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墨菲定律无处不在,你信或者不信,它都在那里
当你开始寻找墨菲定律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无处不在:
要迟到了,偏偏一路红灯;
刚洗完车,就下雨了;
自己排的那一队,永远行进最慢;
越想找到的东西越找不到;
重要的东西如果掉地上了,一会滚落到最重要的橱柜下面;
……
不止是物品,人和动物也是如此:
在别人面前,总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
手里拿满东西,鼻子开始痒了;
……
定律中的定律——墨菲定律,位于其他所有定律之上,它就像宴会上的不速之客。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墨菲定律都会绊倒你,耽搁你,让你有挫败感。你越努力,收到的阻碍就越大。
可能出错的事终将出错?
和所有伟大的定律一样,墨菲定律的公式也极其简单。很所有伟大的定律一样,它也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你和它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会发现它牢牢地掌控着地球。你无法避开它,就像你无法避免面包片涂黄油的那一面落在地上一样。墨菲定律及其衍生定律在各方面阻碍着你,你是不是经常感到:
不可能出错的事也会错;
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只会让它变得更糟;
害怕事情出错儿什么也不做,即便如此,也还是会出错。
194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空军基地的工程师在进行碰撞实验时发现了墨菲定律。随后,这一定律迅速流传下来。该定律的踪影无处不在:人们突然发现公交车总是三三两两一起到站;越想找到的东西越找不到;重要的东西如果掉地上了,一会滚落到最重要的橱柜下面;……这要说下去将没完没了。不止是物品,人和动物也是如此:在别人面前,总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手里拿满东西,鼻子开始痒了;……这些事情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过吧?
有没有合理的解释呢?
英国科普作家理乍得·罗宾逊在《无处不在的墨菲定律:为什么越担心的事越会发生》一书中阐述了这些疑问背后隐含着的科学事实:
我们现代人的大脑构成及各部分的职能与数百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没有任何区别。我们还一直是遵循着丛林时代形成的思维模式来处理事情。
罗宾逊剖析了墨菲定律在人们生活、工作等方面运行的心理机制,并解答了上述问题。语言幽默,你可以在轻松阅读的氛围中了解墨菲定律的神奇之处,进而将其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旦转错一次弯,就会一直转错弯?
最令人讨厌的地方在于,每次你行驶至交叉口就会想起自己上次转错了弯,所以你特别小心,告诉自己这次一定不能出错,但是却完全没用,你还是走错了路。
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记忆的怪癖。当你行至转弯处,你试图回想上次发生的事情。你对向左转发生的事情没有丝毫记忆。然而,右转弯看起来很熟悉。你想起了沿这条路行驶时发生的趣事。因此,在对疑问和肯定的权衡下,你匆匆地转向了右边。
这个重要性的路口激发了向右转发生的趣事的记忆。把两种记忆联系起来的行为称作条件反射。100年前俄国的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用狗进行了一系列着名的实验。喂狗的时候,他每次都摇铃铛。最后,它们把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铃铛一响,狗就自动分泌唾液。许多心理学家都把条件反射看做大脑的基本功能。
条件反射常常发生在最奇怪的地方。有些朋友告诉我,听到烟雾警报器的响声,他们就会觉得很饿。这是一种奇怪的反应,但也有原因可以解释:小时候,烟雾警报器的声音代表他们的父亲快要做好晚饭。这种有点奇怪的条件反射到如今还一直伴随着他们。
对你而言,条件反射导致你转错弯的次数越多,下一次你越可能再次转错。
要应对这个交叉路口,你需要一点厌恶疗法。如果你正向右转时,遭到了一次电击,你肯定会记得不要再这么做。下一次到转弯处,你的记忆会让你把“向右转”和“伤痛”联系起来——这是另外一种条件反射。
可能你现在会争辩说你的确受到过令人不快的冲击——孩子们说“爸爸,你这个傻瓜,我们又走错路了”——但是这发生得太晚了,你们已经驶上了一条细小农路。要产生效果,冲击必须在看到交叉口的瞬间发生,如果不是这样,你就无法建立联系。
为什么我们总会听错话?
大脑监控着周围所有的噪声。语音发生了微小的变化就值得特别关注,即使它们的音量很低。
当你旁边的一对夫妇压低音量低声耳语时,你开始警觉;你的耳朵竭尽全力想要听清他们的说话内容。当你窥探邻居时,你听不清全部的谈话内容,只能听到一部分。大脑添加了它认为缺少的部分。通常你能猜对,但有时也会出错。而大脑往往会从它接收到的声音碎片中,听取它想听到的声音。
一天早晨,三个醉汉扑倒在马路上。“今天是个晴天(sunny),是吧?”第一个说道。“不是,今天是礼拜四(Thursday),”第二个回答。“我也渴了(thirsty),”第三个说道,“我们再喝一杯吧。”
最近我在北京和一位中国女士进行了一次墨菲式的交谈。女士的英语发音不是很好,但我觉得我们的谈话很顺畅。女士说,她的工作是为来到北京的人们找马。我说自从我到北京后,从来没有见过马。“是的,”她说,“在北京的每个人都有一匹马。” “每个人?”我急忙说,“但是我一匹都没见到”。“那他们住哪儿呢?”她说。我们停了下来,我意识到我们正在谈论的是“房子”。“马”(horse)与“房子”(house)英文发音的细小差别导致了一场奇怪的而荒谬的谈话。
为何对手那么强大,球赛最后一分钟那么漫长?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上无聊的化学课时,你感觉时间慢得像蜗牛爬;而遇到你喜欢的 历史 课时,则觉得时间飞逝。“墨菲先生”告诉我们,其实这是我们的内在时钟在作怪。我们拥有好几个内在时钟,从测定寿命期限的时钟到测量几分之一秒的时钟,他使我们能将以每小时100英里速度打来的网球沿直线打回。
当我们涉及用时间来测量事件时,足球赛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此时,所有正常的参照标准对它都不成立,真实的世界后退,新的现实出现。
比赛的最后一分钟持续了一个小时。
你们队以一球领先,只剩下一分钟,对方球员围着你们的球门不停射门,球砰砰砰地打在门框上。那个魔鬼裁判很明显受制于对方球队的经理,如果他现在吹哨该多好;或者即使是瞄一眼手表也好。一分钟怎么那么长呢!现在你知道了,那是因为你处于恐慌之中。你的内在钟表走得飞快——所以他的手表慢得像爬一样。
对方球队的球门更小;他们的守门员更壮;细想一下,他们各个方面都更强。
在球队呆了很多年,再看着我的孩子在球队踢球,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每次对方球队都比较强大。基本的数学知识告诉我这不可能。不可能每次都这样。这肯定是出于害怕对手而产生的幻觉。
对充满丰富想象力的人而言,正常的球赛充满了不公平现象。很明显对方的守门员一直在球门口移动,但裁判员却视若无睹。很明显上半场球场倾向他们那边,而下半场风向对他们有利。
心理学家有时候会考虑是否我们大脑中周围世界的图片和照片不太一样,更像一枚中世纪硬币,重要的人比普通人更大,好人闪闪发光,漂浮在空中,而坏人热得吓人,住在地面的山洞里。在球场上,对方球队是强大的、无情的、咄咄逼人的;而我们队上顽强的小伙子们有母亲爱着他们。如果对方赢了,那就是文明的终结;而我们赢了,就是真理的胜利。
如果你现在对墨菲定律已经非常敏感,你会发现,和以前相比,它们出现在你日常事务中的概率更高了。你可以有意为之,说服自己相信一起发生的事存在因果关系,它真的会变成这样。
墨菲定律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如果你积极地看待它,它可以成为我们理解生活的重要部分。
⑵ 墨菲定律的全部定义是什么
让墨菲定律成立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大于零的概率;另一个是时间够长(换句话说是样本够大)。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英文:Murphy's theorem)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墨菲定律”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人把它当作回天无力的借口,有些人则把它当成提醒自己随时保持警惕的警钟。面对软件中隐藏的功能缺陷,如果我们能想得更周到、更全面一些,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就可能将缺陷率降到最低。
墨菲定律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科学理解,积极对待,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墨菲定律带来的负面影响,始终保持快乐成功的心态。成功的机遇或许就蕴含在一个个风险当中,学会如何应对风险,并不断从中学习成功的经验,这样我们就更加容易把握成功。
(2)墨菲定律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墨菲定律的科学解释
每种定律都可以由一种或几种简单的数学或物理学定律来解释,墨菲定律背后的科学解释就是宇宙的熵增现象。
通常认为,我们的宇宙目前处于膨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事物倾向于转化成杂乱无序且平均分散在空间的微观粒子及热辐射,这种无序性增强加大就称为熵增。
而通常人类活动的目的是建立集中的、有秩序的事物,比如将铁矿石熔炼成钢铁构件,将沙子制作成芯片,这与整个宇宙的自然规律是相反的,所以无论是说大自然的惩罚也好,说违反客观规律的代价也好,墨菲定律这种破坏有序事物的定律就是大宇宙环境自然规律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