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明朝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算计的搞笑图片 2025-04-16 17:03:16
落日水粉画图片大全 2025-04-16 16:54:28
纹身图片女生霸气高清 2025-04-16 16:48:46

明朝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2-04-15 12:03:15

A. 求明代服装照片或者纹样素材,汉服也好。

网络一下撷芳主人吧,他画了很多明代服饰的的Q版图

B. 有没有描写明代于谦的高中水平素材啊

祖籍考城(今民权县),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乡于庄村。于谦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于谦少年立志,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 于谦画像
呀。”十七岁时于谦即写下明志诗《石灰吟》。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为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宣宗朱瞻基亲征。待高煦出降,宣宗让于谦数说他的罪行。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宣宗大悦,任命于谦为御史,当即下令派这个人巡按江西。巡按外地正是御史的职责,也不算什么高升,但皇帝的这一举动明显是想历练此人,然后加以重用。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绢)帕蘑(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为一时佳话。于谦如此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极度不满。 正统六年,于谦上书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 于谦坐像
[1]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俸禄。

C. 明朝瓷器龙纹特点

元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景德镇建立御厂烧制宫内日用瓷,在这些瓷器上的纹饰中,用以代表皇家身份的龙纹至少分为角龙、应龙、夔龙、螭龙以及秃尾龙等数种。

角 龙

“角龙”即头上长角的龙,通常称为“虬龙”“蛟龙”,是景德镇御厂最常使用的龙纹造型。体形可用上文“九似”来形容,如“角似鹿,眼似虾,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等。明清时期,五爪龙纹被官方垄断,代表帝王,民窑瓷器上不可使用。

图1

图2

图3

元朝制品中的角龙形象凶猛生动,龙爪基本为三爪(图1)、四爪与五爪(图2)。明初洪武永乐朝的角龙造型仍与元代大致相仿(图3),至宣德时期,龙纹显得更加粗犷威武(图4),明中期又趋于精细纤秀,明末则大多显得草率羸弱。清代龙纹的演变与明代整体类似(图5),甚至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走势有不少关联。总体看,历代角龙造型各有其时代特点,根据鳞片、爪形以及头部等诸多细节,基本可以判断出大致制作时期。

应 龙

“应龙”指有翼的龙,俗称“翼龙”“飞龙”。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后“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络黄云,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吴志·吾粲传》中也曾提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随着对应龙不断的神化,清康熙年间东轩主人又在《述异记》中渲染道:“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千年方为应龙。”

图4

图5

应龙的图案纹饰较早就出现在古代铜、玉、漆器以及石雕、绘画当中。南宋时期,浙江龙泉窑曾制作过应龙纹饰的瓷器。官窑瓷中应龙的出现略有些晚,到明初永宣御厂瓷迅速发展阶段,应龙纹才与其他绘画素材一起纳入御厂瓷纹饰中。明代史学家焦竑在《玉堂丛语·文学》中记载:“景陵(宣德帝葬于景陵,所以此处代指宣德)一日禁中阅书,见龙有翼而飞者,讶之。遣问之阁中,三杨辈皆不能对,上顾诸史官曰:‘有能知之者否?'陈继时在下列,出对曰:‘龙有翅而能飞,曰应龙。'问所在,曰:‘见《尔雅》。'命取《尔雅》视之,信然。”由此可以推测,应龙纹应是该事发生后才出现在宣德官窑瓷的纹饰中。

明宣德、成化时期,应龙纹使用较多,成化朝继承延续了宣德朝纹饰(图6),但也带有自己的风格(图7)。根据当时应龙纹双足与飞翼的特点,应龙纹可以进一步分为“双足三爪羽翼类”“鳍足羽翼类”“双足龙爪蝙蝠翼类”以及“鳍足蝙蝠翼类”等多个种类。清朝建立后,应龙纹制品不多(图8),御厂多仿制明代宣德、成化名品,较少创新制作本朝特色的应龙纹器物。

D. 为何说明朝灭亡于流寇并非偶然所致

前言:

朱元璋的大军平定山东,捷报的到来使应天的文武百官那是欢天喜地。军力、人事和元政府的腐败,加上元朝将军疯狂的内战,统一全国已经算得出日子的事情了。苦战十几年为的是什么?无非是为了做大官,娶妻生子,有大府邸,数不完的金银财宝,舒舒服服,体体面面过日子。

如今,吴王称帝,又在历史的传承下,朱元璋延续了历代皇权走向独裁的趋势,对官僚机关加大改革,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设下了监察机构弹劾百官又创立”私人侦探所“监察朝廷上下,但终将是自己毁了自己。

明朝的覆灭绝非是偶然,终究是治于厂卫败于厂卫,这也是明朝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

从历史的传承来看,建立厂卫这个特务组织并没有稀奇的地方,但是为什么锦衣卫和东西厂的历史影响这么大呢?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太过残酷,他们和皇帝走的最为亲近,没人能够制约他们,他们索取贿赂手段残暴,只需要一个虚有的罪名就可以勒索其妥协。厂卫制度的横行霸道也正意味着明朝朝廷还存在巨大问题,亡于厂卫,亡于贪官污吏,亡于皇帝不务正业。

文/历史紫陌阁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删

E. 明朝时期的兵器大全加图片

去明朝吧看看
神火飞鸦
代史书上记载的军用火箭“神火飞鸦”外型如乌鸦,.用细竹或芦苇编成,内部填充火药,鸦身两侧各装两支“起火”,“起火”的药筒底部和鸦身内的火药用药线相连。作战时,用“起火”的推力将飞鸦射至100丈开外,飞鸦落地时内部装的火药被点燃爆炸。
火龙出水
军用火箭,专用于水战。竹筒制的龙内装火箭,外装“起火”。“起火”将龙身射至空中,又点燃龙身内的火箭,于是火箭再次射出。
13世纪以后的中国元、明时代,火箭武器已有很大发展。到了16世纪,抗日名将戚继光已在军中大量装备火箭。箭长5尺以上,绑附火药筒,能远射300步,倭寇见之丧胆。

福船
蜈蚣船
三眼铳
大明各个军区将士都喜欢使用的三眼铳
虽然有着射程短,精度差的缺点
但确实明朝边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鸟铳
贯穿明朝中后期的军事历史
为中国人民抗击清朝侵略者做出了伟大贡献
佛郎机
这哥们把无数建奴送上了西天

迅雷铳
射速高
为啥迅雷那么慢
明小稍弓

F. 宋朝与明朝的区别

1.明朝为大一统的王朝;宋朝不是大一统的王朝,北宋只有半壁江山,南宋更是偏安一隅。2.明朝从开国直至灭亡也未与敌人签订过一份城下之盟(即使经历明英宗被瓦拉俘虏的土木之变,鞑靼兵临北京城下的庚戌之变以及明思宗崇祯皇帝上吊殉国的甲申之变);而宋朝自收复幽云十六州失败之后,陆续与契丹辽国,党项西夏国,女真金国,蒙古签订和议条约(如澶渊之盟,绍兴合议等等),不断地割地,赔款,称臣,直至灭亡。3.明朝虽在晚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却抑制海上经济的发展;宋朝自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后,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上运输,造船业极盛,宋朝鼎盛时期的经济约占全世界的90%以上。4.明朝军队的内战能力外行外,战能力却很强。16世纪至17世纪正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在全球扩张的时期,明朝在于中晚期与它们进行过多次战斗,将它们拒之国门之外(澳门只是租地给葡萄牙以便从洋人处获取西洋奇珍,作用相当于之后的香港;台湾的丢失是荷兰钻了明朝与满清激战的空子,而且台湾最终被郑成功率领的地方部队收复);1592-1598年,明朝军队援朝抗倭,协助朝鲜击退了日本大名丰臣秀吉的十万大军,取得了中日战争史上的第二次胜利!但明朝却最终在李自成的农民军面前轰然倒塌;宋朝军队连续剿灭过王小波李顺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国内农民战争,但宋朝军队外战能力实在一般,陆续在与契丹,西夏,女真,蒙古的战争中失利(名将岳飞除外)直至最终被蒙古灭亡。5.明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是皇帝却可以对大臣当庭打板子(廷杖),杀头而且政府发给官员的工资水准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官员薪资水准最低的;宋朝则遵循宋太祖的依循,善待士大夫,刑不上士大夫,士大夫享受高官厚禄,即使犯法,触怒皇帝,最大的惩罚也只是贬官至偏远之地,不会有杀身之祸。6.明朝政坛的奇特现象是宦官干政,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着名权阉弄得朝野乌烟瘴气;宋朝政坛的标志现象是奸相专权,王蒲,蔡京,秦桧,贾似道等着名奸相是宋朝十恶不赦的罪人。7.明朝(特别是明朝晚期)社会开放,市井文学、草根文学兴起,除《红楼梦》之外的三大名着,《三言两拍》,《金瓶梅》等均成书于明朝;宋朝讲究理学人伦,强化孔孟之道,对风气开放的汉朝和唐朝极为蔑视,嗤之以鼻,称之为“脏唐臭汉”。8.明朝对亲王实行成年后异地封藩的政策;而宋朝亲王成年后则在都城建王府居住。9.与任何朝代相比,明朝拥有锦衣卫这个独一无二的特务机构。

G. 希望介绍一下明朝的风土人情便于小说素材用

看明清小说啊,红楼梦 金瓶梅 聊斋志异,比看那些乱七八糟的考证强多了

H. 明朝有哪些人物和事情值得搬上荧屏

首先,明朝还是很不错的,小弟是学文科的,个人认为有张居正,严嵩,海瑞,皇帝有朱元璋,朱棣,朱厚照,嘉靖皇帝还有万历皇帝。太监有八虎,王振等等.这些人的具体事迹就不说了。明朝是文官为主的朝代,因此文官在明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三位文官,一是能人,二是奸人,三是廉人,都是极有名的三位。这几位皇帝要么是干过惊天动地伟业,要么是荒淫无度到了极点的。这几个太监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I. 明朝普通人的房子瓦形状大全

明朝普通人的房子瓦形状的话,这个就是一个比较是蓝颜色的,一个瓦块形装

J. 明朝都有哪些着名的人物

1、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军籍 ,生于江陵县 ,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