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西藏喇嘛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讲解过程图片素材 2025-04-05 15:44:04
红豆红酒多少钱一瓶图片 2025-04-05 15:41:57
网易云上图片在哪里 2025-04-05 15:41:13

西藏喇嘛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2-04-07 06:12:32

Ⅰ 去西藏当喇嘛有什么要求

喇嘛的生活费打哪儿来?/原人
2016-04-26
许多人曾怀抱着梦想…
到遥远的雪域藏地出家当喇嘛,
过着神隐、超脱的遁世生活。
这是非常不现实的白日梦,
因为藏地出家的习俗与汉地和尚不同,
并不是一出家后,
你的一切、下半辈子所需
都是由寺院提供。
包吃包住的汉传寺院出家生活
在汉地绝大部分的寺院,只要你通过审核考验,顺利剃度出家后,身上穿的僧服、法衣,宿舍、伙食费等,都是由寺方包吃包住,僧服日用品等一切基本所需品也是,电脑与网络也是免费的,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也是登记即可借用。
别看日子过得好,相对要付出的代价与努力也是很艰难的。在此省略一万字。至于寺院本身是修行的地方,怎么获得收入来源的?后面会提到。
难以遵守的“不碰钱”戒律
当然僧人每月会得到的基本生活费也不同,各地寺院条件落差很大,例如台湾一些主要的寺院,每月大约会给出家人生活津贴新台币1500-2500元不等(300-500元人民币),也有些高达几倍的。
也有寺院严格按照佛陀规定的十戒戒律,不允许出家人碰钱,所以只能由在家人帮忙打理一切需要金钱的事物,但是能坚持这样做的寺院,数百年来只有少数中的少数,时代不断在变化,阻碍持守戒律的难题情况也更多,毕竟任何需要花钱的地方,哪怕是一块钱,都需要一位在家人帮你去处理,在现实社会与生活而言,这对当今一般人而言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至今就很少有出家人能遵守这条戒律了,估计连收取微信红包都是犯戒的,只能个人平日多为此不能遵守佛戒而忏悔,在此就不讨论这个议题。
藏地出家?剃刀跟喇嘛衣服、还有住房先自己备好!
话说回来,在雪域藏地出家当喇嘛的话,想剃度剃光头?先想办法自己准备好刀子 或理发器,喇嘛衣服?除非你师父愿意送一套给你,否则也得自己购买一套(而且在进藏路上就得在路边喇嘛衣服商店试穿备好)。
剃度仪式结束后,住哪儿呢?宗萨寺的僧房主要是家族制的,
家族向寺院住持请求建地后就可以盖僧舍,当然离乡背井来出家的喇嘛也可以盖,前提是建筑费用得自费。
除非寺院师父愿意临时借一间僧房给你,否则自己还得去找房子,绝大多数藏地寺院的喇嘛房子基本上都是家族制的,不是寺院公共的僧房,每个当地藏民家族会在寺院跟住持要一块地,然后盖房子,让自己家里的喇嘛孩子们来住,其他规模比较大型的寺院、佛学院,十来平方米大小的小僧房也需要花费1-3万人民币来购买,因此,提供想在藏地出家,先花点预算与时间把僧房给购置、租借好,这还只是第一关。
冬季御寒的僧服不便宜!
住处有着落了之后,食衣住行都得靠自己了,第二关就是需要购买冬夏两款式的喇嘛套装,夏天的还好,全身上下普通布料的也差不多500-1000元预算,冬季因为下雪寒冷,所以布料要求较厚,价格也高,如果需要在寺院常住共修的,规定需要传统款式套装,殿堂共修时不能穿外套,只能批较厚的毛内衣、毛内裙、氆氇披肩与大氅,一套下来需要3000-5000元不等,还有藏靴、法帽等其他配饰,光是冬夏两套是不够的,需要加购2-3套换洗替换的,因此保守估算下来,光是制装费就需要人民币7000-10000元,都还没算其他伙食费、宗教法器、书本等费用。
看到这里,各位一定满头雾水问:那岂不是有钱人才能出家当喇嘛?
答案揭晓:藏地喇嘛出家时,绝大多数都是由家人出钱供养的,与汉地多数认为出家是消极避世的观念不同,藏人认为孩子出家当喇嘛是无比光荣的大事,因此孩子一出家后,一生所需的食衣住行费用都是由家人来无偿提供,时常会给生活费,需要手机就会给手机,iPhone与电脑都没问题。
以宗萨佛学院而言,学生来自五省各地藏区,每半年寒暑假放假时,喇嘛学生们回家后,家人会给予大概5000-10000不等的生活费,通常家乡在藏地县城都市较为富裕,偏远牧区与农区相对贫困,只给1000-2000元,其他如糌粑、酥油、铺盖,甚至是盖僧房宿舍的钱都是家人出资的。如果家庭破碎的情况,或是僧人为了专心修行不太愿意与家人联系的,则是由寺院住持或是活佛来提供基本生活费与教育费。
听说有些地区的年轻喇嘛常常会以此半开玩笑地要挟父母:不给我买摩托车…我就还俗!吓得父母不得不听命(雪域版反24孝),可见得藏人出家还是挺有权威的,但是价值观也正在改变。
宗萨佛学院给的生活费不高,每个月只有30-500元基本零用钱(按照年级班别、讲师资历来算),每学期大约会给人民币1000-1500左右,各地寺院佛学院要依信徒供养金额多寡而定,如果是富裕的寺院,每个月甚至会给予高达3000-5000元以上的生活费,基本上每年换一部新iPhone与iPad没问题。
一些时常举办大型法会的寺院,信徒供养金额多,喇嘛也会很乐意来参加,一些寺院为了壮大场面,为了让更多信徒可以累积福德,也会邀请临近寺院佛学院喇嘛来参加,就好比如台湾时常举办的斋僧法会一样,是出家人获得一大笔生活费的来源之一。
寺院经济模式不同,贫富差距大
无论是汉地寺院还是藏地寺院,不是众人心中啥事都不干的避世乌托邦,要生活就得吃饭,要吃饭就需要钱,寺院官方就有责任要照顾所有出家人,让他们免于整日早晚为三餐而烦恼,可以专心修行或是做佛教工作。
因此,全世界的寺院都需要想办法来增加稳定收入以维持僧人的基本生活费,光是被动地依靠信徒供养是不够的,大部分寺院会从事不同的寺院经济,例如出版佛书、素食产品、佛教用品等,工作人员主要都是寺院的出家人,每位出家人出家之前的专长学历都不同,所以各地寺院经验的风格也不同。
藏传佛教寺院在经济模式的组织管理经验上并没有像汉传寺院这样丰富多样,虽然家人会各自供养自家的喇嘛孩子,但是还是需要维持与发展寺院建设与法会的开销,因此最常见的赚钱方法是“盖宾馆酒店、卖场”,因此你在一些进藏路上都会看到很多以寺院为名的酒店或商场。
聪明有善巧的寺院住持活佛就会与当地政府官员与商人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收入惊人,也可能养活不少喇嘛与孤儿、老人,盖了不少学校,但是一般传统寺院就只能被动地依赖信徒的不定期供养了,每个地方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
一般藏地寺院喇嘛共修的基本生活费,按照大小喇嘛,修行资历,头衔地位的不同,念经一天20,50,100、200元不等。
宗萨寺每年有一半时间(150天)有例行共修法会活动,其实仔细算下来,一年的基本工资加上额外的供养收入也只有几千元,按照目前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来看,这些收入加上家人给的生活费是不够的。
当然如果你想当一位清贫出家人的话是最好的,但是绝大多数喇嘛都是凡人,朝着成佛路上修行的普通人,因此一开始要过着乞丐的日子是很难的,这也是高僧大德与成功人士在比例上都是极为稀少的原因。
所以多数喇嘛也需要在寺院共修时间之前到其他地方去念经,做超度,俗称“赶经忏”,或是帮忙其他喇嘛或个人做一些佛教活动、物品,还有彩绘藏房、画唐卡、制作佛像,甚至成为微博网红,参加慈善、政治活动、来赚取额外的募款收入,进而照顾寺院其他僧人与建设发展。
汉喇嘛的高目标与生存难题
外地人来当喇嘛通常都会怀抱比较高远的目标(当然也是出家应该具备的正确动机与发心),不像藏地一样好像出家就是像上学念书一样习以为常(比较平常心),所以外地喇嘛通常不喜欢到处念经来赚取生活费,当然你的藏语念诵能力不足与修行资历不够,一般藏人家庭也不会邀请你,家族朋友圈子都是固定的,互相拉关系,互相帮忙。
宗萨寺这十几年来,我陆续遇过几位汉喇嘛,他们都说宗萨寺这里的条件不好,我好几次都觉得很纳闷,宗萨这里有电有网路,房子也不错,街上啥都卖着,气候也不冷,哪里差了?后来才了解是法会的供养金额太少,半年才一两千元,日子难过。
除此之外,由于汉地对于出家态度和藏族大不同,他们多数认为出家是很丢脸、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丑事,因此在二胎未开放之前,据说有不少法师都是瞒着父母出家,中国各省各县市地理位置距离差异大,早期交通时程长,父母一年就春节见到儿女一面,因此不但要想办法得到生活费、还需要寄钱回家乡给父母,但是如果受戒烧了很多戒疤的估计就瞒不住、没戏了…。所以没事还是好好祈祷一下下辈子投胎到雪域藏地吧!
不同文化圈子,汉喇嘛只能群聚
综观总总因素,这也是为何藏地多数汉族或是外地出家人都会选择群居一起,例如全藏区里,汉喇嘛人数最多的色达五明佛学院与亚青寺,汉藏翻译的佛经课本资源多,比较好互相照应,而且因为许多汉族喇嘛半路出家前都是有专科专长的,例如电脑、建筑、管理、经济等状元360行,所以藏地寺院现代化过程也需要这些人才的帮忙,互相得利,汉喇嘛也可得到额外的工资。
当然,如果你没有几年的修行基础,天天做这些事情工作会很烦心的,本末倒置,这也是为何佛陀规定说出家时要放弃几年自己的专长,木匠出家就得几年不碰木头工具。
但是如果坚持走修行与学习的道路,例如就读佛学院,需要念10几年的时间,就必须要有放下的决心,但是人在异乡,生活需自理的雪域里没钱生活咋办呢?
佛陀曾经说过:不会让修行人饿死。这是佛陀亲自发誓过的誓言与加持。
宗萨这里的长者老师们也都这样说过,只要你专心修行、学习佛经,冥冥之中都会有人陆续来帮忙你,尽管费用不多,但是基本上不会饿死或没钱看病,但是,实际上做起来很困难,因为还没成佛前,我们心里尽是满满的烦恼七情六欲。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出家人全部闭关不出门也不行,信徒还是需要时常有人讲解分享佛法的,宗萨寺前主任洛热老师在2012年左右曾经跟我说过:出家喇嘛要是终年终日都在寺院房子里修行不出门,那佛法就没办法传播出去,因此佛法需要喇嘛们带进人民群众生活里,食衣住行都可以是佛法。
这也是汉传佛教许多高僧大德传播的“人间佛教”理念,因此在修行与佛法事业之间,就必须看个人的情况,能趁年轻时多念书、修行,基础够了在做一些与社会大众有接触的工作。
藏地寺院逐渐现代化过程、印度尼泊尔寺院情况的不同。
近年来,中国藏地各区寺院都在走向现代化管理模式,会新建寺院公有宿舍与食堂,而不再是家族认养制,例如青海玉树历经大地震事件后,各寺院由各界募资重建的僧舍与食堂多半都是公有的,以减少僧人的负担,但是后续所需衣物、日用品开销仍然是大部分自费的。
另外,印度、尼泊尔体系的藏传佛教寺院与中国藏地的情况不同,同时也有历史政治因素,喇嘛的家人可能相隔印藏两地或是没有办法同住一个地区,或者家人也不富裕,因此寺院的生活就比照汉传佛教寺院一样,喇嘛的食衣住行都是寺院提供的,方便管理与解决僧人生活所需问题。同时因为网络宣传便利,海外信徒与基金会也多。
如果你没那么多预算,在印度尼泊尔出家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高额的机票与高门槛的签证条件与费用也是一大难关,否则就选择在汉地寺院出家吧!一样可以学佛修行,但是一样会有挑战与难题的,因为生命的难题如影随形。
剃头很容易,修行很困难
因此总归而言,无论是出世修行或是入世上班生活,你的所有一切烦恼并不会像剃度模式一样一刀两断,总是幻想着有其他的乌托邦来让自己远离目前厌恶的加班狗生活,生命是一连串的历练,哪怕是一夜致富,也是生生世世时时刻刻累积至今的因果。
出家需要有福报,也别以为到了高收入的寺院出家,或是跟随知名的活佛就会少奋斗三十年,心态不对,一厢情愿地我行我素,很容易处处碰壁,因此不要因为做白日梦、心血来潮地跑去出家,应该要量力而为,先老实地学习佛法基础,多与家人沟通,了解与面对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等因缘条件适宜了再决定。
——文字原着为“原人”。

Ⅱ 喇嘛是西藏有,怎么蒙古也有

看地图的话,你大概就明白了。

拿现代地图凑活事吧,首先是地理优势,西藏与当时的蒙古很接近,大量的喇嘛可以从西藏下来进入蒙古传播宗教,其次是蒙古本身并没有产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多为原始的巫术活动。蒙古环境相对中原而言是恶劣的,并不适合在花瓶中的中原佛教以及道教生长,而在高原上的喇嘛教则没有这些顾虑。

由此喇嘛教成为了蒙古第一个宗教。

Ⅲ 西藏的喇嘛为什么要戴帽子

天太冷、身体不好、头有病,可以戴帽子,西藏喇嘛全戴帽子,冷啊!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出家人不要戴帽子,出家为了解脱啊!光头上什么都没有,戴了一顶帽子,变有了嘛。“光头”应该解说为“光荣的头”(众笑)。在家人一看见出家人光头,马上起恭敬心,光荣啊!戴了帽子就把光荣压住了。即无贪恋。

Ⅳ 西藏喇嘛的僧衣(僧袍)是如何穿戴的

先穿背心、然后穿裙子、裙子要打八个褶、前面三个褶、后面三个褶、左右各二个褶。然后扎腰带、穿袈衣、在穿袈裟、袈裟穿时右肩在外、左肩披上斜达身上。就是这样穿法、没有图片

Ⅳ 西藏的喇嘛 见面念什么

宏八米百米哄。比较接近的读音是嗡玛尼贝美轰。为六字真言。藏人经常念。为观世音菩萨心咒。经常在一些石头有刻,那些石头堆砌一起被叫做玛尼堆。
《可可西里》这个电影里的主角就有念,用于超度之用,起到提醒亡者灵魂的作用。引导他前往善道。

Ⅵ 想找一张西藏喇嘛图片,表情虔诚双手合十

这个?

Ⅶ 什么是喇嘛

喇嘛,藏传佛教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为对藏传佛教僧侣之尊称,长老、上座、高僧之号。“嘛”是对待一切众生犹如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慈悲,是慈悲至高无上的意思,有这样至高无上慈爱的人,叫做“喇嘛”。

藏传佛教的僧职,在教内已形成一整套既严格又分门别类的选拔制度,它是维系藏传佛教寺院及僧团秩序、开展各类宗教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其称谓众多。

喇嘛也是“上师”与“和尚”的意思。喇嘛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姓氏的喇嘛”,一个是“恩德的喇嘛”。姓氏的喇嘛就是氏族的喇嘛,比如父亲是喇嘛,他的儿子也是喇嘛。恩德的喇嘛是“师”与“上师”。


(7)西藏喇嘛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喇嘛又叫活佛,是藏传佛教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雪域之地培育出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在世界宗教舞台上独树一帜。

时至今日,各宗派的"活佛"依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教神职人员,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

至于其称谓,汉族人习称"活佛",其实是不大准确的,应译称"转世尊者"。在藏语中,"活佛"则有多种不同的尊称,其中最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

Ⅷ 西藏喇嘛的眉心骨做的佛像是什么样子

眉心骨做的佛像,那真的是有够小的,我没见过这种迷你的东西
但念珠有见过和摸过,那色泽跟牛骨的不一样,但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当然是否真的人骨我也无法判断,人家说是我也没那必要去考证
但大腿骨令号(更正,应该是小腿骨做成的“冈林”,感谢bhardo的提醒)那吹出来的声音真的让我有点毛,同样是没甚特别的手感可言

Ⅸ 为什么喇嘛的衣服是红色的

悉达多太子是穿着白衣半夜出城的,后来用印度的树汁将衣服染成黄色,开始了出家修行 .佛教的修行目的是解脱,为了解脱必须去掉"财色名食睡",但是出家比丘也需要吃饭,穿衣,睡觉.所以佛就为比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 在印度,乞食是最下贱的吃食,所以比丘都以乞食为生. 在印度,白色的是最高贵的颜色,黄色是最下贱的颜色,所以比丘只能穿黄色的衣服. 后来佛教传入西藏和中国汉地. 西藏的风俗与印度不同,在西藏,黄色是最高贵的颜色,红色是最下贱的颜色.喇嘛选择了最下贱的红色袈裟,完全符合佛陀的戒律. 衣服的戒条是根据当地风俗而定的,西藏的喇嘛根据当地风俗,选择最下贱的红色来当袈裟,是符合佛陀的教法的.

Ⅹ 西藏喇嘛以什么为生

德高望重的僧人才会被称为喇嘛,
正规寺院的僧人,不会整天在街上逛荡,他们要做功课,要干活,当然闲暇时间他们也会上街去吃饭去买东西,和正常人一样,只是因为他们的红色僧衣比较突出,让你觉得满街都是僧人。真正整天在街上逛荡要钱的不是骗子就是其他地区来拉萨朝拜的僧人。
另外要说明一点,对于僧人个人,国家没有给任何补助,给寺院的拨款是有,一般都是对寺院作为文物单位进行维修的拨款,而且一般都不够,还需要寺院自己解决一部分。当然一些有名的寺院香火很旺,钱就相对充足。
僧人的生活来源有比较大的一部分是念经所得,一般藏族老百姓有事都会去寺院朝拜祈祷,还要请人算需要念什么经,然后给寺院钱物,寺院会组织僧人念诵,念经的僧人会得到相应的酬劳。有名的寺院去的人多,需要念经的人也多,僧人的收入就多。一般的小寺院香火不旺,念经的收入少,就靠那个地区的老百姓的一些供养,生活就比较清贫。
如果感兴趣,可以找《静静的嘛呢石》来看看,挺朴实的片子,看完相信你会对藏族僧人的生活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