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搜索 » 中国有哪些野生动物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印度农村女人真实图片 2025-02-12 23:38:42
交警简笔画图片大全 2025-02-12 23:36:15

中国有哪些野生动物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5-02-12 21:02:04

1. 我过频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最好有图片

中国有多少种濒临灭绝的动物?请列出一些例子,并附上图片。
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众多。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原产于中国的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有120多种。而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这一数字增加到257种。此外,《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收录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物种更是成百上千。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仍在增加。
以下是一些濒临灭绝的中国动物及其图片:
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濒危动物之一。由于森林破坏和气候变化,大熊猫的栖息地大幅减少,现存数量不足1600只。
![大熊猫](image-link)
2.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的亚种,因其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和过度狩猎,目前已经在野外绝迹,仅在动物园中存有圈养个体。
![华南虎](image-link)
3. 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白鱀豚是长江中下游的特有物种,因水污染和过度捕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极难在野外发现。
![白鱀豚](image-link)
4.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猴类,因其生活范围狭窄和生存环境恶化,种群数量不足2000只。
![金丝猴](image-link)
5.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鳄类,因栖息地丧失和过度狩猎,数量极为稀少,目前正受到严格保护。
![扬子鳄](image-link)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2. 中国有哪些野生动物

中国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华南虎、中华鲟、野牦牛、中华秋沙鸭等等。

1.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2.华南虎

华南虎 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厦门虎,南中国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

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

3.中华鲟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高达600千克。[1]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

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4.野牦牛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5.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学名:Mergus squamatus)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秋沙鸭

网络-野牦牛

网络-中华鲟

网络-华南虎

网络-大熊猫

3. 野生动物麂子图片

麂子,一种属于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因其特殊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地位,常被称为麂子或黄猄。成年麂子的体重通常在16至25千克之间,体长可达到75至115厘米。它们拥有细长而强健的腿,擅长跳跃。麂子的皮毛质地柔软,是制作皮革的理想材料。由于麂子性格胆小敏感,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人们有时会用“别皮册”这个词来指代它们。
在中国,存在三种麂子,分别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黑麂因其稀有性而尤为珍贵,并且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对黑麂的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雌性麂子在8个月大时性成熟,妊娠期为6到7个月,每胎通常只产下一只小麂。尽管有些雌麂在哺乳期结束后可能会再次怀孕,但大多数会在断奶后开始发情,麂子的平均寿命可达10至11年。
麂子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或林缘灌丛中,它们的栖息地包括热带雨林、季雨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它们是夜行性动物,习惯在林缘的草坡上觅食青草,或在疏林中食用嫩叶。在繁殖方面,麂子通常在每年的5至7月间产仔,每胎可生育3至5只小麂。
麂子因其优质的皮毛而被广泛用作经济毛皮动物,也是国家的传统出口商品之一。然而,黑麂濒危的状态也提醒我们,保护这些野生动物和维护其栖息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