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病名
中国存在五种主要的寄生虫疾病,分别是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丝虫病和杜氏利什曼原虫病。
1. 杜氏利什曼原虫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周期包括先鞭毛期和后鞭毛期。前期寄生于节肢动物的消化道,后者则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中,并通过白色蛆传播。这种病原体引起的黑热病,主要影响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症状包括发热、肝脾肿大、贫血和鼻出血等。在印度,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和发烧的情况。
2. 钩虫病
钩虫是一类形态特征为口囊发达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人类消化道的毛虫。它们会导致人体长期慢性失血,进而引发贫血及相关症状。钩虫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球约有9亿人感染。在中国,钩虫病是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3. 丝虫病
丝虫病是由寄生在脊椎动物最后宿主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和胸腔的丝虫引起的。雌性丝虫产下有或无鞘的微囊,其中大多数微囊出现在血液中,少数在皮内或皮下组织中。丝虫幼虫在中间宿主吸血节肢动物中发育,成熟后通过宿主的喙逃出并侵入皮肤。
4.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由血吸虫引起,成虫寄生在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血管中。血吸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主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中国,血吸虫病非常普遍,已有超过2160年的历史。血吸虫病可分为日本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和曼氏血吸虫病等类型,其中日本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和曼氏血吸虫病对人类健康影响最严重。
5. 疟原虫病
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疟原虫有多种,全球范围内分布,但在我国常见的三种疟原虫分别是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它们引起的疟疾症状包括周期性寒热发作。
⑵ 原虫病原虫病分类
原虫病的分类主要依据虫体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来划分,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肠道原虫感染,以肠阿米巴病为例,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甚至排泄稀便或脓血便,粪便中可见到滋养体或包囊的迹象。
其次,肝脏及胆道原虫感染,如阿米巴肝脓肿,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肝区疼痛,以及肝脏肿大和触压痛等。
血液和淋巴系统原虫感染,如疟疾和巴贝原虫病,患者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性淋巴结肿大、贫血、发冷和发热等不适。
神经系统原虫病,如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和非洲锥虫病,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颅内压升高,还可能伴随癫痫和昏迷等症状。
皮肤和肌肉原虫感染,如皮肤阿米巴病和皮肤利什曼氏原虫病,常见皮肤红肿、溃疡等皮肤病变。
肺部原虫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病和阿米巴肺脓肿,患者有发热、胸痛、咳嗽,咳出的痰可能含有虫体。
眼部原虫感染,如眼弓形虫病,症状包括虹膜睫状体炎和视网膜脉络膜炎,对视力造成影响。
最后,泌尿生殖系统原虫感染,如滴虫性阴道炎,常表现为尿道炎或阴道炎的典型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原虫感染可能影响多个器官,导致多脏器受损。
(2)原虫病有哪些图片扩展阅读
原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整个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具有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医学原虫包括寄生在人体的腔道、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约有40余种。有些原虫如疟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对人体可造成严重危害。原虫侵入人体所致的人类疾病。进入人体的原虫可寄生在腔道、体液或内脏组织中,有的则为细胞内寄生。其症状和传播方式因原虫寄生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本病可经口或媒介生物等不同方式传播。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因虫种、寄生部位及寄主免疫状态等而异,通常寄生于组织的原虫比寄生于腔道的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