护士母亲一人撑起家庭,负担他的学习费用,不可不谓之“寒门”。

但他与疾病对抗19年,凭借过人毅力坚持学习,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个中艰辛实难想象,如清华招办回信中所说,这正是清华校训中的“自强不息”精神。

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今城市里的孩子,大多在蜜罐里泡大,吃苦的机会几乎为零,即便有苦,家长都自己先一口干了,“哪能让孩子去吃苦?”

我倒不是主张要特意给孩子制造苦头,而是觉得要培养孩子迎难而上以及抗挫能力。比如摔跤了自己爬起来,不能家长又是扶又是打地板;比如遇到难题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不能半点做不到就求助父母,更不能绕道而行;比如遭遇失败,要学会从失败中找原因,再做一次甚至多次尝试……

孩子们将来的人生路不会都是一帆风顺的,家长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很难独自面对突如其来的复杂社会。

10. 你如何看待河南一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砸手机的这种行为

对砸手机这件事情也是非常无奈的,毕竟他们也不想这样去做。但是孩子们也是非常不自觉的,他们就把手机带到学校里面,这让很多老师也都是非常头疼的,而且需要孩子学习也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