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太湖美景怎么描写
在爽朗的清晨,坐上一条小游船,慢慢划进这个仙境当中。欣赏着美景,你会感到顿时眼明清亮的感觉。即使此时,你有一些不愉快的心情,也顿时烟消云散。也许太湖真的是圣母无意丢落的一颗明珠,总是让人变得宁静、变得平和。在你游船的过程中,不时地有几条活蹦乱跳的的小鱼儿跳出水面,亲切地与你打招呼,让你别有一番感受。红旗映绿波,春风湖面吹。好比水是丰收酒,湖是碧玉杯。
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白帆点点,还不时传来渔人捕鱼的叫喊声。太湖的水也是千姿百态,时而像一只摇篮摇摇晃晃;时而像一条游龙正游向远方;时而像一只温驯的绵羊,平静极了;时而像俩只发威的老虎,正在勇猛地搏斗。阳光下的湖面闪烁、耀眼,真像五彩的丝线飘荡在水面上。
已经不是那么令人感到清醒了,午后的阳光把金色撒在湖上,波光粼粼,那湖仍是如此美丽。那一叶叶小舟,一艘艘渔船,在湖面悠悠地浮着。这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透着太湖的端庄秀气,显着太湖的江南风韵。美轮美奂,清新空灵到了极至。
夜幕降临,太湖边上的渔家灯火陆陆续续的亮了,这时你可以在水上人家边吃饭边欣赏着太湖的夜景。这时的太湖非常平静,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灯火,而小岛也非常的安静,在平静的太湖中就像一颗黑珍珠。
湖内碧波荡漾,藻花点缀其间。湖面周围青山环绕,树木茂密,流水潺潺,偶尔的风,水面便泛起一道迷人的光波,倒映在水路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一会儿扩大,一会儿又缩小。
微风吹拂下,湖水显得格外清澈。我伸出手指沾了沾似翠镜的湖面,丝丝凉意由指尖传递到心头,一扫阳光带来的热意,让人顿感心旷神怡。我忍不住想捧一点水来洗脸,感受那透人心底的清洌。无意中竟在这清绿纯净的湖底看见了芦苇、水草的身影,它们姿态各异,有的翠绿欲滴、充满活力,有的飘摇不定、摇曳生姿,让人心底又多生出了一份绿意。
夕阳西下,微微的红色光芒洒在太湖上,整个湖面犹如一块巨大的红宝石在闪耀。微风拂过,无际的湖面上,像是有无数的小生命在跳跃、在嬉戏、在舞蹈……夕阳渐渐映红了大半边天,来得及时的微风轻轻地、缓缓地把闪耀的太湖水推向与天的交界处,以橙红为主的五彩斑斓的各种红,交相辉映……
往前走,一片诱人的新绿尽收眼底,那是满池的新荷。荷叶有的平展着圆盘浮在水面上;有的绿伞般在空中摇曳;有的兜着水珠把阳光反射得灿烂夺目;有的长得很高,却未展开叶面,勇敢地挺立着。荷花则多半含苞待放,白中透粉的一朵朵花儿,活像一个个花仙子借着微风,在池中裙袂飞扬,翩然起舞。
太湖不仅晴天很美,蒙蒙细雨中的景色也别具一格。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太湖朦朦胧胧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看见物体的大概轮廓,好像蒙上了一层细纱。
站在小岛的最高处,看到近处的树、远处的山、高处的云,都倒映在碧波荡漾的太湖中,湖水更绿了,云朵更白了,天也更蓝了。我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美景之中,无比陶醉……
太湖的水清澈见底,散发出淡淡的水草香,湖心还有一个人工喷泉,喷出来的水,好像飘逸的长发。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一句诗:“遥望洞庭出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⑵ 太湖1号为什么是蓝色的
太湖1号为什么是蓝色的
一、
太湖1号呈现蓝色,主要是因为其水体的光学性质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解释:
1. 水体的光学性质:水分子对阳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使得水体呈现蓝色。阳光由多种颜色组成,其中蓝色和紫色的光波更容易被水分子吸收和散射。当阳光照射到太湖1号时,其他颜色的光波已经穿透水体或者被吸收,剩下的蓝光则使得水体呈现出蓝色。
2. 太湖的自然环境:太湖作为一个大型淡水湖泊,其水质相对清澈,透明度较高,这使得水体的颜色更加鲜明。同时,太湖周边的植被、土壤和气候等因素也影响湖水颜色的深浅。如果周边绿色植被覆盖率高,湖水中的藻类较少,则湖水更有可能呈现出清晰的蓝色。
3. 深度因素:湖泊的深度也会影响其颜色。深水区更容易吸收太阳光中的蓝色光波,因此在深水区域,湖水会显得更加蓝。而浅水区域则可能呈现出其他颜色,如绿色或黄绿色。对于太湖这样的深水湖泊来说,蓝色是其常见的颜色之一。
4. 综合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太湖的水质状况也会影响其颜色。如果水质受到污染或藻类爆发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其透明度,从而影响湖水的颜色。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太湖的水质相对稳定,因此能够保持其蓝色的外观。
综上所述,太湖1号之所以呈现蓝色,是由于其水体的光学性质、自然环境、湖泊深度以及水质状况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⑶ 中国三大湖都是什么
中国地域辽阔,境内大大小小的湖泊众多,按面积来算,中国三大湖分别是: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呼伦湖、纳木措湖,也是我国面积较大的湖泊。
一、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