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动静脉内瘘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手机听筒是哪个部位图片 2025-02-04 19:01:56
微商做图片素材 2025-02-04 18:58:37
搜索小孩毛衣图片 2025-02-04 18:45:20

动静脉内瘘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2-02-11 00:43:45

❶ 血透为什么要做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是指利用血液净化装置(即人工肾),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各种毒素和多余水分,同时补充各种有益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常用手段之一,可有效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前必须先建立一条血管通路。所谓血管通路是指将血液从体内引出,进入体外循环装置再回到体内的途径。是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存患者的生命线。建立和维持一个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先决条件。 血管通路一般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两种。透析时血液在体外循环中的流量达到每分钟250毫升,而通常手臂静脉内血流量仅数十毫升,远远无法满足透析的需要,且静脉管壁较纤薄,不能耐受透析针头的反复穿刺。故临时性血管通路需要将透析专用导管经皮穿刺入身体的大静脉或动脉,使其达到足够的血流量,以满足血液透析的需要。深静脉穿刺的部位一般选用右侧颈内静脉、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以右侧颈内静脉最为常用。其特点为操作简单、穿刺后即可使用、但导管维持时间短,一般仅数周,无法满足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需要。永久性血管通路则常选用前臂腕部的桡动脉和头静脉作自体动脉-静脉吻合术(即内瘘成形术)。即将患者一侧腕部的桡动脉和头静脉相连接,使动脉血长期直接冲击进入静脉管壁,导致局部静脉血压升高、静脉管壁增厚扩张,数月后既可使头静脉获得充足的血流量,又可在静脉血管壁上反复穿刺,满足长期血液透析的需要。 动静脉内瘘解决了尿毒症患者长期透析的血管通路问题,是目前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但部分患者,如高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动脉硬化患者,特别是血管纤细、静脉栓塞、反复穿刺致血管狭窄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较为困难,且手术效果较差。 作为血管通路的静脉,应当在结构和功能上成熟后后方可使用。内瘘的成熟时间应人而已。自体动静脉内瘘直到其内径足够大,能够保证成功的穿刺、提供足够的血流量时才算成熟,这个过程至少需要1个月,故最好在内瘘成形术后3-4个月再使用,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内瘘的成熟甚至需要长达半年时间。所以,对于事先选择将来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该提前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对于可能需要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应当注意保护其肢体静脉。如果根据预期透析开始的时间提前一年进行手术,则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内瘘成熟。而且,一旦手术失败,还有进行另外血管通路的时间,这样可避免中心静脉插管的使用。

❷ 动静脉内瘘手术步骤

多数病例经过上述步骤或仅从临床现象和血尿即可肯定肾损伤的诊断。肾损伤时常伴有颅脑、胸腹内脏器、骨折 在肾静脉期时静脉不显影。外伤性肾动静脉瘘则表现为肾静脉过早显影,于动静脉之间有一囊状结构的通道。动

❸ 多图预警:补片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一例

患者主因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内瘘流量不佳1月入院。

内瘘物理检查结果显示内瘘远端(动脉端)穿刺点搏动,肘部触诊未触及震颤。

彩超发现图中标注的1、2、4位置为狭窄段,3处是扩张的分支

在腔内治疗逐渐成为动静脉内瘘治疗的一线治疗策略的当下,传统的开放手术并不应当被忽略甚至被弃用。

有单中心的研究报道,单纯开放手术,包括血管补片、内瘘重建、狭窄段桥接和间质,都可能很好地解决内瘘功能不良的问题,而且相较于腔内治疗,开放手术的选择更为灵活。

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自身的技术力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最大的临床获益是我们每一个肾内科医生的最大愿望,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转载自“肾内时间”

❹ 动静脉内瘘日常如何护理

日常如何护理?
术后做一些健瘘操促进内瘘尽快成熟; 抬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以减轻肿胀程度;
(1) 除去透析当天,每天清洗局部,保持清洁;
(2) 血透时有计划更换穿刺点;
(3) 内瘘侧肢体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不要佩带过紧饰物;
(4) 睡觉时不要压迫内瘘侧肢体;
(5) 避免低血压;
(6) 内瘘侧肢体避免量血压,抽血;
(7) 内瘘侧肢体不可负重;

❺ 动静脉内瘘术手术分级属于几级

只是一个小手术,不需要过分的担心,属于二级手术,没有什么风险
这个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只是一个小手术,不需要过分的担心,属于二级手术,没有什么风险存在,且愈后一般较为好,适用于肾衰竭的患者,做完手术之后,建议你最好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什么的,既能养胃气,又能帮住身体康复。

❻ 动静脉内瘘的动静脉内瘘原理

是把肢体远端头静脉桡动脉分别游离结扎离断近心端吻合从而形成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全胃肠外营养 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患者前臂ALLEN 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1. 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 个月
2. 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或低血糖患者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 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2.5mm,且该侧肢体近心端深静脉和/或中心静脉无明显狭窄、明显血栓或邻近组织病变。
预期选择的动脉直径≥2.0mm,选择上肢部位时,应避免同侧存在心脏起搏器,选择前臂端端吻合术式,患者同肢体的掌动脉弓应完整。 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远心端后近心端
可选用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下肢内瘘(大隐静脉-足背动脉、大隐静脉-胫前或胫后动脉)、鼻咽窝内瘘等 1.抗凝药使用: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渗血,可给予全身抗凝,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扩管治疗,也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2.术后渗血: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保持血管震颤的存在;结扎止血
3.功能检查:术后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术后早期应多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及时处理
4.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
5.手术侧禁止测量血压,术后2 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
6.术后24 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7.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8.每3 日换药1 次,10~14 天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
9.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内瘘成熟一般需3周~4周,所谓成熟是指静脉明显扩张动脉化一般前2周不能使用,过早使用易导致损伤血管壁、血管纤维化,管腔狭窄等并发症,使用寿命缩短
术后3 个月尚未成熟,则认为内瘘手术失败,需考虑制作新的内瘘 先了解内瘘方式、吻合的位置及血管的走向
动脉穿刺点一般在吻合口上5~6 cm,静脉端应向心方向穿刺,保持静脉回流通畅。穿刺两点应相距不少于8~10 cm 1.内瘘术肢不可负重,睡觉时不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于术肢,促进静脉血流,以减轻肿胀程度。
2.注意对内瘘术肢的保护,避免碰撞,防止受伤。
3.衣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带饰物。
4.内瘘术肢不能量血压,一切静脉治疗以及抽血。
5.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6.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每天清洗局部,预防感染。
7.术后10天开始做健瘘操。
8.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无震颤以及听诊血管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