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宇宙里到底有多少个行星图片
扩展阅读
手机好多图片 2025-02-02 09:48:56
日本哪个牙膏最好图片 2025-02-02 09:46:41

宇宙里到底有多少个行星图片

发布时间: 2024-10-29 08:40:46

‘壹’ 宇宙有多少星球

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最新观测结果,宇宙共有2万亿个星系,但是哈勃望远镜所观测到的并非整个宇宙。

宇宙星系:

小的星系有几十亿颗恒星,大的星系约有近4000亿颗恒星,平均每个星系有2000亿颗恒星。这样全宇宙总共有4千万亿亿颗恒星,全是球体星球。下面我们再来看行星的情况。

在宇宙中,大约有1/4的恒星是像太阳这样的单颗恒星系统,约3/4的恒星是双星、三星、四星系统,按照目前的恒星形成理论,单颗恒星周围都可能存在行星,数量在3――8颗,在双星、三星或四星周围存在行星虽然较少,但也有发现。如此算来,宇宙中的行星数量不会少于恒星数量,咱们也照4千万亿亿颗算。下面再来看看球体卫星的大体数量。

拿太阳系为例,目前共发现几大行星有185颗以上的卫星,最大的木卫三直径5262公里,比一些行星都大。

最小的几十公里,比如说火星的两颗卫星,形状还不是规则的球体。

只有直径数百公里以上卫星的形状才有可能成为球体。咱们就从直径420公里的海卫八算起,则太阳系也有二十个球体卫星,即卫星数至少是恒星数量的20倍。

以20倍计算,全宇宙单颗恒星系统占全宇宙恒星数目的1/4,因此全宇宙球体卫星数量为1千万亿亿x20=2亿亿亿颗卫星。

综上,把恒星、行星、卫星的数量加起来,则全宇宙的球体星球约为2.8亿亿亿颗。

‘贰’ 宇宙中几大行星

太阳系有几大行星呢

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他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大系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的范畴;木星、土星都是气体巨星(大部分都是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的巨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则是冰巨星(所含的元素大部分都比氢气和氦气重)。

图解:我们的太阳系是由一些绕太阳轨道有序运行的行星组成的。
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它最开始被CLyde Tombaugh发现时被认为是太阳系行星中的一员。但是,它现在已经被重新认定为柯伊伯带(太阳系外围的一群冰冻星体)中最大的得天体之一。2006年,当一群天文学家决定给行星下一个正式的定义时,冥王星被从行星的地位上降格了。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定义,行星是“一个具有以下特质的天体:(a)围绕太阳有轨道运转的 (b)质量必须足够大到能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 (c)清除轨道的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他更大的天体。”由于冥王星是柯伊伯带的一部分,因此不符合第三条标准,所以没有被纳入行星范畴,而被认定成为矮行星。其他矮行星还有谷神星,妊神星,鸟神星以及,阋神星。

冥王星拥有大气层、鲜明的表面特征以及至少五颗卫星,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复杂的矮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令人惊讶的行星之一。2015年7月,新地平线号飞过这颗我们最喜欢的矮行星时,科学家们任然在这个遥远的世界里发现新的惊人细节。

太阳系是太阳和围绕太阳运动的物体组成的行星系统,这些物体直接或间接地受引力约束。在直接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最大的是八大行星,其余的则是一些稍小的天体,例如五大矮行星和小型太阳系天体。间接绕太阳运行的天梯是那些卫星们,有两个比最小的行星水星还要大。

太阳系在46亿年前通过一个巨大的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形成。太阳占了星系中绝大部分的质量,剩下的质量中大部分由木星占领。四个小一点的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由岩石和金属组成的类地行星,四个外行星是比类地行星大得多的巨型行星。其中最大的两颗,木星和土星,是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的气体行星;最外层的两颗,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冰巨星,主要由被称为挥发物的熔点相对高于氢和氦的物质组成,例如水、氨和甲烷。所有八颗行星的轨道几乎都是圆形的,位于一个近乎平坦的圆盘内,这个圆盘被称为黄道。

太阳系同样含有更小一些的天体。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主要包含由岩石和金属组成的类地行星类天体。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是柯伊伯带和散射盘,他们是海王星外的天体群,主要由冰组成,在他们之外的是新发现的小型静止天体群。在这些天体中,有几十甚至上万个大到足以在引力的影响下进行自转的物体。这些天体被归类为矮行星。已确定的矮行星包括小行星谷神星和海王星外天体冥王星和阋神星。除了这两个区域,其他各种各样的小体种群,包括彗星、人马和行星际尘埃云,也可以在各个区域之间自由旅行。六颗行星,至少四颗矮行星,以及很多更小的天体都有天然卫星绕着他们旋转,这些卫星通常被称作月球。每个外行星都被由尘埃和其他小天体组成的行星环所环绕。

太阳风,一股由太阳向外释放的带电粒子束,在星际物质间形成一个类似气泡的的区域,被称作日球层。日球层是太阳风的压力与星际物质的压力相等的点,它延伸到散射盘的边缘。奥尔特云,被认为是长周期彗星的来源,也可能存在于比日球层远1000倍的地方。太阳系位于猎户臂内,距离银河系中心26000光年。

‘叁’ 宇宙中八大行星的图片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3)宇宙里到底有多少个行星图片扩展阅读

大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这些冥王星都相符。但是冥王星没有能够清空其轨道上的其它物体,因此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从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

水星在许多方面与月球相似,它的表面有许多陨石坑而且十分古老;它也没有板块运动。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比月球大得多,(水星 5.43 克/立方厘米 月球 3.34克/立方厘米)。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

事实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于万有引力的压缩;若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将大于地球,这表明水星的铁质核心比地球的相对要大些,很有可能构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对而言,水星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盐地幔和地壳。

巨大的铁质核心半径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内部的支配者。而硅酸盐外壳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状。

‘肆’ 太空中一共有几个行星

截至2013年,太阳系内有8颗行星,分别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1、水星Mercury

水星(英语:Mercury,拉丁语:Mercuriu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中国称为辰星,有着八大行星中最大,比冥王星小的轨道偏心率。它每87.968个地球日绕行太阳一周,而每公转2.01周同时也自转3圈。

水星有着太阳系行星中最小的轨道倾角。水星轨道的近日点每世纪比牛顿力学的预测多出43弧秒(角秒)的进动,这种现象直到20世纪才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得到解释。

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阳,所以只会出现在凌晨称为辰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见水星的。

2、金星Venus

金星(Venus)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距离太阳0.725天文单位。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时候会更近)。古罗马人称作维纳斯,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特。公转周期是224.71地球日。

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傍晚处于天空的西侧,被称为“长庚”。

2018年9月2日,天宇上演行星金星“合”恒星角宿一的美丽天象,这两颗亮星将近距离接触,为公众上演一幕浪漫的“星星相吸”。

3、地球Earth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4、火星Mars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4%。

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

我国古书上将火星称为“荧惑星”,西方古代(古罗马)称为“神话玛尔斯星”是十二星座白羊座的独一守护星,并非天蝎座的守护行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且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

据法新社2018年7月25日报道,欧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员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地下水湖)。

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5、木星Jupiter

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是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由于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称气态巨行星)。

木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占所有太阳系行星质量的70%,主要由氢组成,占其总质量的75%,其次为氦,占总质量的25%,岩核则含有其他较重的元素。人类所看到的通常是大气中云层的顶端,压强比1个大气压略高。

6、土星Saturn

土星(英文Saturn,拉丁文Saturnu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离(由近到远)第6位。质量、直径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同属气态巨行星。

欧洲古代(古希腊)称土星为农神克洛诺斯(古希腊语:Κρόνος;英语:Chronos),在古代中国也叫镇星或福星。

土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微量元素,内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裹着。最外层的大气层在外观上可以看出发亮的土星光环,虽然有时会有长时间存在的现象。

土星的风速高达1800公里/时,明显的比木星上的风速快。土星的行星磁场强度介于地球和木星之间,空气流非常快。

7、天王星Uranus

天王星(Uranus),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向外的第七颗行星(18.37~20.08天文单位),其体积在太阳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质量排名第四(小于海王星),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

天王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和甲烷。据推测,其内部可能含有丰富的重元素。地幔由甲烷和氨的冰组成,可能含有水。内核由冰和岩石组成。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最冷的行星,最低温度只有49K(-224℃)。

8、海王星Neptune

海王星(Neptune),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远日行星。按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排列,海王星是第八颗行星,直径上是第四大行星,质量上是第三大行星。

海王星的亮度仅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Neptune)”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海王星在直径和体积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却大于天王星,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它的姊妹行星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