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代和清代青花发色的区别图片
文|张笑千 来源/河南玖魅实业有限公司
明青花
明代洪武青花延续元代风格。官窑,民窑使用国产青料较多,提炼欠佳。
发色特征:浅灰色,部分有淡蓝色蓝料中出现深蓝色的小点,无流动感,但有层次,无晕散,也有深入胎骨的现象。
图:洪武青花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一改常态,异域风情为主要特色,被后人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青料有国产和进口两种,官窑用苏麻离青,民窑用国产青料。
发色特征:随着进口料苏麻离青提炼技术的提高,如钢笔水一样的深蓝色,有黑色斑点,浓重端庄,深邃优雅。国产青料与洪武时期相似,但不带铁锈斑和黑褐色斑点。
图:宣德民窑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为青花瓷的空白期(或黑暗期),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宫廷内部矛盾重重,景德镇瓷业受到干扰,这三朝带有具体年款的官窑瓷器传世很少,以前人们对这段时期的产品面貌认识不清,故被一些陶瓷史家称为“空白期”。进口青料几乎用尽,因而用国产青料。
发色特征:青花晕散严重,纹饰模糊不清,蓝色的淡雅流畅,鲜活感强,青花靛蓝,浓处有黑褐色斑点。
图:空白期青花
明代成化、弘治时期使用新的一种国产青料——平等青,也称“陂唐青”,产地在江西省乐平县境内。成华前期与进口料共用。
发色特征:没有黑斑,蓝中发灰,深沉稳重无轻浮感,有的蓝中略发紫红色。
图:成华青花
图:弘治青花
明代正德青花用另一新发现的青料——石子青,产于瑞州(今江西上高),又名“无名子”。
发色特征:蓝中带灰,色淡清雅、也有明丽浓艳。
图:正德青花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多用一种新的青料——回青,从西域进口,与石子青混合使用。
发色特征:鲜艳莹润,浓艳略发紫。
图:嘉靖青花
图:隆庆青花
图:万历青花
明代天启,崇祯仍使用石子青作呈色剂,江河日下,经济衰退,青料已经严重不足,当时的用料绘画兑水较多,发明了新的绘画技术——分水(混水)绘瓷法。
发色特征:鲜艳的浅蓝色,富有层次感,色泽清淡,有的浅灰色,有的晕散严重,有的或黑或灰。
图:天启青花
图:崇祯青花
清朝青花瓷
清代顺治时期青料有两种,一个是产自浙江的浙料,浙料在天启、崇祯时期已经出现,但使用较少,明代晚期以后的清代顺治、康熙朝把浙料作为主要青料,一个是江西的土青。
发色特点:由于晕散严重,纹饰模模糊糊,如隔雾观望,有翠青和灰青两种,有黑褐色斑点。
图:顺治青花
清代康熙朝是历史中少有的全盛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也促使了青花瓷产量的提高,关于康熙青花众所周知的有“翠毛蓝”“墨分五色”“斧劈皴”三个特点。
发色特征:早期,灰蓝色。中期以后,使用新的青料——云南珠明料,艳丽清爽,宝石蓝色,立体感强,发色很有层次。
清代雍正时期,国力更加雄厚,经济有一次飞跃提高,政局稳定,社会安详,虽然只有14年,但青花瓷的质量精益求精,是清代其他时期不可相比的。青料依旧使用浙料。
发色特征:蓝中带紫,略有晕散,明净典雅,发色稳定,出现深蓝色小点。
清代干隆时期是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随着经济的发达,制瓷业也有了更大提高。
发色特征:前期与雍正相似,色灰暗。以后仿永宣青花兴盛,故意用笔触表现永宣的锡斑。发色纯蓝,呈色稳定。
图:干隆青花
清代嘉庆,道光时期江河日下,王朝走向衰退。制瓷业也受到影响,青料仍使用国产的浙料。
发色特征:蓝色略浑浊,轻浮感较重,少有晕散。
图:嘉、道时期青花
清代咸丰,同治,光绪时期由于休养生息的政策,封建王朝出现了最后一次回光返照,史称“同光中兴”。而制瓷业依旧处于下坡阶段。难以复苏。引进了新的青料——洋蓝。
发色特征:淡蓝色,灰黑,漂浮感强。
图:光绪青花
清代宣统时期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时期,宣统皇帝在位三年有余。青料以进口的化学青料为主要呈色剂。在位时间较短,产量稀少可参照的器物较少,不做陈述。
Ⅱ 专家好,我奶奶手里留下来一古董--青花瓷,有一百多年了,求现市场价值,谢谢下面是图片
晚清民国时期的民间生活用品,常常以成对的形式出现,并且一般带有盖子。例如,这种青花瓷缠枝莲双喜盖罐就是当时婚礼陪嫁的常见物品,现存世的数量相对较多。作为一个完整的成对物品,价格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但是,像楼主所展示的这个没有盖子并且有裂痕的单品,其价格并不会像楼上朋友所说的那么高。根据我的了解,在收藏市场上,这种物品的真实价值大约在100元人民币左右。
Ⅲ 最早的元青花什么样(图)
最早的元青花如图
最早的元青花为影青釉,又称青白釉,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
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
(3)搜索青花瓷图片扩展阅读
元青花琢器部分,是分断制作,大多数是为三接四部,即:颈部、腹部、底部、成型后用胎泥相接成型,但部器物也有不接底工艺。采用湿胎接法,多见器物接口挤出胎泥,也有规整合缝接口严密,不见胎泥外液。
为了保证接口的牢固性,器内挤出的胎泥不做修理,外壁修胎也有保留,因此,元代器物腹部很大部分有明显凸痕。器物内壁、底部多不施釉,大罐内防渗漏刷釉或简单荡釉。足墙多数较矮,内外斜削,有部分器底垫烧留下大小黑斑点。小件器还有垫烧留下细沙粒。有些小罐、小瓶可以见到古人浸釉时,用手抓捏留下的清晰指头印迹。
Ⅳ 简单漂亮的青花瓷图案图片欣赏
青花瓷,这一中国古老文化的瑰宝,以其简洁优雅的图案闻名于世。以下是一系列简单而精致的青花瓷图案图片,供您欣赏。
1. 简洁雅致的青花瓷图案图片
2. 清新脱俗的青花瓷图案图片
3. 别具一格的青花瓷图案图片
4.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青花瓷图案图片
5. 经典青花瓷图案图片
6. 纯美无瑕的青花瓷图案图片
如果您还感兴趣,以下是一些相关推荐:
1. 青花瓷简笔画图片
2. 青花瓷花纹简笔画图片
3. 青花瓷盘子简笔画图片
4. 儿童青花瓷绘画作品欣赏
5. 青花瓷图案大全欣赏
6. 儿童手绘青花瓷盘图片大全
请注意,原始文本中的“青花肆唤瓷”和“雹饥图绝返片手绘图片”等表达显然是输入错误,已更正为“青花瓷”和“儿童青花瓷图案图片大全欣赏”。同时,文本的时态和语序也进行了调整,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Ⅳ 元青花梅瓶真品图片大全欣赏
说到元青花其实有很多的种了,但是有的人却独爱这个梅屏,那么有的人也要问了,这个梅瓶有什么好的呢?其实就是好看了,而且比较稀少了,最近有人也问了,那这个梅瓶要怎么去鉴别呢?其实也很简单的,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元青花梅瓶的真品图片,一看就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了?对这个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器物描述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时代:元(1271—1368年)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小口外侈,短颈,丰肩,平底。纹饰分为三组,肩部饰凤穿牡丹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个菱形开光内分别绘“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鹤,陶渊明爱菊。腹下部绘仰覆莲纹和忍冬纹一周。该器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为元青花瓷中的精品。
流传经过:1987年10月31日原武汉市文物商店武胜路门市部从一对夫妻手中收购而来。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时代:元(1271—1368年)文物价值
青花瓷器由于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白地蓝花,有明净素雅之感,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早在唐代就已经烧制青花瓷,但是从烧造技术判断,青花瓷的成熟期属于元代。元青花以明丽雅致的纹饰、丰富多样的种类、制作精湛的工艺,成为当时出口中东、西亚等地区的重要商品。从元中晚期开始景德镇大量生产青花瓷器,其质量、制作工艺、创新发展方面均呈现出远胜于唐宋青花瓷的成熟与精美。青花瓷从此成为景德镇窑乃至整个中国瓷器生产中最为主要的产品,被人们誉之为“国瓷”。
元青花瓷器“四爱图”梅瓶尺寸:高37.6㎝,口径6.2㎝,底径13 cm
稀缺性
元青花存世量少。据统计,土耳其、伊朗、美国等国家博物馆收藏占了一半之多;元青花的装饰题材大多以中国传统图案花纹为主,人物纹样极少,此件器物尤显珍贵。
工艺美术史
从实用性角度审视,元青花瓷能依据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需要,设计渣胡带不同的器型。既有针对中东及伊斯兰国家生产的大盘、大罐、大瓶等器型硕大饱满的大件,也有满足东南亚国家需要的小罐、水滴、小瓶等,还有适应中国人生活习惯的高足杯、盏托、观音和文具等。从艺术审美角度欣赏,元青花瓷釉色莹润、青幽淡雅、意境悠长、雅俗共赏,有着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审美需求的共融性。其装饰纹样布局繁密,结构严谨,描绘精细,体现了制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艺。
历史文化名人
梅瓶腹部绘“四爱图”,以历史文化名人王羲之、周敦颐如芦、林和靖及陶渊明为题材。东晋“书圣”王羲之做消的《兰亭序》、北宋哲人周敦颐的《爱莲说》、诗人“梅妻鹤子”林和靖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及东晋文字家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令人景仰。
透过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可以检索更多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Ⅵ 不同时期青花瓷器图片鉴赏
导语:青花瓷器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一种瓷器,我们都知道青花瓷瓷的价格和价值都是比较高的,当然了一些仿制品不算在内,青花瓷又叫白地青花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煅烧历史,也是古代人比较喜爱且收藏的一种瓷器。
青花瓷器最早出现在唐朝,在后期的不断成熟的工艺技术下,青花瓷经历了从出现到成熟再到发展顶峰,每个时期青花瓷器都有一定的改变,且每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下不同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及其图片欣赏,帮助大家了解青花瓷器。
唐宋时期青花瓷器图片欣赏:唐宋时期是青花瓷器开始出现的时期,可以说唐宋时期青花瓷器只是有一点点出现的预兆,因为在后来的考究中科学家并没有发现太多的唐宋时期的青花瓷器,只是有一些可怜到稀少的碎片,而且青花瓷器的纹理和胎质都比较粗糙,所以并没有太多值得收藏的青花瓷器流传下来。
元青花瓷器图片欣赏:景德镇瓷器到目前为止也是青花瓷器的主要生产地区,早在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制造业已经将青花瓷器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时期,当时的青花瓷器纹饰构图比较丰满,且纹饰题材从植物到动物到人物,基本都有涵盖,甚至还有一些抽象的画作以及文字,由于是成熟期,所以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也比较熟练,技艺更加精湛,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都用装饰或者作陪葬品。
明清时期青花瓷器图片欣赏:在明清时期青花瓷器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制作工艺基本不用担心,吸收了很多绘画的工艺技术,所以越来越多的青花瓷器种类被制造生产出来,不管是做碗、盘、壶等使用器具还是做花瓶、摆件等饰品,顾客都可以买来自己喜欢的种类或者纹饰,现在市场上的青花瓷器大都是用来做装饰的,特别是一些展馆或者酒店大堂等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青花瓷器。
对于青花瓷器的主要发展时期,及其图片的欣赏,小编就简单的介绍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青花瓷器,但是如若购买使用,还是要尽量找一个懂得青花瓷器的朋友帮助购买,毕竟市场上的青花瓷器仿制的太多,希望小编的总结可以帮助大家。
Ⅶ 青花瓷简笔画图片大全
素描青花瓷瓶图片
图片多、难度大,有民风、有水平的选题;附图见后文: 素描,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
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
小学四年级素描纸画青花瓷
要是没有专门学过素描,可以找图片临摹来画,
1、第一步是常规的构图定位,在这一步骤中,画者要把青花瓷瓶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
2、步骤的第二步是画青花瓷瓶大的外部形状和主要结构,在这个步骤中画者要运用较轻的线条把青花瓷瓶的外形和主要结构画出来。
3、青花瓷瓶的表现步骤的第三步是铺设大的明暗色调,在这个步骤中,画者要把青花瓷瓶的背光部分均匀平涂一层铅笔颜色。
4、表现步骤的第四步是深入刻画,深入刻画是把青花瓷瓶亮面、灰面的微妙变烂携化和暗面的反光仔细的表现出来。
5、步骤的最后一步是调整和完成画面。
如何用ps画出青花瓷上的图案
1.先动手整第一个图层,以下截图参数,仅供参考,不不一定要完全一样,根据自己的感觉即可。
先使用形状工具,画出一个圆角矩形,大小自定,这里画的是512*512的,圆角半径为70 2.在图层效果中,设置渐变叠加,添加一点点浅蓝色到白色的渐变效果。 3.继续设置,纤历拿内阴影,添加比之前的蓝色稍微深一点的,蓝色作为阴影。
4.这样,圆角矩形的主体部分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做一个文字,选一个古色古香的字体,打毁搭上自己想要的文字。用的是毛笔行书字体。
6.设置好之后,文字部分也就完成了,文字的效果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