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黄连分几种
三种,味连、雅连和运连。除此之外,还有土黄连、野生黄连。其中,味连的种植面积最多,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等地。而且味连的产量占黄连总产量的90%以上,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1)黄连的根是什么样子的图片扩展阅读:
栽后2~3日内应施一次追肥,用稀薄猪粪水或菜饼水,也可每亩用细碎堆肥或厩肥1000千克左右撤施。这次肥料称“刀口肥”,能使连苗成活后生长迅速。栽种当年9~10月,第二、三、四、五年春季5月采种后和第二、三、四年秋季9~10月,应各施追肥1次,共8次。
春季追肥每亩用人畜粪水1000千克和过磷酸钙20~30千克,与细土或细堆肥拌匀撒施,施后以细竹枝把附在叶片上的肥料扫落。秋季迫肥以农家厩肥为主,兼用火灰、油饼等肥料;肥料应充分腐熟弄细,撤施畦面,厚约1厘米,每次每亩用量1500~2000千克;
若肥料不足,可用腐殖质土或土杂肥代替一部分。施肥量应逐年增加。干肥在施用时应从低处向高处撒施,以免肥料滚落成堆或盖住叶子,在斜坡上部和畦边易受雨水冲刷处,肥力差,应多施一些。
黄连的根茎向上生长,每年形成茎节,为了提高产量,第二、三、四年秋季追肥后还应培土,在附近收集腐殖质土弄细后撤在畦上。第二、三年撒约1厘米厚,称为“上花泥”;第四年撤约1.5厘米厚,称为“上饱泥”。培土须均匀,且不能过厚,否则根茎桥梗长,降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