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地球仪的完整展开图
球体是不可展图形,所以你无法将地球仪展开。
如果真的展开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地球仪的展开图是一张世界地图.。
地球仪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经纬网格地球仪,在它的球面上只有经纬网格以及度数的注记。
(2)政区地球仪,球面光滑的表示行政区划的地球仪。
(3)地貌地球仪是球面光滑的表示自然面貌的地球仪。
(4)地形地球仪,是表示地形的模型,球面是起伏不平的。
(5)教学地球仪,用于学校及家庭地理教学。
(6)工艺礼品地球仪,常用于家庭及办公摆挂件装饰等。
(7)大型展示地球仪,常用于大型展览展示、教学观摩演示等。
按产品材料与功能分类:
按产品材料与功能分类有纸质地球仪、塑料地球仪、树脂地球仪、石质地球仪、金属地球仪、实木地球仪、磁悬浮地球仪、古典工艺地球仪、电子点读语音地球仪、语音地球仪、视频地球仪等。
中国对地球仪的出版发行实行行政许可管理。国家测绘部门负责审核地球仪的地图内容,审核通过,发放审图号;国家新闻出版部门负责管理地球仪出版发行需要的书号。国内出版发行的地球仪有1600多种款式规格。
点读语音地球仪简介:
点读语音地球仪点读语音地球仪是采用先进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类二维码和数码语音技术开发而成的新一代智能阅读和学习工具。
配套隐形码识读器(又称点读笔)使用,通过点到哪里读到哪里的方式,实现视听结合、声图并茂,使传统枯燥的地球仪变得生动形象,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各国疆域、版图、历史、政治、人口、语言、文化、城市、风俗习惯等海量地理网络知识轻松获取。
视频地球仪简介:
中国唯一视频地球仪视频地球仪是采用先进隐形码光学识别技术和数码语音技术开发而成的新一代智能演示学习和装饰展示工具。
只需用MPR识读器在视频地球仪上轻轻点读,即可在地球仪上LED显示屏上全屏播放当地详细的音视频资讯,包括七大洲、四大洋、世界各国疆域、版图、历史、政治、人口、语言、文化、城市、风俗习惯等海量地理网络知识,同时还具备交互游戏功能。
视频地球仪适用于教学观摩演示、办公装饰、展览展示等各种场合,营造出时尚、新派的文化气息。
2 发明地球仪 :
世界最早的地球仪是由德国航海家、地理学家贝海姆于1492年发明制作的,它至今保存在纽伦堡博物馆里。1480年,贝海姆(1459年~1507年)作为佛兰芒贸易商人初次访问葡萄牙时,自称是纽伦堡天文学家米勒的学生,所以成为约翰二世的航海顾问。当时航海者用星盘来测定日、月、星辰的高度,以推算时间和纬度。用黄铜代替木制星盘,可能是由他创始的。他可能曾与D·考航行到非洲西岸(1485年~1486年)。1490年回纽伦堡后,在画家格洛肯东的协助下,开始绘制他设计的地球仪,1492年完成。他当时所画的世界地形既不准确又已过时,在这个地球仪上,印度洋是向东西扩展的海洋,特别是非洲西海岸,错误之多实在惊人。不过有趣的是,在发现北美洲的前夕他绘制的地球仪,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关于地理上的一些有益设想。
3 地球仪历史 :
地球仪在欧洲:
世界现存最早的地球仪是由德国航海家、地理学家贝海姆于1492年发明制作的,它至今保存在纽伦堡博物馆里。1480年,贝海姆(1459年~1507年)作为佛兰芒贸易商人初次访问葡萄牙时,自称是纽伦堡天文学家米勒的学生,所以成为约翰二世的航海顾问。当时航海者用星盘来测定日、月、星辰的高度,以推算时间和纬度。用黄铜代替木制星盘,可能是由他创始的。他可能曾与D·考航行到非洲西岸(1485年~1486年)。1490年回纽伦堡后,在画家格洛肯东的协助下,开始绘制他设计的地球仪,1492年完成了一架直径20英寸的地球仪。因为这架地球仪是根据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地图制成的,所以世界地形既不准确又已过时,在这个地球仪上,印度洋是向东西扩展的海洋,特别是非洲西海岸,错误之多实在惊人。不过有趣的是,在发现北美洲的前夕他绘制的地球仪,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关于地理上的一些有益设想。
早期地球仪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印刷出狭长的三角形图块,然后将这些图块剪下来,粘贴在木球上。德国最有名的地球仪制作者,是纽伦堡学者琼汉恩斯·肖纳。他在16世纪早期制作的两个地球仪保存至今。
2. 怎么用乒乓球做地球仪要图片
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乒乓球、细铁丝、美工刀、尺子、圆规、马克笔、白纸、挤塑板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用笔在乒乓球的顶部和底部标出两个极点。如图所示。
3. 如何制作的3D旋转图片
1.打开PS,然后利用PS打开一张图片,比如今天小编打算给大家制作一张旋转的地球仪,则选择一张世界地图打开。
2.接着点击“图像”→“模式”→“RGB模式”,将当前文档转换成RGB模式。同时双击“背景层”将其转换成“图层0”。
3.点击“3D”→“从图层新建形状”→“球体”项,将当前图层转换为球体。
4.接着点击“窗口”→“动画”项来打开“动画面板”,点击“动画面板”右上角的“菜单”按钮,从弹出的扩展菜单中选择“文档属性”项,并在打开的“文档属性”窗口中将“持续时间”设置为3秒,将“帧频率”设置为“24”或合适的数值,最后点击“确定”按钮。
5.展开“图层0”,并点击“3D对象位置”前面的开关按钮,以创建一个关键帧。
6.接着将时间轴移动到最右侧,在“属性”窗口“方向”输入框中,将“Z”设置为“360”。
7.然后就可以点击“动画面板”下方的“测试”按钮来测试动画啦。
8.当然,我们还可以增加其它动态效果。当效果制作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调整图片的尺寸并将其输出啦。利用“裁剪”工具将图片区域重新进行裁剪。
9.然后点击“文件”→“存储为Web和设备所有格式”项。并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预览”按钮就可以通过网页对效果进行预览操作。
10.预览效果满意后,在“存储”窗口中将“循环选项”设置为“永远”,并点击“存储”按钮将结果输出。
4. 地球仪展开图
地球仪 ,即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4)能转的地球仪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中国地球仪的制作始于元代,由西域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元朝廷督造,球面上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属于原始的绘制方法。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后,为向中国传授古希腊的地圆说,亲自制作地球仪,并着有《坤舆万国全图》。
受其影响,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学者李之藻制成一架地球仪。约在崇祯三年(1630年),朝廷也制作了一架地球仪。
这些地球仪上绘制了经纬网,扩充了我国此前的地球仪上只有27处观测点的纬度,包括了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整个地球纬度,也弥补了我国此前不知经度的空白,并标注了五洲说,使当朝人能以了解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新知识。
继明之后,喜爱科学的康熙皇帝不仅引进、制作,还熟练使用许多来自西方的科学仪器,使他的天文、地理、数学知识都超出了其他历代的统治者。明、清两朝制造的地球仪现仅存3件,其中2件存于故宫博物院,1件存于伦敦英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