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上关于坚守道德底线的素材
1、吴佩孚
吴佩孚曾经是一个北洋大军阀,1931年后蛰居北平。1935年10月,日本人搞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上门来拉吴下水,被吴拒绝。1937年10月,土肥原贤二亲自出马找吴出面组织伪政权,亦被吴拒绝。为明志,吴特别买了一具棺材放在客厅里。1939年12月,吴佩孚因牙病病逝于北平。
纵观吴自九一八以来,虽是落魄政客,但至死都没有与日本人合作,保持了一个中国人的政治气节,也可以说是坚守了一个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值得称赞。
2、徐悲鸿拒绝给蒋介石画像
1935年,名声鼎盛的大画家徐悲鸿从巴黎刚回来,蒋介石就特意差张道藩来请徐悲鸿给他画一张半身像。张道藩尽管说了许多好话,可是都被徐悲鸿断然拒绝了。徐悲鸿说:“我是画家对你们委员长丝毫没有兴趣。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张道藩非常吃惊地说:“对委员长你没有兴趣,你对什么有兴趣?”徐悲鸿冷冷地笑了笑说:“我对人民大众感兴趣。”张道藩说:“这么说肯定不愿给蒋委员长画像了?”
徐悲鸿说:“是的,是这样。”张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我奉劝你还是不要做这样愚蠢的事,免得后悔。”徐悲鸿看了张道藩一眼说:“我永远不后悔。”
3、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
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
4、皖南事变
1941年1月,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敌人软硬兼施,企图制服他。但叶挺威武不屈,坚持斗争,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尊严。
他在狱中还写下了大义凛然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哪能从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记生!”
5、坚守道德底线,更要做到坚守道义
南宋末年,宋都临安被元军攻破,文天祥面对元军高官厚禄的诱惑,毫不动心。元军没办法,只得把他囚禁起来,折磨他,但为了民族大义,他始终没有屈服,反而写下了令人感佩的《正气歌》,最后英勇就义。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捍卫民族大义。
② 品德的作文素材
于谦一身清白
于谦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19岁时写《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诗明志,激励自己。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蔑视荣华富贵,珍视道德修养。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达19年。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
周恩来照镜自勉
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在青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边,贴着他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面前照一照。纵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他就是这样做的。
溥儒不为名利所动
溥儒,字心畲,着名书画家,清宫宗室。为人清室。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其史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理论论据
1、君子以反修德。《易经.寒卦》
2、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
3、土无求于世,惟求无愧于世。明.何良俊《语林.语言下》
4、好名好利,均为失德。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5、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6、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晋.傅玄《傅子.正心篇》
7、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
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汉书.司马迁传》
9、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唐.元稹《元氏长庆集.酬别致用》
10、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春水》
11、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志身。汉.韩婴《韩诗外传》
1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13、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两轮,如鸟两翼。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14、修身以为弓,娇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汉.杨雄《法言.修身篇》
15、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一个人更有成效。希腊谚语
16、养身莫过于养性,养性莫过于养德。中国谚语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宝。中国谚语
18、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19、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20、才智英敏者宜以问学摄其操,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明.洪应祖《菜根谈.修省》
21、止谤莫如修身。汉.徐干《中论.虚道》
③ 德才兼备的素材和例子有哪些
德才兼备的素材和例子有范仲淹、苏轼、岳飞、辛弃疾、于谦。
1、范仲淹
众所周知,范仲淹的散文水平极高,代表作《岳阳楼记》入选教材,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为不少人的座右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经典。殊不知,范仲淹也写得一手好词,尽管只有五首词保存下来,但每一首都堪称精品,比如《苏幕遮·怀旧》、《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为官清廉,他敢于直言,只要有利于江山社稷,明知道会得罪皇帝,他也要直言不讳。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官,好友劝他尽量少说话,得过且过就行,范仲淹说了八个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去世后,谥号“文正”,这是古代文官的最高谥号,也是对他人品的肯定。
2、苏轼
作为宋代最着名的词人,苏轼的大名如雷贯耳,同时代的文人当中,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就连王安石、欧阳修也要甘拜下风。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的作用不容忽视,有人给出如此评价:“东坡乃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
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本可以选择保持沉默,不得罪任何一方。然而,出于对天下百姓的考虑,他直接指出新法的弊病,与王安石结下梁子,结果被贬到外地。司马光当宰相之后,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此时的苏轼又坐不住了,指责司马光的做法不对,这次又得罪了司马光。
纵观苏轼的一生,几乎没过几天好日子,被贬官成了家常便饭,但他的初心不改,始终坚持为国为民的原则,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敬佩。
3、岳飞
两宋三百余年时间里,朝廷一直采取重文轻武的策略,从而导致名将的数量少之又少,被金兵按在地上狠狠摩擦。在此危急时刻,岳飞挺身而出,带领岳家军高歌猛进,打得敌人找不到北。正当他准备直奔金兵老巢时,宋高宗赵构听信谗言,强行让他班师回朝,然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处死。
宋高宗的做法让人痛恨,岳飞之死令人惋惜,“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梦想化为泡影,“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愿望再也无法实现。岳飞的那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写出了内心的无助和无奈。假如岳飞只做个文人,凭借他的才华,必然会有更高的文学成就。
4、辛弃疾
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是继苏轼之后豪放派的领军人物,南宋众多词人里面,唯有李清照能与之相提并论。从某方面来说,辛弃疾跟岳飞很像,早年就立下报国之志,做梦都想把金兵赶走,夺回失去的大宋城池。二十二岁那年,辛弃疾就建立功勋,带着几十人冲入敌营,活捉叛徒张安国。
只可惜,朝廷并没有重用他,使得辛弃疾壮志难酬,只能把心酸无奈写入作品之中。
5、于谦
明朝英宗年间,英宗皇帝听信奸臣王振建议率二十万主力精英部队征讨蒙古瓦刺,结果全军覆没,并损失随军多位朝廷大臣,一时间,京城留守大臣们人心惶惶,没有信心守住都城北京,于是有人建议迁都南京。国家危难之际,兵部尚书于谦厉声顿呵:提议南迁者一律斩首。
随后,在没有皇帝、群臣慌乱、国家危难之际,于谦大胆主持朝政,组织训练老弱残兵组成的军队,并亲自领兵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北京保卫战,成功击退瓦刺军队,推立新的皇上继位,可以说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拯救了国家,立下大功!
然而,若干年之后,有奸臣诬告于谦专权,皇上听信,于谦被冤屈下狱后处死。
④ 中学生道德黑板报素材
中学生是我国未来公民的主体,他们的知识和道德素质状况,特别是道德素质状况对我们国家在二十一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关于道德黑板报怎么做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道德黑板报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希望对你有用,欢迎阅读!
道德黑板报图片:
道德黑板报图片1
道德黑板报图片2
道德黑板报图片3
道德黑板报内容1:
1、学习道德模范,树立文明道德风尚。
2、评道德模范,树群众典型,倡导文明新风。
3、积极参与楚州区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热潮。
4、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
5、崇尚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
6、道德是立人之本、创业之策、为政之根。
7、学道德模范,树文明新风,促社会和谐。
8、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9、人人参与道德建设,美德养成从我做起。
10、评选道德模范,倡导文明新风。
11、楚州区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已启动,敬请您为道德模范投一票。
12、学习道德模范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3、讲道德,做好人。
14、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富裕、魅力、文明、和谐新楚州。
15、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楚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16、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
17、知荣辱树新风做文明的楚州人。
18、学模范,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
19、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德育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
道德黑板报内容2:
1、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巨集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钜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4、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5、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萨迪
6、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援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7、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车尔尼雪夫斯基
8、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9、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1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11、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12、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3、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14、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15、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16、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17、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0、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克 看过此黑板报的人,还:
⑤ 有关道德修养的素材
简评:此文构思新颖,内含隽永。文章由“恐人知与恐人不知”引申出对名利的不同态度,肯定材料中胡质的做法,以“千古一梦”为题,蕴含深远,耐人咀嚼。作者知识面丰富,行文老到,文中引用陶渊明、李若水、岳飞、秦桧、薛宝钗等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批判了由古以来在名利二字上看不开、放不下的可知情结。 全文紧扣话题,旁征博引,显示了作者较深厚的文字功底。延伸训练1 、当代诗人北岛在《回答》中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你是怎样认识这两句诗的,它引发你想到些什么呢?请以“卑鄙与高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写作提示北岛的诗句,在强烈的对比中直斥了“文革时代”的是非颠倒和善恶混淆,富有警世作用。不过,写此题时也可运用辩证的眼光予以分析:一方面,卑贱者得志猖狂,高尚者受辱含冤,这样的情形,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在某个历史阶段甚至还极为突出;但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正趋于减小,而且历史是公正的,时间将证明一切,卑贱者终会遭人唾骂,遗臭万年;高尚者必然流芳百世,为后人敬仰。所以,追求崇高,排斥卑贱,毫无疑问应该成为我们人生乐章的主旋律。2 、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请你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写作提示写本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立意:一、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二、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三、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四、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五、产生尊严的是理性――对正义的执着,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这是尊严与“面子”的根本区别。只有摈弃了虚荣的“面子”,树立起真正的尊严,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真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