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叶子图片高清

叶子图片高清

发布时间: 2023-08-31 04:19:34

1. 桂花花和叶的样子。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桂花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2. 柏树叶和侧柏叶区别图片

1、柏树叶是圆润饱和的感觉。还有就是从颜色上面也可以分辨它们,柏树叶它的颜色非常的清澈,特别的清脆,一看就是那种特别正宗的绿色的颜色。

(2)叶子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柏科:柏科(Cupressaceae)是裸子植物门中属数最多的1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有树脂。叶对生或轮生,常鳞片状而下延,稀线形;球花小,单性同株或异株,顶生或腋生;雄球花有3-8对交互对生的雄蕊,每雄蕊有2-6花药,花粉无气囊。

雌球花有3-16枚交叉对生或3-4枚轮生的珠鳞(大孢子叶)组成,每珠鳞有1至数枚胚珠,苞鳞与珠鳞合生;球果圆球形、卵圆形或长圆形,成熟时珠鳞发育为种鳞,木质或革质,成熟时开裂,或有时浆果状,不开裂,每种鳞内面基部有种子1至多颗。

种子有翅或无;子叶2枚,稀数枚。柏科约 22 属,南北半球各产一半;种数仅次于松科,近150种,分布几遍全球,部分种类为森林的主要树种或重要的造林树种,或为园林绿化树种。代表植物:侧柏、洒金千头柏、龙柏、刺柏。

翠柏属:Calocedrus Kurz翠柏属,柏科,2种,1变种,产北美及南亚,中国有翠柏C. macrolepis Kurz及台湾翠柏C. macrolepis var. formosana(Florin)Cheng et L.K. Fu 1种及1变种,产西南、华南和台湾。常绿乔木。

小枝上密生交互对生的鳞叶,扁平,平展,枝背面鳞叶有脊并有白色气孔线,侧边一对鳞叶对折;球花雌雄同株,单生枝顶;雄球花有6-8对交互对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5个下垂的花药,药隔近盾形。

雌球花有3对交互对生的珠鳞,仅中间1对珠鳞内面有2枚胚珠;球果长圆形,成熟时珠鳞发育为种鳞,木质,扁平,外部顶端之下有短尖头,开裂,最上1对种鳞合生,基部1对小型;种子上部具1长1短之翅;子叶2枚。

3. 云南白药的叶子 什么样子

云南白药是由多种名贵中药材制成的中成药,是云南着名的中成药,而不是一种植物制成的,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1902年研制成功,其主要成分是能够止血的三七,三七的叶子如下图:

(3)叶子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1.云南白药的功效

云南白药以云南特产三七为主要成分,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去肿、排脓驱毒等具有显着疗效,特别对内脏出血更有其神奇功效。因此成为主治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疮毒、妇科血症、咽喉肿痛和慢性胃病的特效药品。

从二十世纪初行销于世以来,誉满中外,历久不衰,被誉为伤科圣药。1979年、1984年、1989年三度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产品有传统瓶装和胶囊剂两种。近几年,又在云南白药的基础上研制出了酊、膏等系列产品,它是家庭必备良药。

2.三七

三七高可达60厘米。主根肉质,呈纺锤形。茎暗绿色,指状复叶,轮生茎顶;叶柄具条纹,叶片膜质,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100朵左右;总花梗有条纹,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

花梗纤细,小苞片多数,花小,淡黄绿色;花萼杯形,稍扁,花丝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果扁球状肾形,种子白色,三角状卵形,7-8月开花,8-10月结果。

其叶子叶片膜质,中央的最大,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两侧叶片最小。

4. 红稠树图片

红稠树就是小叶青冈,图片如下: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20米,胸径达1米。小枝无毛,被凸起淡褐色长圆形皮孔。叶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1厘米,宽1.8-4厘米,顶端长渐尖或短尾状,基部楔形或近圆形。

叶缘中部以上有细锯齿,侧脉每边9-14条,常不达叶缘,叶背支脉不明显,叶面绿色,叶背粉白色,干后为暗灰色,无毛;叶柄长1-2.5厘米,无毛。

(4)叶子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生长环境:该种为中性喜光树种,幼年稍耐蔽荫,好生于层比较深厚、肥沃之处。生于海拔200-2500米的山谷、阴坡杂木林中。在中国江西生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阴坡或半阴坡山地;常与甜槠、丝栗栲、刺栲、乌楣栲、杜英、虎皮楠、豹皮樟、枫香、木荷、泡花树、拟赤杨、黄檀等混生。

分布范围:分布于越南、老挝、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很广,北自陕西、河南南部,东自福建、台湾,南至广东、广西,西南至四川、贵州、云南(滇西北以至滇南思茅等)等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