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素材 » 棉花幼苗图片素材
扩展阅读
华为手机不能显示图片 2025-02-12 11:28:38
宇智波佐助电脑图片壁纸 2025-02-12 11:09:43

棉花幼苗图片素材

发布时间: 2023-05-29 12:27:53

Ⅰ 棉花的生长过程

棉花的生长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出苗期,幼苗期、花蕾期、结果期和吐絮期,棉花从种植到出苗需要半个月,它会在每年的6-8月份开花,在每年的9月份结果,养殖棉花时,需要为其提供腐殖质丰富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壤。

棉花怎么生长

花铃期过后就到了棉花的吐絮期,这段时间需要控制好浇水以及施肥量,保证肥水协调。棉花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吐絮,11月初基本完成收花。

Ⅱ 棉花株距行距多少合适,附棉花种植方法

8、防治病虫害

(1)黄萎病一般可用三氯异氰尿酸、乙蒜素等药剂进行防治,每隔7-10天进行1次,连续防治2-3次。

(2)棉蚜一般可用吡虫啉、氧乐果、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药剂进行防治,需注意交替轮换用药,适当加大用水量,亩用水量一般为50-60公斤,在喷药时,单株上下以及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喷匀、喷透。

(3)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一般可在棉花蕾期用多施钾肥,或滴施枯草芽孢杆菌。

Ⅲ 棉花种植方法和步骤 种植棉花的详细方法

1、选择种植棉花的地方是特别重要,虽然说棉花比其他的东西好种植,但是它是需要充足的阳光的,所以种植棉花的小伙伴一定要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来种植棉花!种植棉花对土地没有要求,只要注意浇水就可以了。切记一定要选择光照好的地方,这样就可以种植出来好的棉花了。

2、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种植棉花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直接用秧苗种植,没有时间自己培养秧苗的小伙伴,可以去街上买,这个是秧苗是随时都可以买到的。买好了种植的秧苗,我们就开始种植了。种植棉花最好的时候是在春季,因为最适合棉花生长的温度是在15度,因为15度可以使棉花早开花,结出来更多的棉花。种植棉花秧苗的时候要控制到3cm左右就可以了,这样不会影响秧苗发芽,切记种植秧苗的时候不要挨得太近,这样对减少棉花的量产,要分开一点距离种植。

3、给棉花施肥并不是一下施很多的肥,是需要循循渐进施肥的。第一次施肥是在翻耕土地的时候,加入足岩早银够的肥料以后,我们再种植棉花。在棉花还是幼苗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给它施肥的,等我们看到它已经开花的时候,我们再开始加肥料,这次加肥料是要加足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棉花正在生长,多施一些肥是有好处的。等到棉花长大了以后,我们就不用施肥了,我们只要定期的浇水就是可以的。

4、我们先找出来长得枝条多的棉花,开始修剪。把枝叶上面的叶子全部给修剪掉,这一步的作用就是要防止养分都被叶子吸收走了,而果实吸收不到养分就枯死了,会影响我们棉花的产量的。所以说我们要时刻注意叶子多的棉花,一定要定时的修剪一下睁毕,这样就可以使我们产出来更多的棉花了。

5、在面对种植棉花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可能会遇到病害和虫害,这样我们的辛苦就白费了,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这种事情的发生呢,我就给大家说一下。预防虫害的办法就是我们要定时的用农药去制止虫害,经常观察棉花地里的变化,有一点有粗宴虫害的现象,我们就及时使用农药。病害就是有一棵棉花死掉没有及时处理的话,就会影响到一片的棉花,所以我们要时刻观察,看看棉花地中有没有要变黄或者已经干枯的棉花苗,及时的把它们清除掉,就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棉花了。

Ⅳ 棉花幼苗在生长阶段出现叶子焦黄现象怎么回事

1、田间荫蔽、湿度大

部分棉农种棉花仍然沿袭小垄小行距栽培模式,由于苗期多次降雨降温,苗病严重,因为怕苗病死苗,因此留苗密度普遍偏大,甚至有的地块亩密度高达5000~6000株。6月份以来温度高雨水多,棉株生长过旺、过快,化控措施又不到位,形成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性差,田间小气候变劣,土壤板结严重,雨后田间高温闷热,直接造成下部叶片提前黄化脱落。

解决方法:降湿和提高通风透光率。采取雨后浅中耕5厘米左右,降低田间湿度,为减少郁闭、应及时去掉下部老叶、黄叶、病叶,空果枝和空棵,颂山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消灭部分病菌和虫卵,郁闭严重的地块还要进行推株并垄。

2、病害引起的黄化脱落

纯樱茄(1)黄萎病;6月中下旬以来,黄萎病在全省各地特别是老棉区发病重,落叶型黄萎病发病症状为:病株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出现褪绿萎蔫状,病叶由浅黄色迅速变为黄褐色,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

(2)角斑病、轮纹斑病;这两种病害也可造成叶片变黄甚至脱落。

3、缺素引起的叶黄落叶

6月中下旬以来我省各地降雨比历年同期偏高三成多,棉株生长快而旺,消耗营养多,加之密度大部分地块封垄早,既没追施蕾肥,花铃期又没及时追上肥,出现了脱肥现象,从而造成下部叶片黄化脱落,缺素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状况:

(1)缺氮素;棉株缺氮表现为茎秆细弱,上部叶片变薄变小,叶色变淡,老叶均匀褪绿呈黄绿色,严重时黄化枯死脱落。

(2)缺钾素;棉花是喜钾作物,施钾肥量不足可造成因缺钾而诱发抗虫棉落叶现象。表现为中下部叶片叶尖、叶缘黄化焦枯、叶片皱缩,随后在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展为褐斑,最后整片叶成红棕色、叶缘下垂,叶片枯死。

(3)缺镁素;花铃期及后期容易发生。缺镁表现为下位叶脉间组织失绿形成黄色斑块,有的可逐渐转变为紫红色,甚至全叶呈紫红色,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并可见较清晰的网状脉纹。

(4)缺锰素;棉花对锰比较敏感,由于前期生长量大加之我省部分土壤属潜在性缺做察锰,部分植株表现锰缺乏症状,表现为叶片褪绿缺乏光泽呈灰黄色或灰红色,后期叶片早衰脱落。

解决方法:

对于因缺氮肥和钾肥引起的黄化脱落现象,应于8月10日前补施海餐沃大量元素水溶肥肥,一般亩施尿素5~7.5公斤,加海餐沃磷酸二氢钾,满足中后期生长需要。对徒长棉田要重点搞好化控。可有效控制赘芽的萌发和上部果枝过度伸长,增强中下部通风透光。

4、浇水不当

在棉花幼苗期一般气温并不太高,如浇水过早过多,就会增加土壤湿度降低地温,影响棉苗正常生长,容易感染各种病害,并且会棉根向下生长深扎。这个时期的棉苗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如不往深层伸展,就不利于吸收土壤下层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导致棉花叶子变黄。

解决方法:

因此,在苗期应该适当控制水分,做到早中耕,勤中耕,使棉株主根深扎,增加旁根数量,让棉苗生长敦实健壮,早现蕾早开花,为后期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苗期浇水除用隔行开沟轻浇小水的方法外,有些地区采用长2-3尺的圆木棍削尖一端,在棉苗旁边2-3寸处插6-7寸深的小洞,用水壶将水灌进洞穴,待水渗后盖土。

棉花的养护要点:

1、棉花从7月上旬进入开花期,到8月底、9月初吐絮这段时间为花铃期。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个时期棉农务必要管理好下面几点;
施好花铃肥、浇好花铃水、促稳防脱、防虫控害、打好花铃枝。

2、播种棉花时,无论什么品种,一定要注意提高品种纯度,确保种子质量,防止多乱杂。并做好播前晒种,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减轻苗期病害。

3、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Ⅳ 如何种植棉花

棉花是秧苗种植。

栽培技术:

一、抓全苗

缺苗的地方应尽早采取措施:将同时播种的预备苗尽早移入缺苗处,移苗越早缓苗期越短,恢复正常生长越快,越能缩小与其它苗的差别。没有预备苗时,应尽可能移行间的多余苗,时间越早越好。

二、早防病

棉花在现蕾之前所发生的病害统称为苗期病害,这个时期营养面积较小,根系尚不发达,在遇到低温阴雨天气时,病菌极易感染,轻者棉苗生长弱小,重者造成大面积死苗。

三、中耕松土

对露地行早中耕松土能尽早消除播种时机械行走和人员踩踏形成的板结,能降低土壤湿度减轻苗期病害,能提高地温促进棉苗早发育。

在每次降雨过后要适时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层保持疏松,土壤温度、空气、水分、养分得到较好调节,促进根系生长快、扎的深、分布广,成为发达的根系,增强吸收水分、养分和抵抗外界不良条件的能力,实现壮苗早发。

露地行中耕深度以8~10cm为宜,中耕次数不宜过勤,经常保持地面无杂草、不板结、表土较为疏松即可。

四、消灭大小苗

俗话说大苗欺小苗,小苗不结桃,意思是说大苗形体大,有较强的争光、争营养优势,而弱苗处于劣势条件下越是被动,两者差距越是拉大,形成这样的群体结构不会获得理想产量。

因此,棉田管理上要早动手对小苗施用偏心肥,用0.5%~1.0%尿素水溶液灌根(苗较小时用低浓度),方法是将溶液装入喷雾器内,卸下喷头顺棵流渗,每棵流渗溶液150~200毫升即可。

五、早治虫

棉花苗期虫害较为严重,不同的危害时间和危害方式,给棉苗生长带来较大影响,也搜闹对田间防治带来一定难度。害虫的发生有的传播病毒、有的影响棉长推迟发育,还有的失去生长点变成公棉花、或是断茎造成无头棵。

六、蕾期管理

棉花蕾期是指现蕾至开花这一段时间,一般棉田从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此期间棉株生长最快,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但以营养生长占优势,以扩大营养体为主。

1、中耕:蕾期中耕可起到抗旱保墒、抑制杂草、促根下扎、提高地温、生长稳健的作用。

2、揭膜培土:进入盛蕾期后应及时揭膜,促根下扎,提高抗逆性。

3、 施肥:蕾期施肥既要满足棉花发棵,搭丰产架子的需要,又要防止施肥不当,造成棉花徒长。因此要根据苗子的长势施用。对长势弱的棉苗,采用病苗10-15厘米偏施,多施,提高蕾期的生长整齐度,同时注意喷施叶面肥。

4、浇水:蕾期一般雨量偏小,易干旱,特别是底墒不足的棉田,适量浇水,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对高产棉田容易徒长,应适当推迟浇水时间,有利棉株稳长,促根下扎,增强抗旱能力,如遇干旱年份,浇水时一定要控制水量,最好采用小水隔沟浇,切忌大水漫灌。

(5)棉花幼苗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棉花,是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世掘罩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吐絮期的管理:

棉花从开始裂铃吐絮到吐絮收花结束的时间段称为吐絮期。冀南一般棉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吐絮期,此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根、保叶、促早熟、防早衰,具体做法是:

1、继续搞好整枝打杈。加强棉花后期整枝,能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增结秋桃,提高铃重,促进早熟,并可减少烂桃。整枝的主要任务是:减去棉株下部老叶和空果枝,并打掉果枝群尖。

2、 喷施叶面肥防早衰。由于后期温度较低,根的吸散段收能力较差,应喷施叶面肥,达到保叶增产的目的,一般每亩喷施60倍液的尿素溶液或5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0公斤,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3、 加强病虫害防治。棉田后期主要害虫有:盲椿象、蚜虫、棉铃虫。盲椿象可用辛硫磷、马拉硫磷、锐劲特交替使用;棉蚜可用高深吡虫啉、啶虫脒喷雾防治;棉铃虫菊酯类、甲维盐高氯喷雾防治。防治时间一般掌握在上午9点前、下午5点后。

4、 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不多,但适宜的水分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保证,因此要旱能浇、涝能排。浇水时要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灌,遇涝要及时排水。

5、 坚持中耕松土。俗话说“棵衰根先衰、防衰抓保根”,由于棉田后期土壤板结,影响根的呼吸、养分的吸收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应中耕松土,以达到保根防早衰的目的,但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一般中耕3~5厘米即可。

6、化学催熟。对晚熟棉铃较多、不能适时吐絮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喷药后3~5天气温保持在20℃以上或枯霜前15~20天晴天喷雾(即常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亩用40%乙烯利水剂300~800倍液60公斤,喷雾重点是棉株上的青铃。

7、适时采收。棉花从开裂到收摘以5~7天为宜。过早色泽差、品质低,过晚则纤维强度下降。采摘时应注意分开烂铃棉、虫蛀棉和僵瓣棉。

Ⅵ 怎么自己种棉花

步骤如下:

1、首先要挑选棉花的品种,有些棉花产量高,但是棉质不好,有些棉质好,但是产量低,挑选好你自己要种植的品种。

(6)棉花幼苗图片素材扩展阅读

栽培技术

1、抓全苗

缺苗的地方应尽早采取措施:将同时播种的预备苗尽早移入缺苗处,移苗越早缓苗期越短,恢复正常生长越快,越能缩小与其它苗的差别。没有预备苗时,应尽可能移行间的多余苗,时间越早越好。如果没种预备苗,行间又无多余苗而且缺苗较多时,应尽早补种。对缺苗处的移苗或补种要适当稀疏,做到缺2补1,缺3补2,缺4补3。

2、中耕松土

对露地行早中耕松土能尽早消除播种时机械行走和人员踩踏形成的板结,能降低土壤湿度减轻苗期病害,能提高地温促进棉苗早发育。在每次降雨过后要适时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层保持疏松,土壤温度、空气、水分、养分得到较好调节,促进根系生长快、扎的深、分布广,成为发达的根系,增强吸收水分、养分和抵抗外界不良条件的能力,实现壮苗早发。露地行中耕深度以8~10cm为宜,中耕次数不宜过勤,经常保持地面无杂草、不板结、表土较为疏松即可。

3、早防病

棉花启敏在现蕾之前所发生的病害统称为苗期病害,这个时期营养面积较小,根系尚不发达,在遇到低温阴雨天气时,病菌极易感染,轻者棉苗生长弱小,禅毕重者造成大面积死苗。从历年发病情况看,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等最为突出,这些病种发病早、传播快、危害重,必须高度预防。在防苗病方面要突出一个“早”字和一个“防”字。所谓早,就是在未发病之前实行喷药。

“防”字当头,就是体现出防病不见病,要有防的意识才能在“早”字上体现出主动性。如果等到见病后治病,会加大防治成本、费工多、弱苗多、易早衰、影响最终产量。

三片真叶之前喷药不少于两次,第一次是在齐苗时,喷洒80%乙蒜素,兑成2000倍溶液喷雾,第二次是在1~2片真叶期间,用70%恶霉灵3500倍液喷雾。气温变化较大时,应喷洒营养壮苗的药剂,如天丰悄袭枝素、硕丰481、丰收素、天达2116壮苗灵、福施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