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胆在人体什么部位
胆位于右季肋部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其上面借结缔组织与肝结合,下面游离由腹膜覆被,并与十二指肠上曲和结肠右曲相接触。胆囊呈梨形,容量40--60毫升,有贮存、浓缩胆汁以及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
胆囊能储存胆汁、浓缩胆汁、分泌粘液、排空:进食3~5min后,食物经十二指肠,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产生一种激素叫缩胆囊素,使胆囊收缩,将胆囊内胆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肠,以助脂肪差扒皮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胆汁同时,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
一般讲,进食脂肪半小时,胆囊即可排空。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或胆汁酸的作用。胆盐或胆汁酸可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这样便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汁酸还可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酸的吸收,总之,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1)胆总管出口在什么地方图片扩展阅读
胆的功能
1、储存浓缩胆汁
在消化期间,通过神经调节,使胆总管括约肌收缩,胆囊扩张,胆道内产生压力梯度。胆汁虚差分泌压为2.933KPa(22毫米汞柱),胆总管静水压1.46KPa(11毫米汞柱),胆囊内压0.400~0。933KPa(3~7毫米汞柱)。肝胆汁因压力差进入胆囊。胆汁储存主要发生在夜间空腹时,但括约肌的关闭不完全,仍有部分胆汁进入小肠。据报道,空腹时仅有50%的胆汁进入胆囊。
胆囊容积约50毫升,它借助其浓缩功能,增加了胆汁的储存。通过吸收胆汁中的90%的水分,约可储存500毫升胆汁,将大部分胆汁酸池储存其中。研究表明,胆囊粘膜逆电化学梯度吸收氯化钠是钠泵的作用,继而产生渗透压力差,吸收水分,由此使胆汁浓缩5~20倍。
2、排空胆汁
胆囊排空也需要胆囊和胆总管括约肌的互相作用。胆汁排空时胆囊平滑肌收缩,括约肌松弛。
胆囊的静水压约0.863KPa(8.8毫米汞柱),与胆总管区无明显差异。进食1分钟后,胆囊压力上升到1.363KPa(13.9毫米汞柱)。此后2分钟内有约1.5毫升胆汁流入十二指肠,然后胆囊压力降低,胆流停止。这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所产生的。
约7分钟后,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胆流又重复出现,进入稳定状态,每分钟排出约0.6毫升胆汁,胆囊压力增高持续约90分钟。第二期反应主要是缩胆囊肽的作用,它是食物刺激十二指肠时由小肠产生的。缩胆囊肽有收缩胆囊和舒张胆总管括约肌的作用。胆囊最大排出量约27毫升,最小8毫升,很少完全排空。
胆囊每天分泌约20毫升粘液,主要成分为粘蛋白,为乳白色的碱性液体,起保护和润滑胆囊粘膜作用。胆囊管阻塞时,胆汁中的胆红素被吸收,同时粘液含量增加,外观为白胆汁,当钙盐分泌增加时,可在X线下表现为钙胆此雹汁。
3、调节胆道压力
胆囊有调节胆道内压的作用,胆总管阻塞4小时胆道内压并不增高。但当胆囊切除后,胆总管扩张,胆总管括约肌作用减弱,胆管壁增厚,粘液腺体增多,以适应将更多胆汁排入肠道。
❷ 食管反流病胃酸多,可以多喝水吗要注意什么事
食管反流病胃酸多,尽量不要多喝水,因为过多的水分会加重病情。其次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吃一些刺激的食物,同时也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多多运动,戒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减少一些负面的情绪。
食管反流,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的话,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食管反流病是不能够多喝水的,因为太多的水分会加重病情加重反流的情况,一般来说这种病情多发育本身就有慢性胃炎,食管炎的患者身上主要还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导致的,所以如果想要缓解这种病情,有效的治疗这种疾病,就一定要调整好饮食结构。
首先要杜绝一系列的刺激食物,刺激食物,包括生冷辛辣油腻的各种各样食物,特别是油腻的食物,会刺激我们的肠道引起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加食管反流的情况。
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这种疾病的发病和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免疫力较高的人群可以完全避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吃一些保健食品,促进自己的免疫力提高。
同时也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尽量避免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