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长安SDA架构,背后什么逻辑
现在,要把车企研发的东西讲清楚,确实难度越来越高。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迭代更新太快。认知方面,实际上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ps://iknow-pic.cdn.bcebos.com/fd039245d688d43feeb6f0686f1ed21b0ef43b0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形态?从CD701这个角度,考虑要解决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以此作为核心需求来研发产品,作为产品定位的策划。实际上,这也是迭代过程中出现的。而要解决人与环境的问题,人与环境接触的地方在哪?就是庭院,项目组想搞一个“钢铁庭院”的感觉。
“基于钢铁庭院,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具备可以开放的可能性的产品,这是我们做工程解决方案时的一个出发点。可以让它和外界打通,可以去做一些可接触,和外界进行融合的想法。”
当时项目组做了大量工程的解决方案,当然,有些方案想法和目前国内的法规政策有些冲突,后来逐渐收敛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希望把后备舱做成可扩展的平台。”通过SDA平台的技术,“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不停优化。
而且,倒回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