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天安门正面的高清图片
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
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泽东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图片如下:
❷ 北京故宫代表性景点有哪些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而故宫则是我国建筑类的瑰宝,它不仅是北京的代表,还是整个中国的代表建筑,要说故宫里最具代表性的景点都是哪些,想必大家也很疑惑,下面小编就来一一介绍一下,详情请见下文。
1、天安门广场首先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肯定就是天安门广场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广场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心广场,没有任何一个广场可以和它媲美,总面积大概是44万平方米,就是可以轻松的站下100万人,抵得上一个城市的人口了。走进天安门广场,游客们就能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那鲜红的颜色是中国人民最爱的颜色,每次路过这都会让人忍不住的驻足凝望,这是中国人民的根。
2、三大殿还有故宫中的三大殿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里是是明清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乳登基即位,大婚,重要节日之类的,一进故宫没多久,就可以看到,太显眼了。其中太和殿规模最大,就是俗称的“金銮殿”。三大殿是通常意义上的“外朝”,是皇帝的工作区,一般是看不到后妃的。
3、乾清宫在雍正之前,明朝皇帝和顺治、康熙两任清帝都是以乾清宫为寝宫,这里也是皇帝日常工作的地方。比较有传奇性的是,据说康熙擒鳌拜就是在乾清宫。干隆宫最有名的一个“标志”是,里面悬挂着顺治皇帝手书的“正大光明”牌匾。
4、养心殿自雍正开始,清朝皇帝的寝宫就转移到了养心殿,养心殿应该是各种清宫戏里被提及最频繁的宫殿里了。不过,养心殿目前正在大修(2018年9月3日正式开始,预计要两年时间,2020年才重新开放)。
5、中南海在广场附近还有一个地方叫做中南海,这个地方也很厉害了,是中国高层领导人居住的地方。如今的中南海不是所有地方都开放的,只开放了最美丽的一部分,每到周六日就会有组织的安排游客们进行观看,包括毛主席故居在内的景点等。来这里的游客们也会自觉的保持安静,毕竟这里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
6、人民英雄纪念碑除了上面几个景点,广场里还有一个景点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中国人,应该时刻谨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铸就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有感恩之心。这个面积有三千多平方米的纪念碑,承载了无数英魂永垂不朽的灵魂。而中国百余年来发生的所有历史,在这块石碑上也有记载。
7、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是我国高级领导人办公的地方,也是每一次外宾拜访双方会晤的地方,门的正上方悬挂着的是国徽,游客们也只能在外面看一看。往南边走是毛主席纪念堂,这里面安放着毛主席的遗体,但是现在已经不允许观看了,在以前是可以的。
❸ 天安门在古时候是干什么用的
用途:举行重大活动,如颁发诏令、新皇帝登基、大婚等。
天安门在明、清两朝是皇帝颁发诏令之地,称为“金凤颁诏”,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和皇帝父母进宫,都要启用天安门。
只有每年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秋审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同时,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
(3)天安门广场图片多少张扩展阅读
天安门名称由来
1、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命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
2、明天顺元年(1456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由蒯祥设计并领衔重建了承天门。由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也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
3、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次年再次重修承天门。
4、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❹ 天安门的外观是什么样的
天安门外观宏伟壮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挂在正中间,上面还有庄严的国徽,门的左边毅然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九个大字,门的右边写着“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我 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是我第一印象中的天安门,当我刚学会这首歌的时候,天天唱这首歌,天安门多伟大呀!天安门是谁建的呢?多么有设计感,多么有创意呀!城楼不太大,也不太高,看上去还蛮新的。导游说:“天安门对于中国人来讲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和权威性的中国符号,他的神圣和庄严令人肃静,而它所见证的沧桑和风云又令人动容。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当时名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并被设计入国徽。1961年,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❺ 求1949年前的天安门广场平面图
根据我的了解画了一张,参见附件图片。
1949年以前天安门是没有广场的,但有一个很宽的大街——棋盘街,两边是六部。后来拆除已经废弃的六部修建了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并把棋盘街拓宽改为天安门广场。后来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拆除中华门,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