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素材网站那些比较好
找素材可以到以下网站:
1、千图网:
千图网是中国素材网站之一,拥有800多万张素材。 提供:矢量图、psd源文件、图片素材、网页素材、3D模型素材、手机APP素材、ppt、画册、图标热门主流素材下载服务,千图网以其独特的定位和全新运营模式,处于素材网站领先地位。
2、素材库:
网站创建于2014年4月20日。是一家大型综合设计类中国素材网站,旨在为中国站长提供矢量素材、图标素材、PSD素材、PS素材、flash素材、设计欣赏、网页特效等免费网页素材下载,多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
3、昵图网:
成立于2007年1月1日,是一个设计素材、图片素材共享平台。昵图网的图基本都很大,在2000以上的dpi像素,图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用户自己的爱好图片上传去换取积分,图片一旦被采纳,会获得共享分,如果被别人下载,还可以获得共享分。
4、素材中国:
素材中国自建站以来,一直致力于平面设计素材的提供,目标做成国内最大的平面广告素材下载站。专注于提供平面广告设计素材下载,其内容涵盖了psd素材、矢量素材、PPT模板、网站源码、网页素材、flash素材、png图标、ps笔刷等。
5、集图网:
集图网是一个素材共享平台,汇集海量设计素材与图片素材。主要提供PSD素材,矢量素材,图片素材,PS素材下载服务。网友可以在集图网上传自己的设计稿或摄影图片,把集图当成自己终身免费的素材网盘,同时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网友。
2. 黎族剪纸艺术的素材
奇特的丧葬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其寓意丰富,趣味无穷,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在黎族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较有影响的黎族民间艺术活动。当然,剪纸不是黎族原有的民间艺术,是汉黎文化交融的产物。黎族科技发展史上没有造纸的历史和技术,纸是汉族制造并传播到黎区,黎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逐渐融合黎族文化,成为黎族的文化习俗。
黎族剪纸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是传统文化积淀和现代文明交融后绽放出来的花朵。它们以其清新、质朴、醇厚的山野气息丰富了民间剪纸艺术内容。他们的作品不需要任何约定俗成的规范、定律、楷模和样版,而只是依据自己对各个物体的概念或物象相互关系的特定印象来创作。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理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以及表现事物的方法。成功地创造了前人未画未见的图式,充分自由地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不管是从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来看,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内容特色
剪纸内容大部分是反映黎村的现实生活以及与自己劳动、生活休戚与共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作者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黎族农民,他们熟悉黎村,熟悉黎族群众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因此,他们创作起来得心应手,贴切生活。如羊永生的《出工》、《织筒裙》、《磨谷》、《牛踩田》;刘春兰的《烧陶》、《晚归》;王云英的《山栏丰收》;卢德雷的《回娘家》、《村口》、《山村夜色》;黄曹袁的《田头午餐》、《隆闺》;羊文详的《番薯园地》、《斗》;林文生的《请客酒》等都是作者非常熟悉的、黎族生活很有特色的题材。纺纱织布、犁田、收割、舂米、编织、牧牛、椰树、蕉林、木棉、茅屋、对歌、喝酒、婚嫁等场景,他们信手捡来,随意组合,把不同时间、空间组合成一幅具有浓郁黎族生活的画面。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来表达他们对生活所寄予的希望,对生命、大自然、对传统美德的歌咏。从而使他们作品中处处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着泥土的芬芳,构成了乐东县黎族农民剪纸浓浓的乡土味特色。
审美特点
大安乡农民剪纸是一种农民自己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情趣。他们采用比较简单的工具,一张纸、一把剪刀和刻刀,就剪裁出既真实又富有大胆夸张的作品。一切服从画面需要,形成一种装饰化的平面和具有写实化倾向的透视构成模式。树中有屋,屋中长树,人比树高等物象比例关系,可自由随意的组合布列成一体。它超越了焦点透视的表现限度,“不合理中求合理”。但他们也并非要改变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而只是追求一种“真”的感觉。不是物象外形视觉之间那种静止的表象“真”,而是合乎于生活之理,自然之理所传达的“真”。不是为了用技巧形式去炫人耳目,而是依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来创作。他们的剪纸创作过程,是用纯朴的心灵,追求理想的过程,随意组合,改造物象,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大胆地进行艺术的夸张,形成构思新颖,形象生动、质朴,构图充实的画面,带有浓厚的装饰趣味。装饰化的构成能产生平稳、宁静的视觉感受,而透视化的构成则给人以一种亲近感,更贴近生活。如羊永生作品中所表现的劳动者的身影、蕉树椰林,以及生息繁衍的环境画面,构图新颖,生动、贴近生活、耐人寻味;卢德雷的精工细雕,富有特色的黎寨风土人情图景,是有浓烈的装饰趣味;刘春兰的作品中充满浪漫而富有想象力,简练中显丰富,疏密有度,既夸张又传神。作者们都用自己的语言和造型方法抒发对生活的感受,才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具有活力、热情、充实的审美境界,体现了民族精神,他们的作品是心灵深处迸发的感情火花。
黎族剪纸是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民间剪纸艺人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黎族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结合本民族传统文化,以纯朴的造型、简朴的线条、粗犷豪放的气质、喜闻乐见的内容反映他们朴素而美丽、平淡而热情的内心世界,弥漫着一股使人振作的元气,体现了民族的精神和传统,成为独具特色的黎族民间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剪纸艺术不断创新、提高,成为黎族影响较大的文化艺术之一。
奇特的丧葬剪纸
黎族的剪纸相对于它的织锦与编织而言,稍逊一些,但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作品,在黎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是民间艺术用品,在丧葬上大量使用,这是剪纸存在于黎族地区和得以世代传承的群众基础。其次是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有突出特点的一种当代民间艺术。乐东县大安乡黎族农民剪纸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民族民间剪纸大赛和展览,为海南民族文化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
丧葬剪纸即在丧葬仪式过程中,把纸剪裁制作冥衣、马、羊、房子、伞、灯笼、棺材罩等,丧葬剪纸在黎族各方言中普遍存在,代代相传,至今不绝。据光绪《崖州志·黎防一·黎情》卷十三载丧葬之制:“……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戚必以牛羊纸灯鼓吹来奠,虽当身鬻子,不悔”。丧葬剪纸习俗有悠久的历史,在哈方言中尤为发达。
黎族社会中,最隆重的礼仪之一是葬礼。出殡前一晚上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俗称“做八”。出嫁女及其各路奔丧亲戚把所杀的牛或猪摆在灵柩前祭祀亡灵,并在灵堂中挂上带来的冥衣、灯笼、纸屋,纸马(出嫁女俗定做白马,其他亲戚则用其他颜色纸制作纸马、纸灯笼)在灵柩旁或者灵堂屋前或屋顶上摆,纸马、纸灯笼越多,死者越荣耀。
出殡前,举行烧纸马、纸屋、纸衣、纸灯笼仪式。即在村口摆上祭品,把所有的纸马、纸屋、纸衣等堆放在一起,经道公祭祀完之后焚烧,意思是亡灵在阴间也有房住,有衣服穿,有马骑,有灯笼照明……。烧完后举行出殡仪式,出殡路上,死者的女儿及死者血亲兄弟的女儿每人都撑一把纸伞,纸伞是出殡时最壮丽的仪仗,纸伞越多,死者越荣耀,这说明黎族对妇女地位的重视。
黎族在丧葬仪式中使用剪纸制品的习俗,是受汉族文化习俗影响,并通过本民族吸收,成为自己的文化习俗。其中有特点且又能体现黎族民间剪纸技艺的是灯笼、棺材罩、马、伞等。
灯笼
哈方言的人普遍制作,用竹篾编成,直径40~80厘米;高60~150厘米,有圆筒形、六棱形、八棱形,开多个窗口。外面糊色纸和各种剪纸图案,中间有放置油灯和不放置油灯。置油灯的中间放置转轮,轮下放油灯一盏(是用小碗或小碟装植物油,在器皿边置几根灯芯)。类似于广东民间的走马灯,即利用油灯燃烧产生的热空气,引起灯笼内的空气对流,推动轮转动。轮上是圆筒,圆筒上贴有各式剪纸图案或者把单个动植物和劳动生活场面的剪纸用人的头发与曲轴连系起来。随着油灯燃烧产生的热气流,推动轮转动,轮上的剪纸也随之动起来,似万花筒的图景在转动。常见的图案有斗牛图、斗鸡图、鸡啄食图、砍柴图、纺织图、蝴蝶展翅图、舂米图等。在灯光的映照下,透过窗口一幕幕生动有趣的图景,实现着静与动、情与景的统一。“做八”时送灯笼的很多,都挂在灵堂,参加丧礼的人在观看之余,互相品评哪个灯笼的作工精巧、剪纸形象生动等。因此各村寨的剪纸艺人每次都尽量做又好看又别致的灯笼。由于有市场需求,在三亚等地区逐渐产生制作灯笼等剪纸制品的“专业户”。只要有丧事任务,需要制作灯笼等丧葬用品时,一般都请“专业户”制作。
棺材罩
哈方言人死入殓后,在停棺期间,用来盖棺材的有“龙被(崖州被)”、毯子和纸罩(即用竹条篾扎一个比棺材略大的罩,糊上纸,把棺材罩住)。他们认为棺材犹如死者到阴间的“窝”,是埋在地下的居室,为了亡灵在阴间的“居室”舒适、美观,需要美化、装饰;表示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和思念;表示亲人祈祷亡灵在通往天国的路上走好,早日与祖先团聚;同时展示死者的亲人和家族的势力和团结。另外把棺材美化,使之变成一件艺术品,可以减轻丧家的痛苦,以及减少参加葬礼的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为了把棺材罩装饰漂亮,艺人把黎村生产生活图景、动植物、人物故事、天国的美好生活等剪纸图案,贴在棺材罩的五个面,作为装饰。棺材罩逐渐演变为民间艺人展示剪纸技艺的展台。
黎族剪纸艺人由于较少受到构图、透视、比例、前后的约束,他们自由构图,随意发挥想象力,大胆进行艺术夸张。他们的作品以平面构图为主,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神秘感。它的出现是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它可能受到汉族丧葬中的套棺(大棺材中有小棺材即棺椁)影响。棺椁形制是古代汉族对有钱有势的人死后为体现身份而采用的葬具。古代汉族人民认为棺材是埋在地下的“居室”,为了给死人留下大的活动空间,才在棺材外面加套“椁”。黎族丧葬受其影响,也想模仿汉族棺椁形式,但传统上所用的棺材是独木棺,很难在独木棺外再套一个更大的独木棺作为“椁”。因此,黎族人民仅吸收它的外形,追求形似汉族的棺椁形制,逐渐发展成为本民族独特的习俗。另外哈方言的人在出殡时,棺材上坐着死者的女儿和死者族内兄弟的女儿习俗,表示舍不得离开亲人。多人坐在上面,增加棺材的重量,加大抬棺者的负荷。如果罩上棺材罩,既美观又无法坐人,一举两得。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的织染技艺历史悠久,特点鲜明,有麻织、棉织、织锦、印染(包括扎染)、刺绣、龙被等品种。 黎族聚居区有极为丰富的木棉、野麻等纺织、印染原料。在棉纺织品普及之前,野麻纺织品在黎族地区盛行。人们一般在雨季将采集的野麻外皮扒下,经过浸泡、漂洗等工艺,渍为麻匹。麻匹经染色后,用手搓成麻纱,或用纺轮捻线,然后织成布。野麻布质地坚实,多用于制作劳动时穿着的外衣和下裳。 黎族织锦的图案丰富多彩,有160种以上,主要有人物、动物、植物、花卉、生活用具、几何图案等纹样,而以人物、动物、植物图案为主。织造黎锦的机杼主要有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踞腰织机是极为古老的织机,黎族妇女可用它织出精美华丽的复杂图案,不同图案、色彩和风格的黎锦曾是区分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 黎族刺绣有平面刺绣和双面绣两种,其中以白沙地区润方言黎族的双面绣最为着名,构图和图案都非常精美。 黎族的印染以扎染为主,古代称为绞缬。织物经过结扎、入染、晒干、折线等步骤,最后形成色彩斑斓的花布。印染所用的染料以植物的叶、花卉、树皮、树根等为主,天然矿物颜料为辅。
黎族传统棉纺织染绣技艺
清代文人程秉钊用“黎锦光辉艳若云”的诗句来赞美巧夺天工的黎锦。黎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主要是做工精细,美观实用,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黎锦分为四大工艺:
纺
主要工具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手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这种工艺使用的工具为纺轮。 黎族聚居区有极为丰富的木棉、野麻等纺织原料。在棉纺织品普及之前,野麻纺织品在黎族地区盛行。人们一般在雨季将采集的野麻外皮扒下,经过浸泡、漂洗等工艺,渍为麻匹。麻匹经染色后,用手搓成麻纱,或用纺轮捻线,然后织成布。野麻布质地坚实,多用于制作劳动时穿着的外衣和下裳。
染
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且来源极广。染色是黎族民间一项重要的经验知识。美孚方言区还有一种扎染的染色技术,古称绞缬染。先扎经后染线再织布,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一起,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
织
织机主要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踞腰织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与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织机十分相似,黎族妇女用踞腰织机可以织出精美华丽的复杂图案,其提花工艺令现代大型提花设备望尘莫及。不同图案、色彩和风格的黎锦曾是区分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
绣
黎族刺绣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其中以白沙润方言区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着名。我国着名的民族学家梁钊韬先生等编着的《中国民族学概论》这样描述双面绣:“黎族中的本地黎(即润方言黎族)妇女则长于双面绣,而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她们刺出的双面绣,工艺奇美,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
黎族的纺、织、染、绣四项工艺都富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爱,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如,除平面刺绣外,白沙县黎族人民创造出了一种两面加工的彩绣,制作精工,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有似苏州"双面绣"之美。刺绣工艺以双面绣最为出色,一般用于妇女服饰上。
总的来说,各地的黎锦风格多样,有的古朴淡雅,有的华贵富丽,有的潇洒轻盈,充分表现了黎族人民的才能和智慧。
“剪纸窝”里剪纸乐
位于豫西山区的陕县南沟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民俗文化村——该村的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已有250多年历史,全村剪纸艺人达360多人。由于大家都是在居住的地坑院内或窑洞里创作剪纸作品,故被当地农民形象地誉为“剪纸窝”。农闲时节,村里的剪纸艺人们就会聚在一起,唱着自编的剪纸歌《十二月花》,纸随剪动,剪落曲终,让乡邻和游客深切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民俗文化和艺术氛围。目前,南沟村已成立全省第一个村级剪纸协会,会员超过200人,全村一年剪纸收入可达二、三百万元。
黔东南苗族剪纸
黔东南是贵州省的一个民族自治州,也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这里的苗族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主要用做绣花底样,而不是作为独立的装饰欣赏品,所以不像苗绣那样名气大,光彩夺目。黔东南苗族称剪纸为“剪花”、“苗花纸”。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艺人们发现用剪纸图案来代替在绣面上描绘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既省工又省时,同时也能保持绣面的干净洁亮,从此,她们就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艺术的“蓝本”。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苗族妇女们把自己的聪明才华和喜怒哀乐等审美观融人到剪纸图案中,使之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黔东南苗族民间剪纸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在它的题材上,有许多与创世纪和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如人头蝶身的剪纸图案,就是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妈妈”。传说蝴蝶妈妈是由枫树变的,因和水上的泡沫“游方”(恋爱)怀孕后生下12个蛋。经鹤字鸟替她孵了12年,才生出第一个姜央和雷公,以及龙、虎、蛇、象、水牛、娱蚁等12个兄弟,从此天下便有了人和动物。苗族民间剪纸图案中还有“桑扎射日”的神话,说的是古时候有“日月十二双,日夜不停跑;晒得田水啊,好比开水冒;晒得石头啊,软得像粘糕;晒得坡上啊,草木齐枯焦。”为此,苗族先祖造了一把巨大的弓,请一位叫桑扎的英雄去射日月。当桑扎射掉11对日月以后,剩下的一对日月被吓得藏起来了,天地变得黑茫茫一片,人们无法外出做活路。后来,先祖们请来公鸡,“公鸡拍拍翅,抬头高声喊;早晨哩哩叫,太阳出东方,下午哩哩叫,月亮接着上”。此后,万物得到生长,人类才得到安宁。从蝴蝶妈妈生人类及一切动物到兄妹合磨成亲、桑扎射日月、女人驯龙牛、女人驯象等剪纸图案看,既是对母系社会遗风的追溯,又是反映远古时代人类常与各种野兽和严重旱灾进行生死斗争的形象记录。另外,原始的巫术礼仪作为苗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剪纸中也有较多的反映。苗族是多神论者,崇拜自然物,崇拜祖先,崇拜生命。他们认为人的祸福是由神鬼掌握的,要得福免灾就必须求神的.护佑。巫师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由他来祭神驱鬼。因此,苗族人对巫师非常虔诚尊重。剪纸中的巫师形象庄严肃穆,身佩执法的长剑,举着装有降伏恶鬼法力的葫芦,显得神秘莫测。这些古拙简朴、粗犷豪放、富有神话和宗教色彩的剪纸图案,充分展示了苗族的独特气质和久远的历史。
苗族民间剪纸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构思的新颖奇妙上。如《姜央兄妹合磨成亲》图,艺人为了扩大意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事物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你看,作者大胆而巧妙地把画面分成天空、山顶和山脚三部分,来表现三个不同的情节。天上飞的是蝴蝶和山鸡,山顶上站着拍手叫好的姜央,山脚下站着姜央的妹妹以及已合上了的石磨,还有被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磨吓惊了的野兔。这幅画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洪水泛滥后,地上的人都被淹死了,姜央和妹妹藏在葫芦中幸免于难,为了繁衍人类,兄妹只好成亲等情节,非常巧妙地使这一远古传说得到精致的再现。又如三接式袖花剪纸图案,画面中间是双象斗兽,上方是人驯蚕身龙,下面是龙象相争,其余空处是鱼鸟虫蝶。这种奇特的构思,把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苗族妇女在构思时,把自己的观念意识、审美情趣注入其中,而不是机械地照搬生活现象。如袖花剪纸图案《狮子笛童》,描绘是一个笛童坐在已受过驯养的雄狮上,悠然吹笛,笛声阵阵,婉转动听,雄狮洗耳恭听,众雀乌、蝶群也纷纷飞来,整个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态,充满了和谐,充满了吉祥,使人仿佛处在神话般的境界中。
苗族民间剪纸形式也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如“中心构图式”,艺人主要在画面中心表现主题,四周讲究相应的对称协调,用不同的花木草虫来装饰搭配。这与“不完全对称”式那种以中轴为坐标,以量的平均分配来使画面产生稳定感、层次感和节奏感有所不同,突破了只讲求统一,不讲求变化的单调刻板的构图形式。又如“中心对称式”,这种形式使画面有一个中心磁场,强调一定程序的收敛,使画面的狮、象、虎、鹿及其他图案有个向心点。当然,也有一部分构图是“中心外射式”的,其画面显现着一种外射的动力,图案中的鸟兽有的面对外框直冲而来,有一种不受任何制约之感。显然,剪纸艺人在这种构图中要表现的是富有动态和生命力的物象。这种活生生的、蕴藏着生命暗示的形式,非常贴切地表现了苗族艺人那种大胆泼辣、自由无揭的性格。另外,苗族民间剪纸的构图形式还有整体式、米字式等多种形式。在有限的画面上变静为动,变实为虚,扩展空间,从而使剪纸作品浑厚而不凝滞,具有生命动态美的艺术效果。
黔东南苗族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剪纸能手。有许多还是本寨和邻近村寨公认的行家里手。如张志花、潘巫套、张二洞、王安义、张俊贤等,都是当地着名的剪纸艺人。
贵州剑河苗族剪纸
苗族剪纸俗称“花纸”、“剪花”、“绣花纸”,苗语称“西给港”、“西给榜”,译成汉语,即分别为“动物剪纸”和“花卉剪纸”。剑河苗族剪纸不同于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窗花剪纸,其主要用途是作为苗族服饰刺绣纹样稿。类型可分为革东和新民、新合两种,手法主要采用剪、刻、扎等方式。题材范围涉及苗族神话传说和自然界中花、鸟、虫、鱼、动物形象等,内容反映了苗族对远古图腾和自然的崇拜,蕴涵着大量神秘的宗教文化信息和原始的艺术特征。从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成品价值来看,它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工艺品。
苗族剪纸,历史久远,贵州省黔东南一带苗族世代传唱的《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中就有关于剪纸的描述。它是研究黔东南境内清水江上游苗族地区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的珍贵的形象资料,是一种既具有现实依据又有学理可循的真正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丰富而深遂的历史研究价值。如剪纸中出现较多的双头龙、双头鸟、双头蛇、双身共头龙等共头共身的形象即是“交”的暗喻,实际上它是苗族“吃牯藏”仪式活动中,一种巫仪文化的延伸。
剑河苗族剪纸的功能在当地体现为苗族刺绣的底样、蓝本和第一道工序,经过二次加工后,剪纸纹样在刺绣中得到再现和丰富,是苗族刺绣和服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
2008年,《苗族剪纸》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中国古代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创造
1. 造纸术:在汉朝时期,发明了造纸术,将纸张作为一种便携轻便的写作素材,帮助人们记录思想和事件。
2. 指南针:中国自古以来,已经发明了指南针,也就是指南针,它被广泛用于船舶导航、渔业、矿业和军事。
3. 四大发明:炮、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4. 火药:在唐朝时期,发明了火药,它被广泛用作武器和爆破工具。
5. 移动式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金经也发明了移动式活字印刷术,以取代木刻版的传统印刷方式。
6. 水运工程:在古代中国,修建了众多水运工程,如大运河、汉水渠等,它们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
7. 中国古代建筑:古代中国建筑艺术已经十分发达,包括了建筑构造、工艺装饰、园林景观、城市规划等方面。
8. 农业技术:中国自古以来依靠优秀的农业技术生存,如水利、农田基建、节水灌溉等方面,使中国成为了高度生产力的农业大国。
9. 长城:长城一道古老的屏障成为了中国的文化象征,也是非常重要的军事防线,为抵御战乱和异族侵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0. 中医: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包括了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按摩疗法、太极拳等,其临床效果已经为世界范围内所认可。
4. 图片素材是什么意思
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并不能都写入稳重之中。但是,这种生活“素材”,如果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并写入作品之后,即成为“题材”了。
图片素材,顾名思义它也是素材的一种,它属于设计素材.
一向是被设计师所创造的,每当一位设计师在创意一个作品时,无意识中也就为大家提供了设计素材,比如新年快乐这么一幅平面设计图片,上面有新年快乐设计元素,与此同时又有人需要制作同一主题的图片,那么他可以引用已有的设计元素,这个新年快乐这个素材也就有用武之地了
设计行业内的素材分类很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专署的素材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