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是关于古代集市的名画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橡逗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谨手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祥如嫌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15年9月,专家表示,《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Ⅱ 古代买卖消息的地方叫什么
古代买卖消息的地方通常是在市场上,而且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集市”。集市是古代最早的市场形式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在集市中,商人们可银碰以交易各种坦数商品,如食品、布匹、金属、陶瓷等等。集市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人来人往,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古代,集市不仅仅是一个买卖商品的地方,也是锋信谈一个交流信息的场所。商人们在这里可以交换商品信息、价格信息和市场动态,以方便自己的经营活动。此外,集市还吸引了各种各样的人,如旅行者、游手好闲的人以及政治家、文化人等等,他们会在这里交流各种信息,如政治动态、文化变革等等。
总之,集市是古代买卖消息的主要场所之一,它不仅提供了商业交易的场所,也是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促进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Ⅲ 求 电影中出现 “欧洲古代集市” 的 显示繁荣的场景
1987 Ancient Empire
1972 Agostino di Ippona
1946 Caesar and Cleopatra
1963 Gladiators 7
1991 History of Roman Civilization
1981 History of the World -- Part I
尘搜1913 Quo Vadis?
1923 Three Ages
1975 I, Claudius
1991 Attila
1954 Affairs of Messalina
1968 Kampf um Rom I
1932 Sign of the Cross
1992 Nero
派滑历1977 Caligula II: Messalina Messalina
1999 Cleopatra
1985 A.D.
1999 In Search of History: Pompeii
2000 Gladiator
1997 NOVA: Secrets of Lost Empires - Colosseum
1995 Lost Civilizations: Rome - The Ultimate Empire
1994 Museum City Series: Vatican City - Art and Glory
1997 Byzantium: The Lost Empire, Part 2 - Heaven on Earth
2000 NOVA: Secrets of Lost Empires II - Roman Bath
1989 Hermitage Masterpieces: The Vast Sculpture Collection
David Macaulay's World of Ancient Engineering: Roman City
World's Most Mysterious Places: Sacred Sites of Europ
1997 Battle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he Punic Wars
1997 Battle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The Gallic Wars
1998 Christianity: The First Thousand Years, Vol. 2 - Church a
1999 Rome: Power and Glory - The Rise
1999 Rome: Power & Glory - Legions of Conquest
1999 Rome: Power & Glory - The Section of Power
1999 Rome: Power & Glory - Grasp of Empire
让粗1999 Rome: Power & Glory - The Cult of Order
1999 Rome: Power & Glory - The Fall
1996 Great Generals of the Ancient World: Julius Caesar
1996 Great Generals of the Ancient World: Hannibal
1996 Ancient Rome
1999 History's Ancient Legacies II: Carthage
1999 History's Ancient Legacies II: The Roman Empire in North
1999 History's Ancient Legacies II: The Roman Empire in Northe
1999 History's Ancient Legacies II: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Mi
1998 History's Ancient Legacies: Ancient Rome
1998 History's Ancient Legacies: Hadrian's Wall
1998 History's Ancient Legacies: Pompeii
1997 Byzantium: The Lost Empire, Part 1 - Building the Dream
1998 Ancient Rome, Vol. 1: The Republic of Rome
1998 Ancient Rome, Vol. 2: The Age of Emperors
1998 Ancient Rome, Vol. 3: Building an Empire
1998 Ancient Rome, Vol. 4: The Enring Legacy
1997 I, Caesar: Augustus: First of the Emperors
1997 I, Caesar: Constantine: Bearing the Cross
1997 I, Caesar: Justinian: Last of the Romans
1997 I, Caesar: Nero: The Power and the Madness
1997 I, Caesar: Julius Caesar: I Am Not King, But Caesar
1997 I, Caesar: Hadrian: Within These Walls
2001 Just the Facts: Ancient Rome
2000 Gladiators: Bloodsport of the Colosseum
2001 Gladiator Eroticus
Flying Through History, Vol. 1: Pre-Roman And Roman Brita
2001 Attila
2001 Druids
2000 Two Thousand Years: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Part 4 -
1989 Hermitage Masterpieces: The Classical World of Greece and
2001 Arena
1998 Silk Road II: All Roads Lead to Rome
2001 Roman Empire in The First Century, Episode 1: Order from
2001 Roman Empire in The First Century, Episode 2: Years of Tr
2001 Roman Empire in The First Century, Episode 3: Winds of Ch
2001 Roman Empire in The First Century, Episode 4: Years of Er
Modern Marvels: Aquects - Man Mad Rivers of Life
Modern Marvels: Hadrian's Wall
Modern Marvels: The Colosseum
Story of Civilization: Romans and Barbarians
2001 Crossing Rome
History's Mysteries: The True Story of Gladiators
1997 Byzantium: The Lost Empire, Part 3 - Envy of the World
1997 Byzantium: The Lost Empire, Part 4 - Forever and Ever
In Search of History: Rome's Lost Harbor
1989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Vol. 1: The Birth of the Middl
1989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Vol. 6: Byzantium - From Splen
In Search of History: England's Great Wall
In Search of History: Library of Alexandria
In Search of History: Roman Roads - Paths to Empire
In Search of History: Rome's Eternal Wonders
In Search of History: Rome's Glorious Cities
Foot Soldier: The Barbarians
Foot Soldier: The Romans
2002 Quo Vadis?
2002 Ben Hur
Jesus Experience, Volume 1: Jesus in the Roman Empire
Jesus Experience, Volume 2: Jesus in Early Europe
2003 Peter & Paul and the Christian Revolution [TV Documentary
2004 King Arthur
2003 Unsolved History: The Roman Colosseum
2003 Secrets of the Dark Ages: History's Hell's Angels
2003 Secrets of the Dark Ages: In a Time of Shadows
2003 Secrets of the Dark Ages: Out of the Darkness
2005 Tristan and Isolde
2002 Wandering Tribes of Europe: Furor Teutonicus, Pax Romana
2002 Wandering Tribes of Europe: The End of Rome, the Birth of
2003 Colosseum: A Gladiator's Story
2002 Apocalypse
2003 Peter & Paul and the Christian Revolution, Episode 1
2003 Conquest: Weapons of the Barbarians
2004 Troyens
2003 Augustus
2005 Empire
2005 Rome [TV Series]
2006 Hannibal V. Rome
Ancient Mysteries: Ancient Rome and Its Mysterious Cities
2006 5000 Years of Magnificent Wonders: Ancient Rome
2007 Final Inquiry
2008 Cyclops
Ⅳ 有没有对古代集市的描写
北宋东京 商业、娱乐和习俗 宵禁的废弛,坊市制瓦解,促进了东京的城市繁荣。《东京梦华录·序》描写北宋末期东京时说: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注:《东京梦华录》第39-40页,第1页,第14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这可以说是对东京城市繁荣、人文鼎盛的总体概括。 到了北宋末年,城内外的商业活动更加活跃,尤其是宋元话本里提到的东京城里的“铺席”,从中足可见出城市繁滚培荣之一斑。《张主管志诚脱奇祸》:“话说东京汴州开封府界身子里,一个开线铺的员外张士廉”,这张员外的“门首是胭脂绒线铺,两壁装着厨柜”(注:《京本通俗小说》第44页、第47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与此相参对的是《郑节度立功神臂弓》(胡士莹先生以为宋元话本)中的记载:“话说东京汴梁城开封府,有个万万贯的财主员外,姓张,排行第一,双名俊卿。这个员外,冬眠红锦帐,夏卧碧纱厨;两行珠翠引,一对美人扶。……门首一壁开个金银铺,一壁开所老备腊质库”,这里所描写都应是东京“铺席”的景象。 对于“界身”和“铺席”,《东京梦华录》有较详细的描述,据卷二《东角楼街巷》条:“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是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jiāng@④行。高头街北去,纵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lù@⑤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宣和间展夹城牙道矣。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疋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海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注:《东京梦华录》第39-40页,第1页,第14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这无疑是东京城里最繁华的街市之一,商品之繁富,令人咋舌。 与商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勾栏瓦子。在城市集市的设置上,宋代逐步形成了以“勾栏”为中心的“瓦子”,城市娱乐活动带动了相关服务侍滑性行业,促进商业贸易,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集市。我们来看话本中的有关描写。《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写到闲汉赵正骗到衣服以后,“再入城里,去桑家瓦里,闲走一回,买酒买点心吃了,走出瓦子外面来”,《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包大尹差人捉盗墓贼朱真,“当时搜捉朱真不见,却在桑家瓦里看耍”。 作者: 南冠生 2006-10-4 19:02 回复此发言 -------------------------------------------------------------------------------- 4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东京故事”(孙逊,葛永海) 宋元时颇为兴盛的勾栏瓦舍在五代时已有了,《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谭正璧先生以为宋元话本)就写到了后周太祖郭威在当时东京的瓦舍里厮混的情况,“这郭大郎因在东京不如意,曾扑了潘八娘子钗子。潘八娘子看见他异相,认做兄弟,不教解去官司,倒养在家中。自好了,因去瓦里看,杀了勾栏里的弟子,连夜逃走。”(注:《喻世明言》第21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就瓦舍的设立,我们可以从五代上溯至唐代,从中看出唐代城市娱乐活动所造成的影响(注: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272-2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唐人已经在长安朱雀大街的空地上建造彩楼,进行各种曲艺活动的比试,《乐府杂录》就有琵琶能手之间比试的记载,另外长安的戏场集中于慈恩寺、荐福寺等地,也应该是在寺院前的空地上进行表演。宋时的勾栏也应始自街头空地上临时设置的戏场,比如,在南宋,没有固定场所的表演艺人,即所谓“路歧人”,就是在路边空地上开展表演的。临安“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歧人在此作场”,“其他街市如此空闲地段,多有作场之人。”(《都城纪胜·市井》)勾栏最初创立时,也应有这一阶段,然后逐步发展并固定下来,最终形成“瓦子”的规模。 北宋开封瓦子以东角楼最为集中,其他如曹门外、保康、旧封丘门、大内西等均有大型瓦子,诸多瓦子中又以桑家瓦子最大、最着名,这在前文提到的话本里有较多的反映。《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自丁先现、王团子、张七圣辈,后来可有人于此作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可见当时瓦舍繁富的景象。 城市娱乐和习俗总是结合在一起,以节日习俗而言,则以元宵节最为引人注目,由于早在唐代,元宵夜就被解除了宵禁,在这一时间里,城市生活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被无限制放大,因此在历代小说中,元宵节描写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宋元话本中,东京的元宵节更是被极力突出和渲染。 宋代的元宵节制度比之前代,更显宽松。《燕翼诒谋录》卷三:“国朝故事,三元张灯。太祖乾德五年正月甲辰,诏曰:‘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又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注:《燕翼诒谋录》第25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如果说《郑意娘传》中对元宵的描绘总是处于追忆中,其他话本对此则有大,量的正面描写,《戒指儿记》:“不觉时值政和二年上元令节,国家有旨赏庆元宵。鳌山架起,满地华灯。笙箫社火,罗鼓喧天。禁门不闭,内外往来。人人都到五凤楼前,端门之下,插金花,赏御酒,国家与民同乐。自正月初五日起,至二十日止,万姓歌欢,军民同乐,便是至穷至苦的人家,也有欢娱取乐。”(注:见《清平山堂话本》,此篇谭正璧先生以为宋元篇目。) 关于元宵的扎鳌山、赐御酒、撒金钱在《宣和遗事》前集中也有描写:“东京大内前……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一十六丈,阔三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长二十四丈;两下用金龙缠柱,每一个龙口里点一盏灯,谓之双龙衔照。中间有一个牌,长三丈六尺,阔二丈四尺,金书八个大字,写道:宣和彩山,与民同乐”,“那看灯百姓,休问富贵贫贱老少尊卑,尽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再如撒金钱,那四个贵官“得了圣旨,交撒下金钱银钱,与万姓抢金钱”(注:《宋元平话集》第344页,第3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云云。除了宫廷主持的元宵活动,一些贵官豪族也纷纷缚鳌山,放烟火。如《张主管志诚脱奇祸》写到“王招宣府里抓缚着小鳌山”,张员外宅“添许多烟火”(注:《京本通俗小说》第50-51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
Ⅳ 描写集市街景的文言文
1. 形容古代繁华集市句子
摩肩接踵 人头攒动 灯火辉煌 人声鼎沸
“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烟花和爆竹便齐鸣起来。我和爸爸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烟花,点燃了烟花筒,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弹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间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天空中还闪烁着其他的烟火,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条条瀑布……让我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极了。
2. 关于文言文
郑人买履:《成语词典》谓出《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按:词典学家王光汉先生《词典问题研究—成语溯源规范浅议》指出:文中既无郑人,又无买履,何以成“源”?此语当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编辑本段译文
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他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他最终没买到鞋。 有人问:“你为何不用脚试试呢?”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编辑本段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者:。。的人。(定语后置) 欲:想。 先:首先。 度(ó):量长短。 而:然后。 置:放,搁在。 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其:他的。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至:到。 之:到。。去。 操:拿,携带。 已:已经。 得:得到;拿到。 履:鞋。 乃:才。 持:拿。 度(dù):量好的尺码。 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市:集市,市场。 罢:散,结束,停止。 遂:最终。 曰:对。。说。 宁(nìng):宁可。 无:不。 自信:相信自己。 且:想。
编辑本段通假字
1、“置之其坐”中的“坐”同“座”,指座位。 为放在其凳子上。 2、“反归取之。及反”中的“反”同“返”,指返回。为返回去取尺码。
编辑本段注意字词
【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ó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ìng 鼻音, 第四声 【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
3. 急需描写古代集市的句,段
北宋东京 商业、娱乐和习俗
宵禁的废弛,坊市制瓦解,促进了东京的城市繁荣。《东京梦华录·序》描写北宋末期东京时说: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注:《东京梦华录》第39-40页,第1页,第14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陆虚闹1956年版。)
这可以说是对东京城市繁荣、人文鼎盛的总体概括。
到了北宋末年,城内外的商业活动更加活跃,尤其早罩是宋元话本里提到的东京城里的“铺席”,从中足可见出城市繁荣之一斑。《张主管志诚脱奇祸》:“话说东京汴州开封府界身子里,一个开线铺的员外张士廉”,这张员外的“门首是胭脂绒线铺,两壁装着厨柜”(注:《京本通俗小说》第44页、第47页,誉明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与此相参对的是《郑节度立功神臂弓》(胡士莹先生以为宋元话本)中的记载:“话说东京汴梁城开封府,有个万万贯的财主员外,姓张,排行第一,双名俊卿。这个员外,冬眠红锦帐,夏卧碧纱厨;两行珠翠引,一对美人扶。……门首一壁开个金银铺,一壁开所质库”,这里所描写都应是东京“铺席”的景象。
对于“界身”和“铺席”,《东京梦华录》有较详细的描述,据卷二《东角楼街巷》条:“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是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jiāng@④行。高头街北去,纵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lù@⑤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宣和间展夹城牙道矣。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疋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海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注:《东京梦华录》第39-40页,第1页,第14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这无疑是东京城里最繁华的街市之一,商品之繁富,令人咋舌。
与商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勾栏瓦子。在城市集市的设置上,宋代逐步形成了以“勾栏”为中心的“瓦子”,城市娱乐活动带动了相关服务性行业,促进商业贸易,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集市。我们来看话本中的有关描写。《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写到闲汉赵正骗到衣服以后,“再入城里,去桑家瓦里,闲走一回,买酒买点心吃了,走出瓦子外面来”,《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包大尹差人捉盗墓贼朱真,“当时搜捉朱真不见,却在桑家瓦里看耍”。
4. 关于文言文
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
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
"说完,就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
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韩 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这里的度念成第2声,和夺同音) 得履,乃日:"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这里的度念4声,和杜同音) 再最后说明一下,一般动词念(夺),名词念(杜)。
5. 文言文中市翻译成集市的有哪些
(shì,)shì
①市场;集市。《木兰诗》:“东~买骏马。”
②街市。《书搏鸡者事》:“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
③公开处决的场所。《狱中杂记》:“每岁大决,勾者十三四,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待命。”
④交易;做买卖。《肴之战》:“郑商人弦高将~于周。”
⑤买;购买。《木兰诗》:“愿为~鞍马,从此替爷征。”
【市井】⒈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泛指店铺、市场。⒉街市;城镇。⒊城市中流俗的人,也指人的行为鄙俗,无赖。
6. 古诗词中描写街市的诗句
1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 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4 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5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6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7 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
8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9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10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11 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12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13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7. 古代街市环境描写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和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虽是感到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直奔汴河畔。同时,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明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拉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还有“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桥头布遍刀剪摊、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两位摊主正争相招呼一位过客来看自己的货物。这里名副其实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可称为画面的 *** 片段。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 *** ,样样俱全,把一派商业都市的繁华景象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Ⅵ 急求一些描写古代集市的词句。
1、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市》
译文: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手稿信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
2、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出自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译文: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敬旁。
3、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 ——出自元代:冯子振《鹦鹉曲·夷门怀古》
译文: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人们都涌上御街去观赏灯市。从马行街直转至州桥,处处火树银花,耀如白日;更有几处灯楼格外壮观,坐落在那着名的大相国寺。
4、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宋代:柳永《早梅芳·海霞红》
译文:谯楼城门的左右画戟林立,下临辽阔而整饬有序的街市,金黄和碧绿色的楼台一座挨着一座。
5、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
译文:长安的大陆毕轮连着岔路,纵横交错,各种车辆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