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空军各个时期的飞机说明(最好有图片)
我国空军最早大规模装备的是米格15战机,中方代号歼。米格-15采用机头进气模式。机身上方为水泡形座舱盖,内容弹射座椅。气流在机头由进气道内的隔板分为左右两股。机翼位于机身中部靠前,后掠角35度,带4枚翼刀,翼下可挂两只副油箱或炸弹。因此,米格-15是苏联第一种实用的后掠翼飞机,已初具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雏形。机翼穿透机身,与进气道内的隔板总计将气流分为4股。在机翼前缘放有一定量的铅,以降低机翼对扭曲刚性的需求。飞机不装备雷达不,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后来有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歼5中国歼-5战斗机是中国沈飞工业公司制造的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空战,也具有对地攻击的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Mig-17歼击机,试制工作从1954年10月开始,1956年7月19日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当时歼-5被称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5。歼-5从 1956年9月投入小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中国歼-5战斗机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可用于夜间截击,前机身加粗,机头上端有突出进气口前缘313毫米的鲨鱼嘴状雷达罩,进气口内加装了半球型天线中锥。这两个部位都采中国歼-5战斗机用硬度较小的非金属材料制造,涂蓝色油漆。由于装有简单的RP型搜索瞄准雷达,使得歼-5甲获得了较原始机型强大的夜战能力。 发动机采用性能改进的涡喷-5乙。但歼-5甲的改进也有一定代价,如武器系统改成3门HP-23 23毫米航空机炮,备弹共300发,比基型火力略有下降。可外挂2枚250千克炸弹。 在歼-5的基础上还研制了双座型歼教-5,曾经是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表演用机。 歼-5是中国制造成功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这一成就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的航空工业跨入了喷气时代。歼-5的气动布局为机头进气、单台发动机,其机翼为后掠式中单翼,副翼的偏转角范围为±18度。歼-5在服役期间屡建战功,仅1958年7月至10月便击落来犯的2架F-84G和6架 F-86F,目前歼-5已经退役。
后来我国又制造了歼六战机。歼6战机为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从1964年首架交付使用,1986年停产,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序列当中,它曾经是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当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从1964年到1968年,歼6战机共击落20多架各型战机,而自己没有一架被击落。2010年6月12日,国产歼6飞机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1953 年 5 月 25 日,美国空军 在首次试飞中成功突破音障。次年 1 月 5 日,苏联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米格-19 的直系祖先 SM-9/1 原型机首飞成功。从此,各国空军开始纷纷向超音速时代迈进。而当时的中国空军,主力仍然是朝鲜战争后期换装米格-15比斯。在超音速时代,这种亚音速战斗机的性能已显得落后,即使是进一步改进的米格-17 仍不足以满足空军的需要。特别是在驻台湾的美国第 13 航空队换装 F-100 后,对我夺取闽浙地区的战区制空权构成了极大威胁——1958 年金门炮战期间,其司令托马.穆尔曼就声称:美国部署在台湾的飞机,“如果接到命令,可以用来跟中国共产党的飞机战斗”。
歼七:歼-7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歼-7已于2006年停产。 歼-8是我国在歼-7,即米格-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其研制是为满足我国高空作战要求,沈阳飞机设计所提出歼-8的设计思想是:突出高空高速性能,增大航程,提高爬升率和加强火力。相比歼-7,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改善。歼-8采取机头进气,大后掠角、小展弦比、薄三角翼、下平尾、双腹鳍的空气动力布局形式。
尽管最初歼-8被定位为全天候高空高速截击型号,将作为国土防空的主力,但由于交流电、火控雷达进度跟不上,不得不先行装备直流电、测距器的白昼截击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歼-8白天型。
歼-8白天型还可使用配套的照相侦察吊舱,外挂于机身中线下方。内装两具KA-112A型长焦距照相机,可完成高空全景倾斜式可见光侦察摄影,与地面机动战术侦察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航空侦察系统。覆盖范围纵向3.5度,横向30度,工作高度9200到15000米。携带610米的EK3412型胶片,分辨率为56线对/毫米,可摄影550张。
歼-8I歼击机(全天候型)的研制也历尽坎坷。六0一所于1978年2月发出歼-8I飞机全部生产图,由沈阳飞机公司(原沈阳飞机厂)试制。1980年5月总装完成首架飞机。6月25日原型机地面准备试车发生重大事故。沈阳飞机公司赶工装配了全新的一架歼-8I,1982年4月24日首飞。10月第二架歼-8I上天。1983年7月完成全机静力破坏试验,85年7月27日,航定委正式批准歼-8I设计定型。
装备后随着部分新系统的研制成功,所有歼-8都改进为歼-8I型,又称歼-8全天候。与白天型相比,主要改进有:安装歼雷-7甲改(JL-7AG)型火控雷达、射瞄-8A改瞄准具、火控计算机、导弹随控装置等十一项电子设备;舱盖改为与歼-7II相同的向后开设计。座椅、氧气系统和组合仪表重新设计;武器系统改装23-Ⅲ型双管航炮、4枚霹雳-2乙导弹、4组火箭。后进一步加装了霹雳-5乙导弹。
歼-8和歼-8I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自行设计的歼击机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歼-8和歼-8I装备了空军和海军,产量不大。
西方按其划分战机的方法,将歼-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认为它是中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实际作战性能已达到差不多3.5代战机——美国意义上的)、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当今世界,空军战机配置先进合理的国家,均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如法国的“阵风”和“幻影”、瑞典的“雷”和“鹰狮”、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等。其中美国F-15加F-16的高低配置方案,也为中国所接受,歼-10就扮演了低的角色,当然也或多或少地瞄准了F-16的设计。
在设计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数字线传三轴静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三个第三代战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工作艰巨。外界传闻比较集中的说法认为,这时中国从国外得到一些较重要的援助,以色列向中国提供了改进自F-16A的“狮”轻型战机的样机和技术资料,歼-10正是以色列战机“狮”的中国翻版。但事实上,歼-10的方案确定(1984年)与“狮”是同一时间,歼-10参考“狮”的说法并不属实。事实上,歼-10的很多技术来源于上世纪60年代设计的歼-9战斗机。
在歼十正式装备部队之前,我国还引进了苏27,并加以改进仿制。中方代号歼11 还为海航引进了苏30.我讲的不详细,你可以登入这个网站看有关资料。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xODM0OA
‘贰’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550x344 76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500x343 20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900x600 42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633x478 34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720x1000 134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720x548 18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900x600 130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900x551 68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900x600 112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1024x768 92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1024x768 90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1024x768 78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550x367 60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600x438 48k jpg
高清组图:南空航空兵歼11战... 1024x768 40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1024x768 50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800x600 40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1024x768 66k jpg
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 400x283 8k jpg
2007年12月21日,俄罗斯国外... 为给您提供最相关的图片结果,网络已省略与以上结果相类似的图片,您可点此查看更多搜索结果。抱歉,在该筛选条件下,没有找到与歼20战斗机高清图片相关的图片。
‘叁’ j20战斗机详细资料
歼-20(英文:J-20,代号威龙)是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研制的第四代(根据苏联传统分类和美国2009年后分类方式两者已统一)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空中优势战机
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机身以深黑色涂装,而歼20(2012)采用类似于F22的高亮银灰色涂装。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外侧,同时配备中国国内最先进的新型空空导弹。
首架工程验证机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实现首飞,2014年12月10日下午编号2015的歼-20进行飞行,该机有明显的改正,在机尾尾撑处做了削尖处理。
歼-20作为中国第五代重型隐身战斗机,融合全球多种优秀战机的设计于一体。这些技术包括:
(1)美国F-22的菱形机头和整体式黄金镀膜舱盖,从2011号机开始,改用F-35那种内置加强筋的一体化舱盖,据此推测舱盖变薄,以更及时的穿盖弹射方式跳伞,节省了抛盖的0.3-0.4秒;
(2)美国F-35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也被技术人员整合到歼-20战斗机上。歼-20是世界上第二架应用EODAS的战斗机。[8]
(3)美国F-35的DSI进气道改进型(歼-20为可调DSI的次世代进气道)
2011号-歼20
(4)美国F22的弹舱布局:机腹下部为主弹舱,机腹两侧为格斗弹舱。不仅如此,为了加强隐身能力,歼-20还在弹舱上使用了先进的锯齿型舱门。
(5)中国歼10的鸭翼的改型(中国五代采用了上反鸭翼,与下反主翼等翼面配合,共生涡升效应);
(6)多种四代机(如美国F/A-18)采用的大边条及翼身一体设计的改型;
(7)俄罗斯T-50的全动垂尾(歼-20为全动差动垂尾)、推力矢量(实为殊途同归);
(8)俄罗斯米格1.44的后机身设计(窄间距双发动机喷口,宽间距外倾双垂尾及腹鳍等——都属于超音速减阻措施)的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