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书法图片古风唯美
扩展阅读
手机好多图片 2025-02-02 09:48:56
日本哪个牙膏最好图片 2025-02-02 09:46:41

书法图片古风唯美

发布时间: 2023-09-02 22:32:35

① 宁静致远行书书法作品

“宁静致远”是我们最常看到的四字书法创作之一。它代表了书法家的心境。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宁静致远行书书法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宁静致远行书书法作品欣赏

宁静致远行书书法作品图片5

意境,宁静致远

一曲古曲。

清泉从山间淙淙流淌,滴落山涧,溅起水花,响声清脆。风儿吹过,如尘的水滴飘飘洒洒,两边的岩石清凉湿润,偶见绿色青苔。山林,古木参天,山石林立,飞鸟啼鸣,松鼠在树枝间欢快跳跃。幽深的林间小路通向林中古刹,在远处,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宛若人间仙境。夜晚,深蓝色夜空,明月高悬,穿过树梢,月光倾洒在悠悠古道,虫儿低语,宁静迷人的山中月景。

一首古曲,用耳聆听,用心感受。你会听到泉声,虫鸣,鸟啼,看到树木,野花,小草。隐隐约约,暮鼓晨钟,从遥远的天际传来,落在寂静山林,小扣心扉……一首古曲,一幅唯美画面,展现在眼前。这,就是音乐的意境。跳跃的音符,林间舞动,在听者心里,装帧成一幅山水,铺展在眼前。很美。

在如水的音乐中独坐,一杯清茶陪伴,翻阅一幅幅中国古代山水画。明月,山石,云雾,茅草屋,亭台楼阁,古庙,江水,孤舟,老翁。构成每幅古画不同的绘画元素。不同的湖面,同样的意境深远。面对一幅幅作品,凌乱的心,安静了。置身于钢筋水泥筑成的火柴盒里,听不到窗外汽车飞驰而过的声音,楼下纳凉人的谈话,小贩高声的吆喝。人,走进画中。成为画中的人儿:坐在楼台赏月,与老翁一起江中披蓑独钓,躺在山间小溪旁闭眼静卧,在茅草屋前赏花望月,在荷叶漂浮的水上,坐在船中赏莲弹曲……说不出的清寂,旷远。仿佛穿越千年,袭一身古装,回归山林。守着园子,或背上行囊遍访古庙,或登高望远寄托情怀。这独坐,这意境,心变得博大、深远。

一直以来,我是喜欢油画的。我是被油画绚丽的色彩迷惑。当我开始翻阅这些中国古代山水画,我已经受了蛊,不能自拔。我迷恋绘画作品中的意境,心沐浴在自然风光里。心里有潺潺的流水,飘渺的云雾,安静的茅屋,也闻到清新的空气。思绪,在绘画作品中飞扬。看到未曾见过的景物,感受未曾有过的清幽心境。这心境,牵着你,万水千山走遍。烦躁,无奈,伤感的心,只一个刹那灰飞烟灭。你的心干净了,轻松了,无虑了。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你会发现,在大自然面前,人只是一粒微尘。微不足道。和自然界一样,有四季轮回,生生灭灭。那一刻,想远离繁华的大都市,寻一个世外桃源。不再日日马不停蹄。放慢生活的脚步,融于自然之中。不再承受生活的重压,好好享受人生。我们从自然界中来,要回归自然界中去。因为大自然太美,人生太短。

意境,一种感受,一种境界,一种情调,一种诗意。超越时间、空间。心虽小,意境很远。自然景物,浩瀚无边,只在那颗心里。小小的心,承载自然界中一花一草一水一山石一古庙。

读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站在洞庭湖边,天空一轮圆月高悬,清幽的月光洒在平静的湖面,宛如一面明镜。湖面洒满洁白的月光。耳边是贝多芬《月光曲》优美的旋律。远望君山,在夜色中,湖面似盘,君山似螺,高高地安置盘中。这是我梦中的洞庭湖,在如水的月光下,清丽,宁静。人未去,心已到。这,就是诗歌的魅力。这,就是意境的魔力。透过文字,一幅绝美的秋月湖光山色图呈现在眼前。读了诗,赏了画,美了心。

建筑,凝固的音乐。中央美术学院橡山学院,长廊蜿蜒曲折,似山中小径,上下起伏。别致的门,宛如山洞,闪电。宁波博物馆,悠远的意境,中国的山水浓缩在这座建筑里。印度泰姬陵,蓝天白云下,宛如一颗硕大的泪滴,轻落那块神奇的土地。莲花寺庙,绝美的设计,安静地盛开在一年四季,成为这块古老的土地又一胜景。

意境,真的好神奇。

无论音乐、绘画、诗歌还是建筑,不同艺术表达形式,同样会说话的语言,带给欣赏人心灵的关怀。这种关怀,是视觉听觉的感受,也是精神的愉悦。苍白的心有了色彩;枯竭的灵魂,湿润了;落满尘埃的心洁净了。这就是艺术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两个字——意境。

意境,刹那的感受,像灵感,不知不觉来了,袭击了你,就像喝了一杯陈年老酒,醉倒在这份美丽的情感里。你的心里,盛着滚滚的长江黄河,落日的余晖,一轮山中明月……一朵花,你看到花的海洋;一株草,你见到辽阔的草原;一滴水,你望到浩瀚无边的大海。那是你飞扬的思绪,浪漫诗意的心境。大美无言,美在心海。

意境是什么?浪漫诗意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冰冷的墙体有了温暖,紧闭的房门有了问候,生活的坎坷只是个短暂的旋律。人的生命,不老在美丽的意境里。

她说,退休后,我在郊区买一处小院。在院子里,种花,种菜。吃自己种的菜,绿色食品。那种生活,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想起陶渊明的园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有这样一片园子,房后是榆树,柳树,房前是桃树,李树。诗意地栖居,真好!想象着两鬓斑白的她戴着围巾,在院中春种秋收。坐在躺椅上读报小憩。月下拉一曲高山流水。渴望远离都市的喧嚣,渴望看到园中四季的色彩,渴望每天抬头望天看月,渴望闲庭信步。她梦中的生活,在那份意境里,等待着意境与现实相遇,握手。

想起儿时,我的家,居住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院子西边是一颗老槐树。绿树葱茏的日子,槐花在风中起舞,满地白色的槐花洒满庭院,泛着甜甜的味道。我时常坐在院中,花树下,读书习字。盛夏,月圆之夜,一家人围坐院中,吃着月饼、西瓜。闻着茶香,品茶。赏月,聊天。盛大的节日,和小伙伴在一起,拿着梯子,在父亲的陪同下,坐在房顶看五颜六色,瞬间即逝的烟花。那一切,被时间的长河淹没,如一首诗,一段怀想的乐章,一幅绘画珍藏在人生的记忆里。那记忆,变成勾起我无限遐思的意境。是友人的,也是,我的。遥远的记忆苍老在时代的发展里。我在用今天的艺术,纪念昨日的生活,享受意境,缅怀过去。

意境,真的好。独处一室,享受一份豁达,浪漫,诗意。人在意境里,宁静致远。美好的人生,生命的寄托,从意境开始。

② 经典的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是我国的一种文体,它有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现如今,许多古诗词被人们创作成书法作品,有非常高的氏春局艺术价值。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的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

优秀的古诗词毛笔书法图片

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 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 抒情诗、送别诗、 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怀古诗( 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 [1] 《 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森森。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古诗词的文学风歼让格

③ 古诗精美的硬笔书法作品图片

古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泛称,它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现如今,古诗的硬笔书法作品得到人们大量的喜爱与欣赏。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诗精美的硬笔书法作品图片。

古诗优秀的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古诗句子的整齐

古典诗歌,除了词和曲以外,多数是句子长短整齐的,如《诗经》基本上是四言,《楚辞》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体诗和近代诗大多数是五言或七言。比如:

关关睢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④ 楷书书法精美作品图片欣赏

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只有楷书的基本功扎实了, 其它 书体的学习就会轻而易举。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 楷书书法 精美作品图片欣赏_楷书书法作品图片大全,希望你们喜欢。

目录

楷书书法作品大全欣赏

楷书四大家组成成员

浅谈楷书艺术魅力

楷书书法作品大全欣赏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1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2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3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4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5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6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7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8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9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10

<<<

楷书四大家组成成员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着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代赵孟頫(fǔ)(赵体)。

1.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其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着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善篆、隶、真、行、 草书 ,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

浅谈楷书艺术魅力

文人或是作家书法在当今大 文化 背景下,已日趋形成中国书法的一壁江山。作家里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有着鲜明的文人特点,不管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带有很浓的文气,这是区别于专业书法家显着的地方。

怎么看待作家的书法作品,在书法界已成为当下热论的焦点,专家们普遍认为,作家的书法作品应与其文学作品分而论之,所从事的书法艺术不应被作家的光环所笼罩,或者说不要顺着作家的文学名气,去探寻其书法的讯息。抛开其他艺术才华,就光论其书法,理应是顶呱呱的,是被专家认可的,被大众喜爱的,被社会公认的。书法才华与作家的名分或名望毫无牵连,作品摆在那儿,一定是名副其实的书法水准,而不是所谓的“名人字”。“名人字”是先有人,后谈字,而地道的书法,是先有字,后见人。当然“人”与“字”也是相互影响,互相映衬的。人品好,自然决定着字品,有德有艺,作品才站得住。

回顾历史,不往远说,活跃在文坛的现当代作家,就有很多人可以书写出非常棒的书法作品,其功底深厚,舒缓劲健,力透纸背,完全可与书法家们比肩而论,或就是名副其实的书法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沈从文、老舍、姚雪垠、周而复、孙犁、李准、刘征、赵长青、黎晶等人,都能在文学以外,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书法世界。

作家没有理由拒绝或是远离书法。书法,乃中国文化之瑰宝,在中国已沿袭了五千多年,是历朝历代文人们特别钟爱的。书法来源于文字,文字滋养着书法。作家爱书法,应该说自打有文字的那天起,就决定了这样一个骨肉关系。作家为什么爱书法?准确说,爱书法的作家们为什么对书法痴迷,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中国 传统文化 最基础的要素所决定的。文学与书法归属于我国一脉相承的文与字所构成的璀璨的“文字文明”,文学与书法同道同源,习文者潜具书法的基因。二是可以光鲜和润泽作家的由内到外的艺术气质与多维形象,使作家的艺术特质之外延更加唯美完善,继而可使作家更加自信和豁达。同时有效提升其艺术美誉,延展艺术领域,灌注艺术实力。三是跨艺术界有利于吸吮更丰美的艺术营养,还可结交大批书法界的朋友,以文会友,以书会友,使文学与书法撞击出更绚丽的艺术火花。四是实现“以书养文”,即以作家的书法作品补养作家的文学创作。目前我国能靠写作拿到版税的作家寥寥无几,大多数的出版物不但不挣钱,反而要掏自己的腰包,于是以书法补养文学创作无疑是一个好模式。随着我国书法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作家们特别是名作家们比较上档的书法作品能获得较可观的收入,从而达到文学与书法互惠发展的效果。当然大部分作家并不是为了收入,他们有的是陶冶情操,有的是以书法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感,还有很多人心向公益事业,有人有单位求他们的字,他们的心理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分文不取。

作家书法已成为中国书法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有些人就喜欢作家的书法作品,当问他们为什么就喜欢作家的书法作品,他们说的更多的是感觉:感觉作家的书法有作家的味道,有作家的深邃,有作家的灵动。

<<<


楷书书法精美作品图片欣赏相关 文章 :

★ 楷书书法精美作品图片欣赏

★ 楷书书法获奖作品图片欣赏

★ 楷书书法古诗作品图片欣赏

★ 精美的楷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 钢笔楷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 楷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 楷书书法字体作品图片欣赏

★ 楷书书法图片欣赏

★ 古诗精美楷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 好看的楷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⑤ 经典的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展示

古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泛称,闷轮它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古诗的书法作品受到人们大量的学习与喜爱。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的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展示。

精美的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 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 抒情诗、送别诗、 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怀古诗( 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 [1] 《 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衡宽律诗,排律(长律)

古诗的文学风格

⑥ 古代诗歌毛笔书法图片作品欣赏

中国古诗博大精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而古诗也是书法创作最好的素材。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古诗毛笔书法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古诗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毛笔书法作品图片5

中国最唯美的9首古诗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谈哪三、《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四、《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五、《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含扰码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六、《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七、《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八、《离李局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九、《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⑦ 横式书法作品欣赏

横式书法作品非常的适宜观赏,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书法艺术作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横式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横式书法作品欣赏

横式书法作品图片4

书法那些事:书法艺术的丑

《兰亭序》 书写:王羲之 内容思想: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表达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的思想。行笔基调:轻快、细腻、华美。行笔基调:轻快、细腻、华美。“形、义、情”特色:其书法“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书写者王羲之以轻快、华美的笔法(笔画)表达快乐的文字内容,以细腻、华美的笔法(笔画)表达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的思想。文字笔画所赋予的情感与文字内容所蕴含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得到后人审美情感共鸣,被誉为天下第一大行书。

书法艺术的丑, 在书法艺术中,如何区分书法艺术的美与丑。这得从美学理论中去寻找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美是一个复杂的学问,从美学诞生以来对美是什么,什么是美?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人人都可接受的定义。

每个人的眼中都有自己的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人的原始本能,美在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中,美和我们天天相伴,美无处不在,并影响我们的一生。

《祭侄稿》 书写:颜真卿 内容思想: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表达悲愤慷慨的心情。 行笔基调:浑厚、凝重。“形、义、情”特色:书写者颜真卿以自成的书体、厚重的笔画随情挥洒,任笔涂抹,形成了悲愤慷慨、凝重悲壮的意境。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其文字笔画和内容思想双重情感充分地融合统一,渲染了气氛,增加了艺术感染力,成为行书典范,屈居天下第二大行书。

书法艺术的美在形式上是和谐、匀称、有比例、有秩序,令人产生愉悦、振奋、幸福的事物;书法艺术的丑则是形式上的不和谐、失比例、不匀称、无秩序,令人产生厌恶、杂乱、痛苦的事物。丑与美是相比较、相伴而生、相依而存在的对立事物。

汉字书法是唯美的的事物,它追求文字书写的优美,即:讲究和谐、比例、结构、端正、统一,反之,则为丑。那么丑书法能成为艺术吗,从丑书法艺术中能够悟出美吗?这是值得书法人去探索、研究的一个问题。

《丑的美学》(1853年罗森克兰兹)理论产生是有社会背景的,当时,人们厌恶社会的贪婪、凶残、丑恶现象,丑的东西麻木了人们的审美观,就把美看成虚伪、做作、假善。人们以扭曲、逆反、肢解的方式来发泄并表现内心世界的情感,通过艺术地制造丑,透过丑看到了丑背后的美。那时的西方世界出现了抑美扬丑的艺术风潮。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出现了很相似的历史,清朝的科举制以书取人,因为文字书写的丑,把很多有德才的志士挡在了仕途之外。于是有的人,在没有能力达到书写董其昌书法水平的情况下,就以叛逆、扭曲、肢解的书法形式来表达对科举制的不满。有的甚至让自己的小孩、妇人学习董字,以表示那是小孩、妇女都能做到的,却难倒了堂堂大丈夫的一种对科举制的抗议。丑书法开始萌芽了,碑体兴起、书道自然、反书奴倡个性、以倚斜扭曲取代端正等等书法现象充斥了清朝至今日,余毒日盛。堂堂的大丈夫玩不出那雕虫小技的能事,却不如那些妇女、小孩做的事,可谓浮懆,眼高手低。书法虽小技之道,却蕴含着一个人意志品质,没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精神和头悬梁锥刺股的实干行动,就只能胡涂乱抹了。

《寒食帖》 书写:苏轼 内容思想:抒写寒食节人生之叹,表达了苏轼惆怅孤独的心情。行笔基调:典雅、清逸、简洁。“形、义、情”特色:作者在苍凉惆怅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一开始心缓笔缓,随后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全篇笔随心境而变化,一气呵成。作者将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文字笔画和文字内容情感充分融合,达到极致,堪称“天下第三行书”。

西方是没有书法艺术的,丑的艺术形式往往表现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的艺术形式上,不是所有美的事物都能通过丑的东西看到美。书法艺术的丑是看不到美的事物的,扭曲、杂乱、肢解的文字让人读起来无所事从。特别是那些不能识读的书写,就更显得没有文化了。人人都认识这个字、都那么书写,你偏要搞点花样,把它变成了别人不能识读的文字,这是一种没文字文化素养的表现。常常令人产生厌恶、不能识读、无病呻吟的文字书法,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美,同样表现不出书者的哭笑、喜怒、哀乐、善恶的情感来,人们只能从文字表达的内容来解读你的情感,涂鸦只能是丑怪。美学理论认为:中国传统美学独特的审美形态是“中和”。“中和”是居中不偏,兼容两端,中庸平正,、不偏不倚、不过不及,平衡协调,辩证统一,不走极端。丑书法不是逆反,就是走极端,无美可言。

《淡墨秋山诗帖》(米芾) 书写:米芾 内容思想:表达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和厚爱。行笔基调:绮丽、清雅。“形、义、情”特色: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潇洒俊秀,倜傥风流。全文绮丽如秋云织锦,烂漫若春花争荣,精巧、秀丽、清雅。这与诗中诗人与友人“重携手”的情感相融合,文字笔画所赋予的情感与诗的意境、情感完美统一。

附释文:淡墨秋山尽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雁塔圣教序》 书写:褚遂良 内容思想:宣扬和阐述了佛教的哲理,高度评价和赞扬了玄奘法师不避艰险,长途跋涉到天竺(印度)取经,及全力从事佛经翻译工作的精神,还颂扬了唐太宗提倡佛教的政策。 行笔基调:雍容、婉畅。“形、义、情”特色:褚遂良把晋人的韵趣和兰亭的笔法融入端正严格的楷体,在朴茂中加入华丽,在刚劲中渗入遒媚,劲秀饱满,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与《雁塔圣教序》求法精神相吻合,与圣教所宣扬的修心养性,圆满人格相一致。文字笔画所赋予的情感与文字内容所蕴含的思想完美统一。

《砥柱铭》 书写:黄庭坚 内容思想:奉执节励行,远邪佞而近忠义之精神,行清洁而有砥柱之气节。 行笔基调:典雅、清逸、简洁。 “形、义、情”特色:《砥柱铭》为黄庭坚晚年书风成熟时期重要的大字行楷书代表作。笔画锋利、爽劲而又颇具动感与气势,有暴风骤雨、诡异莫测之势。字体舒展而纵横、雄逸而豪迈,奇宕而飘逸,沉着而痛快,给人一种博大磅礴之势。这与《砥柱铭》全文内容奉执节励行,远邪佞而近忠义之精神,行清洁而有砥柱之气节一脉相承,真正做到了形式(书体笔画)、内容思想(意境)、情感审美的完美统一,不愧是道义精神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长征》 书写:沙孟海 内容思想:表现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行笔基调:浑厚、峻险。“形、义、情”特色: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潇洒俊秀,倜傥风流。全文绮丽如秋云织锦,烂漫若春花争荣,精巧、秀丽、清雅。这与诗中诗人与友人“重携手”的情感相融合,文字笔画所赋予的情感与诗的意境、情感完美统一。

《新月》 书写:启功 内容思想:描绘了五彩缤纷月下海滩,表达了游人快乐的心情。行笔基调:清新、隽永“形、义、情”特色:我们再来看看当代大家启功的书法:一钩新月印滩涂,水碧山青世所无,仙景不须求外物,行人步步踏明珠。这是一幅美丽新月下行人游玩海滩的欢乐图。启老采用了清新、隽永的笔画书写,使书写的笔画很好地烘托了诗作的内容思想(意境),完全做到了形式(书体笔画)、内容思想(意境)、情感审美的完美统一,名副其实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