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明清瓷器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ps拉宽图片怎么弄不变形 2024-10-09 04:01:47
男生头像图片拿手机 2024-10-09 04:01:45
章鱼丸盘图片大全高清 2024-10-09 03:57:28

明清瓷器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12-13 22:04:54

1. 距今100来年的青花瓷器能值多少

时至明末清初,因为时局易改、文化变迁、经济转型等原因,青花迎来了一次精彩的美学转型,生产出极具时代特征的瓷器。

趁着嘉德四季北京拍卖之时机,我们一探明末清初青花瓷的万千世界。

Lot 3642明崇祯 青花彩楼记之探寒窑人物故事图案缸

直径:22.6 cm

来源:伦敦古董商 John Berwald 旧藏

参阅:中国嘉德2020年7月16日拍卖会第4473号(成交价:RMB 575,000)

估价:RMB 3,100,000 - 4,000,000

明末清初青花瓷的一大特征,是纹饰出现了大量人物图案。这种转变与时局有着莫大关系。

真正意义的青花瓷始烧于元朝,当时许多纹饰皆以历史人物、戏曲故事为主题,举如大家熟悉的“鬼谷子下山”、“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等。惟至明初,青花瓷的人物纹饰骤减,图案以花鸟、园景、海水等为主。学者认为如此突变,主要是因为明初施行的高压统治所致。

Lot 2816明永乐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本场成交冠军)高度:29 cm

  • 传十九世纪售于英国

  • 香港苏富比,2015年10月7日,lot 3607

  • 估价:RMB 12,000,000 - 22,000,000

  • 成交价:RMB 25,300,000明代永乐、宣德两朝(行内习惯合称永宣)的青花瓷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器,与它的颜料呈色有莫大关系。

  • 永宣两朝使用来自西亚的入口颜料“苏麻离青”,烧成的青花发色绚丽鲜艳,常见晕散现象。色闪黑蓝或深蓝者,凝聚处可见自然形成之黑褐色结晶斑,深凹胎骨。基于“苏麻离青”的这个特点,永宣青花虽然少有描绘人物,但渲染花鸟、海水、园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纸作画留下的笔触、墨痕,极富风韵。永乐一朝的官窑瓷器精彩出众,皇帝本人当然也是一大主因。

  • 如此文化氛围与经济环境之下,戏曲、小说、版画涌现,广受黎民百姓以至士大夫所喜。可以想象,这种风格很快也蔓延到瓷器生产之上,故青花瓷于明末起出现大量人物主题纹饰。

    以此崇祯年间的青花瓷缸为例,就取材自明末喜剧《彩楼记》的“探寒窑”一段。故事背景是宋朝,讲述宰相刘懋之女月娥于彩楼抛球招婿,选中寒儒吕蒙正,惟刘懋厌男方穷苦,逼女退亲。

    Lot 3634明崇祯 青花抱璞刖足人物故事图大笔筒高度:21.8 cm题识:抱璞荆庭愁刖足,遗珠沧海叹奈何估价:RMB 2,540,000 - 4,500,000

    中国很早就有饰以诗文的陶瓷,但一般不会同时绘以图画。直至明末清初,诗画结合的先河于青花瓷开初。好像此笔筒上写的“抱璞荆庭愁刖足,遗珠沧海叹奈何”,就有着清楚的点题作用。

    Lot 3635明崇祯 青花访贤图大笔筒

    直径:20.3 cm

    估价:RMB 1,600,000 - 2,300,000

    期才定型为直筒。此件笔筒直口微撇,筒腹微束,可说是器形过渡时期的印证。

    Lot 3638明末清初 青花蟾宫折桂人物故事图花觚高度:41.5 cm来源:托马斯(Thomax)旧藏着录:《Kinesisk Keramik - Kollektion Thomax》,Arabian Museo,赫尔辛基,1994年,图72《雄奇昳丽 - 2017年度佳趣雅集会员珍藏特展》,梁晓新主编,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62-63页,图13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体量硕大,器形端庄挺拔,青花发色上佳,另一件符合“上品细料器”的青花瓷器。外壁以青花为饰,分绘三层。颈部绘以蟾宫折桂图,三位儒士腾云驾雾而来,作揖拜状,背景高阁庑殿隐约可见。半开光式蟾宫之中,嫦娥身姿绰约,持桂而待。腹部与胫部以勾线平涂之法分绘缠枝灵芝纹及倒垂蕉叶纹,纹饰勾勒精细,渲染规矩,彰显了明末清初瓷器精细的绘画风格。

    Lot 2802清干隆 青釉描金银如意纹“爱奥尼柱式”螭耳小瓶“大清干隆年制”款(本场成交亚军)
    高度:13.6 cm

  • 法国Omer Blot 将军旧藏

  • 伦敦佳士得,2008年5月13日,lot 61

  • 北京拍卖会,2010年6月4日,lot 4161

  • 估价:RMB 6,000,000 - 9,000,000

  • 成交价:RMB 6,900,000法国陆军参谋总长Omer Blot(1824-1894)曾于十九世纪中后期在北京服役。期间,他于京城古玩店内购入多件小巧玲珑的清代古董珍玩,除了此青釉描金瓶以外,还有一对干隆时期的白玉太平有象盒,以及一件具“干隆年制”四字料款的铜胎画珐琅水丞。

  • 他离世以后,收藏的中国古玩艺术由家人继承,雅蓄超过一个世纪之久。直到21世纪,这些珍玩方于伦敦佳士得同场释出。清朝不少官窑瓷器都受到西方艺术及美学影响,包括绘画之立体感与巴洛克装饰风格等等。这件青釉描金小瓶则更为直接,以古希腊的“爱奥尼柱式”为纹饰灵感。
  • 明末清初青花瓷的另一变革,是逐步借用水墨画的皴法来绘山石,带出远近疏密之立体效果。此种分水画法和皴法后来在康熙时期达至高峰,突破传统平涂,使青花色缤纷多姿,获誉为“五彩青花”。此件青花瓷称为花觚,器形源自古代青铜酒器“觚”,由于瓷觚用于插花摆设,故称“花觚”。明末花觚为撇口、长直身,正如此品一样。后来大概至康熙时期,渐渐改变成大撇口、 长颈、圆鼓腹、胫外撇的模样,就好像下面的康熙朝花觚一样。是故,此两件青花瓷可说就是明末清初花觚器形变迁之印证。

    本花觚着录于《Kinesisk Keramik - Kollektion Thomax》(上图)及《雄奇昳丽 - 2017年度佳趣雅集会员珍藏特展》(下图)

    Lot 3576清康熙 青花元稹爱菊、春夜宴桃李园人物故事图花觚“大明成化年制”款

    高度:45.3 cm

    估价:RMB 2,500,000 - 3,500,000

    柯蒂斯伉俪为美国名藏家,为维珍尼亚艺术博物馆董事会成员,对艺术审美要求极高,所藏以明末清初青花瓷器为主。女方亦曾为纽约华美协进会策划英国名藏家巴特勒(Butler)家族十七世纪瓷器展。

    Lot 3626清康熙 五彩折桂图将军罐一对

    高度:34.5 cm

    来源:香港鲁氏父子(P. C. Lu&Sons)旧藏

    估价:RMB 2,350,000 - 3,800,000

    Lot 2801清雍正 仿哥釉铺首尊“大清雍正年制”款(本场成交季军)高度:25.6 cm

  • 香港佳士得,1992年9月29日,lot 555

  • 云海阁张宗宪先生珍藏

  • 香港佳士得,2005年5月30日,lot 1488

  • 估价:RMB 3,000,000 - 5,000,000

  • 成交价:RMB 6,210,000
  • 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汝、官、哥、定、钧合称“五大名窑”。当中,由于哥窑窑址至今尚未被发现,致使学术界对哥窑有诸多说法。存世哥窑瓷器一般胎色较深,釉色有青灰、粉青、米黄等,釉层凝厚如脂,釉面润泽如酥,而且基本都开有大小、深浅不一的裂纹,俗称“金丝铁线”。

    哥窑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明、清至今,一直被视作名瓷而仿烧。

    从传世和考古发掘获得的实物来看,一些地方窑受哥窑瓷器影响,曾结合当地实际烧造出颇具地方特色的开片釉产品。景德镇御窑则在明代宣德年间已成功仿烧哥窑瓷器,清代雍正、干隆时期达到兴盛,此件鉴藏界风云人物张宗宪旧藏的铺首尊正是一例。

    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桂折”即“折桂”。晋人郄诜以贤良对策中上第,自喻为“桂林之一枝”,后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折桂图这类比喻状元高中的主题,对历代读者人而言俱是梦想,康熙一朝自然也不例外。此对康熙五彩将军罐为香港鲁氏父子旧藏。鲁氏父子有限公司,香港艺术品商会成员,1976年成立,主要经营玉器、瓷器、象牙制品,至今已传至家族第四代。90年代初,大英博物馆就曾经从鲁氏父子有限公司购买过数件中国艺术品。

    Lot 3653清干隆 青花云龙纹大缸

    直径:64 cm

    估价:RMB 1,100,000 - 1,800,000

    明末清初青花瓷之旅暂时完结。不过看到此青花云龙纹大缸,笔者决定额外“+1”,最后谈谈这件干隆青花瓷。此缸唇口,束颈,弧腹及底内收,内挖式圈足,体量硕大,气势颇为恢宏。颈部青花留白连珠纹一周,腹部绘赶珠龙纹。画面中四条立龙硕首虬身,须发上昂,五趾怒张,于云朵云间呈愤怒夺珠状。整体描绘细腻,须发鳞片纤毫毕现,毫发不爽,青花晕染不漫不溢,层次清晰,龙首刻画处尤见功力,以青花浓淡色阶及点染技法突显出龙首肌理的明暗变化,极具立体效果,彰显干隆御窑高超的制瓷水准。胫部绘以江崖海水纹,具有惊涛骇浪中江山永固的吉祥寓意。

    Lot 2817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盘“大明宣德年制”款(本场成交殿军)直径:27.6 cm

  • Sam P. Williams旧藏

  • 纽约佳士得,1981年11月9日,lot 114

  • 伦敦佳士得,1997年6月9日,lot 63

  • 着录:《佳士得图说中国陶瓷史》(Christie’s Pictorial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Anthony Boulay着,牛津,1984年,第123页,图2

  • 估价:RMB 4,300,000 - 6,300,000

  • 成交价:RMB 4,945,000
  • 永乐、宣德的青花风格非常接近,又使用相同的“苏麻离青”颜料,故收藏界有永宣不分之说。

    两朝瓷器的其中一大明显分野,可说在于“年款”。

    中国陶瓷史上,永乐一朝率先以统治年号为落款。不过,永乐官窑瓷器大部份都是无款的。带款例子极少,基本上只在博物馆或考古出土看到,而且暂时只见“永乐年制”四字款一种。

    至宣德一朝,官窑瓷器落款的风气更为普遍,就好像此件青花盘上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干隆时期,御窑制瓷工艺达到历史的顶峰,特殊品种更称一代之奇,如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载:“至干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足见后世对干隆瓷器的高度赞誉。

    本品无论器型,还是画工,皆折射出盛世气象下皇家追求恢宏华丽的气度。北京故宫坤宁宫萨满神厨置有两件干隆青花游龙戏珠纹大缸,与本品造型及绘画题材较为相似,同时故宫所藏龙缸肩部两侧亦留有与本品相似之圆孔,为烧造前所置,目的或为搬运和运输方便而为之。

    另外,从干隆三年(1738年)命宫廷画家所绘《陶冶图册》“圆琢洋采”一图中,可以看到与本品颇为类似之青花龙缸,足见此类龙缸在同期御窑瓷器中的地位。

    坤宁宫属紫禁城内廷,为明清两代皇后居所,从坤宁宫所置同类型龙缸,推测此缸曾经亦或同样置放于清代帝后居所等重要位置,其品级之高堪称同期作品佼佼者,颇值珍视。

2. 明成化青花瓷碗价格多少民窑与官窑怎么区分

明成化青花瓷碗如果品相良好的话,价值一般不会低,下面的拍卖能说明:

2013年10月,香港苏富比举行了一场规模庞大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一件青花秋葵纹小碗,以清雅迷人的艺术芳华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中外人士,最终以1.41亿港币成交,再一次为神话般的成化瓷器增添了一份令人目眩神迷的光环。

也许这样的价格在今天这个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的时代,你不会觉得惊奇,但是当年这个碗的估价是8000万,以6500万港元起拍,最终成交价加上佣金约是1.41亿港元。

区区一个口径仅为14.5厘米的青花小碗,仅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在当时就缔造出明代瓷器世界第二之高价,成为当时香港苏富比40周年庆典拍卖会上最耀眼的明珠。

民窑与官窑怎么区分?景德镇王掌柜认为主要体现在瓷器产品的制作目的、样式设计、制作场所、原材料选择、工艺标准、成品甄选、以及法规条例等诸多方面。下面,王掌柜简单说说官窑与民窑的区别。

1、制作目的

通常情况下,官窑制作主要有日常用瓷与祭祀瓷两大目的。

与官窑相比,民窑制品也以日常实用瓷为主,只是制作质量相对落后,造型不太讲究。明清时期民窑外销瓷制作空前壮大,并发展到外国商人设计纹样,再由各地窑场按图纸烧制、提供。现在看来,这应该是明清民窑发展超越官窑的最大亮点。

2、样式设计

明清官窑瓷的样式设计主要包括造型与纹饰两方面,都由内府设计完成。“内府”是皇宫内负责监管制造器具的部门,也称“内务府”。由于统治者对官窑器物样式涉及、过问,导致各自时期的官窑器制作风格也与统治者审美观密不可分。同时,设计者多是画院名手,令图案纹饰“皆当时殿中画院人遗画也”,因此,官窑的设计质量都很高。民窑在样式设计方面相对简单,只要大众喜欢,商家满意,就有发展前途。另外,由于涉及人员少,样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随时变更调整。因此,与官窑相比,民窑在样式设计方面多了随意,少了拘谨。

3、制作场所

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记载:“洪武二年,设厂于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窑,以别民窑。设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大小横窑六种共二十座。” 洪武三十五年,改陶厂为御厂。

清代除了景德镇御厂制作官窑外,康雍乾三朝还在清宫造办处使用御厂烧制好的填白瓷胎制作珐琅彩,该类制品堪称官窑极品。由于制作时间短暂,制品数量有限,只能算在官窑制瓷历史上的特例。

民窑烧制场所非常复杂,明清疆土辽阔,百姓在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因地制宜,其中较有成就的民窑就有景德镇窑、龙泉窑、定窑、耀州窑、德化窑、博山窑等,数量之多,体系之广,令笔者无法深入探讨。相对而言,明清官窑制作单纯很多,只是景德镇窑系中的一个分支,涉及层面并不复杂。

4、原材料选择

制瓷原材料主要以胎土、釉料以及彩料等为主。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为了体现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与优越性,经常利用手中权力限制民窑瓷器自由制作与发展。

1.胎土

史料证明元代已经出现被统治者垄断使用的“御土”。到了明代,该土又被称为“官土”、“麻仓官土”。由于统治阶层对这类优质陶瓷原料垄断、独享,使得官窑器的瓷胎质量出类拔萃,远优于同时期景德镇民窑制品。

2.釉料以及彩料

官瓷瓷器表面一般都涂有一层薄薄的釉,它是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制瓷者将其加水稀释,涂在瓷胎表面,烧制后形成一层玻璃釉。釉通常具有保护、装饰美化瓷器的功能。因为釉内通常会含有各类微量元素,它们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釉色。于是,制瓷者经常利用这一特点,调整釉内元素成分,改变釉色,以致出现铜红、钴兰、铁黑、金红等釉色。

制作彩瓷时,还需要用到不少彩料。彩料有些被混合在釉内使用,有的则单独使用。彩瓷初创时期,因为制作尚不普及,显得技术先进、造价高昂,只有御厂才有相关技术与财力开发应用。更多情况下,统治者严禁民窑私自烧造色釉。

违反条例者,所受处罚极其残酷。因此,仅就彩料应用,民窑已经失去使用权,更谈不上与官窑竞争,瓷器色彩多样性方面自然无法与官窑器并驾齐驱了。

5、制作工艺

对国家最高统治者而言,不论宫内日常用瓷、赐予群臣及外来使者的赏赉制品,还是国家出面的祭祀用瓷、海外贸易瓷,都关系到国家荣誉、皇权尊严。为此,统治者不得不苛刻要求、不计工本、力求完美,这些因素促使景德镇御厂汇集天下英才。于是,技艺高超的制瓷工匠,使用本朝最优良原材料,以最严谨制作态度,在威严皇权下,必然能够制作出当时最高水准的瓷器。鉴于这些原因,中国瓷器制作史上,历代官窑瓷一直被看做为该时期瓷器制作最高峰,不仅质量凌驾于民窑,纹饰、造型也足以引导全国制瓷发展方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3. 传世的明代洪武官窑瓷器(图)

传世品中有一部分明代洪武时期烧造的官窑瓷器,这部分器物,过去一直鲜为人知,直至上世纪中即1964年南京明故宫玉带河遗址出土的许多明代瓷器标本中有一部分被确定是明初洪武时期烧造的官瓷,这一真相才为世人了解。实际上,传世品中有一大批景德镇瓷器是洪武瓷器。这些瓷器分藏于国内外一些大博物馆和相关机构内,也有部分在私人藏家手中。这里拟对这部分瓷器作一统计和简述。当下藏品出手及藏品送拍甄选,壹伍贰,伍陆,贰捌,陆玖零肆。伍女士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

一、上海博物馆藏洪武官窑瓷器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洪武官窑瓷器不算太多,但品种较丰富,这使得我馆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陶瓷陈列”就已使明清景德镇瓷器部分有一个良好的展示开局,尽管最初有一些器物被定为元代,后来,新的时代概念出现,洪武瓷器成为展厅中十分引人注目的部分。

明洪武釉里红花卉纹大罐 上海博物馆收藏

展品中的主体是釉里红瓷器,有大罐、大碗、大盘、梅瓶、双环耳瓶、碗和盏托等。其中大罐的引人注目是毫无疑问的,这件高48.8厘米的大件作品,是馆藏洪武瓷器中最大的作品,这种器物在传世和出土洪武瓷器中也应是体量最大的。同类型作品国内外有多件, 1994年景德镇珠山东门头明代御器厂旧址出土了与此器造型纹饰相同的青花带荷叶形盖的大罐,经修复后基本完整复原。但同类型釉里红器未见发现。

明洪武釉里红花卉纹大碗 上海博物馆收藏

还有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大碗,口径40.4厘米,可说是古代瓷器碗类中的超大型作品了。内外都绘釉里红纹饰,呈色较好,外壁的缠枝扁菊纹为洪武瓷器的最常见装饰纹样。在传世品中,相同风格或相似尺寸的釉里红大碗有多件。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菱口大盘,口径45.5厘米,是洪武釉里红瓷中的大口径瓷盘。在元代景德镇瓷器中,有一大批青花大盘,其中也有菱口盘,所以,洪武时期出现这种大盘显然毫不奇怪,它们是元代瓷盘制作的延续和发展。当然,在整体风格上已与元代作品存在明显区别了。洪武菱口大盘有青花和釉里红两种。由于配方和烧造及造型、纹饰等具有差异性,因此,洪武菱口大盘有着明显的独特风格。这种大盘在国内外保存有一定数量。各地收藏的相同造型作品,纹饰大同小异,烧造质量也有差别,发色好的作品与发色差的作品相差很大。

当然,上博洪武藏品中最有特色的应是釉里红云龙瓶,此瓶高45.5厘米。瓶的样式可在元明铜器上见到。传世品仅见两件,除此件外,另一件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两件作品造型、纹饰完全一样,但有趣的是旧金山那一件器身所绘龙纹与上海博物馆这一件完全相反,前者龙头向右,后者则向左。过去曾认为这两件器物应该是成对作品,造型、纹饰和釉里红色泽均基本相同,龙头的向左和向右说明它们是配套制作,笔者也同意这样的说法。但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可能不一定完全。

对这类作品,有的专家认为可能是永乐时期的产品,因为景德镇御器厂旧址曾出土过署有永乐元年和永乐四年年款同类风格洗口器的口沿残片。但从那两块碎片的风格看与这种作品还有区别,碎片的洗口较高,款识就写在口外缘,颈部莲瓣纹也较宽大。传世完整器洗口较高,一周绘花纹,颈部莲瓣纹较细长。当然,也可以认为,这样的作品可能在洪武末至永乐初年均有烧造。

青花春寿瓶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还藏有青花云龙纹“春寿”瓶一件,高37厘米。这种瓶通常认为传世共有4件,目前大家较熟悉的有上博藏品和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及英国格拉斯哥博物馆藏品。这些作品的造型、纹饰基本相似,均为同时期制作。此类瓷器有两个特殊的方面,一是器身有青花“春寿”二字,这在景德镇瓷器上是独特的。

“春寿”瓶的造型与常见的明初或元代梅瓶不十分相同,似乎没有可比性,束腰身的风格几乎难以找到相同者,而底部内凹的则更是少见。从青花画面和烧造风格看,似更同元代景德镇瓷器接近,尤其是云纹的画法,与一些元青花的绘画风格是一致的,可以说此类瓶的烧造年代,应该说具备的是元末明初特征。

二、国内外收藏的洪武官窑瓷器

传世共有多少洪武官窑瓷器?过去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大家只是认为数量不多而已。经过此次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的明代洪武瓷器学术研讨会后,我们对国内外大约收藏了多少件洪武官窑瓷器已有一个较清晰的概念。据国内外已发表和相关研究机构已公布的洪武官窑瓷器数量统计,可能超过230件,分藏于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和私人藏家手中。其中北京和台北两家故宫博物院的收藏最为丰富,根据蔡义和黄卫文先生的报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洪武官窑瓷器75件,而据廖宝秀女士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40件。两院合并总计有115件左右,约占全部传世品总数的50%。当然,目前的数字肯定是不完全的,国内外还有一些收藏未进入我们的统计视野,也有的可能还未被确定为洪武官窑瓷器。

明洪武釉里红花卉纹盘 南京博物院藏

综合国内的其它收藏情况,除了上海博物馆外,南京博物院也有部分收藏,釉里红大盘就藏有5件。另外,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景德镇陶瓷馆等都有传世品收藏,另外,地处祖国边陲的西藏博物馆也有收藏,显然是当年中央政府的赏赐之物。在港台地区,香港艺术馆、天民楼等也有洪武瓷器收藏,台湾的鸿禧美术馆等也有收藏。

在国外,洪武官窑瓷器的流传也较为广泛,收藏的区域以欧美和日本为多。

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至少有十数件高质量的洪武官窑瓷,还有托管该院并展出的大维德基金会藏品中,也有同时期的官窑作品。另外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等也都有收藏。瑞士保尔博物馆、瑞士玫茵堂、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文物博物馆等。这中间,有的收藏为我们所熟悉,也有过去不十分了解的,如瑞士玫茵堂的历代陶瓷收藏十分丰富。

美国的洪武瓷器也有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如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洛克菲勒中心、华盛顿佛利尔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堪萨斯艺术博物馆等都有收藏。

在中东地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沙莱博物馆,以收藏众多元青花瓷出名,同时,该馆也拥有多件洪武官窑瓷器。另外,同样有着不少元青花器收藏的德黑兰伊朗国家博物馆也见有洪武青花瓷。

纵观国内外的收藏情况,各地收藏的洪武官窑瓷器,各有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风格不变。

景德镇明代御厂遗址出土红绿彩盘残片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综合传世及出土的洪武官窑瓷器品种,计有青花、釉里红、高温红釉、蓝釉、白釉、绿釉、酱色釉,还有外红里蓝、外酱里蓝、里黑外白、里蓝外酱的高温两色釉以及白地红彩、白地红绿彩的釉上彩等。目前,传世品中最多的是釉里红瓷,青花器较少,但在已发现的景德镇御器厂旧址出土的青花瓷器碎片较多,可能在当时有较大量的生产。过去一般都认为洪武釉里红瓷是当时烧造最多的品种。至于那些绿釉和白地红彩、白地红绿彩的器物,目前未在传世品中见到,只有出土的碎片标本。

洪武官窑瓷器在专业人士和收藏圈中被认识,也有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专业人士对洪武官窑瓷器的深刻认识,首先主要是那些有这样收藏的博物馆和相关单位对景德镇官窑瓷器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很快,海外专业人士和收藏圈也开始重视洪武官窑瓷器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洪武官窑瓷器在艺术品市场上的强劲走势,曾不知不觉的达到了历史上瓷器拍卖的最高峰,它们与其它最有竞争力的明代官窑瓷器一样,成为一个新的时代珍藏品牌。目前在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这些数量不多的传世洪武官窑瓷器,是见证明清收藏历史的重要名品。

两岸故宫博物院是洪武官窑瓷器的主要收藏代表,历史上的天灾人祸没有摧毁宫廷中全部的洪武瓷收藏(当然历史上也有很多破坏,如北京四中出土的许多洪武瓷标本,可能就是当时被损毁的结果),而其它收藏机构能够收藏洪武官窑瓷器也是幸运的,尤其是在早期没有人知晓洪武官窑瓷器之前,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偶然收入这样的作品,实在是难得的。当然,现在要收藏洪武官窑瓷器这样的作品,难度显然很大,因为传世品本来就较少,绝大多数已被收藏于国内外文物机构中,市场上出现的少量作品,早已是凤毛麟角了。

4. 不同时期青花瓷器图片鉴赏

导语:青花瓷器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一种瓷器,我们都知道青花瓷瓷的价格和价值都是比较高的,当然了一些仿制品不算在内,青花瓷又叫白地青花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煅烧历史,也是古代人比较喜爱且收藏的一种瓷器。


青花瓷器最早出现在唐朝,在后期的不断成熟的工艺技术下,青花瓷经历了从出现到成熟再到发展顶峰,每个时期青花瓷器都有一定的改变,且每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下不同时期青花瓷器的特点及明纤其图片欣赏,帮助大家了解青花瓷器。


唐宋时期青花瓷器图片欣赏:唐宋时期是青花瓷器开始出现的时期,可以说唐宋时期青花瓷器只是有一点点出现的预兆,因为在后来的考究中科学家并没有发现太多的唐宋时期的青花瓷器,只是有一些可怜到稀少的碎片,而且青花瓷器的纹理和胎质都比较粗糙,所以并没有太多值得收藏的青花瓷器流传下来。


元青花瓷器图片欣赏:景德镇瓷器到目前为止也是青花瓷器的主要生产地区,早在元代,景举槐高德镇的青花瓷器制造业已经将青花瓷器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时期,当时的青花瓷器纹饰构图比较丰满,且纹饰题材从植物到动物到人物,基本都有涵盖,甚至还有一些抽象的画作以及文字,由于是成熟期,所以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也比较熟练,技艺更加精湛,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都用装饰或者作陪葬品。


明清时期青花瓷器图片欣赏:在明清时期青花瓷器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制作工艺基本不用担心,吸收了很多绘画的工艺技术,所以越来越多的青花瓷器种类被制造生产出来,不管是做碗、盘、壶等使用器具还是做花瓶、摆件等饰品,顾客都可以买来自己喜欢的种类或者纹饰,现在市场上的青花瓷器大都是用来做装饰的,特别是一些展馆或者酒店大堂等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青花瓷器。


对于青花瓷器的主要发展时期,及其图片的欣赏,小编就简单的介绍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青花瓷器,但是如若购买使用,还是要尽量找一个懂得青花瓷器的朋友帮助购买,毕竟市场上的青正尺花瓷器仿制的太多,希望小编的总结可以帮助大家。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5. 如何区分明清时期的瓷器,两者有何区别

明代瓷器造型设计:造型丰腴、浑厚、古色古香,器形线条温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清代瓷器造型: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干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灵便。

1:根据纹饰来鉴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纹饰:佩饰多为写意,界面豪放生动,画龙多凶猛,咀巴象猪咀,俗称“猪咀龙”, 怒不可遏前冲,爪部粘成圆形,有三爪、四爪、五爪,末期龙纹有衰老之态。前期所绘凤纹与元代一样,颈部无发毛,在龙、狮及兽身上多带有瓜珠。

2:根据款识鉴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底款:明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多不书款;永乐之后,刚开始在官窑器物上书写本朝年号款,在民窑器上有图记款,吉祥语款,私家人名款。款字多以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朱书等。

3:根据底足鉴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底足:器足,大件器足,多见砂底,永乐、宣德大盘均为白砂底。明代初期和末期的圆器足部,经常出现塌底、沾砂、辐射状刮削跳震纹,到后期更为显着。器足形状有直圈足、沉稳圈足、卧足、仰斜圈足、外倾角内斜视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三足炉、深圄足、浅圈足、刃磨平底足等。

清代瓷器底足: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为光滑的砂底。顺治、康熙时瓷器足型较为多样,有双岩石圈底、斜削式底、二层台式底、卧足、卷圆白鳝鱼背形足等

根据釉面鉴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釉面:釉面最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品种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数器物釉面洁白外,其余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

清代瓷器釉面:釉层不及明代肥腴光亮,上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色、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稍面白净亮颜,多有桔皮皱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