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章草洛神赋高清图片
扩展阅读
动漫里的女的女人图片 2025-01-10 10:59:20

章草洛神赋高清图片

发布时间: 2024-12-03 23:53:32

Ⅰ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帖有哪些

五.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六.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为晋代王献之所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着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干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宝,现藏故宫博物院。草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七.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兰亭集序》是最出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现存版本为唐代书法家冯承素之手,传说真迹是唐太宗李世明逝世后作为陪葬品下葬。



其它的我收集的古今各朝代书法名家书法字帖,

包括了 唐、宋、西晋、明、清、等非常全面的书法字帖、以及碑刻
约1500幅超高清书法贴扫描图,约7.5G大小, 是学习毛笔书法不可能多得的资料合集


古代名家书法字帖合集目录:

《古代书法字帖_48_圭峰禅师碑》
《古代书法字帖_05_兰亭叙五种》
《古代书法字帖_29_乙瑛碑》
《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07_礼器碑》
《古代书法字帖_08_曹全碑》
《古代书法字帖_03_集字圣教序[朱卧庵本]》
《古代书法字帖_13_孟法师碑》
《古代书法字帖_02_雁塔圣教序》
《古代书法字帖_15_白氏诗巻》
《古代书法字帖_34_伯远帖》
《古代书法字帖_22_祭侄稿》
《古代书法字帖_11_空海风信帖》
《古代书法字帖_44_王洪范碑》
《古代书法字帖_38_化度寺碑[诒晋斎本]》
《古代书法字帖_49_石鼓文[中权本]》
《古代书法字帖_01_书谱》
《古代书法字帖_18_兴福寺断碑》
《古代书法字帖_19_多宝塔碑》
《古代书法字帖_40_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
《古代书法字帖_31_兰亭叙[虞世南临]》
《古代书法字帖_28_高贞碑》
《古代书法字帖_12_孔子庙堂碑》
《古代书法字帖_04_皇甫诞碑》
《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
《古代书法字帖_47_李广业碑》
《古代书法字帖_20_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
《古代书法字帖_16_关中本千字文》
《古代书法字帖_36_兰亭叙[冯承素模]》
《古代书法字帖_09_争座位稿》
《古代书法字帖_39_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
《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10_草书千字文》
《古代书法字帖_26_魏晋唐小楷集》
《古代书法字帖_46_李玄静碑》
《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42_柳州罗池庙碑》
《古代书法字帖_45_段行琛碑》
《古代书法字帖_17_张猛龙碑[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
《古代书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大图]》
《古代书法字帖_37_石鼓文[先锋本]》
《古代书法字帖_41_孔颖达碑》
《古代书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牍集》
《古代书法字帖_23_泰山刻石》
《古代书法字帖_14_石鼓文[后劲本]》
《古代书法字帖_32_兰亭叙[褚遂良临]》
《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
《古代书法字帖_33_中秋帖》
《古代书法字帖_35_平复帖[小图]》

《伯远帖》(王珣)
《土母帖》(李建中)
三国 皇象
三国 钟繇
上虞帖
东山帖
东晋 王献之
东晋 王珣
东晋 王羲之
中秋帖
二谢帖
伯远帖
何如帖
俞和《自书诗》卷,元,俞和书,行书,纸本,纵28.8cm,横216.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 康里巎巎
元 赵孟頫
元 鲜于枢
元_耶律楚材《送刘满诗卷》
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纸本,行书,纵33cm,横636.9cm
力命表
南宋 赵孟坚(1199-1264或1267)《自书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陈容《行草书自书诗卷》 纸本 手卷 31.1×38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纵33.8厘米,横130 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吴叡篆隶书卷 [元](1298—1355)字孟思,号雪涛散人

唐_贺知章草书《孝经》全图
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图),中国国家图书馆。
地黄汤帖
大道帖
妹至帖
姨母帖
宋孝宗赵眘 草书《后赤壁赋》
宋拓大观帖太清楼帖卷十王献之书法长卷高清翻墨本
宋赵构书洛神赋长卷高清本
对酒诗
平复帖
得示帖
忧悬帖
提取文件夹名.bat
日本空海《金刚般若经开题》
明 张瑞图
明 徐渭
明 文征明
明 王宠
明 祝允明
明 董其昌
明 蒋杰
明 蔡羽
明 解缙
明 陈九德
明清 王铎
朱熹《城南唱和诗卷》帖凡64行,共462字
杨守敬
松风阁
次韵辩才诗
汉 隶书 曹全碑
洞庭中山二赋
清 何绍基
清 刘墉
清 吴大徵
清 吴让之
清 康熙
清 邓石如
清 黄自元
清代干隆《泥金书四得续论》
清代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卷
清初 朱耷
清明上河图跋
澄心堂帖
目录树.bat
蒙诏帖
薛绍彭(生卒年不详。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宋神宗时长安)《杂书卷》
蜀素帖
西周 青铜铭文 史墙盘
西晋 索靖
贺捷表
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纸本,原图纵高51.9厘米,横长3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近现代 于右任
近现代 吴昌硕
近现代 毛泽东
近现代 沈尹默
近现代 白蕉
近现代 赵朴初
近现代 邓散木
隋 小楷 董美人墓志
隋 智永
隋 楷书 苏慈墓志
频有哀祸帖
鹡鸰颂(李隆基)
黄州寒食全卷

Ⅱ 王献之简介

王献之简介

王献之

中文名称: 王献之

又名: 大令 字子敬 小圣 小字官奴

朝代: 东晋

国别: 中国

籍贯: 山东临沂

代 表 作

美术图片: 中秋帖(局部) 兰草帖 十二月割至帖 岁尽帖 廿九日帖 承姑帖 授衣帖 新妇地黄汤帖 洛神赋十三行 舍内帖 诸舍帖 鸭头丸帖 鹅群帖

类别: 古代书法家

生平简介

王献之(344—386)

东晋大书家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山东临沂人。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书史上一直把他父子二人并称为“二王”。王羲之一家数子均诸书法,唯独王献之最具秉赋,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从而也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字在笔势与气韵上要超过其父,米芾称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即是指在草书上的“一笔书”狂草。他还劝其父“改其体”,足见其书艺创造上的胆略,不愧被后世褒称“小圣”。

诞生于“书圣”之家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过州主簿、秘书郎、长史,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故人称“大令”。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从献之幼年起,王羲之便向他传授书艺。据说,羲之曾经从背后掣拔其笔,试测他的笔力,叹云:“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可见王羲之很早就对他寄予厚望。传为王羲之所撰的《笔势论》云:“告汝子敬,吾察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今述《笔势论》一篇,开汝之悟”,并“今书《乐毅论》一本”,“贻尔藏之”。献之确实书性颖悟,不仅于技法上如此,而且能将意趣渗入书法中。相传有一次献之外出,见北馆新涂的白色墙壁很干净,便取帚沾泥汁写了方丈大的字,观者如堵。羲之见而叹美,问是谁作的,众人答云:“七郎。”

王献之书学思想高超,有远见。他劝父亲改体,不过十五六岁。他的书学见解之深似乎与年龄不相称,但却是事实。唐张怀瓘《书议》记载王献之对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献之认为事贵变通,章草的字字独立以及波磔的生发,不能表现出更宏大的气势、奔逸的律动。在深入研究之后,他认为藁草与行书之间可找到突破“往法”的途径,建议父亲应当“改体”。王献之对于传统书体的深刻研究,对于创新路数的用心探索,确有过人之处。

创新变体的书学是灵魂主宰并导引着这位书圣的后代。他要突破往法,另辟一新天地,而且也想超越其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树新帜。虞(龠禾)《论书表》载:“谢安尝问子敬:‘君书何如右军(指王羲之)?’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王献之并非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辈,他的自我评价亦非无稽之谈。孙过庭《书谱》载,羲之往京都,临行题壁。献之偷偷地把它抹掉,另外写过,自以为写得不错。羲之回家看见了,叹曰:“我去时真大醉也。”献之内心感到惭愧。这传闻足见献之虽有志与父争胜,却亦有自知之明。献之学父书,又转学张芝,他不仅劝父“宜改体”,而自己也在实践另创新法。

张怀瓘《书议》曾这样评价王献之在书艺上的创造:“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可惜他四十三岁便谢世,否则他在书艺上的成就当更为可观。虽然如此,他已将自己的天赋资质、独特的精神风貌、思想情感,一一融进他的书法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在书艺中留下不朽的名声。

王献之本性潇洒,超然于世俗礼法之外,“风流为一时之冠”。《书断》曾载:晋太康中新起太极殿,谢安欲使子敬题榜,以为万世宝,而难言之,乃说韦仲将题凌云台事。子敬知其指,乃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长。”谢安也就不再相逼。有时别人向他求书,也罕能得到;即使权贵逼他,亦不为所动。

沉酣矫变的书法艺术

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故只能从碑帖拓本中见其书艺。《宣和书谱》曾着录献之遗作近九十件,而王羲之则有二百四十三件法书为宣和内府所藏,可见当时献之传世之作就已比其父少得多。而且,“二王”墨迹均有真伪之争。今人沈尹默曾谈到:“献之遗墨,比羲之更少,我所见可信的,只有《送梨帖》摹本和《鸭头丸帖》。此外若《中秋帖》、《东山帖》,则是米(芾)临。世传《地黄汤帖》墨迹,也是后人临仿,颇得子敬意趣,惟未遒丽,必非《大观帖》中底本。……献之《十二月割至残帖》,见《宝晋斋》刻中,自是可信,以其笔致验之,与《大观帖》中诸刻相近。”

“二王”父子书艺之比较

王羲之与王献之的书法艺术的比较,书学史上众说纷坛,褒贬不一,这里略作介绍。

一、“内”与“外拓”。“二王”在技法上的特点,书家往往以“内”与“外拓”标示。如明何良俊《四友斋书论》云:“大令用笔‘外拓’而开扩,故散朗多姿”;“右军用笔‘内’而收敛,神彩攸焕,正奇混成也。”今人沈尹默也说:后人用内()、外拓来区别“二王”书迹,很有道理,大王“内”,小王“外拓”。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用形象化的说法来阐明“内、外拓”的意义,“内”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右军书“一拓直下”,就是“如锥画沙”。“外拓”的形象化说法,可以用“屋漏痕”来形容,放纵意多,收敛意少(参见《二王法书管窥》)。用“内”、“外拓”虽可说明“二王”书艺中许多不同处,但也不能涵盖一切,细察也未必十分科学。大王能“内”也能“外拓”,当是“内”为主“外拓”为辅,小王能“外拓”也能“内”,当是“外拓”为主“内”为辅,而取向的不同是以各自的审美理想为转移的。潘伯鹰说:“有人说羲之‘内’,献之‘外拓’。这最多也只说得一半。”(《中国书法简论》)此言颇有见地。

二、技法来源之辨。清包世臣《艺舟双揖》中曾述自己看法并批评米芾见解:“尝论右军真行草法皆出汉分,深入中郎(指蔡邕);大令真行草法导源秦篆,妙接丞相(指李斯)。……米老‘右军中含、大令外拓’之说,适得其反。”今人侯镜昶认为:包世臣以为大王笔源于隶,小王笔源于篆,此见解值得商榷。侯氏以一语概括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三家真行书特点及渊源:钟善翻,大王善曲,小王善直;翻出于分书,曲出于篆书,直出于隶书(《论钟王真书和(兰亭序)的真伪》)。看来王氏父子书艺有两个主要来源,远源均出于秦汉篆隶,近源则出于钟、张,然后陶冶融铸,发展成各自的体势。

三、草书联绵之辨。王羲之学张芝草书,从形势上突破章草的分割孤立,加以钩连,但一般不作多字联绵,仅二至三字一笔出之。他用张草的使转,发展为内向的、敛蓄的今草。王献之既学其父,也学张芝,突破王羲之联绵模式,成为更多字的贯通,为“一笔书”;由内向而转为外侈,由敛蓄而化为奔逸。所谓“一笔书”是指“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惟子敬明其深诣,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参见《书断》)。世称“一笔书”始自张芝,王献之则是以张芝为“杠杆”,以羲之草书为“支点”,完成一种“破体”的创造。

四、骨势之辨。羊欣说:“献之善隶藁,骨势不及父。”张怀瓘《书断》中说:“惜其阳秋尚富,纵逸不羁,天骨未全,有时而琐。”王献之主外拓、奔逸,因而在快速流转中有时未能沉着痛快,而有轻滑之嫌;而王羲之主内(扌厌)、重骨气,故字势雄强。当然这是从高层次上的比较。王献之何尝不重骨势?如《洛神赋十三行》,清张廷济在《清仪阁题跋》中说:“风骨凝厚,精彩动人”;“然风神骀荡,气骨雄骏,固已无美不臻”。当然王献之中年去世,若再能锤炼多年,其骨势自能更臻胜境。

五、媚趣之辨。王僧虔曾说:“献之远不及父,而媚趣过之。”羊欣也有同样的说法。王献之书艺体势似凤舞鸾翔,以纡回钩连为流美,以纵驰放逸为快意,以墨彩飞动为神逸。张怀瓘《书议》中说其体势“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同时也指出王献之“时有败累,不顾疵瑕”。其实王羲之书也多媚趣,因此曾有人非议,韩愈《石鼓歌》有“羲之俗书趁姿媚”之句。张怀瓘也说他“有女郎才,无丈夫气”。晋人书法中的媚趣与时代风尚有关,这种“媚”,是一种雄媚,而不是柔媚。献之之媚在流动跳荡中、在险峻放逸中呈现得光彩照人,比其父更多媚趣。

六、艺术哲思之辨。王羲之书艺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中和,在多种对立因素之中调和统一。他在书法的形质(如肥瘦、方圆、短长、骨肉等)方面能无过无不及,在书法的神采(如奇正、气度、韵趣等)方面无乖无戾。项穆《书法雅言》云:“逸少一出,揖让礼乐,森严有法,神彩攸焕,正奇混成也。”与突破其父草书模式一样,王献之也是有意识地改变其父的创作思想,他将“中和”转为“失衡”,走向以“奇”、以“险”争胜的新境界。项穆也认为“书至子敬,尚奇之门开矣”。

七、书体之辨。先说章草,王献之承其父法家范,从《七月二日帖》等可睹其章草风采。此帖章草笔法古雅,然俯仰跳荡,大小错杂,也显示自由不拘的个性。再说楷书,南朝宋虞(龠禾)《论书表》说:“献之始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张怀瓘《书断》说,王羲之书写《乐毅论》给献之,献之“学竟,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其父。如大,则尤直而少态,岂可同年”。再说行书,王羲之情深调合,会古通今,创造卓越,《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是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开拓、立法,为后世树立了典范。而王献之在行书上虽也颇有贡献,但他的行书并未能走出乃父的规范,其凝练、器宇、才气都不及其父。在草书上,父子各有特点,羲之特出不群,颖悟此道,除繁就省,创立了新草制度,但是在“一笔书”方面却是子胜于父。吴德旋评论说:“大令狂草,尽变右军之法而独辟门户,纵横挥霍,不主故常。余谓大令草书,虽极力奔放,而仍不失清远之韵。”(见《初月楼论书随笔》)黄庭坚《山谷题跋》中又加以比较:“大令草法殊迫伯英,淳古少可恨,弥觉成就耳。所以中间论书者以右军草入能品,而大令草入神品也。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也。”当然也有很不公正的评价,如唐太宗崇拜王羲之而贬低王献之。其《王羲之传论》云:“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蘖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钦!”唐太宗的评论完全倾向于王羲之一边,竟至以《兰亭序》真迹殉葬。

王献之书艺的独立价值

历史上往往以“二王”并称,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献之书艺自有其独立价值。

王羲之至会稽后,书法艺术成就达到顶峰。但誓墓不仕后因笔札多为代笔人所书,乃有非议。王羲之逝世后到南朝梁初,约一个半世纪,在此期间王献之书因其媚趣研润、逸气洒脱,学其书者盛极一时。其间名家师法小王者,如《书断》所载,即有桓玄、宋文帝刘义隆、羊欣等。特别是羊欣,被称为“入于室者,唯独此公”,所以时人谓“买王得羊,不失所望”。另外还有薄绍之、谢灵运、孔琳、邱道护、齐高帝萧道成、萧思话、范晔等,也各具小王意趣。这是王献之声誉日隆的一个原因。羊欣书艺独步于王献之之后,传授门徒,使献之的影响更为扩大。

那么,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有的学者认为,在初唐李世民要学书,必是从王献之入手,因为那时王献之的手迹比其父的容易得到。后来李世民才看到王羲之的墨迹。李世民也许不甘心居于王献之之下,便把其父抬了出来。由于李世民推崇大王、贬低小王,当时人士慑于皇帝的旨意,遂把有王献之署名的遗迹抹去其名字,或改为羊欣、薄绍之等人姓名。但是唐人学小王者仍很多,特别是“唐人草书,无不学大令者”(吴德旋语)。欧阳询的真、行便既学大王,又学小王,而别成一体。近人沈曾植也说:“率更(指欧阳询)行草,实师大令而重变之。”虞世南和其他一些书家也学王献之,张怀瓘说:“虞书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王绍宗,清鉴远识,才高书古,祖述子敬。孙过庭,博雅有文章,草书 *** 二王。”唐人对王献之的草书很重视,尤其是狂草。张旭的草书就从王献之化出。唐蔡希综《法书论》云:张草“雄逸气象,是为天纵”,“议者以为张公亦小王之再出”。怀素也皈依小王,其《圣母帖》“轻逸圆转,几贯王氏之垒,而拔其赤帜矣”(见赵涵《石墨精华》)。由此可见,尽管李世民贬低小王,但终唐一代,还是有很多人向王献之学习的。

五代后周杨凝式兼学“二王”,学习献之取得卓越成就。沈曾植说:“草势之变,性在展蹙,展布纵放,大令改体,逸气自豪,蹙缩皴节,以收济放。(张)旭、(怀)素奇矫皆从而出,而杨景度为其嫡系。”(《海日楼札丛》)

宋代四大书家之一米芾称:“子敬天真超逸,岂父可比!”“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米芾服膺王献之,并且心仪手追这种“天真超逸”的意趣。米书与小王书血脉贯通。另一书家蔡襄也说:“唐初,二王笔迹犹多,当时学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无几。然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号为名书,其结约字法皆出王家父子,学大令者多放纵,而羲之投笔处皆有神妙。”蔡襄追慕晋韵,其媚趣研润则与小王近似。黄庭坚也称赞“大令草入神品”,黄书“运笔圆劲苍老,结体紧密纵横处,从颜柳诸公上接羲献”(笪重光语)。即如苏轼,其书面目虽与“二王”不类,但也有相通之处。姜夔对小王也多推崇,曾说:“世传大令书,除《洛神赋》是小楷,余多行草,《保母砖志》乃正行,备尽楷则,笔法劲正,与《兰亭》、《乐毅论》合,求二王法,莫信于此。”

元明清以来学小王书法而成就卓着者有元代赵孟俯,明代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王铎等,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总之,王献之的书艺对后世影响深远,自有独立的价值。以“二王”并称也成了书史上的专名。“父之灵和,子之神骏,皆古今独绝”,难怪人们称王羲之为“书圣”,称王献之为“小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