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竹子的图片欣赏 竹子的种类有哪些
竹子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植物,而且有很多品种,主要有丛生竹和散生竹两种,可作为家庭观赏养殖。那么 竹子的图片 是怎样的、竹子的种类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竹子的图片 欣赏-竹子的养殖
1.盆土。竹子比较喜欢酸性或中性土禅返碧壤,种植时可采用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也可用农田土拌腐殖土和细砂,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竹子是根浅的植物,可选用口浅一点的花盆种植,然后配上一些苔藓和奇石,可以世春提高竹子的观赏价值,显得清新雅致。
3.浇水。竹子虽然喜欢潮湿的环境,但是又忌涝害,竹子在刚移栽的时候需要浇水,平时的话要少浇水,以免引起烂根。
4.施肥。盆栽竹子时要在盆土中拌入有机肥,正常生长后再适当追肥,可用0.5%的尿素随水浇施。
竹子的种类有哪些
一、单竹
所谓的单竹就是慈竹属中,筒最长的优质慈竹,竹质细腻,纤维韧性特强,可编织成似绸、似绢的精档竹编工艺品,这种竹子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是竹编的最佳材料。
二、四季竹
这是最近几年引的一种竹子品种,四季竹属于丛生型竹子,因四季生笋而出名。四季竹最大的特点就是秆粗大高直,一根就有几十斤重,而它的纤维细腻,繁殖生长很快,是造纸的好材料,经济价值大。
三、斑竹
斑竹也叫湘妃竹,是散生型的竹子,秆高直,挺拔,竹面的表面有褐色的斑点,传说是尧帝的两个女儿丈夫的眼泪洒在上面而形成的,故名“斑竹”。这种竹子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做篾条编织而用,比如:古代拉船的纤绳,就是用这种竹篾编制而成。它的特点是水不易浸蚀,贺举轻便,拉力强。
四、楠竹
楠竹也被称为毛竹,是散生型竹子的典型代表,秆高直又坚硬。竹子的径大20公分 左右 ,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笋还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称为“玉楠片”。楠竹主要种植在中岩寺、德云寺等地,盛产于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浙江等地。
竹子的图片 欣赏、竹子的种类有哪些的内容介绍到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竹子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很好种植,而且它代表着顽强,有毅力的寓意,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挂 竹子的图片 。
❷ 求江西赣州的全景图片
图片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cb=cb&word=%BD%AD%CE%F7%B8%D3%D6%DD&bar=5
赣州
市情介绍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简称赣南。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本市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9.29万公顷,有林面积27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4.2%。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非农业人口36.1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11‰,下降0.06个千分点。
本市地处南岭、武夷山、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
本市位于东径113゜54’——116゜38’,北纬24゜29’——27゜09’之间,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市内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桔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考队认为在全国堪称得天优厚,赣南适宜建为全国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本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烟叶、桔生产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市内的信丰县为脐橙之乡、南康市为中国甜柚之乡、安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桔之乡、大余县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崇义县为中国毛竹之乡、赣县为中国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
本市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被称为江西省矿产资源中的“五朵金花”即钨、铜、铀、稀土、钽铌,除铜之外其余四种主要分部在赣南。经过建国后的开采建设,赣州成了全国重点有钯金属基地之一。
市内着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成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江西省的重点自然保护区。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道要道。此外,还有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小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市内的章贡区为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多宁代文化景点,主要有保存完整的赣州宋代古城墙、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等。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赣州是全国着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赣州开始的。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市总土地面积3931714.1公顷,由于地质构造关系和受成土诸因素影响,形成了土地类型地域性强,土地利用差异明显;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积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2004年,全市农用地有360696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75753.45公顷,园地79776.23公顷,林地3017359.5公顷,牧草地751.92公顷,其他农用地133328.02公顷;建设用地有145085.98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5846.2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204.65公顷,水利用地18035.01公顷;未利用地179659.05公顷;全市有耕地后备资源面积31908公顷。除林地高于全国人均占有数外,余均低于全国人均占有量。
【水资源】
境内大小河流1270条,河流面积14.49万公顷,总长度为16626.6千米,河流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42千米。多年年均水资源量为335.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3900立方米,略大于全省人均量,比全国人均2300立方米高出70%。赣州市基本属富水区。在水资源中,地表水资源为327.5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动量为79.13亿立方米,占河川总流量的24.46%。境内温泉53处,除章贡区、赣县、南康外,其余15县(市)均有分布,以寻乌最多,达14处。水温最高79℃的1处,最低21~23℃的3处,出水量最大的为崇义县分水坳温泉50升/秒,其次为安远县虎岗温泉24.89升/秒。温泉水已有一部分开发用来养鱼、育秧、养殖、洗涤、旅游等。
【森林资源】
赣南是我国商品林基地和重点开发的林区之一。植物区系具有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等特点。保留了大量的第三纪植物区系,是古老植物种属的“避难所”,是东亚植物区系的发源地之一,还是我国特有植物珍贵树种较多的地区。西南部的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南缘东端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保存了一些野生动植物的活化石和珍贵树种。境内林区约有乔、灌木树种1500多种:其中乔木约500种、灌木约650种、竹类约30种。属于乡土树种的有1000余种,外地引进树种有100余种。按树种分类,用材树种有杉树、樟树、楠木等400余种;经济树种为木本粮油、芳香油、栲胶类树种如板栗、油茶、黑荆树、乌桕、南酸枣等200余种,药用类有银杏、八角、杜仲、枸杞、何首乌等190余种;庭院、四旁绿化树种有水杉、柳杉、雪松、苏铁等100余种。我国特有、珍贵、稀有而濒危的重点保护树种有70余种,其中一级保护树种有观光木、钟萼木、伞花木、香果树、福建柏等5种,二级保护树种有银杏、江南油杉、罗汉松等25种,三级保护树种有油杉、华南玉叶松、南方红豆杉等40种。有森林活立木蓄积7900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3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30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64万立方米,毛竹2.10亿株,森林覆盖率为74.20%。
【野生动物资源】
境内野生动物有短尾猴、大灵猫、云豹、华南虎、穿山甲等兽类55种;鸟类有喜鹊、家燕、山斑鸠、白鹇、翠鸟等189种;爬行类56种;资源昆虫类,经济价值大的主要有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等3种,天敌昆虫类131种,害虫类242种。其中控制捕猎种类有小麂、黄鼬、豹猫等;严禁捕猎种类有水獭、金猫、狐、猕猴、穿山甲;濒临灭绝种类有华南虎、云豹、金钱豹、水鹿、黄腹角雉、白鹇、平胸龟、大鲵、棘胸蛙、蝾螈等。
【矿藏资源】
赣南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已发现矿产62种,其中有色金属10种(钨、锡、钼、铋、铜、铅、锌、锑、镍、钴),稀有金属10种(铌、钽、稀土、锂、铍、锆、铪、鉫、铯、钪),贵重金属4种(金、银、铂、钯),黑色金属4种(铁、锰、钛、钒)、放射性金属2种(铀、钍),非金属25种(盐、莹石、滑石、透闪石、硅石、高岭土、粘土、瓷土、澎润土、水品、石墨、石棉、石膏、芝硝、重晶石、云母、冰洲石、钾长石、硫、磷、砷、碘、大理岩、石灰岩及白云岩),燃料5种(煤、石..焰、泥炭、油页岩、石油)。以上矿产中经勘查探明有工业储量的为钨、锡、稀土、铌、钽、铍、钼、铋、锂、鉫、锆、铪、钪、铜、锌、铁、钛、煤、岩盐、莹石、硫、白云岩、石灰岩等20余种。全市有大小矿床80余处,矿点1060余处,矿化点80余处。全市保有矿产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达3000多亿元。境内发现的砷钇矿、黄钇钽矿为我国首次发现的矿物。
风景名胜
全市主要风景名胜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赣州;
国家AAAA级旅游区:通天岩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级旅游区:崇义阳岭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苏维埃革命遗址群、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通天岩石窟、赣州古城墙、龙南客家围屋;
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安远三百山、宁都翠微峰、大余梅关——丫山、崇义阳岭、上犹五指峰、上犹陡水湖、龙南九连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南九连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安远三百山;
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崇义阳岭、崇义齐云山、石城赣江源;
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赣州通天岩、宁都翠微峰、瑞金罗汉岩、大余梅关古驿道、上犹陡水湖、崇义聂都溶洞、会昌汉仙岩、龙南小武当山;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慈云塔、玉虹塔、七里镇窑遗址、赣州文庙、大宝光塔、罗田岩摩崖石刻、水头步蟾坊、中共赣南省委旧址、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旧址、朱华塔、“水镇江南”题额、中央江西省委旧址、中央兵工厂旧址、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江西省军区(含红军检阅台)旧址、长冈乡调查旧址、江西省委旧址、江西省军区旧址、山堂古窑址、水口塔、翠微峰摩崖石刻、朗际节孝坊、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黄陂会议”旧址、小布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洋溪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大柏地战斗旧址。还有新开发的景区: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
历史渊源
赣南政区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开化远于唐虞”。春秋战国时,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国。秦并六国后,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分天下为36郡,赣南属九江郡。三十三年(前214),秦发大军50万分五军战五岭,使尉屠睢将五军,其中一军守庾岭界,置南壄县,隶九江郡,为赣南建置政权之始。
汉高祖元年(前206),南壄属楚。四年(前203),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壄隶之。五年(前202),汉灭楚,赣南始隶汉。六年(前201),置豫章郡,治南昌,领18县,其中赣南3县隶之:南壄县(约辖今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赣县(约辖今章贡区、赣县、兴国等地)、于都县(约辖今于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安远、寻乌等地)。其中赣县、于都县为新增设县。西汉末年(9~23),改豫章郡为九江郡,赣南3县隶之。东汉建武元年(25),九江郡复名豫章郡,南壄改为南野,赣南3县仍隶之。兴平元年(194),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南3县隶庐陵郡。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析庐陵郡置南部都尉,隶扬州,治于都。领于都、赣县、平阳(由赣县分出,即今兴国)、阳都、揭阳(析于都白鹿营地置阳都;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南安(由南野分出,约辖今南康、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南野(约辖今大余、上犹、崇义等地)7县,为赣南设立市一级行政机构之始。
晋太康元年(280),改南安为南康,改阳都为宁都,改平阳为平固。三年(282),罢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于都,将南野并入南康领6县。五年(284),改揭阳为陂阳。十年(289),赣县移县治于葛姥城(今章贡区虎岗一带)。元康元年(291),南康郡改属江州都督府。永和五年(349),郡治从于都迁至赣县(章、贡两水间,今章贡区)。
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南康郡地大余改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太建十三年(581),大余改隶广东东衡州安远郡。
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隶洪州总管府。平固并入赣县、南野并入南康、虔化并入宁都。十三年(593),陂阳县设石城场,并入宁都。虔州领4县:赣县、于都、南康、宁都。
唐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虔州隶江南道,辖县如前。永淳元年(682),析南康东南地复置南安县(约辖今信丰、龙南、定南、全南等地),虔州领5县。神龙元年(705),复置大余县,虔州领6县。天宝元年(742),南安改名信丰县,并分出原南安地置百丈泉,后改虔南镇。贞元四年(788),分出于都三乡和信丰一里复置安远县,虔州领7县。天佑元年(904),从于都县分出象湖镇置瑞金监。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三年(909),虔州属梁。四年(910),以虔、韶2州置百胜军;南唐·升元元年(937),改百胜军为昭信军,虔州属之。乾化元年(911),析南康县地置上犹场。保大十年(952),改上犹场为上犹县,翌年改瑞金监为瑞金县,虔南场为龙南县,石城场为石城县。至此,虔州领11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上犹、瑞金、龙南、石城。
宋开宝八年(975),改昭信军为军州。大平兴国元年(976),改军州复为虔州,隶江南西路;七年(982),从赣县分出潋江镇7乡及庐陵泰和部分辖地置兴国县,从于都分出县东南6乡于九州镇置会昌县。虔州领13县。淳化元年(990),以虔州原辖南康、大余、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大余。虔州领10县,隶江南西路。为赣南分设两个政区之始。宣和三年(1121),龙南县改名为虔南。绍兴二十三年(1153),校书郎董德元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奏请改名,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赣州名始此。同时,虔化县改名为宁都,虔南县复名为龙南。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江南西路为江西行中书省,赣州、南安军隶江西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赣州、南安军分别改为赣州路总管府、南安路总管府。隶属与领县如旧。
明明吴二年(1365,元至正二十五年),赣州、南安两路改为府。洪武十八年(1385),江西分为5道,赣州、南安2府均属岭北道。成化十三年(1477),设分巡岭北道于赣州,赣州、南安2府属之。弘治七年(1494),置南赣巡抚都察院于赣州,称虔院。正德十一年(1516),置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和福建的汀州等州府。正德十二年(1517),从上犹、南康、大余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崇义县,属南安府,至此,南安府领4县:大余、南康、上犹、崇义。嘉靖三十六年(1557),增设分守岭北、岭东、岭南、漳南4道,统于虔院。岭北巡、守两道治赣州,赣州、南安2府隶之。隆庆三年(1569),从安远、信丰、龙南3县划出部分辖地置定南县,隶赣州府。万历四年(1576),以安远县原辖寻乌等15堡另置长宁县,隶赣州府。至此,赣州府领12县,南安府领4县。
清顺治十年()至康熙八年(1669),先后撤销南赣守抚和巡、守两道。康熙十年(1671),置分巡赣南道,辖赣州府、南安府。雍正九年(1731),改分巡赣南道为分巡吉南赣道,增辖吉安府。干隆十九年(1754),升宁都县为宁都直隶州,辖瑞金、石城2县,为赣南分设赣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3个政区之始。同年,改分巡吉南赣道为吉南赣宁兵备道,增辖宁都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厅设县,县直隶省。民国3年(1914)江西设浔阳、豫章、庐陵、赣南4道。赣南道,治赣县,领17县:赣县、于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长宁、龙南、全南、定南、宁都、瑞金、石城、南康、大余、上犹、崇义。赣南3个政区复合为一。民国15年(1926),废赣南道,县直隶省。民国21年(1932)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赣南各县分属第九、十一、十二、十三行政区。兴国县归第九行政区。第十一行政区(后改称赣南行政长官公署)设赣州,辖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崇义、大余6县。第十二行政区设宁都,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于都、会昌6县。第十三行政区设龙南,辖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5县。民国22年(1933),第十一、十三2个行政区合并,改名赣南政务专员公署,先设大余,后迁赣州,领11县。民国24年(1935),全省改划为8个行政区,赣南各县分属江西省第四、八行政区。第四行政区设赣州,辖赣县、南康、信丰、大余、上犹、崇义、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寻乌11县;第八行政区设宁都,辖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会昌、于都、兴国7县。
苏维埃时期(1928~1934)赣南各地先后成立苏维埃政府,分别隶属江西、湘赣、粤赣、赣南省苏维埃政府。
1949年7月,成立赣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18县(市):赣州(8月析赣州镇设赣州市)、赣县、南康、大余、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1949年9月成立宁都(瑞金)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分领8县: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寻乌、广昌。赣南分设2个行政区。1949年8月,成立赣西南行政公署,辖赣州、宁都、吉安3分区。1949年11月,赣州分区并入赣西南行政公署。1951年6月,撤销赣西南行政公署,赣南各县仍分属赣州、宁都2分区。1952年8月,撤销宁都分区,赣南再次合二为一,领18县(市),广昌划归抚州分区。1954年5月,成立赣南行政公署,同时撤销赣州分区专员公署,广昌划入,领19县(市)。1964年5月撤销赣南行政区,成立赣州专区。1971年1月改称赣州地区。1978年8月,设立赣州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月广昌划归抚州地区。1999年7月,撤销赣州地区设立赣州市,领18县(市、区),原县级赣州市改称章贡区。
2005年,赣州市辖1区、2市、15县、138镇、145乡、8街道办事处。另有5个管理区,10个营林林场。
❸ 竹子的种类,常见竹子的种类及图片鉴赏
竹子自古以来颇受文人墨客所赞颂,竹子生而有节、竹节必露是高风亮节的象征。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其实竹子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仅仅是在我国,竹子就有五百多种。那么竹子的种类到底有哪些,下面我整理了一些有关竹子种类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常见竹子品种及图片鉴赏:
1.慈竹
慈竹是丛生型。竹的典型代表:高大、筒长、叶葱浓。它的生物学特性:
⑴地上部分生长特征:6至8月笋芽出土,10月中旬生长基本停止。一般为20-30节,8至13米高;生活年限最长9年;1-2年生母竹成笋能力最强,3-5联代发生新笋增长率大,可培育大材;一年换一次叶;开花与年龄无关,与水分和营养有关,开花前叶变黄,开花后叶渐脱落,陆络枯死,材质变脆;1年生为幼竹,2-3年生为壮竹;4-5年生为老竹。箨上有毛。
⑵地下部分生长特征:秆茎有6个节,其中只有一个节上有笋子长出(秆柄与老竹子连接部分);地下部分密集在一起,不向他处延伸,并有向地面拱起的特性;单丛茎竹地下茎须根发达,大部分于表层,最深达2米。新生幼竹当年不发根,第二年形成根系,以后逐渐减弱,6、7年生老竹活根很少;失去地上部分的茎,可在地下保持十多年才烂,如不及时处理,则层层盘结合,影响竹笋的形成和竹林生长,应割断竹株与老篼的联系,这叫“打篼”。
慈竹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慈竹是青神最主要的竹种,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栽有它。
2、单竹
民间俗称“单竹”,是慈竹属中,筒最长(有一米多长)的优质慈竹。竹质细腻,纤维韧性特强,能启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篾丝,编织成似绸、似绢的精档竹编工艺品。这种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是竹编的最佳材料。除青神外,眉山、邛崃一带也有些这种“单竹”。
3、四季竹
这是最近几年引进青神的优质竹种。丛生型竹子,四季生笋而得名。慈竹属的一种,最大的特点是秆粗大高直,一根就有几十斤重,纤维细腻,繁殖生长快,是造纸的好材料,经济价值大。青神西龙、观金、桂花、白果、罗湾等乡镇,有上十万亩此竹基地。这种竹原产于湖南沅陵县大坪乡。
4、硬头簧
丛生型竹子,秆高直、坚硬、质厚空小,故多用于建筑材料,农村都用于承重,挑、抬东西。种植量小。
5、斑竹
又名湘妃竹,散生型竹子,秆高直,挺拔,径大,质硬,竹面上有褐色斑点,传说是尧帝的两个女儿泪夫的眼泪洒在上面而形成的,故名“斑竹”。这种竹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启成篾条作编织用。古代拉船的纤绳,多用此竹篾编制而成。其特点是水不易浸蚀它,轻便,拉力强。青神种植量不大。主产于湖南湘水流域。
6、楠竹
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青神种植在中岩寺、德云寺等地。盛产于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7、刺楠竹
楠竹属的一种,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刺”而得名。丛生型,秆高直,挺拔粗大(径有10多公分),肉厚、空小,笋箨无毛,叶子少。多用于建材。青神竹艺城、天庙等地有少量种植。
8、水竹
散生型竹子,秆细长、坚硬,形如钢管,叶稀少,竹质韧性较强。多用于竹家具制作材料,成片大面积生长时,可用作造纸材料,也有花友常常养作盆景。青神罗湾曾有一片水竹,称为“竹海”。
9、墨竹
散生型竹子,是珍稀竹种。秆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笋尖外壳呈红褐色,一年后成材。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青神个别地方少有。
10、白粉竹
丛生型竹子,慈竹属,秆节长,形如“苦慈”,竹秆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白粉而得名。
11、罗汉竹
丛生型竹子,秆不高,头部大,上身小,头部几节像“罗汉”肚子凸起起,故而得名。可作工艺品材料。
12、琴丝竹
丛生型竹子,有的高大,有的矮小,秆面呈淡黄色,上面有绿色粗、细相间的线条,形如“琴丝”而得名。、
13、凤尾竹
丛生型竹子,秆细而矮小,枝叶很细小,形如凤尾而得名。
14、方竹
混生型竹子,竹秆约呈方形而得名。面呈淡黄色,节环上有一圈小刺,故又名“刺竹”。可用于工艺品加工材料。此竹稀为珍稀竹类。福建拓荣县乍洋乡凤里村有一片珍贵的“方竹”。
15、斗笠竹
混生型竹子,秆细直、质硬,叶宽大,繁殖力强,古代用秆制作箭秆。青神人常用叶夹在竹编斗笠里,用于防雨或日晒,故而得名“斗笠竹”。
16、巨龙竹
世界上最大的竹,产于我国云南地区,当地人可以用来做水桶或大型器具。有专业人士又说金雷竹。
❹ 国内哪里有原生态,未开发的旅游好去处
蜀南竹海
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的宜宾市长宁、江安两县交界处,面积120平方公里。景区内共有竹子58种,7万余亩,是我国最大的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体,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最大原始“绿竹公园”北宋诗人黄庭坚见此翠竹海洋,连连赞叹:“壮哉,竹波万里,峨眉姐妹耳!”
蜀南竹海素以雄、险、幽、峻、秀着名,中心景区7万多亩楠竹遍布大小28座山峦,500多个山丘,竹林成片,茂密苍翠,郁郁葱葱,涛声阵阵。登高眺望,烟波浩渺,犹如绿色的海洋,甚为壮观,为国内外罕见。蜀南竹海空气清新,纯净。负氧离子含量较高,是我国一级环保旅游区。
翡翠长廊
位于竹海深处的翡翠长廊,是蜀南竹海的一处胜景,其路面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天然红砂石铺成,两旁密集的老竹新篁拱列,遮天蔽日。红色地毯式的公路与绿色屏风般的楠竹交相辉映,形成秀丽壮美的翡翠长廊。这里的道路时起时伏,顶上两旁的修竹争向内倾,几乎拱合,长廊就显得更加幽深秀丽,从而成为蜀南竹海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景观。
仙女湖
仙女湖是竹海的着名景点之一,位于仙寓洞的山顶上,距旅游集散中心万岭小桥十二公里,与天宝寨、仙寓洞形成仙寓洞景区旅游环线。仙女湖面积三十多亩。湖水清澈碧绿。晨曦初升,夕阳西下,万道霞光中,仙女湖犹如一个金色的湖盆,壮丽辉煌。晨雾烟雨中,绿的山.翠的竹,又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水彩画卷。
忘忧谷
每次都要去的地方,曲径通幽。弱翠般的竹林遮天蔽日,整个山谷显得十分幽深。走进门楼,踏着曲折的石板路溯溪而上,时而走进苍翠的楠竹林,时而穿越竹径竹桥,时而又行进在茂密的慈竹林中,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仙寓洞山势回环,丹崖如削,幽深奇险。洞上是莽莽的竹林,洞下是竹海大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洞外有流泉及大小瀑布等胜景。这里也是观赏竹海的好地方,站在洞口眺望,只见崇山峻岭中竹波荡漾,竹海的奇特风光尽收眼底。
天宝寨
天宝寨原是一个天然岩腔,上为悬空绝壁,下是千仍峭壁,陡不可攀。这里景色壮丽。晴天,红色砂石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雨雾天气,云飘雾拂,景色奇丽。洞的四周翠竹环抱,犹如天然屏障遮挡视线,人行其中,虽惊不险。
观海楼
为竹海景区最高点,登上楼可以俯瞰整个蜀南竹海景区,旁边有索道可以直接到墨溪,然后可打车、乘观光车或者步行到达忘忧谷。
海中海
位于翡翠长廊至仙寓洞景区公路的左侧,是仙寓洞景区的第一个景点。位于翡翠长廊至仙寓洞景区公路中段的左侧,为一人工湖,面积约60亩。湖中翠竹摇曳的小岛,将湖面分为两半,碧波荡漾。湖上可划竹筏;湖边设有茶馆、饭店等设施。这个地方适合住宿,推荐景区深处的农家乐,很有特色,远离喧嚣,住一晚上非常舒服。
蜀南竹海门票
蜀南竹海门票旺季90元,淡季75元。
蜀南竹海交通
在成都五桂桥车站每隔40分钟就有豪华大巴发往宜宾,票价86元;自贡至宜宾每天从7时20分至16时20分有15班车驶向宜宾,票价29元。到宜宾后要转乘3路或4路公交车到南岸汽车站,每15分钟有直达车到蜀南竹海,票价15元,也可直接包车前往,奥拓、夏利、桑塔纳等要价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