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钱塘江一共有几种潮景其中哪些潮观最为壮观
引言: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古代还有诗人对于潮景这么写道:“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 。”因此,每当观潮的日期来临时,钱塘江就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去参观潮景。对于钱塘江的潮景,你知道有哪些吗?你会区分吗?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三种钱塘江的潮景。
三、回头潮
对于没有看过潮景的人来说,回头潮听起来就像是潮水回头了,这时心里就会不由得产生疑惑,水都是被风吹着向岸边送去,怎么会回头呢?其实回头潮是因为涌潮遇到了一些障碍,比弯差亏如说山体、丁坝等建筑物才会折返形成回头潮。好了,钱塘江的潮景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埋神大家在观潮的时候注意自身的安全,千万不要因为看不清就翻越栏杆跑到前面去观看,每年观潮时为此送命的也大有人在,生命诚可贵!
B.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钱塘江滩涂上现“参天大树”,如何描述这一美景
近日,在浙江嘉兴海宁有一位摄影师拍到了这样一个景象。随后他发布在了网上,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从他发布的照片我们看到是在江边的滩涂上有一颗参天大树,突然显露出来,而且枝干繁茂,足足有数百米高大。看到了潮汐树形成的图案,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潮汐术这种自然景观的形成,这是一种在海陆交汇处才能够发现的景观,它生长在潮间上,因潮汐之间的往来潮水就会在海滩当中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冲刷,从此就会形成一道道的潮沟。向着大海的一侧延伸出一条条的枝干,又延伸出无数细小的枝丫,从高空俯瞰就像是一颗巨大的潮汐树形成。
C. 搜集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打印下来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千米。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潮旁旁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钱塘江两岸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禅好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线。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南部黄山地区的青芝埭尖,流经14个县市,注入杭州湾。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极佳,统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称钱塘江,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点,故称之江。现丰钱塘江或之江称全江。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河床纵剖面有庞贺启铅大的沙坎隆起,从乍浦起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仓前附近达到顶点,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闻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干流依势向东北注入杭州湾。河流呈羽状水系。杭州湾呈喇叭状。
最早提出钱塘江源头的是《汉书·地理志》,该书简略地提出浙江“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后汉书·地理志》又提出“浙江出歙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肯定了汉书中的说法。此后人们一直把新安江上游作为钱塘江的源头。
20世纪30年代,地理工作者实地考察后,认为钱塘江发源于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开化县马金溪。20世纪50年代,电力工业部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和浙江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联合组织的钱塘江查勘队,对钱塘江进行流域性的水利土地资源的查勘,确定了钱塘江源出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莲花尖。1979年版的《辞海》有这样的记载:钱塘江,旧称浙江,浙江省最大河流,上游源出浙皖赣边境的莲花尖。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再次组织了江源勘查,提出新的意见,认为钱塘江源头,应该在安徽省休宁县龙田乡境内的龙溪(即龙田河),即青芝埭尖。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组织了一支科考队,对新安江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确定钱塘江正源是新安江,源头位于安徽省休宁县海拔l600多米的怀玉山主峰六股尖。入海口位置是浙江省海盐县的澉浦至对岸余姚市的西三闸一线,全长605公里。
2010年9月,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发布了《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关于启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湖泊面积数据的公告》。在该公告中,钱塘江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 公里;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 公里。在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对外交流、教学等对社会公众有影响的活动中应当使用该数据。
希望可以帮到你
D.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与图片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浙江省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最佳观潮胜地),故亦称"海宁潮"。钱塘江大潮是最壮观的海潮。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涌潮地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而在世界上,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 这三潮分别是印度恒河潮,巴西亚马逊潮与中国钱塘江大潮。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
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绕地-月(日)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2]
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公里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
风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图片:
E. 钱塘江的资料和图片(钱塘江的资料)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钱塘江的资料和图片,钱塘江的资料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钱塘江参考资料 ...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钱塘江的资料和图片,钱塘江的资料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钱塘江参考资料 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2、全长410公里,流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
3、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着名的“钱塘潮”。
4、 钱塘潮也叫“海宁潮”模辩颤,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所见到的海潮最为壮观。
5、潮汐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海面发生的定时涨落现象。
6、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向内逐渐浅狭,潮波传播受约束而形成。
7、涌潮袭来时,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
8、 钱塘江 中国浙江省最大河流。
9、旧称浙江。
10、有两源:正源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南六股尖,自西向东南,入浙江省后至建德市梅城与来自西南的兰江相汇后,向东北流至澉浦附近,注入杭州湾,全长605千米。
11、流域面积4.88万平方千米。
12、钱塘江自河源至河口,各段分别有不同名称。
13、河源段名冯村河,自鹤城至流口称大源河,流口至屯溪名率水,屯溪至浦口称青溪,浦口至梅城称新安江,淳安以上又称徽江,亦称歙港,梅城至桐庐称桐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称富春江,闻家堰至杭州闸口段,河道曲折,形如反写“之”字,称灶消之江,闸口以下流经钱塘县(今杭州)的一段始名钱塘江。
14、现以最后一段名称泛指整条河流。
15、南源开化江发源于浙、皖、赣交界的莲花尖(后又改为安徽省休宁县的青芝棣尖),其上、中、下游各段也随地而异称,上游衢州以上称常山江;中游衢州到兰溪称衢江,又名信安江,衢江自西北向东南流,至南溪后北折,因沿兰阴山东麓流出,古时两岸多兰花,故名兰江,又称兰溪,北流至梅城汇入主流。
16、钱塘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600~2000毫米。
17、水系发达,较大的支流除兰江以外,还有乌溪江、金华江(婺江)、壶源溪、浦阳江和曹娥江等。
18、旦败干支流的中、上游,大多穿行在地面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之中,河床比降大,险滩、跌水多,属山区性河流。
19、梅城以下至芦茨端口,是着名的七里泷峡谷。
20、出七里泷后,河面开阔,水流缓慢,水量大增,多年平均径流量431.4亿立方米,径流的多年变化较小。
21、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262.8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有205万千瓦,已建成新安江、富春江、黄坛口等水电站。
22、干流自梅城以上通轮至建德市白沙。
23、梅城以下,百吨级船只终年可在杭州到兰溪之间的江道上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