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苦瓜的横切面
具体苦瓜横切面图片如下:
㈡ 苦瓜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苦瓜按果实的形状可分为三种类型:短圆形苦瓜:短圆锥形,长度15-20厘米,肩宽8-11厘米,呈锥形。长圆形苦瓜:长圆锥形,长度在20-30厘米左右。条形苦瓜:长条形,长度在30厘米以上,最长可达100厘米。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 瓜的果实。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黄色。长 不超过2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 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中国各地 均有栽培。
(2)苦瓜的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苦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说:“苦瓜 ,苦寒无毒 ,降邪热 ,解劳乏 ,清心明目 ,益气壮阳。”说明苦瓜有健脾开胃,清热去暑,明目止痢,凉 血解毒的作用。
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发现苦瓜中含有某种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将这种蛋白质注入动物体内能驱使动物免疫细胞去消灭癌细胞。中国科学工作者还从苦瓜中分离出胰岛素23,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食品。
㈢ 苦瓜的幼苗是什么样子的!!!
苦瓜的幼苗人样子如下:
苦瓜又名凉瓜,是葫芦科植物,为一年生攀缘草本,可以食用,有很高的价值,果实含苦瓜甙(Charantin)
播种繁殖:
1、催芽
田间管理选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大白苦瓜和绿苦瓜等品种。用55℃热水烫种、搅动,当温度降到30℃时浸种12小时。若把种子轻轻嗑开一条缝,有利于种子吸水,浸种8小时即可。随后将种子洗净捞出,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入30℃左右的温箱内催芽。每天用温水清洗一遍,4~5天开始出芽。
2、播种
露地栽培,可先在温室育苗。取没种过瓜类的田土、草炭、蛭石和人粪干按1:1:1:0.5混合,每立方米加磷酸二铵1000克过筛掺匀配成营养土。播种前一天将营养土装入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或育苗畦)内,浇透水。第二天再用水把营养土喷一遍,撒一薄层过筛细土后播种。种子上覆盖1.5厘米左右厚的小土堆。然后再遍撒一层细土。北京地区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苗龄30~35天。5月上旬终霜后定植露地。
3、苗期
播种后密封温室。畦内插小拱棚,覆膜,使白天温度保持在30~35℃,夜间15℃以上。出苗50%后,及时撤掉小拱棚膜,并加盖0.5厘米的过筛细土,以弥合裂缝,保持土内湿度。中午放风降温,夜间再将棚膜盖上。幼苗出齐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0℃左右。见干浇水,控温不控水,保持幼苗健壮生长。以后逐渐降低棚内温度,至定植前几天把棚膜全部掀开炼苗。
4、定植
苦瓜为喜温耐肥作物,需施足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先做成平畦浇水,待土稍干松后,再做成畦面宽80~90厘米、高10~15厘米的小高畦,定植前5~7天铺上地膜。每畦两行,株距60厘米,打线定植。挖坑不要太深,以定植后能稍挡点不为宜。因苦瓜长势非常强,定植后要及时插人字架。每亩定植1300~1600株,用种量250~300克。
㈣ 苦瓜品种大全图片资料
一年四季都有、但以夏季产量为大宗的苦瓜,喜欢排水良好、光线充足的环境,在摄氏25度~30度栽种生长最佳,如环境温度低于15度,苦瓜便容易停止生长。通常2、3月时南部便开始有苦瓜上市,主要产地在屏东的南州与崁顶,4、5月时嘉义布袋的苦瓜生长佳,6、7月时台中新社、彰化二水等地正是大出的时候。
白苦瓜的品种
苦瓜可依颜色分为白色与绿色两种,其中又以白色居多,占全台苦瓜产量约70%。
白玉苦瓜:
大家最常吃到的苦瓜品种,因为苦度最低,适合做成各种料理。外形成长条,常见的长度是22~25公分。通常会用于煮汤、清蒸或清炒,也很适合炖卤或做成凉拌小菜。
苹果苦瓜:
是这几年颇受欢迎的品种,价格较高。外型比较圆胖,口感多汁、脆甜,有些人会直接凉拌、生吃,亦很适合清炒、炖汤。
绿苦瓜的品种
颜色青绿的苦瓜外形较多变,因为青苦瓜的果肉口感紧实,吃起来也较苦,经常会切成薄片做成凉拌或快炒的料理。
大青苦瓜:
绿色苦瓜中较常见的品种,与白玉苦瓜体型相仿、色泽比草绿色再发亮一些。通常会用于凉拌、打果汁。旦培
粉青苦瓜:
颜色比大清苦瓜略浅一点,口感较硬、容易种植,多用于打果汁或凉拌。
翠绿苦瓜:
外型呈细长形,瓜体米粒(突起部分)较小,因颜色漂亮,多用于餐厅料理,适合汆烫、热炒。
山苦瓜:
个头较小、产量也少,颜色多是墨绿色,3~4公分为正常长度。苦味最重,多用于腌渍小菜,因近年来盛行生机饮食,越来越受到追求健康的民众喜爱。
苦瓜按果实的形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短圆形:短圆锥形,长度15~20厘米,肩宽8~11厘米,呈锥形;
长形:
长圆锥形,长度在20~30厘米左右,为目前海南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类;
条形:长条形,长度在30厘米以上,最长可达100厘米,海南很少栽种。按皮色可分为白色、绿白色和青绿色三种。
新品种:苦瓜尤其是新品种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我国南北均普遍栽培。其特点为果味甘苦,主作蔬菜,也可糖渍;成熟果肉和假种皮也可食用;根、藤及果实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1、翠婷系列
翠婷-1
优良杂交一代早熟疙瘩绿品种,长势旺,棒状瓜条,齐头,钝尾,瓜色油绿,瓜长35-40厘米,单果重600克左右,产量高,硬度强不早衰,抗病能力强,早春秋延均可种植,适于北方保护地,南方露天栽培。
现培育成的中熟品种,瓜条棒状,顺直,收尾性好,连续坐瓜能力强。瓜长约40厘米,单瓜重约600克左右,心腔小,肉厚,硬度优于同类品种。高抗白粉病,后期长势强不早衰,耐储运,商品瓜多,丰产突出。
翠婷-3
平均摊瓜长大于40厘米,单果重约800克,商品率高,耐运输。
2.大顶
也叫江门大顶。从广东江门引入,栽培已有多年。该品种蔓长400厘米。侧蔓较多。叶长15厘米,宽18厘米,青绿色。主蔓第8~15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15厘米,肩宽10厘米,青绿色,有光泽,瘤状突起,肉厚1.0~1.3厘米。单果重250~400克,型迟桐早熟。春播播种至初收80~100天,延续采收50天;秋播播种至初收50天,延续采收30天。生势强,主侧蔓均可结果。较耐寒,耐肥,味甘,微苦,品质优。每亩产量1500~2000公斤,产品主要供北运和出口港澳市场。
3.翠绿1号大顶
海南在90年代初开始引进以代替“江门大顶”品种,主要分布在琼山、澄迈等市县。该品种植株生势旺盛,茎蔓长250~300厘米,叶色深绿,单株雌花数多,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10节,结果力强,平均单株座果5~7个。果实圆锥形,整齐美观,果长14~16厘米,肩宽8~10厘米,蒂平,顶部钝,条瘤和圆瘤相间,条瘤粗直,果肉厚1.1厘米,深绿卜坦色,单果重400克。早熟,比“江门大顶”早熟10~15天,春植由播种至初收60~70天,连续采收约40天。丰产性好,抗逆性中等,品质优良。每亩产量2000~3000公斤,适宜北运及出口港澳市场。
4.穗新2号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于1985年育成。90年代初开始引进海南,主要分布在海南南部地区。该品种蔓长450厘米。叶长19厘米,宽19厘米,黄绿色,主蔓第19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18厘米,果肩宽6.2厘米,淡绿色,瘤状突起连成条状,肉厚1.2厘米。单果重约300克。播种至初收50~90天,延续采收50~60天。生势强,耐热,品质优。每亩产量1700~2000公斤,产品主要供北运和出口港澳市场。
5.槟城
也叫新会长身。80年代初从广东新会引进,分布在海南各市县。该品种抗性好、分枝力强,主蔓16~18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3~6节着生一雌花。瓜长圆锥形,有整齐的纵沟条纹并与瘤状突起相间。瓜长23厘米、肩宽8厘米,单果重400~500克。油青色、有光泽、适应性强,春夏秋均可种植,以夏秋植为宜。中熟,播种至初收,冬春季70~90天,夏秋季50~70天,延续采收约45天。耐热性强、质结实、味微苦、品质佳、耐贮运。亩产2000~2500公斤,适宜于北运、出口和内销。
6.英引
英引是从广州市蔬菜研究所引进。分布在海南各地,但以南部地区栽种较多。该品种蔓长400厘米。侧蔓多。叶长15厘米,黄绿色。主蔓第25~30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5~30厘米,横径5~8厘米,黄绿色,肉瘤粗直,肉厚1.2~1.5厘米。单果重300克。晚熟,播种至初收约80~100天,延续采收40~60天。生势强,侧蔓结果为主。耐热、耐雨水,可春夏秋播,但更适于夏播。肉质嫩滑,微苦,品质优。每亩产量约2000公斤。
7.琼1号
琼1号苦瓜是海南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从海南本地苦瓜中选育出的优良苦瓜品种。该品种蔓长400厘米,叶长15厘米,宽18厘米,淡绿色。侧蔓多功能,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第15~20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25~35厘米,横径8厘米,淡绿色,肉瘤粗直,肉厚1.2厘米,单瓜重500~600克。中晚熟,冬春季播种至初收70~90天,延续采收60~90天,夏秋季播种至初收45~50天,延续采收40~50天。生长势强,耐热耐湿,稳产高产。春植亩产2500~3000公斤,夏秋植亩产1500~2000公斤。肉厚质滑,味微苦,品质优良。该品种由于其外观美,商品性状尤为突出,很受消费者喜爱,既适合岛内销售,也适于销往大陆市场,还可以出口到香港和澳门,市场潜力很大。
8.杜阮凉瓜
广东江门蓬江区的杜阮镇是有名的凉瓜产地,杜阮镇四季雨水充沛,土地肥沃,
杜阮凉瓜
杜阮凉瓜
故此地所产的“杜阮凉瓜”品质优秀,且闻名海外。瓜型肥大,皮呈翠绿色,肉瘤大而密,肉质爽脆,微苦回甘,品质优。常常出口到港澳地区,华侨回国寻根,也不忘带上一两个。
但由于田地引进大量的外来蔬菜品种,且凉瓜种植时间长,不能大量种植单种蔬菜,“杜阮凉瓜”逐渐退出时代舞台,凉瓜的种植面积也逐渐减少。以前一片片的凉瓜田,变成了蔬菜田,农民纷纷为此担忧,“杜阮凉瓜”的名声会不会不再辉煌。
为此,杜阮镇的农业办为“杜阮凉瓜”申请专利。逐渐,凉瓜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约达1025亩。在不久的将来,“杜阮凉瓜”将再创辉煌。
9、珍珠瓜
黑珍珠
台湾地区流行的珍珠瓜类型。极早生,生长强健,结果力强,抗逆性强,果实长纺锤型,果色墨绿,珍珠状突起,肉厚度适中,味甘苦适中,单果重约0.6公斤,产期长,品质佳,适合密植。
黛玉
中早熟,植株长势强,瓜长26-30CM,肩宽6-8CM,单瓜重500-800克,瓜形丰满端正,刺瘤圆滑突出,瓜肉厚,瓜色微绿如翠玉。产量高,品质佳,耐贮运。对病毒病、枯萎病、斑点病抗性高,适应性广。生长适温16-32度。
㈤ 苦瓜苗长什么样
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须纤细,长达20厘米,具微柔毛,不分歧。
叶柄细,初时被白色柔毛,后变近无毛,长4-6厘米;叶片轮廓卵状肾形或近圆形,膜质,长、宽均为4-12厘米,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脉上密被明显的微柔毛,其余毛较稀疏,5-7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边缘具粗齿或有不规则小裂片,先端多半钝圆形稀急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叶脉掌状。
(5)苦瓜的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苦瓜属于短日作物,喜光不耐荫。春播苦瓜,常遇到低温阴雨,光照不足,使幼苗徒长,叶色发黄,茎蔓细弱,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的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多积累有机养分,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苦瓜喜湿而怕雨涝,在生长期间要求有70-80%的空气相对温度和土壤相对湿度。如遇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天气,或暴雨成灾排水不良时,植株生长不良,极易发生沤根死苗和感病烂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