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照片:这真的是清朝人们真实的发型和衣着吗
1880-1890年,富态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孩子。不用说,这个家庭非富即贵。
1890-1900年,正在吃包子的男子。小编对他们吃什么不感兴趣,在此请各位注意一个知识点,那就是他们的发型。电视剧中清朝男子的发型往往只剃光了前额,我们从这张照片来看,其实不是那样,不光剃前额,耳后、脖颈处都要剃光,仅仅留了后脑勺巴掌大区域扎辫子。
1880-1890年,七名女子在照相馆内合影。这里又要告诉大家一个知识点,清朝汉族女子缠足之风很盛,但是东南沿海的客家女子是不缠足的,照片中这些人都是天足。她们穿着从明朝流传下来的高底鞋(登云履),站起来很能突显高挑的身材。
1880-1890年,穿袄裙或袄裤的年轻女子。她们的这种服装,总体上沿袭了明朝女装的式样,算是汉服演变过程中的最后形态,喜爱汉服的朋友可以研究研究。清朝男子的服装,就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汉服了。
1880-1890年,留着长指甲、抽旱烟的老者。明清时期男子留长指甲,不是不讲卫生,而是社会地位的体现,说明他经济条件优越,不用参加体力劳动,不用为生计发愁,说白了是一种“炫富”之举。明朝小说《后西游记》中写道:“尖尖手,长指甲,头戴飘飘巾,身穿花花衣,自然是个文人。”
v
⑵ 高清照片:清朝小脚鞋长度只有10厘米,宫廷后妃鞋子很精美吗
清朝月白色缎绣竹子元宝底鞋。鞋底高10.9厘米,以木材为料,外裱饰一层白色棉布,棉布外以贴绫方法堆贴花卉纹,色彩鲜艳夺目。鞋面由湖色缎和蓝色缎连缀,绣有竹叶纹和盘长纹,鞋头绣有如意云纹,这些纹样都是平安吉祥的意思。
清朝红色缎绣花卉高底鞋。满族有削木为履的风俗,鞋底都是取料于木材,并裹以白色棉布,最高可达25厘米。照片中这双鞋鞋跟高17厘米,鞋面鲜艳,以五彩丝线绣有各种花卉,装饰精美。这些鞋子看着漂亮,穿着不舒服。
晚清裹小脚、穿弓鞋的汉族妇女。前面4张照片所展示的鞋子,都是满族女性的式样,这张照片体现的是清朝汉族女性鞋子的式样。由于汉族女性普遍裹小脚,她们所穿的鞋子也很特别。
清朝黄缎地彩绣动物花果纹小脚鞋。这双鞋子的长度只有10厘米左右,正与小脚被称为“三寸金莲”的说法相合。小脚鞋的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所以也叫“弓鞋”。这种鞋子是缠足陋习的产物,给女性造成了深重的身心痛苦。
清朝紫色缎绣花小脚鞋。根据这双鞋的大小,我们也可以推断穿鞋的人所承受的痛苦。小脚女性行动很不方便,所以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