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的文房四宝及其最出名的产地
即笔、墨、纸、砚。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 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
纸,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
毛笔,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
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着名的毛笔品种。
⑵ 古砚台收藏图片大全
古砚不仅 文化 底蕴深厚,而且极具 收藏 价值。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砚台收藏图片,希望对您有用。
古砚台收藏图片
古砚台收藏图片1
古砚台收藏图片2
古砚台收藏图片3
古砚台收藏价值
砚台历史悠久种类丰富 砚台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与笔、墨、纸并列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由于其质地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王文祥介绍,砚台由古时研磨器发展而来,古代岩壁画和彩陶画等遗迹或遗存物上的颜料,都来自研磨器的加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 雕刻 ,有石盖,下带足。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按照制作年代的不同,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砚台大致可分为古砚和当代砚。古砚因有文人参与和历史价值而备受藏家追捧,当代砚则因与雕刻大师结缘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虽收藏冷门但潜力较大 虽然砚台收藏属于冷门,但其在拍卖市场中却表现出“热”的一面,特别是古砚,在近10年中屡屡拍出高价,拍卖价格更是稳步上升,屡创新高。 王文祥认为,从投资角度来说,砚台可称得上是一支“潜力股”:
一是因为历史上砚台是贵族收藏的热门;
二是目前砚台尚处于价值洼地;
三是各类传统艺术品中,砚台是唯一没有被爆炒过的艺术品;
四是一些收藏界的“先知先觉”者已在吸纳建仓;
五是民间藏家的惜售,中高端藏品已经很难在民间出现。而就市场表现来看,王文祥表示,古砚和当代砚相比,目前古砚的价格更高,市场表现更好。
收藏有技巧,辨真假有方 作为一种艺术含量极高的艺术品,砚台的价值核心可以说是其人文属性。王文祥认为,对想要进入砚台收藏领域的 爱好 者来说,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注意的问题。新入门的爱好者最应看重的是砚台这种特殊工具、特殊艺术品的性质和特点,即它首先必须是能用的砚,而不仅是能看的雕塑。
砚台有千万种,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砚台来投资和收藏成为首要问题,
一是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据专家介绍,砚台首先看坑口,是否是四大名砚、是否有老坑,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二是从视觉过渡到触觉,就是用手抚摩砚台,感觉是否滑润细腻。滑润者,石质好;粗糙者,石质就差。
三是把砚台上的墨痕洗掉,还原本来面目,这样更容易看清砚台是否损伤或有 修理 过的痕迹。据了解,砚台造假古已有之,并且是当前古玩领域造假之风的重灾区之一。
古砚收藏 方法
一审:包浆断新老。藏砚第一关就是要从砚台的包浆类型和磨损痕迹等古旧气息中,迅速鉴别出新老。比如:从沁蚀、墨锈入手,分出生坑、熟坑;从包浆、磨痕入手,判断其传世长短等等。其中,看懂包浆和磨痕最为重要。重点则是要学会分清自然分化剥蚀、累计损伤和一时敲砸做旧损痕的不同,重点识别铁砂裹埋、鞋油涂抹、茶水浸泡和墨汁及胶等形成的砚台“做旧包浆”,从而将低仿新砚拒之门外。
二看:型制定年代。型制是砚台的外表形象,不同时代的砚台都有其不同的流行特征。比如汉晋流行三足砚,唐代流行凤字砚,宋代流行抄手砚,明清砚大多堂池分开等等,掌握了这些大的风格,再结合砚池、砚堂和砚足的不同细节特征,就能够对一方古砚“老”到什么年代,做出基本准确的判断。
三赏:工艺分精粗。砚雕工艺与其他传统艺术的发展有着相似的轨迹,从问世到消亡,整体上必然经历由粗陋到精美的演进过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比如,唐砚在开创中讲究雄浑大气,宋砚在求新中追求边线劲挺,明砚在质朴中喜好简洁大方,清砚在繁缛中力求工不厌精,因此,评价一方古砚的工艺如何,应重点放在同时代的砚艺坐标系中进行比较。古砚台收藏图片大全
四辨:砚材断砚种。古砚的材质是断代和定级的重要标志,除金属类、陶瓷类、玉石类、漆木类等少见易识的砚质外,石质砚台既是藏砚的主体,又是难分难辨的重点。如果作为专业收藏,我们仅仅满足于知道“端紫、歙黑、绿洮河”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把识别端歙洮澄“四大名砚”作为主攻方向,还要掌握不同砚石的标志性特征,这样才能藏对。
五识:品纹明贵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砚台的品名纹理,除了赏心悦目外,还是发墨、下墨和好用的“名牌”标志。比如端砚,凡是带青花、鱼脑冻和蕉叶白的砚石都至嫩至密,磨起墨来才会“热锅塌蜡,发墨如油”。再如歙砚,只有龙尾旧坑石和带银星、金星、罗纹和眉纹的老坑石才堪称“金声玉德,杀墨如风”。值得注意的是,古砚的品纹大多“水下现身”,且被包浆和墨垢掩盖,不可能一目了然。因此,笔者淘砚时,常常随身带水,既便于洗去脏物、发现裂痕,又能观察品纹、识珍辨宝。
六摸:砚质分高低。选购古砚不可能让你拿墨试磨,因此,抚摸砚台是辨别砚质高低的重要手段,好比中医搭脉大有学问。摸砚时,一要带水,二要缓慢,三要用心;左手握砚,右手拇指模仿磨墨,按研砚堂,细细体会砚石对手指的吸引力和锋芒对手指的摩擦力。好的砚石“如婴肤柔嫩,如热腊黏手,如横抚刀锋”,让人酥痒畅爽,爱不释手。
七闻:气味辨真假。砚体上的气味与流传方式有关,比如刚出土的古砚由于地火和墓物侵蚀,滴上水后,会散发出浓重的土腥气;而长期使用的古砚由于浸吸墨汁,干擦砚堂,可闻到淡淡的墨香。造假的古砚则与此相反,虽然满身泥土,但除泥后并无腥气;而遍体粘墨的仿古砚,不是墨气冲鼻,就是散发出皮鞋油等现代化学物质的气味。因此,在审视包浆无法断定新老时,通过闻气味辨明古砚真假,无疑为防止“吃药”上了双 保险 。
八听:石声知优劣。击砚听声是识别古砚优劣的重要方法,通过石声,可以知道砚石老嫩、坚密程度和体内有无内伤、石裂、石筋。通常坚老和无伤、无筋的石砚,敲击时会发出清亮的声音。整体来说,端砚“以泥声为上”,歙砚“以金声为贵”,但使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瞎子摸象,生搬硬套。因为“老坑端砚,以泥声为上”只是清代着作中的普遍观点,在宋代和明代砚着中,就有下岩和水岩上品端砚“石声呤呤”、“石声清越”的记述;而出土的高古歙砚更是大多“千年金声化木声”。
九审:砚铭求真品。古砚贵有铭,但十铭九假。在众多假砚铭中,主要有同代托款、后代仿款和现代仿款三种;即使真铭也分自书自刻、自书匠刻和匠摹匠刻三类;因此,鉴定砚铭真假不易。一方带铭的古砚要达到笔者心中的“差不多”标准,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内容要生要实。“生”是无先例,“实”是有依据。除了清代皇帝赐砚,由造办处批量生产出现同铭外,古代文人铭砚从不雷同,凡是在历代典籍中出现过、或大同小异的砚铭,均可怀疑为假铭;而内容与作者人生经历一致的砚铭,最有可能是真铭。二是字口包浆要老。凡是字口包浆做过旧,或者与砚周身气息不一致的铭文,其内容再与作者贴近,也肯定是后刻铭文。三是书法篆刻要精。除了满足上述几条外,如果铭文的风格与砚台所处时代书刻习惯和作者身份、书法款式也相同、相近,那么,一方名人古砚已基本握在了你的手中。
⑶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笔,墨,纸,砚
人类文明自诞生时起,人们便以各种方式将文明的果实保留下来,使我们能够领略到先辈的风采与创造,同时也使我们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房用品尤其是“文房四宝”,作为文明的载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很早就已有“文房”之称,笔、墨、纸、砚则被誉为“文房四宝”。在用于书法、绘画的文化艺术工具中,仅这四样宝,就已备受文人的喜爱和珍藏。
笔、墨、纸、砚,雅称“文房四宝”或“文房四士”。前者源于梅尧臣《再和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后者出自陆游《笔砚纸墨戏作》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由于文人雅士珍爱文房四宝,所以给它们送了许多雅号。
先说笔(毛笔)。笔的使用在我国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今天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由于笔为文房四宝之首,故雅号、戏称也多。最早的当推《诗经·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里称笔为“管”。曹植则称笔为“寸翰”,其《薤露行》云:“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左思称笔为“柔翰”,如《咏史》诗:“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韩愈更为笔立传封爵,其拟人化寓言《毛颖传》云:“毛颖者,中山人也,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累拜中书令,呼为中书君,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会稽楮先生友善。”此传问世后,毛颖、管城子、中书令、中书君,便成了笔的雅称;而陈玄、陶泓、楮先生则成了墨、砚、纸的别名。白居易称笔为“毫锥”,故《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陆游则称笔为“毛锥”,其《醉中作》诗云:“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此外,笔尚有“龙须友”、“墨曹都统”、“毫州刺史”等诸多雅号。
次说墨。三千年前,墨就产生了,并与笔相提并论,如《庄子·田子方》所云:“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引唐人文嵩《松滋侯元光传》云:“易元光,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颇有才干,封松滋侯。”易水盛产名墨,故墨姓易,墨黑而有光,故名“元光”。墨系用松烟制成,故称其先人为“青松子”。这样,“元光”、“青松子”、“松滋侯”,便成了墨的雅号或戏称。墨色黑而形似圭,故又称“玄圭”,如杨万里《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另外,墨还有“乌金”、“组圭”、“龙宾”、“龙香剂”、“黑松使者”、“松烟都护”、“玄香太守”等雅号,语出唐冯贽《云个杂记·墨封九锡》:“薛稷又为墨封九锡,拜松烟都护、玄香太守、兼毫州诸郡平章事。”
再说纸。纸的应用要晚于笔和墨,产生于东汉。《文房四谱·纸谱》引文嵩《好畤侯传》云:“楮之白,字守玄,华阴人,中常侍蔡伦搜访得之于耒阳,贡于天子,封好畤侯。”楮皮白,可造纸,故称为“楮知白”,亦称“楮先生”,简化为“楮生”。纸还有“云肪”、“云蓝”之称,如米芾《寄薛郎中》诗:“象管钿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袁枚《随园诗话》卷六:“胸中多少英雄泪,洒上云蓝纸不知。”
后说砚。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云:“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砚还有“石友”、“石泓”之称。如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判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诗:“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苏轼则称砚为“黑白月”,其《龙尾石月砚铭》云:“萋萋兮雾毂石,宛宛兮黑白月。”砚形似月,分割为磨墨和盛水两部分,前者黑,后者白,故有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