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患难见真情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1945烟多少钱图片 2025-02-16 07:01:21
猴子有哪些皮肤图片 2025-02-16 06:50:49
手机锂电池的图片 2025-02-16 06:50:42

患难见真情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5-02-14 18:13:57

‘壹’ 有关母爱的素材

母爱的例子:

一、海獭喂奶

有一次,猎人一出门就抓到一只大海獭。等剖下珍贵的毛皮后,就把尚未断气的海獭藏在草丛里。傍晚时,猎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却遍寻不着这只海獭。再仔细察看,才发现草地上依稀沾着血迹,一直延伸到附近小洞穴。猎人探头往洞里瞧,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只海獭忍着脱皮之痛,挣扎回到自己的窝。为什么这么做呢?

等猎人拖出这只早已气绝的海獭时,才发觉有两只尚未睁眼的小海獭,正紧紧吸吮着死去母亲干瘪的乳头。当这位猎人看到这一幕时,身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从来没有想到动物会有这种与人类完全一样的母子人伦之情,临死还想着给自己的孩子喂奶,怕自己的孩子饿了,想到这里,这位猎人不由得悲从中来。

二、血奶

年轻的母亲在温暖的家里织毛衣,用脚轻轻地摇着摇篮。摇篮里的孩子们甜蜜地睡着了。突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俩一起陷入了废墟和黑暗之中。幸运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紧紧地把孩子抱在怀里,等着这一天过去。

孩子把她母亲胸部最后两滴牛奶吃光了,眼泪也消失了。没有救援,孩子会在母亲面前渴死,绝望会中和母亲的手,试图从钢筋混凝土中获得食物。突然,她的手碰到了编织针,她的心兴奋得跳了起来:孩子得救了。

一周后,母亲和儿子终于又见面了。孩子安然无恙,但母亲永远闭上眼睛,脸色苍白。人们惊讶地发现,母亲的每根手指上都有一个小孔,孩子通过吸吮母亲的血液存活下来。

三、母亲用鲜血染红白雪

在东欧,母女之间存在情感裂痕。1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她母亲地位低下,这使她无法站在别人面前。妈妈们太忙了,很难让女儿们开心。

2002年2月,母亲邀请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由于缺乏经验,母亲和女儿在滑雪道上迷了路,遭遇了可怕的雪崩。母亲和女儿们在雪山上挣扎了两天两夜。有几次他们看到他们的直升机来寻找他们,因为他们穿着银灰色的滑雪服,没有被发现。

最后,由于缺乏精力,女儿失去了知觉。当她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她妈妈死了。医生告诉她是她母亲救了她的命。原来,是她妈妈割断了自己的动脉,爬到雪地里,用自己的血染红了白雪。因此直升机找到了目标。

四、102滴血

一天,主人把废弃的阁楼重新装上门窗。半个月后,他去窗台下找一只死鸟。从窗台到地下有102滴血。据估计,那只鸟撞到了窗户上。是什么让鸟绝望了?主人检查了阁楼,发现了一窝饥饿的小鸡。主人明白,因为他关上了门窗,鸟妈妈就不能进去了。对于她的孩子,她想用她的身体来敲开窗户。

五、母亲为儿沿路留记号

有一个家庭,她的媳妇不喜欢她的老婆婆,眼睛不好,一无是处。让丈夫送他母亲出去。第二天早上,儿子对妈妈说:“妈妈,我带你出去散步。”儿子把妈妈带到一个大森林里,边走边走。快中午了。

儿子把妈妈放在一棵大树旁,说:“妈妈,先坐下,我一会儿就回来。”然后,我们就要走了。母亲带着儿子说:“儿子,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但是你很难走出这片大森林,所以我把路边的树枝折断作为标志,当我回来的时候,我看到我没有迷路。

‘贰’ 消极面对困境的素材

要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最好是故事,长一点的,谢拉

有一句名言:“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人在生命的历史长河中,难免不遇到什么困难,实际上,困难一直是与人为伴的,直到今天,还有人为温饱问题而挣扎,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和其它灾难也不时的发生,无论多么幸运的人也避免不了和困难打交道,最起码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这一规律.另一方面,人们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人士都有不平凡的经历,他们的成功都是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中走过来的,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例外的.所以一个人无论想过平静、简单的生活,还是想有所作为干一翻事业,都应该树立正确的面对困难的态度.
既然困难不可避免,那我们就不该逃避、不该抱怨,就应该以坦然、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面对困难还应该树立不怕吃苦、不畏艰险的精神,面对长期的困难,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显得特别重要.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在困难中使人倒下的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消极悲观的态度,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是没有坚强的意志.人的信念、人的精神起着很大的作用,人们常听说这样的例子,一个没患癌的人,被搞错了,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人马上就不行了,而真正患癌的人,以为自己没有患癌,反而表现很正常.在困难中,人们通常怀着必胜的信心,而有时以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困难,应该是更好的态度,因为有些事情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也是难以左右的,期待着什么结果也许会使人失望,能做到尽力而为就是了.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困难使人痛苦,人们不愿遇到困难,但是通过困难的磨练的确使人变得成熟,从这个角度讲,困难又不是坏事.“没有吃过苦就不知道什么是甜”,拜伦的一句名言“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通路”,说的就是这方面的意思.“患难见真情”,“贫穷出孝子”,这两句话也重点强调了在困难中可以表现出人的良好品质.我曾认为那些对社会有较大贡献的人往往生活都比较简单,这是一种悲哀(比如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等),我现在真正地理解了,正是由于这些人不为金钱所动的高素质,才能使他们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安心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我有幸出席过一个学术会议,一位老教授鼓励我们要耐得住贫穷,要耐得住寂寞,要在科研、学术的道路上坚持下去,经过多少年,我终于认识到了耐得住贫穷,耐得住寂寞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当别人下海去搞钱了,自己还能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安心于做没有钱的学问,能做到按兵不动也不容易.
既然困难和逆境可以使人走向成熟,那么我们就不该白白地吃苦,认真对待,勤于思考,一定会有所收获.
生活中有很多强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南京大学有一位湖南籍博士生,他在13岁那年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手,在生活都无法自理的情况下,向父母提出要读书的要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学会了用肘关节夹着笔写字,在读初中、高中时成绩优异,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在当教师时,他又学会了写粉笔字,工作之余继续拼搏,又考上了硕士和博士.在读博士期间又患上了肝癌,已为晚期,医生断言,他至多还能活三、四个月,面对这一场更大的灾难,他以顽强的毅力同厄运抗争.坚持到一年半的时候,经检查肿瘤奇迹般地缩小了.还值得欣慰的是,他如期完成了博士论文,并顺利通过了答辩.这里只是简单地叙述了这位博士生的业绩,实际上他还有过人的生活能力.
一个失去双手的人,成了生活的强者,他不仅战胜了自身面对的困难,还能从社会对他不接纳的一次次挫折中走过来,在人生的舞台上,不断攀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面对患癌的绝症,敢于抗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所走过的路,为我们战胜困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相关试题【2】
遇到挫折就放弃的事例
写作文,需要反面例子,希望能举一些“遇到挫折就放弃”的人的事例.

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皇帝,军国大事先后全权委任于诸葛亮、蒋琬等人,自己没有什么表现.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刘禅无力把持国政,宦官黄皓开始专权,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举家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公,几年后去世.刘禅,被刘备立为太子.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于同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刘禅庸碌无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诸葛亮治理国政.几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国,均遭失利.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国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蒋琬、费祎之后,姜维执政,多次对魏用兵无功,消耗了国力.而刘禅自诸葛亮死后,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非,连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种麦以避祸.至此,蜀国的基础已大大动摇.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将邓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阻击邓艾.诸葛瞻在绵竹战死,魏军进而逼近成都.这时,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还在剑阁驻守,毫无损伤.后主一听敌军逼近,慌作一团,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后主逃向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及云、贵部分地区),但那里情况复杂,能否站稳没有把握.有人建议东投孙吴,但孙吴也日益衰弱,自身难保.光禄大夫谯周力主降魏,后主竟采纳降魏的建议,反缚自己双手,出城投降邓艾,并根据邓艾的命令,下令蜀军全部投降.蜀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