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儿猴袋是什么病
大凡新生儿哭的时候,常常可看见其口腔两边颊粘膜处较明显地鼓起如糖丸大小的东西,俗称为“猴袋”,这是由于口腔内有二侧相对肥大的组织,如猴之口腔内袋状物,其实它是颊粘膜下的脂肪垫,之所以会出现,那是由于小儿吸奶时靠脂肪垫的吸力,容易造成口腔内负压,使乳汁易于流出,小儿用力吸吮时,如果没有脂肪层的弹性,会使双颊内陷。这个脂肪垫大凡每个吃奶的小儿都会有,只不过健康者,由于中颊丰满而不突出,而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差的小儿才被注意到。因此,许多家长看到小儿不愿吃奶或吐奶,认为是这些脂肪垫在作怪,往往要求医生为其挑割“猴袋”(而实际上是民间一种土方法,一般医疗单位没有开展),当孩子逐渐长大,从吮奶摄食过渡到嚼食的时候,颊部的脂肪垫便渐渐消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所以“猴袋”千万不要乱割。假如小儿胃口减退或不肯吸奶时,应请医师检查原因,绝不能贸然挑割两颊脂肪垫,因为这会贻误疾病的治疗,并且可能引起局部出血或发炎,甚至发展成败血症。 小儿发生“猴袋”要抓其根本,由于这些小儿的背部皮肤松弛,可以用捏脊疗法(即将小儿的脊部皮肤自下至上捏起,在“脾俞”处稍用力牵位,重复数次,历经10多天,可改善小儿消化功能,也可用中药或食疗方法调理)。 此外,可以选用: 1、五果粉(《嗣宝斋验方秘方集·佚名》): 处方:茯苓 准山 莲子 芡实 薏苡 上药各等量研末。 功效:健胃消食 补脾止泻 主治:小儿猴袋,脾虚泄泻,胃纳不佳,消瘦神倦,营养不良。 用法:每日一次调糊服,或调于米糊中食服。 2、小儿脾疳山药紫糖粥: 淮山药30克、紫苏10克,煮后加入白糖加米粥,吃粥汤。 3、红萝卜香菇炒瘦肉: 用红萝卜1个切小块,香菇4克温水浸泡后切小块,瘦肉碎50克,将红萝卜与香菇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略煮,加油,再加入瘦肉后,调味即可。 适应症:小儿阴虚厌食。 4、猪肚粥: 将熟猪肚切片100克,放入煮好的白粥中,再煮至猪肚熟烂,加油调味即好,大有以形治形之功效。 适应症:小儿脾虚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