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求素材图片!宽阔的大海上一艘船驶向远方
第一张(艺术的)
http://www.ronscobie-marineartist.com/Polly%20Woodside.jpg
第二张
http://www.letstakethekidstravel.com/TripReports/images/M_V_Explorer.jpg
第三张
http://www.pilotmag.co.uk/wp-content/uploads/2008/09/pic-9a-anchored-off-devils-island1.jpg
第四张
http://www.zastavki.com/pictures/1600x1200/2008/Ships_Bon_Voyage_008189_.jpg
第五张
http://compareandy.files.wordpress.com/2008/07/pict0019.jpg
第六张
http://newsfromcarnivalcruiselines.files.wordpress.com/2008/11/carnival-dream-rendering.jpg
第七张
http://ido.thethirdmedia.com/article/frame.aspx?turl=http%3a//ido.3mt.com.cn/article/picview900298c30p3.ibod&rurl=&title=%u4E2D%u56FD%u6D77%u519B%u9662%u6821%u5B66%u5458%u7684%u6D77%u4E0A%u6447%u7BEE....%28%u56FE%29%u56FE%u7247%u7B2C3%u5F20
第八张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5/Picton_Castle_Under_Full_Sail--678kb-1-.JPG
‘贰’ 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微信图片中有水石帆船海鸥,这样好吗
提起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微信图片中有水石帆船海鸥,这样好吗?,另外,还有人想问帆船的象征意义,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用一帆风顺的船做头像好吗吉祥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微信图片中有水石帆船海鸥,这样好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
1、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微信图片中有水石帆船海鸥,这样好吗?
通过查看你这个微信图片,这个还是非常的好的,有水有海,我这是非常吉祥如意的图片。
2、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帆船的象征意义
古代做的船都是靠风行使的,从而做船的时候就利用布让风给其动力。这个布就叫凡。帆船就需要风,所以后来人们都乞求能要风得风而使帆船一帆风顺,要迎风起航,无所畏惧。坚定方向,理想在远方。成功的步就是扬帆起航。搏击风浪,永不停歇。
用一帆风顺的船做头像好吗吉祥吗?
帆船(Sailboat)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是继舟、筏之后的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已有多年的历史。按船桅数可分为单桅帆船、双桅帆船和多桅帆船;按船型划分有平底和尖底帆船;按首型分为宽头、窄头和尖头帆船。
3、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用一帆风顺的船做头像好吗吉祥吗?
亲,这无关吉祥与否,你喜欢就好,不要太主观唯心了。因为这是一种主观精神在作用,你喜欢它并且相信它能给你带来吉祥,事情就会如你所愿。
4、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微信头像用一艘帆船是什么含义
希望一帆风顺小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
5、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男生用海洋帆船图片作为微信头像寓意?
希望以后一帆风顺微信头像帆船代表什么。
6、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喜欢用船做头像的人是什么性格
不安于现状,总想着去乘风破浪,实现他的远大抱负!
7、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微信头像图片大全
8、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求把图片修到微信头像的尺寸! 尽量把小岛和船留下 谢谢
保留了船和岛的比例,画布扩充为方形,用像章工具修补了空缺,用曲线工具微调了一下。比较简单粗糙,看你需要再调整吧微信头像大海帆船。
9、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用龙做成个船上面有一帆风顺的图案做微信头像好吗?
用龙做成个船上面有一帆风顺的图案做微信头像当然好啊,尤其是属鸡的女性和属龙蛇的男性使用!
10、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一帆风顺的微信头像
一帆风顺用帆船做头像好不好。
一帆风顺的微信昵称,重庆城市内有哪些人在用此网名?
中搜一个
以上就是与微信图片中有水石帆船海鸥,这样好吗?相关内容,是关于微信图片中有水石帆船海鸥,这样好吗?的分享。看完帆船微信头像图片大全集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叁’ 帆船的画法简单又漂亮
工具/原料:纸 笔
方法/步骤
第一步,先用波浪线画出水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李丛橡
帆船简笔画画法简单易学,本教程共有7步,非常适合小朋友们学习画画。想知道简笔画帆船怎么画?那就跟着本文的帆船简笔画教程一步一步学习吧。 最后记得给我们的帆船简笔画涂色,加上彩色颜色会更好看哦!这个帆船简笔画学会后还能做为手抄报、黑板报的绘画素材、幼儿园儿童画帆船教案,非常棒!
‘肆’ 寻找帆船图片
分类: 文化/艺术 >> 书画美术
问题描述:
最好能有关于帆船的介绍
解析:
life.shang/travel/1050103/2006/01/12/images/web_***********_381
suowe/wallpaper/2004/12/ship/037
帆船
起源于居住在海河区域的古代人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15世纪初期,中国明代郑和率领庞大船队7次出海,到达亚洲和非洲三十多个国家。现代帆船始于荷兰。1660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长将一条名为"玛丽"的帆船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1662年查理二世举办了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帆船比赛。1720年爱尔兰成立皇家科克帆船俱乐部。1851年英国举行环怀特岛国际帆船赛。1870年美国和英国首次举行横渡大西洋的美洲杯帆船赛。帆船分稳向板帆艇和龙骨帆艇两类。稳向板帆艇轻快灵活,可在浅水中行驶,奥运会项目中的飞行荷兰人型、荷兰人型、470型、星型、托纳多型等均属此类,是世界最普及的帆船。龙骨帆艇也称稳向舵艇,体大不灵活,稳定性好,帆力强,只能在深水中行驶。奥运会项目中的暴风雨型、索林型等均属此类。比赛在海面进行,场地由3个浮标构成等边三角形,每段航道长度为2~2.5海里。比赛为绕标航行,共进行7场,取其中成绩最好的6场之和评定总分,总分少纤冲者名次列前。每场计分方法为第一名0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5.7分,第四名8分,第五名10分,第六名11.7分,第七名13分,后续每个名次加1分。1896年被列为首届孙竖洞奥运会比赛项目,因天气不好未举行。1900年再次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原为男女混合项目,从1988年奥运会起男女分设。
轻木帆船Balsa:相关意为轻木木材;轻木筏一种木筏。有轻木意,但怎么看都和海船占不上边,的确是游戏中最脆弱的船。
单桅帆船Hansa Cog:直译应为汉萨小快艇。Hansa,大家都知道,中世纪的一个商业同业公会。cog,《现代英汉综合大词典》中:小船, 附属于大船的供应船;小快艇。
单桅三角帆船Dhow:( *** 人在沿海使用的)单桅帆船 ;《美国传统辞典》:独桅三角帆船一种金属薄板装配的船,尤指 *** 人在印度洋海岸使用的。
多桅三角帆船Caravela Latina,多桅横帆船Caravela Redonda:caravel,前已讲过,(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用的)小吨位轻快帆船。Latina:拉庭罗,意大利中西部一城市,位于罗马东南部。是一个商业和工业中心。或指拉丁妇女或女孩。哥伦布第一次去新大陆时乘坐的就是这种船,欧洲人喜欢把船比做美女,故采用Latina一词。在一本写哥伦布的书中讲到,他在旅途中将一艘船的纵帆改为了横帆,变成了圆形的雷动达帆船,就是这个Redonda。
多桅小型帆船Brigantine:纵横帆双桅船(前桅为横帆, 主桅为纵帆),《美国传统辞典》:双桅帆船带两根桅杆的帆船,前桅挂横帆,纵帆装置的船挂方形斜桁帆。
轻型三角帆船Light Galley:直译为轻军舰。galley:单层甲板大帆船; (古希腊、罗马的)军舰,《美国传统辞典》:单层甲板大帆船中世纪地中海巨型舰,通常是大且吃水浅并用帆和桨推进的单甲板船,用作商船或战舰。
轻型帆船Pinnace:装载于舰上的中型艇;舰载艇, 舢板(常用作军舰等的供应船); (附随大船的)二桅小船。《美国传统辞典》:船载舰,舰载艇一种小帆船,旧时用来作为商船和战舰的补给船。
单桅快船Sloop:则枯多帆单桅小船, 小帆船;护卫艇;《美国传统辞典》:单桅纵帆船一种只有一根桅杆,纵向帆索的帆船,船首斜桅很短或根本没有,前索只有一面首帆。
多桅帆船Buss:接吻(汗);一种帆船;《现代英汉综合大词典》:(1)(用于捕鲱鱼的一种)双桅渔船;(2)运货帆船
中型帆船Nao:虽没找到解释,但其实它很有名。许多有关航海的书中都有提到,有的译为“黑船”。
装帆船Carrack:大帆船(15至18世纪初军舰商船两用的) 。词典中称相当于galleon(西班牙大帆船)。
西班牙大帆船Galleon:(15-16世纪用做军舰或商船的)西班牙大帆船;《美国传统辞典》:大型横帆船15世纪至17世纪所用的一种大型三桅帆船,通常有两层或更多的甲板,尤其被西班牙用作商船或战舰。
佛兰德帆船Flemish Galley:英文版游戏中写为Flemish Galleon,我个人认为应是Flemish Galley,galleon和galley的意思前面都说了,显然galley更符合游戏中的船型。Flemish:佛兰德(法兰德斯,佛莱芒)的, 佛兰德人(语)的。
三桅帆船Xebe(c):游戏中是Xebec,意为小型三桅船;三桅小帆船航行于地中海的三桅小帆船,它有方形和三角形两种帆。显然这是指小帆船,与游戏中是大中型船不符。故应为Xebe,指(地中海沿岸的)三桅帆船。
装快船Frigate:(18, 19世纪装有大炮的)三帆快速战舰, 护卫舰;《美国传统辞典》:小型驱逐舰美国大于驱逐舰而小于巡洋舰、排水量在4000到9000吨级的战斗舰,主要用于护卫;轻帆船17、18、19世纪的一种高速、中型带帆战船。
三桅大型帆船Barge:驳船;大型游船。《美国传统辞典》:(1)大型平底船,驳船一种长且大,通常平底的船,用于运输通常无动力、由其它船只拖拽或推着前进的货物;(2)大游艇大型、敞篷的游船,用于聚会、露天表演或正式仪式;(3)旗舰海军将官专用的大型艇。丝毫看不出与中世纪战船有何关联。
此外,说一下游戏中的中国式帆船,其实这是统称中国平底船,老外称为junk,我认为英文版肯定是这个。对于junk,《美国传统辞典》有解释:中国式帆船一种中国式平底帆船,有高高的艉楼和固定的船帆。然而这一词还有舢板、舢板船,甚至破烂,垃圾,丢弃的东西等解释
柯克船简介
柯克船起源于北欧,或许是挪威或其它低地德语国家,开始是一类并不起眼的货船,作为大船的供货船,它曾是维京船队中区别于维京桨帆长船的、以帆作主动力的一类圆船。其船型特点是短、宽、结构坚固,也层为英国船舶设计师选为未来型。随着13世纪通往于北海和比斯开湾的航运量的增长,它也相应地加大了尺寸,但从未超过200吨,数量也不多,而排桨船仍为主要船种。英王爱德华一世1340年在对法的海战中领悟到帆船航行的优越性,从而把柯克船选为主要船种,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再不增造排桨船,于是作为主要船种的柯克船尺寸得以快速增长,14世纪英国的主要船种变成了柯克船。在英法百年战争早期,英国就使用大批柯克船进行海上战斗。一些最大的柯克船竞达400-500吨,于是柯克船在英国出于战争的需要加高了尾楼,以补其侧面干舷之不足。
当时柯克船在许多国家大量制造,仅1386年,柯克船总量在吕贝克达846艘,汉堡为598艘。汉萨同盟柯克船一般航程较长,要进行护航,警戒海上武力袭击,常要利用弓箭手、投石器及弹射器自卫。13世纪末汉萨同盟柯克船经常挂三角旗以指示它们属什么城邦。如贝吕克是红色与白色;汉堡是红色;罗斯托克是灰色、白色和红色;而里加(Riga)是黑底色中的一个白十字架,到1360年,桥楼上已使用轻型炮。
一直到14世纪初,柯克船是使用搭接建造方式。1962年在河道疏浚时发现一艘不来梅(Bremen)柯克船,这也许是这类船型少许的存留物之一,它也是14世纪最后20年的大型柯克船之一,长23.5米,宽6.20米,深3.5米,船底是橡树的平接板,5根强力甲板梁突出船体外以加固船体。龙骨长15.6米,用以加固船底,在中部船底几乎是平的。载重量达130吨,主要船材是橡树,这是北欧较好的船材,由于它的耐久性和强的抗腐烂能力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而受到船匠们的青睐。该船现已复原,船壳是搭接结构。柯克船一般为200吨载重量,其大度为15-16米,宽度为4米,13世纪后期后进一步加大尺度。当时某些汉萨同盟柯克船城徽上,船总长达30米,宽8米,吃水3米,载重量280吨。1400年后其尺度虽有增加,但这些船已达到搭接结构船的极限,否则肋材和板材之间就不能保证船体有足够的强度。再加大船之尺度必须用平接法,而这早已是地中海海区船只已发展了的造船构造方法。由于布列塔尼(Brittany)、西班牙和南法兰西之间的航海联系,1412年由布吕赫(Bruges)的海船清单上建造船舶的平接法已为北欧人所获知。但在北欧,并未很快采用平接法结构,直到15世纪后半期才采用,这也许因为北欧人长期用斧劈木板,不会用锯,要使木板平接必须学会锯木等较精细的加工方法,一定要有一短时间的适应过程。
16世纪平接结构的威尼斯柯克船
后期柯克船受地中海船平接船板技术的影响,也把船体搭接结构改为平接结构,从而使其突破搭接结构船体对船只尺寸的限度,柯克船就变得更大了。
盖伦船简介
"盖伦"船作为西班牙宝船而负盛名,当时她常装载黄金在大西洋中穿梭于新老世界之间。西班牙自从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后,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主要海船船型是拿屋船(与卡拉克船为一类)和卡拉维尔船已不能胜任横渡大西洋进行运输大量货物或士兵的繁重任务。于是这两类船型的一些优良特色揉合成一种混合型,这就导致西班牙盖伦船的出笼。她一般有4桅,前面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她一般标准长度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吨,有几层统长甲板,尾楼很高。大型盖伦船尾甲板有7层,排水量有2000吨,吃水达8米。她适合运载货物通过很长的海道。续航力很长,在很长时间内是时世界最大的船。
16世纪中叶,英国造船家开始发展轻型盖伦船,为了使之更适合与远距离炮战,改善船之操作性,他们把首部上层建筑降低,移到船体之内,甚至置于首挂之内。此类船的标准长度50米,排水量500-600吨。这类新型盖伦船的快速性。操纵性明显优于西班牙"盖伦"船,由于她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创制,又称"女王船"。
“卡拉克”型与“盖伦”型的比较
在远洋进行海战,地中海的三桅
划桨帆船因为适航性太差,无法在大洋上发挥作用;大西洋上,老式的“卡拉克”
(Carrak)型帆舰及当时其他船舶的艏楼与艉楼过高,极易招风,使船在逆风时
不易操纵。
伊丽莎白时代的约翰。霍金斯爵士看到了这一点。他降低了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同
时还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来圆形的船艉。这样的新设计船型相对狭长,航速较快,
在逆风中操纵性极佳。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的威风凛凛的“卡拉克”(Carrak)
型帆舰也因为操纵性不佳,在1588年7 月的海战中败给了英国以吨位较小的“盖
伦”(Galleon )型风帆战舰为主力的舰队。这次海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
衰落与英帝国的崛起。
“盖伦”
(Galleon )型船的巨大成功使得它在帆船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是军舰,包括战列
舰的设计标准。其中,对适航行与火力的要求是压倒一切的条件,以便在战斗时
抢占有利阵位,发挥优势火力。17世纪,英荷战争中的主力帆舰均为清一色的低
舷、横帆、两舷装备加农火炮,多艘这样的舰只排成一个长列以发挥两舷的火力
优势。这也是“战列舰”(line of the battleship)这一名称的首次被使用.
‘伍’ 介绍一下17世纪的各种帆船
中世纪时代,欧洲人的造船技术分为南北两种风格。中世纪前期,以北欧人的造船术最富特色。
北欧地区水域宽广,居民们很早就建造了船只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考古学家曾在丹麦发现了许多属于青铜时代的船只的图画。这些图画有的刻在岩石上,有的刻在武器上甚至男子的剃须刀上。画中船只船体较长,船首十分高大,类似天鹅颈状,上面还刻有各类动物头像,船只中央画着一株竖立起来的树木。在日德兰南部的约尔斯普林沼泽地区,发掘了一只大约建造于公元前后的船,与青铜时代的图画船颇为相似。船身细长,长达42英尺,结构精巧,宛如一艘竞赛快艇。每块船板都很窄,不用钉拢,而是合了缝之后再绑缚在骨架上。中世纪早期,北欧船又有一些新的发展。1863年,在丹麦的尼达姆地区发现了两艘大船。其中一艘现存石勒苏维格的一个博物馆里,船长60多英尺。此船已显示了北方船不同于南方船的三个特点:
1.船板“塔接”法(Clinker—built),即船板相叠而成,而地中海船舶是“平接”(cravel—built),船板合缝拼平,所以表面光滑。
2.尼达姆船是“双头”,即船首和船尾都高昂,造型没有什么区别,而南方船只的头尾很不一样。
3.无甲板。船主要靠桨来推动,还没有桅和帆。此船略带圆形,只有一个粗糙的龙骨。
8世纪,维京人的船开始发展为帆船。在瑞典果特兰群岛上所留下的一系列这个时期的雕刻中,已发现帆不是一小块布,而是满面的方帆,帆面还涂有红蓝等条状色带,成为一种夺目标识。帆的下底系得很松,没有置一根横桁。从8世纪末开始,维京人驾驶着帆船向各个方向的海洋推进。他们迁徙的范围很广,是当时世界上优秀的航海民族。在英格兰他们被称为丹麦人,在法兰克、意大利他们被称为诺曼人,在罗斯、爱尔兰他们被称为瓦兰几亚人。他们还敢到远海去冒险,航迹往西达到了冰岛、格陵兰岛,公元1000年左右他们甚至到了北美洲的陆地上。毫无疑问,他们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与具有先进的造船及航海技术相联系的。
已发现的一些船体很能说明维京船的特点。典型的是挪威的两艘船。一艘是1880年在挪威的戈斯塔德找到的。另一艘是1903年发现于挪威的奥塞伯格。两地都在奥斯陆附近。据鉴定,奥塞伯格船建造年代约800年左右,是一艘长型船,长21米,宽4米,船身只有1.5米高,因而是干舷低、吃水浅,适宜于在近海水域中航行。戈斯塔德船则是一艘典型的战船,宽度虽与奥塞伯格船同样,但长达24米左右,深2米左右。后来在丹麦哥本哈根北面的一河口处发现了5艘双艄船,年代约为10世纪,船上装满了石头等物,据分析是有意沉下封锁水道以防入侵者。虽为同一船型,但式样、体积及年代都各有不同。其中的大船肯定是帆船而非划船,吃水深,船舷较高,可能是运兵船。
根据各种船体材料分析,诺曼人的船只大约有如下特点。这些特点大多是在前述尼达姆船时代形成的,也有部分是在9至12世纪间进一步发展而新出现的。
1.船体为长船状,但中部要比南方地中海的长船宽得多,船的头尾接近对称,都呈尖翘状,离海面很高,称为双头船(double—ends)。整个地看船身,为平滑弯曲的线条,从高船首到中间的近乎圆形再到高船尾,曲线很优雅,头尾都似蛇龙昂头,遇到危险时还可将头尾去掉。
2.动力以扬帆为主,兼以划桨助推。“有一根或者最多两根张着纵帆的桅杆”,桅杆一般立在中心处,如戈斯塔德船桅杆就树立在中心处一块形状象鱼的坚硬石块上,并有支桅索。为了抗击北部海域上的大风,维京人船上设置的大方帆(单帆)一般都用皮革制成,或用加进了皮革条的布制成。船上还设计有帆脚索,可以牵动帆顶风的那一面,使船在横风的情况下仍能顺风航行。专门设有固定船桨的装置,如戈斯塔德船每侧均有16个桨洞,从船舷的上边穿下,形似锁孔,扬帆不用桨时,用滑动的形似梭状的木栓将桨孔盖住,以使水不进入。桨片上也置有盖板,划桨时将盖板撤走。
3.船底及外壳板的构造比较独特。船底有龙骨,肋骨横接其上时有平斜两种方式,因此出现了龙骨似乎看不见的平底船和龙骨凸出的尖底船两种船型。两种船各有用途。尖底船瘦削,耐波性好,这是北欧船优于地中海船之处,是诺曼人的主要船型。但平底船易于登沙滩,适合于诺曼人侵入别地时涉滩深入内河,故也很多见。外壳船板用塔接方法连成一体,如戈斯塔德船用的就是每块都有41厘米厚的橡木板。最下面的8块船板均用绑扎方法固定在肋骨上,而不是用铁钉闩钉,因此增加了弹性和灵活性,减少了船在海上所受到的压力。船仍无甲板,所以诺曼人的航行基本上是处在露天无遮拦的状况之下,据说1066年诺曼底的威廉征服英格兰时用的就是这一类船。前述哥本哈根5条船中一只大船船舱就是空敞的。
4.使用舵桨。舵桨很长,安装在船尾的右侧,一直伸到龙骨底部之下,可以保持稳定。舵桨靠摇动右舷上的舵柄来控制,故而导致了用“船舷”(steer—board)一词来表示船的右侧。
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正是诺曼人的船只(主要应该是尖底船)给航海技术带来了一场全面的革命:“他们的船是一种稳定的、坚固的海船,龙骨凸起,两端尖削,他们在这种船上大都只使用帆,并且不怕在波涛汹涌的北海上受到风暴的突然袭击。……而诺曼人则乘这种船进行了海盗式的探险,东面到达了君士坦丁堡,西面到达了美洲。这种敢于横渡大西洋的船只的速成,在航海业中引起了全面的革命,因此还在中世纪结束以前,在欧洲所有沿海地区就都采用新式尖底海船了”。
12至14世纪里,以维京人船为代表的北方船又有一些新发展。首先是船尾舵的出现,取代了过去的舵桨。关于尾舵及连用舵柄的最早图画,发现于一个1200年的英国城市印章里,它表明最初的尾舵是弯曲的,以适应船尾曲线。后来船尾成了直线型,尾舵也随之改进,一个1242年的德国北部印章表明了这一点。尾舵使用有助于船向风行驶,加上船体加深,船在逆风情况下可以斜向航行了。其次是维京船的低干舷也在1100年后发生了变化,即在船头和船尾都建立了上层结构,称之为“堡”(castle)。“堡”原出于军事目的而建。那时海战船靠得很近,头尾堡可在敌人登上船腰时起一定的防卫作用。后也扩及到了商船。船上有这种高层建筑,给人一种外观“头重脚轻”之感。为此,船首甲板(forecastle)实际成了船头的“水手舱”。再次是北方商船的出现和演进。北方商船称为“诺尔”船(knorr),船身比长船宽、深,是北方最早能利用逆风的船。14世纪时,诺尔船发展为标准的商船,其型式统治了北欧达400年之久。北方闻名的“科格”船(cog)实际上也是其翻版。科格船有名副其实的船尾舵来控制方向,有一个长长的伸向前方的船首斜桅,挂方帆,船体特别坚固。1400年左右,在科格船的基础上,北方又出现了更大的“霍尔克”船(holk)。
南部欧洲的造船技术
欧洲南部的造船历史可溯源于接受过地中海东岸文明的克里特人。公元前2世纪中期的克里特帆船两端起翘,单桅,悬一方帆,这是以后几千年地中海的基本船型。差不多同时的希腊迈锡尼文明遗址中,也发现有带树木的船只图画。这种树木可能兼有桅和帆两重作用。在整个古希腊罗马时代,造船业无论是战舰还是商船,都在埃及人和腓尼基人技术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长船”(galley)和“圆船”(roundship)两种船式。
长船原是一种敞开甲板的船,长约30米,靠单层划桨共50只推进。到前480年希波战争中的萨拉米海战时,希腊战船长者达45米,舷外装有桨架,使船的宽度达6米。有2至3层长度不同的桨。再到后来,长形船发展为有完整的甲板和撞角的大笨船,称为“五力船”(quinquiremes),指船有5层桨片。长船上装有桅,但帆只在顺风时偶用。作战时划桨更重要,可控制速度、掌握方向,不受风力、风向所局限。长船长且狭,空间过小,不能储存水和食物,也不能载货,一般只用于军事。
圆船则大多作商业用途。圆船长宽之比约为5:2亦有稍长些的。吃水比长船深,尾高首低,上甲板两侧成格子状。起初它仅有一桅一帆,后到公 元前后,船首另加一小桅小帆,有时还有二面三角形的小上顶帆。或有一大桁在船头斜伸前方成一陡角,上挂一小方帆用以控向。帆之升降索也成为桅杆的辅助性支柱,沿船两舷贴有一厚带来代替绑索。这种大船笨拙,主要用帆来推动,虽然不能顶风走,但能将帆转向而利用船尾45°角以内吹来的侧风。此外也须划桨助力,需用船尾两侧舵桨控向。圆船载物多,如罗马运谷物的船体积就较大,长有27米,宽为9米,运载能力载物为250吨,载人达300乘客。
中世纪时,南欧船既继承了古代地中海船型的传统,亦受到了同时代阿拉伯船只的影响。其主要特点是船的外壳板合缝平接,并用铁钉钉在肋骨上,缝中填以沥青等物,船面光滑,船上有甲板。但各国各时代的船各有特点。
9世纪左右,拜占廷人建造的平滑船体的船,使用新式大三角帆装置(接受阿拉伯人技术),船能在风向的60°角内行驶。船的圆体形状、平滑表面均减少了船身同水的磨擦,使这些庞大的船有一个很好的航行质量。船在不太需要关心风向的情况下仍能基本按预定方向行驶。这类船在随后的二三个世纪里越来越大、越笨重,称为“内夫”(nef)船,有2至3桅,都采用大三角帆装置,排水量超过千吨。意大利船两头都有船楼。中世纪盛期,一种结合了长船和帆船特点的称为“泰里达”(tarida)的船舶广泛使用。之所以要结合长船特点,是因为商用帆船上还得对付海盗们的进攻。用水手,既能在无风的情况下行驶,也具有一定的战船功能。
12世纪中期,热那亚船有两层甲板,13世纪后期出现3层甲板。二桅,前桅略高、略大,挂三面大三角帆,后帆挂两面三角帆。最好的桅,用的是热那亚或马赛所产的硬质的棉或麻帆布。13世纪中期,有些地中海船只长达30米。控制方向的装置是侧舵。侧舵有一对,安装在船尾附近,两侧各一。14世纪时,地中海船只也开始用船尾舵。同时,北方式的科格船大约也在13世纪里开始出现在地中海上。14世纪初,意大利人已广泛造用这种单桅大船来装载远航货物了。
14世纪末以后,南北船特点开始混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大型船只“卡拉克”(carrack)船。此船后来成为西欧远洋航船的最初式样,也是西方世界在大帆船时代(16—18世纪)到来之前的最典型船只,既可军用更可商用。据说,南北特点的混合源于十字军时代,因为那时各国的十字军都有机会观看别人的的船型及其建造方法。北方的船上装置技术,如固定船舱、单面大帆,南方的船体构造技术,如甲板、平接船板技术,都被视为长处而结合在新型船只中。卡拉克船最先出现于威尼斯、热那亚和西班牙等地,船体既深且宽,有一个很高的船尾,巨大的前船楼凸出了船头,船身平滑,整个侧形颇似过去的北方船,有一条优雅的圆弧形线条。船舵已不再在一侧,而是安装在船体中心线上。
15世纪后,卡拉克船从一桅一帆演变成为三桅大船。三桅是前桅(foremast),较矮,主桅(mainmast),较高,以及后桅(mizzenmast)。最初,前桅挂一大三角帆。后来,在船首置一杆后送,上挂一方形斜杠帆,这就可使前桅后移并增加高度。后又增加了一些横桅索来做辅助用途,增加梯索(系于横桅索上)取代了以往用于攀缘桅杆的木梯。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感觉到驾驭大帆太累,结果导致了一系列小帆的使用。先是有些大船在主桅上挂三面帆,从下到上依次为主帆(course)、顶帆(topsail)和上桅帆(topgallant),后来船的每桅上一般都有三截帆。也出现了四桅船,前桅挂若干方形帆,后三桅则挂大三角帆。后来还发明了一些缩帆的方法。方帆不再象以往那样靠收帆来减小帆面,而是用一块块小旗似的帆布系上,不需时解开带子拿走就行。微风时如需增加帆的面积,也用一些窄布条系加在小块帆布上。15世纪时,装有帆桅装置的卡拉克船一般长度24至27米不等。三桅多帆的卡拉克船,奠定了16至18世纪大帆船时代船的桅帆装置的基本样式。
葡萄牙船则是轻便的“卡拉维尔”(cararel)船。它起源于一种叫“巴尔卡”(barca)的渔船,此种渔船仅有20至30吨。卡拉维尔船之深大约不如卡拉克船。它更多地使用前后三角帆,使船能行驶横风。这两种帆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改变风向。一种装置方法是前桅、主桅用方帆,主帆上有一方形上顶帆,后桅上挂一高的大三角帆。挂方帆是为了顺风行驶,挂大三角帆则是为了抢风调向。还有一种卡拉维尔船,全都用大三角帆。航海家亨利五子晚年所用的帆船,是一种特殊的三桅杆带尖形体所谓斜帆装置的船只。帆为三角形,或者其上半部为三角形,一般都安装在与龙骨平行的位置上。葡萄牙船航速很快,顺风时每小时可达22公里。船轻巧且易于操纵。逆风时能向风曲线前进,一会把一侧船舷转向风,一会又把另一侧船舷转向风,走之字形路线。
卡拉克和卡拉维尔这两种新式船,虽然船型迥然相异,但都适宜航海,能去任何地方。哥伦布航海船队中的“品塔”号(Pinta)和“尼娜”号(Nina),就是轻型平底的卡拉维尔式船,而“圣玛丽亚”号(SantaMaria)则是装置完善的卡拉克船。达·伽马1497至1499年开辟印度新航路的船只,在体积和形状上也与哥伦布船相差无几,基本上是这两种船型。
不过,不论是哪种船,中世纪欧洲船的吨位一船都不大,船体远小于中国船。北方船更小,南方地中海船稍大。1066年诺曼底人渡英吉利海峡所乘的船,每只载重不过30吨。14世纪初,英国船只平均载重为200吨,最大的船也不过300吨。而威尼斯在十字军东征时所提供的船只平均能载运500多吨。14世纪以后,威尼斯开始建造商船队。其船为长船形,吨位原为100吨,后达300吨。而15世纪时热那亚的卡拉克船中竟有达到甚至超过了1000吨的。14世纪初,一艘普通汉萨商船的吨位大约是75吨。1440年时,汉萨商船主要是霍尔克船,平均载重大约为150吨。三十年后,汉萨船队中出现了“卡维尔式”(carvel—type)快帆船,其平均吨位在300吨左右。在法英酒类贸易中,155世纪早期没有船能装载100吨以上的酒。但到这个世纪的中叶,来自波尔多的船只平均可载150吨,少数船还可装运500吨酒。在威尼斯,1450年左右,超过200吨的船被看成是大船了,但对随后的大多数科格船来说,400吨只能算是一个普通吨位。16世纪中叶,威尼斯的卡拉克船中很有些达到600吨甚至700吨。葡萄牙的船只在1450至1550年间,平均吨位至少翻了一番。从事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荷兰人,15世纪里用的有几种船。没有龙骨、圆形船身的霍尔克船吨位从200吨到400吨不等。长型中底的快船吨位则从250吨到500吨左右。不能简单地以船的大小来判断船的航海能力,因为哥伦布和达·伽马他们在进行远洋航海时,各自所乘的旗舰也不过载重150吨左右。航船的耐波性和续航能力也非常重要。当然更重要的是航海(主要是导航)技术。
‘陆’ 求几张现代的,硬帆帆船的图片
这种硬帆就完完全全就是个飞机翅膀了。襟翼的位置非常靠前是为了让帆左右两侧都能正常工作。
‘柒’ 怎么用大量的1毛折出一个大帆船
一:首先要用一毛钱折出大量的三角插,具体做法是:
1、取一张长方形的纸。将长方形对折。
2、在长方形中间对折。
3、沿着中间叠成房子的样子。
4、然后沿着红色折痕,折叠。这里注意叠的时候要留有一定的空隙,2mm左右。
5、向上翻折。
6、向左翻折,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