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什么是散粒肿图片
扩展阅读
ps图层展示图片 2025-04-06 07:55:30
摔大碗动态图片 2025-04-06 07:53:56
图片软件设置23比例 2025-04-06 07:51:43

什么是散粒肿图片

发布时间: 2025-04-05 19:32:26

Ⅰ 宝宝霰粒肿快10个月了,有图片,该如何治疗-霰粒肿

我是山东滨州的,我的宝宝现在1岁半,长霰粒肿差不多快10个月的时间了。最初是左眼下眼皮眼睑处长霰粒肿,从表面看是有小包鼓起来,并未发红,一直保守治疗,连续用了差不多3瓶托百士滴眼液,效果不明显,后来没管它逐渐变小了,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完全消失;到宝宝1岁2个月时,右眼上眼皮眼睑处也鼓起个小包还发红,也是保守治疗,上了段时间热敷,不见效,现在已发展成小包长成黄豆粒大,很红也出头了,后来从一个网友那里得知他的宝宝长霰粒肿就是吃您开的中药治好的,就提供给我这个中药方,霰粒肿交流群里好多人都说是您给治好的,网友给我的您开的中药方是:法半夏、陈皮、甘草、枳实、夏枯草 各5克,竹茹、桑白皮、地骨皮、独脚金、薏苡仁、茵陈 各10克,除独脚金外,其他几味中药我们全买到了。现在已经吃了3天了,不见效,我都快急死了。宝宝长霰粒肿时间太久了,我们这里医生(滨州医学院附院)说热敷没疗效的话就要手术,考虑到孩子不仅身体会受罪、对心理也会有阴影还有麻药会对智力产生影响等因素,我们家长不想给孩子手术。

Ⅱ 散粒肿和麦粒肿有什么区别,我传了张图片,有没有人帮我看看到底是什么,已经张了快两个月了

霰粒肿不疼,麦粒肿会疼,但是两种都是这样的疙瘩,需要做手术

Ⅲ 什么是散粒肿图片

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病,儿童和成人均可患此病。该病进展缓慢,可反复发生。可在眼睑上可触及坚硬肿块,但无疼痛,表面皮肤隆起。该病发生于老年人,且有复发倾向时,需与睑板腺癌相鉴别。

Ⅳ 霰粒肿早期图片

麦粒肿和霰粒肿都是发生在上下眼皮的部位,对这一点了解不深的人来说,很难区分这两种情况。事实上,无论是发病原因还是发病后的症状,麦粒肿与霰粒肿都有很大的区别。
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与外麦粒肿两类,麦粒肿的临床表现如下:1.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及邻近球结膜水肿。2.外性麦粒肿发生于皮肤面,当脓液局限积聚时,可发生在睫毛根部的皮脂腺,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破溃排脓后疼痛减轻,红肿消失。3.严重的患者可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压痛、畏寒、发热等症状。
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是由于睑板腺排出管阻塞、分泌物潴留所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睑板腺囊肿。霰粒肿的临床表现是:1.病程缓慢,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没有疼痛有时只有沉重感,可由于肿块压迫导致短暂散光,或者肿块压迫眼球而导致异物感。2.眼睑皮下可触及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小到米粒、绿豆,大到黄豆、樱桃,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边缘清晰,无触痛。3.眼睑在结膜上有肿块,可见紫红色或灰红色的局限性隆起。如果出现继发性感染,就会发展成麦粒肿。4.小肿块可以自己完全吸收,或者自己穿破结膜面,排出黏液,形成蕈状肉芽状增生,这种肉芽组织也可以通过睑板腺的排泄管道,在睑板腺表面形成乳头状增生。
无论是霰粒肿还是麦粒肿,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都是眼部卫生不到位,所以要想预防这两种疾病,还是要注意卫生,尤其是小孩子,由于小孩子没有注意到眼部卫生,经常用手揉眼睛,所以大人要特别注意小孩子的眼和手的卫生。

Ⅳ 眼皮上总是长一块一块的疙瘩是怎么回事

第一类“疙瘩”:皮肤疣
皮肤疣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见皮肤病。民间俗称“瘊子”,皮肤疣传染性强,人体各个部分都有可能出现,如果长在眼睑、眼皮上,就会形成小的疙瘩。
2
它的特点是:突起于皮肤表面,无压痛,容易传染及播散,如发现,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可参考以下图片。
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办
3
第二类“疙瘩”:黄色瘤
之所以将这一类疾病放在第二类,首先,现在黄色瘤的患者越来越多,其次,临床中经常会有人将其与皮肤疣混淆,甚至在“网络”中将黄色瘤命名为“睑黄疣”,笔者认为这一定义是不规范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4
因为,“黄色瘤”和“皮肤疣”有本质的区别,黄色瘤实际上并非是肿瘤,更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类脂样物质在皮肤组织中的沉积,多见于血脂偏高的患者,病变多发生于上睑近内眦部,常为双侧;而皮肤疣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强。
5
黄色瘤的治疗,传统方法为手术,但切除后有复发的可能性;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可以考虑局部注射肝素治疗,笔者在临床中治疗了很多类似的患者,效果非常好,不像手术会担心复发和疤痕的问题。下图就是典型的黄色瘤患者的图片。
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办
6
第三类“疙瘩”:麦粒肿
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也是我们眼科经常遇到的疾病。
它的特点是: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当脓液局限积聚时出现黄色脓头,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
如确诊为麦粒肿,需及时的消炎、热敷等治疗,根据恢复情况及病情,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下图所示就是一个典型的麦粒肿急性期的患者图片。
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办
第四类“疙瘩”:霰粒肿
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
麦粒肿和霰粒肿这两种疾病,字面上只有一字之差,普通老百姓往往容易混淆,其实,两者的鉴别关键在症状。麦粒肿患者会伴有明显的疼痛,而霰粒肿患者往往没有疼痛;麦粒肿是一种炎症的病变,肿块往往活动度稍差,而霰粒肿是慢性炎症性的囊肿,活动度好。
治疗方面,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大的霰粒肿可手术摘除,术中一定要将囊壁摘净,以防复发。
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办
第五类“疙瘩”:眼睑肿瘤
之所以将眼睑肿瘤归位第五类,主要是考虑到它的临床特殊性和重要性,前四类“疙瘩”要么发现都会及时就诊;要么短时间没有发现,却也不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后果。而眼睑肿瘤这一部分,很多疾病需要及时的就诊,否则延误治疗,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良性肿瘤
笔者在临床中遇到的眼睑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色素痣等。
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办
第二:恶性肿瘤
眼睑皮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等。
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办
对于眼睑肿瘤的治疗方法,每一种疾病都有非常系统的治疗方案,在此无法一一阐述,大家一旦被诊断为某一种肿瘤,也不需要特别惊慌,可以多选几家医院,多看几个医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不要耽误病情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