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搜索 » 打击乐器有有哪些图片
扩展阅读
同好握手动态图片 2025-03-29 18:08:54
怎么在ps里删除图片 2025-03-29 18:06:58
墨镜男孩卡通图片 2025-03-29 18:04:27

打击乐器有有哪些图片

发布时间: 2025-03-26 15:51:06

Ⅰ 打击乐有哪些

建鼓、大堂鼓、花盆鼓、腰鼓、书鼓、手鼓等。

1、建鼓

建鼓,古称足鼓、晋鼓、楹鼓。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曾为历代宫廷所用。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青海等省区的喇嘛寺院及汉族广大地区。

2、花盆鼓

板材锯成上宽下窄的鼓梆,堆粘成鼓腔后经车旋而成。两面蒙皮。鼓身涂深棕色漆,带鼓架。花盆鼓又有南唐鼓、缸鼓之称。

3、腰鼓

腰鼓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腰鼓是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被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

4、大堂鼓

大堂鼓,多使用椿木、色木、桦木和杨木等制作鼓身,鼓皮多使用水牛皮。在鼓身上下蒙以两块面积相同的牛皮而成,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演奏。

5、书鼓

书鼓,是布依族、汉族棰击膜鸣乐器。布依族称手鼓。流行于贵州省及全国各地 ,专用于中国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形制结构鼓框木制,呈扁圆形,两面蒙以牛皮或羊皮,皮面四周边缘用鼓钉固定。

Ⅱ 有谁知道这是啥吗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叫钹 (乐器) ,是一种乐器。

铜质圆形的乐器,中心鼓起,两片相击作声 。古称“铜钹”、“铜盘”。初流行西域,南北朝时传至内地。

钹源于西亚,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叫做“镲”。是常见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表现力强。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族的民间歌舞和文娱、宣传活动中。

Ⅲ KTV里面 有两个乐器 一个是沙锤还有一个抓手上敲的 叫什么

KTV里面有两个乐器一个是沙锤还有一个抓手上敲的叫铃鼓。

沙锤:

沙锤是摇奏体鸣乐器,亦称沙球。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传统沙槌用一个球形干葫芦,内装一些干硬的种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芦原有细长颈部为柄,摇动时硬粒撞击葫芦壁发声。也有木制、陶制、藤编和塑料制等形状类似的沙槌,内装珠子、铅丸等物。通常双手各持一只摇。

铃鼓: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斯坦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

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3)打击乐器有有哪些图片扩展阅读:

铃鼓也是手鼓的一种,所以自然各种演奏技巧都和手掌、手指有关。 铃鼓也是手鼓的一种,所以自然各种演奏技巧都和手掌、手指有关。

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后,铃鼓是个非常迷人的乐器。 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后,铃鼓是个非常迷人的乐器呢。铃鼓的基本技巧可以分成这几种:打点、滚奏、 Finger Roll 、 Thumb Roll 、手腕/膝盖等。

使用的场合各自不同,依照音量、速度、音色等要能自在的转换各种技巧才行。 在讨论几种技巧前,要注意的是拿铃鼓时的姿势,由于铃会晃动和发生残响,把铃鼓维持45 度的角度可以使铃声不会太短或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