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边防有我,请祖国放心
人民日报
帕米尔高原的雪山,绵绵长长;凛冽寒风从山谷间吹来,呜呜作响。
玉其塔什,柯尔克孜语是“三个石头”的意思,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玉其塔什边防连就坐落在三座雪山之间,这里也是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地方。该连驻地海拔3059米,距离最近的县城近200公里,每年大雪封山达五六个月,被称为“雪域孤岛”。
12公里的生命通道
“今天的路况算好的。”接我们上山的班长王彩云说,“刚才的边检站距离连队12公里。一下雪,车开不上去,送人送菜只能到那儿,再由连队用马接,雪再大点,马也走不了,只能人背。在玉其塔什官兵眼里,这条12公里的山路就是生命的‘中转通道’。”
说起这条“生命通道”,扎根边防15年的四级军士长王彩云有讲不完的故事。
前年春节前,为了保障官兵过年,团里协调地方推雪车运送给养物资上山。王彩云和战友们从进了腊月就开始盼,结果却盼来坏消息:推雪的工程车在大雪中意外冲出路面,坠落冰河,驾驶员跳车获救,给养却落在了半路。
于是连里组成了“接菜队”,带上背囊、骑上军马前往抢救给养。
“记得那天零下35摄氏度,雪深路艰,山顶风大,还有雪崩时刻考验着官兵的反应,跑不及便会被埋。”王彩云说,为了保持注意力,官兵一边走,一边轮流讲笑话。
王彩云走在队伍后面,忽然发现战士肖克热提坐在马背上,一动不动,也没说过一句话。王彩云察觉到不对,跑上前去拍他的肩膀。不料肖克热提一头栽下马背,倒进了雪地里。官兵急忙把他抱了起来,一边喊他的名字一边帮他搓手取暖,好半天才将他唤醒。
那天官兵走了8个小时,才看到了给养车。坠入冰河的推雪车没办法施救,大家开始往背囊里装给养:冻得像石头一样的西红柿、磕半天都磕不破的鸡蛋、冻成各种形状的易拉罐饮料……
马驮不下,大家就背起背囊步行。积雪松软,踩上去直没膝盖,背上数十公斤重的物资走路十分费力。为了节省体力,大家不再说话,只是低着头赶路。背囊背不动就拿出来分给别人,脚迈不动就用两手像拔萝卜一样边拔边走。
“那次每人至少来回背了两趟,大年三十才将所有给养背回连队。”王彩云说。
海拔4000米的巡逻
积雪被刺眼的阳光照射得闪闪发亮。一队边防官兵蹚着没膝的积雪,朝着山顶的边境线进行巡逻。
雪地服、太阳镜、防寒靴,全副武装的我们跟随巡逻队伍出发了。很快,高山雪路让我们发现这些准备远远不够。
积雪太厚,最后3公里路只能步行。越往上走雪越厚,从齐膝慢慢接近腰间。每往前一步,都要做“高抬腿”动作,把脚从雪里拔出来,然后朝着前面冻得发硬的雪使劲踩下去。
回头看看走在最后的刘媛,只见她俯着身子,双手撑在膝上,大口喘着粗气,刘海结成了冰条挂在脸上。
“撑不住,我就送你回去吧!”
“不行!来了就不能给巡逻拖后腿!”刘媛猛吸一口气,借助丈夫金鑫鑫的拉拽,艰难地把腿从积雪中拔出来,嘎吱一声重重踩在前面的雪坑里。
“一!二!三!……”“嫂子加油!”整个队伍给刘媛鼓劲的声音响彻山谷。金鑫鑫走在前面,向后伸出双手拉着爱人。
天色渐渐暗下来,山口刮起了大风,气温降到了零下43摄氏度。这时,队伍终于到达了位于边境线上的巡逻执勤点位。最后3公里的步行路段,硬是走了6个小时。“这段巡逻路太不容易了!”刘媛激动得说话带起了哭腔,“多年如一日守护祖国的边防线,边防官兵太让我骄傲了!”
“边防有我,请祖国放心!”执勤点位上,连长魏巍带着巡逻队伍对着国旗宣誓,高亢的声音回响在群山间。
五彩的“蔬菜展览馆”
一排排菜苗错落有致,阳光透过大棚照进来,让小苗也显得格外茁壮。
“从前连队吃蔬菜,全靠10天一次从山下运。有一次,一场大雪将连队围成‘孤岛’。送菜车走到半路,不得已又返了回去。最后我们连白菜、萝卜、薯仔也吃完了,大家只能站在菜窖门口大眼瞪小眼。”一旁的战士孙宏发介绍,“前些年,为了让哨所官兵吃上新鲜蔬菜,上级为连队修建了一座冬季能保存、夏季能保鲜的‘新型保温菜窖’,又建了有隔热夹层的新型蔬菜大棚。现在,连队官兵每顿能吃上好几个菜,有荤有素。”
“边防很苦,但如果能用自己的努力改善一点生活条件,也能让战士们守防更加安心。”从大棚出来,魏巍指着一排小楼说,“去年我们的营房又通了网络信号,现在又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官兵休息的时候,也能放松和 娱乐 了。”
看到战士们在张贴春联,刘媛把金鑫鑫拉到一旁,拿出了手机,“临来的时候,爸妈给你录了段小视频。”
画面中,金妈妈说:“刘媛守护我们的小家。我儿子保家卫国,他在雪山上,守护的是大家。”一向话不多的金爸爸说:“鑫鑫明年争取回家过年啊!”看着父母的问候,两个年轻人都红了眼眶。
雪山环绕下,整个连队融进了夕阳的光辉里。这光辉慢慢洒遍了整个雪山,照亮了营房,也照亮了官兵的护边路……
(刘南松陈圣圣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9日 06 版)
Ⅱ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下面是 考 网整理的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设想:
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从学生听《我爱你,塞北的雪》谈起……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有谁能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对了,它出自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作者介绍
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作者两次出塞,从军西北十余年,熟悉边塞生活。岑参多以诗人的敏感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景象,表现边防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有《岑嘉州集》。
三、诗文赏析
聆听感受
1、播放录音,聆听感受。
2、男女齐读本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3、男女混合朗读本诗。——再次感知。
整体把握
1、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咏雪、送别。
2、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
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赏析咏雪部分
1、齐读咏雪部分——思考: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天的雪的什么特点?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
2、学生合作在咏雪部分中找到相应的诗句,教师适度评价。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2)对雪的描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为精彩,为什么精彩?小组研讨,合作探究。
①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②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
③春意盎然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
④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从人的感受、从侧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百丈”、“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
3、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天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依依不舍。
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你觉得此句中哪一个词用得?好在哪里?)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
④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联想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在想些什么?)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齐读送别部分——思考——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你知道具有相同意境的诗句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齐读送别部分——体味其中的韵味。
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写雪、写雪带来的酷寒,写边地的风光和送别有关系吗?)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2、任选一首,自选角度,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多媒体)
【 篇二 】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融合了“咏雪”与“送别”两种主题的边塞诗。学习这首古诗,我们不妨透过诗人好奇的双眼,借着想象的翅膀,以“奇”、“情”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提升。教学中,采用点拨、引导的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善于体会,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共同构建一个“诗话”的课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抓取奇特的景物描写及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能在品析中去感悟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能通过对诗句的品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以“奇”为切入点,把握诗歌的内容;从“情”出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鼓励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情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而表现出的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1.领略岑参的诗歌“好奇”的特点。
2.感悟诗人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
1.听录音,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2.指名配乐朗读。
三、赏析诗歌
1.解题
2.领略边塞美景
(1)小组合作活动把文中描绘奇景的相关句子找出来,并用短语“天气奇_____”“地域奇______”“风雪奇______”“雪花奇______”来概括。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参与活动。
(3)汇报,点评。
(4)赏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体会诗人感情
(1)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感情。
(2)指名汇报——依依惜别之情和乐观豪迈之情。
(3)赏析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齐读课文,感悟诗人的乐观豪迈之情。
4.、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1)欣赏图片,用文中诗句来描绘画面内容。
(2)学生交流讨论:咏雪和送别有何联系?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汇报小结,出示板书。
四、拓展练习
1.你还喜欢文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前10句)
八月飞雪雪天奇寒送别(后8句)
军中饯行暮雪送别
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和方法:学习古诗过程中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描写雪的其他古诗。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本课识字过程应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10个生字在教学时音、形、义各有侧重,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在读时解决音的难点,在读诗时分散识字,把生字从文中提出来,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的识记,再放回诗中特有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真正做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春晓》《夏日》《山行》。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冬之景的古诗。揭示课题,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认读课题中的生字“送、官、归”,说说识记方法。“武、判”识读(能认识即可,在练读词语中多见面几次,就会识记。)
3、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岑参写的,他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二、观察图画,范读课文。
1、出示插图。
2、范读课文,渲染情境。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回并指导)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通读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觉得容易读错的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全班再交流。(注意“折、即”的读音)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认读生字。(学生自主认读,多种方法识字。)“折”是会意字,甲骨文的“折”字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表示树木被大斧砍断的情形。本义是折断,引申为弯曲、曲折,进一步引申为屈服。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古----月----胡;女----口-----如;木----对----树;利----木----梨
3、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朗读。
(老师用优美的语言渲染情境,解释古诗。)北风卷动,地面的沙尘吹折了枯草,胡地到了八月就白雪纷飞了。雪花飞舞,就像一夜之间吹起了春风,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了一样。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情境一:“白雪皑皑,北风呼啸,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一幅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读出文章的前两句,你该怎么读呢?”
情境一:“好朋友要远行,但不久的将来你们还会重逢,此时你心情是沉重的还是忧中有喜?古诗的后两句就带有这样的感情,你该怎么表现呢?”教师范读,个别读,男女生交替读,小组领读„„
4.诵读积累,要求当堂熟读背诵。
四、指导写字
可采取五步指导法;
第一步:看,一看字形,二看范字。
第二步:描。
第三步:写。
第四步:评。
第五步:改。
“送”字中的“关”的最后一笔是点,“如”在虚宫格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女”要写得伸展,“口”要写得小些。“梨”的下半部分“木”字的横要写得长一些,托住“利”。“树”中间的“又”写得小一点,捺要变点。
五、课后练习。
六、扩展。
(积累边塞诗)
出赛[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雪景奇寒奇美
高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