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圆锥截面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影视遮幅图片素材下载 2024-11-24 10:23:53
女人最恶心的稀粑粑图片 2024-11-24 10:21:55
ps植物背景图片 2024-11-24 10:21:53

圆锥截面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4-10-04 18:12:40

A.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1

一.说 教材分析

教材,即教学素材,一个供师生共同探究的素材,一个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素材,一个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为终极目标的素材。本节探究内容取自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探究对象是生活中的常见几何体,探究的重点是几何体的分类,难点为分类标准的确立。通过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由小学对图形世界的感性认识过渡到感性与理性认识相融,从而开启学生认识与探究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的大门。

二.说 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揭示了教学过程应是使学生由不知到认知到乐知的升华过程,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指南。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直观感知、无意注意为主,空间观念较薄弱,结合现有知识结构——小学及生活中大量几何图形的直观表象,依据《课程目标》——本阶段的学生应初步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直观感知→探索归纳→应用创新的认知过程,探索立体图形的分类,加深对图形的认识与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思索、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三.说 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我们事半功倍。在实施《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确立为:

①学法:探究学习,在实际生活背景中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实践交流中合作学习;

②教法:情景式,提供丰富的图形素材引导学习;合作式,在师生的平等交流中评价学习;开放式,在开放式教学中升华学习。

四.说 教学程序分析

教学程序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过程,是教法学法的实施过程,是教学理念的展现过程,是使知识与能力在现实背景中自然呈现的过程。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现对教学程序做一分析。

欣赏感知

设计

实物及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

理念

直观而又丰富多彩的素材能使学生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勾起学生对现实世界中的已有知识的回忆与联想,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

模型分拆

设计

学生将几何模型进行分拆,感知复杂几何体由简单几何体构成。

理念

建立模型是我们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把直观形象的模型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几何体由直观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分类探究

设计

1.分类尝试

2.标准讨论

3.分类归纳

4.动手操作

理念

让学生经历几何体分类的过程,改变学习方式,倡导个性化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一步激发学习与探究的热情,同时注重动手操作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中的作用。

操作探索

设计

1.情景制作

2.模型制作

3.创新制作

理念

做中学是新课标下的重要学习方式,做——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有利于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美的熏陶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创造性的学习。

评价展望

设计

同学们,历史上着名的数学家欧拉也像我们一样,在对几何体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得出了着名的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以后,我们将沿着欧拉的足迹,通过研究点、线、面……走进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

理念

进行鼓励性评价,是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法宝,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最佳途径,是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动力……

五.说 教学评价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目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过程评价,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评价,本节课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为目的。鼓励式评价为主,辅之以过程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课堂观摩等方式灵活处理。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2

一、说 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的内容。它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性。并在编排方面巧妙地从学生所熟悉的物体出发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立体图形,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本节课从观察我们身边的立体图形入手,勾勒出图形的形状,利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图形间的区别与联系。它既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又是几何学习的开端,更是对学生小学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也为今后几何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内容,以及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直观认识规则的`立体图形,正确识别各类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发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体验立体图形的抽象和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由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小学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要求,确定本课重点为:

①、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②、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

难点:柱体和锥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像电冰箱、蛋筒冰淇淋等,学生很容易识别,但要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所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规律,确定本课难点为:

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培养学生空间感的形成。

二、说 学法分析(说学法)

1学生情况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学校、新环境,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简单的立体图形,对立体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对正确识别各类立体图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2学法指导

通过几年来的新课改教学体验,我深深感受到合作探索不但可以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准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馈——实践”的主线进行学习。

三、说教法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重结论,更重过程”的思想。因此在讲授本节课时,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直观教学法:以观看生活中立体图形为开端,让学生们在欣赏这些形态各异立体图形同时,感受其中蕴涵的数学图形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2情景教学法:创设丰富的图片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亲自感受,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环境中激发学习热情,加深体验,将数学与图片中涉及到的地理、历史、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

3比较教学法:利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几何体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几何体,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2、培养观察、抽象、归纳、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常见几何体的识别与分类。

教学难点:

常见几何体的分类以及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几何体的实物和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打开课本首页,你看到了什么?

【一幅现代化城市建筑群的画面,汇总本章的主要图形,运用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们展示丰富的图形世界,给他们带来直观感受,让他们观察、思考、判断,体会图形世界的现实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数学的兴趣。】

师:在画面中,你能发现数学的影子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归纳,学会把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感悟知识的生成与积累。多媒体配合演示。】

引入课题,板书:§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二、直观感知,识别图形。

1、出示常见的几何体实物,让学生识别: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板书:常见几何体的名称)特别指出棱柱有直棱柱和斜棱柱,本书只讨论直棱柱(简称棱柱)。

2、请同学们举出一些几何体的实例。阅读并观察课本第2页的彩图,寻找画面中含有哪些熟悉的几何体。

3、自学课本第3页的内容,然后分组讨论,回答课本中的四个问题。

【从熟悉的生活中识别几何体,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实践探究,明确强化。

1、做一做:用学具中的橡皮泥、几何体的压模器等材料,自制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模型。

【学生自由组合,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互相协作精神。】

2、说一说:观察自己做出的几何体模型,并且用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3、议一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在交流中形成对几何体较全面的认识。】

4、试一试:如何把自制的一些几何体分类,谈一谈分类的理由。

(板书:几何体的分类)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了解数学的分类思想,拓展思维,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1、随堂练习:第6页第1题。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与球体。

2、游戏:我说你摸。

(1)请出两位学生,其中一位说出某种几何体的特征,另一位闭上眼睛从一堆几何体模型中摸出相应的几何体,然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2)教师说出某种几何体的名称或特征,请学生摸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

a、球;b、锥体;c、柱体;d、几何体所含有的面都是平的;e、几何体所含有的面中,至少有一个面是曲的。

3、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与感受?说出来大家分享。

【请学生归纳总结。养成学生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开展互评、师评,让学生学会理解、学会表达、互相合作、共同提高。通过激励评价,让学生初步品尝获得成功的快乐,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作业:

课本第4页习题1、1

预习:(1)课本第5页~第6页;(2)收集一些常见几何体的实物。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4

教学目标: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教学重点:

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教学难点:

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知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教学方法:

观察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工具:

扇子、笔、常见的立方体

准备活动: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常见的几种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1.通过创设情景引出面和曲面(学生常见的高速公路和海浪),并由此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图形例子。

2.拿出具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除了面以外,还有那些组成部分,从而引出线和点,由此让学生得到这样一种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3.先让学生想象面面相交,线线相交会得到什么?再板书画出,面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

4.思考:平面与平面相交得到什么线?曲面与曲面呢?

5.让学生找找具体模型的面和线,顶点,(例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得到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的初步认识,通过笔来演示加深这个认识。

6.通过动画演示,举例下雨,水笼头,以及扇子的展开,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得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初步认识。并通过举例进一步加深这种认识,做课本上相应的习题。

7.练习:课本P7第2题

小结: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5

一、说设计思路:

人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图形,图形是人们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立体图形的学习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空间,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直觉源泉。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学习立体图形的核心目标。而“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是空间观念的重要方面。同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背景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开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讨论、交流、推理等大量数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的发展。

二、说 课程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常见几何体特征的认识。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例,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三、说 教材分析: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认识常见几何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在主动探究中,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四、说 重点难点:

1、“非数学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转化。

2、体会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三棱柱、四棱锥、螺帽、球体各多个。教师准备相应实物体各1个,投影片。

五、说 学前准备:

六、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言:

首先,能认识你们这些新朋友,我感到很荣幸。很高兴今后能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合作,遨游数学王国、领略其风采,探索其奥秘。同学们,让我们乘上时间的快车,架起理想的风帆,远航吧!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一下以前数学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吧!

说明:用亲切的语言导入新课,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从而形成老师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好朋友的意识,为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奠定了感情基础。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老师:鼓励引导大家大胆发言,相互补充,最后归纳为:数的计算、简易方程、几何知识、统计知识四大部分。

(二)讲授新课

老师:请大家看投影(展示图1—1)

老师:观察图中有几种几何体。

学生活动:观察图形,从中找出答案

说明:图片展示、形象直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老师:请大家找出生活中与长方形体、正方体类似的物体

学生活动:(举出实例)

老师: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与圆柱、圆锥类似的物体,并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活动:(举出实例,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老师:请同学们找出上图中与地球、笔筒类似的物体。

学生活动:(举出实例)

老师:出示教具实物体。

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中闭眼摸出某种几何体,边摸边用语言描述其特征。)

老师:同学们再讨论一下,能否把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

说明: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老师:请同学们当小工程师、合作将大家准备的实物摆成一些物体造型,注意要摆放得稳固一点,不要一碰就倒塌了。比一比,看哪组摆的最好。

说明: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之手,学中玩,玩中学,特别强调稳固,为建立平面概念作铺垫,独具匠心。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

老师:(巡回指导,不停地使用欣赏与赞叹的语言、语气,对学生的“作品”作激励性评价)

老师:在活动中,大家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难吧,谁能说说吗?

学生:球最不好放,总是翻来翻去,放不稳。

老师:谁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三棱柱、四棱柱都可以放稳,就是球体放不稳的原因吗?

学生:因为球面不是平面。

老师:其它物体全是平面吗?

学生:虽然圆柱、圆锥的侧面是曲面,但它们的底面都是平面。

老师:你真聪明。

说明:让学生自己感受平面、曲面,不露雕琢痕迹,主动建构知识,水到渠成。

老师:我这些物品都是从学校保管室借来的,管理员要求我们还回去时分类归还。我这里有几只纸箱子,请哪位同学上台帮忙老师整理一下并将整理结果及理由告诉同学们好不好?

学生:好。

学生活动(指名学生上台帮助整理)其余学生整理每组所准备的学具。

老师:这位同学分得很好,是按组成面的曲或平来分类的。

说明:学生最乐意为老师办事,真实合理的情境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背景和动力。

老师:大家同意他的分类方法吗?你还有没有其它的分类方法?

学生:我与他的分类方法不同,我是这样分类的,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四棱柱分为一类,它们是柱体,因为正方体、长方体都是四棱柱。圆锥和球各分一类。

老师:你爱动脑筋,真能干。我们掌声鼓舞他好吗?

学生:(掌声祝贺)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老师: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是圆柱体的物体,画出它的示意图。

学生活动:一人板书演示,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老师:三棱柱有9条棱,6个顶点,5个面,三棱锥有6条,4个顶点,4个面;四棱柱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四棱锥有8条棱,5个顶点,5个面。那么能不能组成一个有24条棱、10个面、15顶点的棱柱或棱锥?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不可能。)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老师:如图1—2所示,直角三个形ABC的C点在直线L上,并且BC垂直于L,若ABC绕着直线L旋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立体图形,请你用语言描述。

老师提出问题:一个四棱柱被一刀切去一部分,试举例说明剩下的部分是否可能还是四棱柱?

老师:请同学们看投影。

(五)课堂作业设计:

(出示投影,学生只写答案,不抄题,老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

(1)柱体的上、下两个面一样大。()

(2)圆锥是多面体。()

(3)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

(4)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

2、课本第7页习题1、2

(六)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叙述,教师板书)

1、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为:点、线、面

2、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球体的直观区别。

B. 茭白是什么东西图片素材

茭白别名称菰笋、菰米、茭白、茭儿菜、茭笋、菰实、菰菜、茭首、高笋、茭草。属于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多年生浅水草本,具匍匐根状茎。秆高大直立,高1-2米。叶舌膜质,长约1.5厘米,顶端尖;叶片扁平宽大,长50-90厘米,宽15-30毫米。圆锥花序长30-50厘米,分枝多数簇生,上升,果期开展。颖果圆柱形,长约12毫米,胚小形,为果体之1/8。

原产中国及东南亚,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在亚洲温带、日本、俄罗斯及欧洲有分布。全草为优良的饲料,为鱼类的越冬场所。也是固堤造陆的先锋植物。

(2)圆锥截面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形态特征

多年生,具匍匐根状茎。须根粗壮。秆高大直立,高 1-2米,径约1厘米,具多数节,基部节上生不定根 。

叶鞘长于其节间,肥厚、有小横脉;叶舌膜质,长约1.4厘米,顶端尖;叶片扁平宽大,长50-90厘米,宽15-30毫米。

圆锥花序,长30-50厘米,分枝多数簇生,上升,果期开展;雄小穗长10-15毫米,两侧压扁,着生于花序下部或分枝之上部,带紫色,外稃具5脉,顶端渐尖具小尖头,内稃具3脉,中脉成脊,具毛,雄蕊6枚,花药长5-10毫米;

雌小穗圆筒形,长18-25毫米,宽1.5-2毫米,着生于花序上部和分枝下方与主轴贴生处,外稃之5脉粗糙,芒长20-30毫米,内稃具3脉。颖果圆柱形,长约12毫米,胚小形,为果体之1/8。

生长环境

菰属喜温性植物,生长适温10-25℃,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平原地区种植双季菰为多,双季菰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对水肥条件要求高,而温度是影响孕菰的重要因素。

菰根系发达,需水量多,适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