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显微镜成像原理及其光路图
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成像原理,将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处微小物体对眼睛的张角(视角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们的放大本领。
因同一件物体对眼睛的张角与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所以一般规定像离眼睛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处的放大率为仪器的放大率。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常视角甚小,因此视角之比可用其正切之比代替。
(1)显微镜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光学部分构造: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显微镜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目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② 显微镜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
显微镜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你可以看下面的图片。
显微镜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镜座
镜柱
镜臂
镜筒
反光镜
遮光器
载物台
通光孔
压片夹
物镜转换器
物镜
目镜。
图片见下边。
③ 光学显微镜如何区分三种软骨
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
透明软骨:看不见胶原纤维。因为其中的胶原纤维是II型的,它很细,并且它的折光系数与背景基质一样
弹性软骨:可以看到弹性纤维(需选用正确的染色方法如EVG染色)
纤维软骨: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很粗的I型胶原纤维
光学显微镜图片:
纤维软骨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