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生即修行,修行即人生图片有吗
没错人生即修行。可是普通人修的都是贪、嗔、痴、斗争... ...
❷ 打坐的方法和图片
打坐方法:心地法门、念起不随、亲证无为、微细流注消灭。
1、心地法门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
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候,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咒,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持咒。
2、念起不随
能做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3、亲证无为
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
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4、微细流注消灭
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缍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这时候才真到家,不是一开悟就好了,差得远,所以,还要好好的用功。
坚持打坐、观照,切勿等闲视之,更重要的还是在座下用功,不是坐两个小时就可以放野马,乱来了。还须于行、住、坐、卧处时时不忘观照,才能与大道相应。
(2)修行唯美图片扩展阅读
1、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2、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广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❸ 所有的过错都是自己的修行还不够的图片吗
以行愿来讲,“行”才是真见地,行不到,见地没有用,要做到这个才能谈到真慈悲,因为慈悲就是无我。其实,我们普遍讲慈悲都属于“情”,不是“智”。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
以其真无我,才能真慈悲。说我要慈悲你,就落于下乘了。比如父母爱儿女那个仁慈,尤其是母爱,决不要求代价的,这是普通人道的父母子女之爱,但那还是“情”,这情是由“我”爱而发;菩萨的慈悲是“智”,只是“无我爱”而发,这可严重了。所以讲行愿、行门之重要,我们随时在静定中,要检点自己。
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随时检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
南怀瑾先生
不是你拜过多少老师,上过多少灵修课,读了多少本书,念了多少万遍咒语,磕下多少个头,做过多少大礼拜,或是静坐可以双盘多少小时,你就能脱胎换骨、无烦恼。
最终你要面对的,还是自己心里的那些阴暗面和负面的性格特质。因为这些,是你无论逃避或压抑多久,都必须要解决的。否则,你就难以成为一个彻底的修行者,一个彻底解脱的人。
宗萨钦哲仁波切
网页链接
❹ 和尚修行的图片,最好网盘的,多谢。
❺ 为何看到这张图片会激动想哭,我才十八,有时看到修行打坐的图片会有念想,冥冥之中对修行有一种
生命本来就是一种奇迹,每个冥冥中的念想也蕴含了种种奇迹,这最少说明你与修行的一种缘份。你喜欢那种宁静的感觉,这种宁静是发自灵魂的,你一定会有回归这明觉的时刻。
❻ 一个学佛修行的人,用自己老婆照片做微信头像可以吗
这个最好不要这么做,会影响其他人对你的判断的
❼ 一个和尚背对一个祼女而坐,表现坐怀不乱的图片
人们常说柳下惠坐怀不乱,在女色面前,根本就不动心。宋朝的和尚佛印,也同样坐怀不乱,相传他是苏东坡的前世大师兄,专为度苏东坡而来。
据《三言两拍》记载,苏东坡一直劝佛印还俗入仕,都遭到佛印的拒绝,因此苏东坡心生一计,想通过一女子来试探佛印,佛印不为之所动,苏东坡见佛印是真修行之人,便随佛印修行,最后也得正果。佛印所来的目的也达到了。
《三言两拍》之“佛印师四调琴娘”记载,只见那佛印飒然惊觉,闪开眼来,壁上灯尚明。去那灯光之下,只见一个如花似玉女子,坐在身边。佛印大惊道:“你是谁家女子?深夜至此,有何理说?”
琴娘见问,且惊且喜,揣着羞脸,道个万福道:“我乃日间唱曲之琴娘也,听得禅师词中有爱慕贱妾之心,故半夜前来,无人知觉,欲与吾师效云雨之欢。”佛印听说罢,大惊说:“娘子差矣!贫僧夜来感蒙学士见爱,置酒管待,乘醉乱道,此词岂有他意?娘子可速回。倘有外人见之,无丝有线,吾之清德一旦休矣。”
琴娘听罢,哪里肯去。佛印见琴娘不肯去,便道:“原来如此,必是学士教你苦难我来!吾修行数年,止以诗酒自娱,岂有尘心俗意。你若实对我说,我有救你之心。如是不从,别无区处。”
琴娘见佛印这样说,眼中垂泪道:“此果是学士使我来。如是吾师肯从贱妾云雨之欢,明日赏钱三千贯,出嫁良人;如吾师不从,明日唤管家婆决竹篦二十,逐出府门。望吾师周全救我!”道罢,深深便拜。
佛印听罢,呵呵大笑,便说:“你休烦恼!我救你。”于是在书袋内,取出一幅纸,有现成文房四宝在卓上,佛印捻起笔来,做了一首词,名《浪淘沙》:
昨夜遇神仙,也是姻缘。分明醉里亦如然。睡觉来时浑是梦,却在身边。
此事怎生言?岂敢相怜!不曾抚动一条弦。传与东坡苏学士,触处封全。
佛印写了,意不尽,又做了四句诗:
传与巫山窈窕娘,休将魂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
当下琴娘得了此词,于是回堂中呈上学士。学士看罢,大喜,自到书院中,见佛印盘膝坐在椅上。东坡道:“善哉,善哉!真禅僧也!”赏琴娘三百贯钱,择嫁良人。
东坡自此将佛印愈加敬重,遂为入幕之宾。虽妻妾在傍,并不回避。佛印时时把佛理晓悟东坡,东坡渐渐信心。后来东坡临终不乱,相传已证正果。至今人犹唤为坡仙,多得佛印点化之力。
很多神不敢下世,因为弄不好自己都会毁在里面,如果佛印不是内心坚定,不但救不了苏东坡,甚至连自己都会毁在这里。修行之难可见一斑。
❽ 中国最漂亮的女孩出家在庙修行有图片吗
简直乱弹琴!
注意你的心态
❾ 修行净心图片
心净则国土净,心不净眼中相也是恶相,心清净一切相皆是安乐
金刚经 讲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住相即是迷,参考
❿ 心累了可以去修行吗图片
看看是否得力,一条没有心的道路难得长远。
心累了,要去修行,你是说到什么地步呢?只是修正一下身心行为,那么平时生活就可以做,如果要有一个实在的结果,比如成为圣果圣人,那就不是说去修一下怎样的,当然我也不确定你的根性,在我而言是这样,过往的自身经验告诉我,这事不能一步登天。
根性,它又是多种东西复合的,会到了就是领悟,会不到就是原地、中途,况且圣果的领悟又不一样,它是我们去找一个相对本生凡夫的人,我们从未找到的东西,所以你要去找就有难度,你不找也不行。最简单的办法,念佛。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