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为什么我们在头不事图片
扩展阅读
萌萌背景图片横着的 2025-02-08 01:42:39
邮票图片绘画ps 2025-02-08 01:39:50
你问问哪个报图片 2025-02-08 01:39:08

为什么我们在头不事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6-02 22:36:26

❶ 家里为什么不能摆龙龟

一、铜狮子


狮子有“万兽之王”的美誉,在陆地上所有走兽当中,没有一种动物比得上狮子那样威猛,就连老虎或豹都比不上。狮子的神态沉着,一派王者风范,就连风水家也留意到狮子的形象所呈现的灵意。狮子无论在中国,或是在古天竺,都不约而同地具有特别地位。在印度天竺,一些神佛都以狮子作为座驾,好像文殊菩萨,或是密宗的一些金刚本尊,有些本尊甚至是现出狮子之相,而相传佛陀降世时,也曾经发出威猛的吼声,这威猛的吼声被称为狮子吼。在中国,狮子的地位仅次于龙,龙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家族的专利,狮子则是贵族所采用,作为其守护者。更具有一种保障地位和权力的意义,能够迎接瑞气,招财纳吉。

铜狮子的性质为化煞挡灾,一般将之放置在面向大门位置,凡是路相冲或开门见灯柱者合用,铜为金属,可克制木的刑克,遇窗户的对面可见大树者适用。在室内之祸害、绝命位置,可放置此铜狮子,以减轻破坏力。

除此之外,铜狮子还可以排除进财的障碍,所以令进财变得比较容易。如宅内有属水之人,放此铜狮更佳,因金生水,可很好地旺财。


二、石狮子


自古以来,石狮子都被视为是风水上的瑞兽,能解除多种形煞,加强官威或屋主之阳气。狮子生性凶猛,所以才会有镇邪护宅的作用。在写字楼门口或是店铺门口摆放石狮子,不仅是一种建筑装饰,更有助于提高财运。但应注意,要将狮头向外摆放,否则狮头冲着门内就会变成一种凶相。

在门口摆放风水石狮子,必须是一雄一雌成对摆放。不同性别的狮子,其摆放位置也是有讲究的。一般说来,雄狮会是爪子抓着绣球的造型,可以保平安、护事业,要摆放在大门的左侧。雌狮的左前爪下或是两只爪子之间会有一头小狮子,有招财运、汇吉气的作用,需要摆放在大门的右侧。区分左右方位以在大门口面向门外站立为判断标准,切忌左右颠倒。如果发现风水石狮子有破损而需要更换时,不能只将损坏的一只更换掉之后再摆上新的一只,而是需要成对一起更换。


三、龙龟


龙龟相传为古代神龙所生之子,背负河图洛书,揭显天地之数,物物一太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和人世;龟背、龟尾有制煞解厄之效,龙头有赐福之意。故传统的中国五术风水界,一向以来皆以“龙龟”为风水制化的圣品,龙龟摆放家中,有安家、镇宅、避邪、保平安之功效。

龙龟的用法比较复杂,要恰当地放在三煞位或水气重之地方始有效。风水学有云:“要快发,斗三煞”,原理即在于此。水气重之风水位主是非口舌,龙龟在位能化口舌兼加强人缘。有部分龙龟法器之背部是活动的,可将之掀起,放入茶叶及米粒,可加强其效应。

龙龟有神灵大龟之称,寓意为世人挡灾煞,减祸害。同样具有长寿吉祥,镇煞迎福的寓意。其力量除了制伏太岁、岁破及种种有形之煞气外,也可广纳“正财”福禄。龙龟在化煞方面既有龙的威武刚强,亦有龟的忍辱负重阴柔,是化煞的最佳物品。在屋内悬挂龟壳或龙龟等物品,只要对准冲射入来的尖角,便可收化解之效。

家中有官非、是非、犯小人、资不抵债、财运衰弱等问题,宜摆放龙龟在大厅中,化解凶气,亦可当作镇宅兴家之用。龟会吸收天地山川的灵气,所以特别长寿。因此,在老人家的睡房里摆放龟形的装饰品来象征健康长寿,甚为适宜,但要注意,龟的头部必须向着窗外。如用龙龟招财,将龙龟正对大门及窗户吸纳财气入宅。龙龟一般放在屋的后方,有镇宅的作用。龙龟也有聚生气之作用,可旺人丁。

另外要注意,龙龟的摆放一定要将头向自己家中或是室内,尾巴与外部可以冲着有煞的方向。如果能将其放在整理空间的最后方最中央是极佳位。


四、铜羊


其性质为祛病减灾及增加偏财,因羊取“赢”音,有利于赌运。此外,家中有长期病患者或旧患绵缠不去者,可将此物摆放在床头,左右各一只,对健康必定有帮助。此物还可化解工作不如意,或减除小人口舌。因为羊属和平之物,将之摆放在工作台上,效应甚强。

要利用风水羊来增进财运的话,则必须要有三只全羊,也就是所谓的“三阳开泰”,加上是为了要进财,所以材质的选择上,以金质、镀金为最佳,其次铜质,另陶瓷也是可以的。不过绝对不要只有羊头,如此一来反而会产生煞气,也对健康不好。

摆设风水羊,也能增加一个人的耐性与意志,这也是因为羊的本性,非到不得已,否则不会轻易动怒争斗。不过在今日的社会中,反而可能成为被轻视欺压的对象,所以在摆设时需要斟酌一番。

在摆设方位方面,最好是在家中厅堂或办公场所的西南偏南方,则一定要三只。因为丑未相冲的缘故,属牛的人不宜摆设风水羊,还有摆设方位不可在东北偏北的地方,因为此处属丑,因此风水羊的灵动反而发挥不出来。


五、八卦罗盘钟


八卦罗盘钟以八卦为钟面,是中国古代历代易经风水大师高人参天量地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仅是风水师用以宅吉凶的重要工具,因为包括阴阳、五行、八卦的吉祥,所以它还具有化煞纳吉的作用。


  • 不识风水者,只要将此钟放在全屋之有利位置或面对大门处即可,实为化煞生权、招财纳福之好摆设。此钟更可催姻缘旺桃花,有百利而无一害。

  • 在自己最常开启的抽屉内放一面罗盘,可以为主人助运,防小人侵害。

  • 家中若是供奉有财神或者观音之类的神像的话,在神像前放一面罗盘,据说可以大大增加加持力。不管任何门派的罗盘,都刻有大量的阴阳两界的数据,可以说是一道很为有力的符。

  • 六、葫芦

    葫芦是风水学中常用之物,效果好,威力大,作用奇特,因为它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将好的气场收纳为己有,也可以将坏的气场吸收殆尽,不至于造成危害,是辅佐风水布局、加强感应的绝佳道具。它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医病,二是化煞收邪。风水用葫芦一般采用天然葫芦瓜晒干成品或铜制葫芦。如何运用葫芦化解病符、阻挡凶恶呢?

    (1)求感情。

    夫妻感情淡薄、经常为小事争执,这样的家庭将会经营得很辛苦。想要增进夫妻感情,葫芦也能派上用场。

    用法:准备葫芦一个,最好是铜制的或木制的,不限时间,安放在主卧室的床头上,将可收夫妻恩爱的效果,对促进家庭和乐,甚至生育能力都有不错的助益。

    (2)招福禄。

    葫芦的音与“福禄”相近,而它的外形圆滚有曲线,看来相当福气,加上入口小、肚量大的特色,仿佛能够广吸金银珠宝。挂在财位上,葫芦纳进了财富,就不易外流,守财聚富功能一级棒。

    用法:准备葫芦一个,放置在生肖财位,可以放在桌上,也可以悬挂在这些方位的门口或墙壁上。

    (3)保健康。

    葫芦是过去医师装盛仙丹妙药的法器,它能纳福增祥、去除灾厄;并且吸取空间中的秽煞之气,恢复原本的干净清晰。对身体不好、罹患疾病的人,能够缓和症状,让身心都好过一些。从风水命理的角度来看,人之所以会生病,与犯到病符星有莫大的关系。先找出住宅中的病符星方位之后,再放置葫芦,即可达到保障健康之效果。

    用法:

    第一步:在床头放置三个葫芦。

    第二步:准备两个葫芦,一个挂在门背上,另一个则挂在厨房门上或厨房内的瓦斯炉附近。

    第三步:除了上述地点外,也可找出“病符星”方位所在,将葫芦放置于此。

    (4)化煞气。

    在风水上,令人运程阻滞并带来疾病的星耀,都是五行属于土,而铜葫芦即拥有化解土煞的功效,如果在铜葫芦的底部及盖加上八卦图案,便成为效果更佳的“八卦化煞葫芦”。因此,遇到受限于既定的格局,不好变动的风水,例如压梁、路冲、形煞等,葫芦也能够化解僵局。

    用法:

    状况一:

    住宅中有大梁压床、压灶等煞,可以在大梁上或两梁之间,挂个葫芦来化解。

    状况二:

    打开窗户或大门,就可以看到医院、殡仪馆、坟场、庙宇、监狱、屠场、垃圾场、色情场所,或住家底下刚好是停车场之出入口,这都会对住宅中人的财运、事业、健康、情绪等有不利的影响,解决方法是在迎接这些煞气的窗户或大门上,悬挂葫芦即可。

    状况三:

    不限材质,把葫芦挂在汽车后视镜或机车龙头上,对行车平安也有帮助。

    七、麒麟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麒麟在百兽中地位仅次于龙。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长寿,能活2000年。能吐火,声音如雷。

    麒麟自古以“仁兽”着称,它有两个意义:一为吉祥之瑞兽;二为仁慈之瑞兽。相传麒麟是最喜欢帮助好人,对有孝道积善的人特别照顾。麒麟的头部似龙,长有双角,身似鹿身,满身长满麒甲片,尾毛卷须,神态十分生动,是中国古代图腾的一种瑞兽代表。

    麒麟是四大瑞兽中最祥瑞的风水产品。在风水化煞产品中,有很多瑞兽,其作用不同,用法各异,有的瑞兽,如果用得不当,就会起到副作用,有的瑞兽摆放在室内,对人有一定的影响,而麒麟在风水中就象万金油,旺财、镇宅、化煞、旺人丁、救子、旺文等,各方面都可以使用。并且麒麟摆放在室内,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对好人起个保护作用,对坏人却疾恶如仇,如发现坏人,它就会去咬,因此家中摆放麒麟,可以旺事业、化小人、制坏人。

    总的说来,麒麟在风水中主要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①催财升官:麒麟非常适合工作性质稳定的人摆放,特别适合在政府机关、公检法、行政机关工作的公职人员使用。催官时候放在驿马方,是最强的催贵升官的物品;但是,当麒麟见到坏人的时候,便会追着这人来咬,所以一些奸角或是从事与黄、赌、毒有关的行业,不论其住宅或是公司,都不可以摆放麒麟的。

    ②招子送子:在风水学中,麒麟还有旺后代的作用,因此民间自古便有“麒麟送子”之说。摆放在对应位置有招子功效。

    ③镇宅招财:麒麟是吉祥的代表,将其安放在家中,有镇宅辟邪,增添家中吉祥的作用,不但令屋主事业顺利,连带财运亦会好转。除此之外,麒麟还能替主人挡去滞运的霉气。一般用于转运的麒麟最好是经过开光的,其力量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④化煞:化三煞。三煞是按流年的所属而排在不同的方位,我们每年在黄历都可以查得到,或可在每年出版的流年运程亦可清楚查到。解三煞必须用三只麒麟(开光的最好),放在三煞的位置便可,而头部要向三煞方。

    化直冲煞。如门前见长廊直冲大门,犯了穿心煞,可用一对麒麟挡之,如果“煞气”弱,如走廊不太长,可用一对麒麟来挡煞,但如果煞气强,走廊又长又直的话,就必用三只麒麟来挡煞。也可以一对麒麟与一个八卦凸镜一起正对煞方摆放用来化煞。

    化白虎煞。在家居的白虎方位,安放一对麒麟,可化解白虎方的凶性,令宅内居住的人平安,特别是白虎方外面的烟囱或尖锐之物冲射到,更加要安放已开光的麒麟。

    化电梯楼梯煞。现在家居中,高层建筑在不断地增多,所以选择房屋时需要注意好电梯的位置,假如在自己住房的右手边有电梯的话,那就容易犯煞,而如果电梯正好是在西方的话,那就是需要化解为好,化解方法:可以在这方位摆放一对麒麟。

    麒麟种类很多:有送子麒麟、有吐书麒麟、有踏球麒麟、有金钱麒麟、有驮宝麒麟。有大有小,根据空间的大小及用途,摆放不同的型号,效果最佳。另外,麒麟以金制的最好,金麒麟力量最强,但是价格太贵了,一般都是以铜代替。因铜制品不易破碎而且也利于化五黄。

    【本文节选自《顺风顺水·现代家居风水与健康参考手册》,作者罗胡,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源自网络】

❷ 有哪些生物的大脑是不在头部的不在头部在哪里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大脑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一个聪明灵活的大脑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人的大脑都是集中在人体的头部,但是有一些动物的大脑不再头部,比如说海绵或者是鱼类的动物是没有大脑的,下面我们具体来解释一下。

还有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海绵,契税海绵本身是没有大脑的,但是它们从来不会思考什么事情,也没有自己的思想,海绵在世界上属于一种非常简单的动物,它们都是在海底里面生活,主要是靠还里面的那些海盛食物来身体的争创运转。虽然它们没有大脑,但是它们也一样能够正常幸福的生活。但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拥有大脑是非常有必要的,认识最高级的动物,只有运用人类高级的大脑才能够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财富。

❸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24个小故事具体是什么

1、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沈至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

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胜利后,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

2、望云思亲

唐朝狄仁杰,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

狄仁杰了解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狄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

3、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淳于意,拜齐国着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4、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他的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

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

5、哭竹生笋

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要吃竹笋煮羹治愈,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6、扼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今河南沁阳人)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

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7、鹿乳奉亲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有诗赞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8、笼负母归

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

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当,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 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

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

9、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

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

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10、芦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 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

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

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阖家欢乐。

11、卖身葬父

汉朝,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

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

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后来嫁给了董永。

12、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十分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刘恒心急如焚。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便亲自为母亲煎汤药,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合适了,才给母亲服下。刘恒孝母之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家中子弟纷纷模仿。有诗赞颂其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13、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

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

14、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很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

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

15、百里负米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

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16、挨杖伤老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着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

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

17、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

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

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

18、孝感继母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

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

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

19、劝姑孝祖

明朝,浙江绍兴山阴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娶了一个妻子,名叫刘兰姐,年仅十二岁,却很明事理,对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动不动就冒犯长辈,经常骂祖母“老不死”,将其视为“包袱”,言辞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刘兰姐来到王氏的闺房长跪不起。王氏大吃一惊,问其缘故。刘兰姐答道: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后媳妇将视为榜样,待您老了,也把您视为“包袱”,那时您会多么伤心啊!太婆母长命百岁是我家的大幸,恳求您三思而行呀。

王氏听后恍然大悟,边流泪边叹气说:良言使我收益不浅啊!于是痛改前非,对待祖母温柔恭顺。而刘兰姐对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二六女儿明大义,看姑骂祖逆亲意;入房跪劝悔前非,示范儿孙行孝字。

20、孝感动天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生母在舜十几岁时故去了,舜的父亲瞽瞍是个盲人,据说很有音乐天分。他娶了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

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长大后变得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

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21、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

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

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22、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世称“曾子”,以孝着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着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23、老莱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老莱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岁。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

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打水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伤心,故意装着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24、郭巨埋儿

汉朝。有个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举,家里很穷苦,有个幼小的儿子。郭巨的母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郭巨因为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现在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想了一个办法。等着儿子走出的时候,到母亲那里去进食物。

年迈的母亲总把食物留给儿子,郭巨便要将儿子给埋了。郭巨说。你不要惊动了母亲,儿子可以再有的。母亲是不可以再得的,何不把儿子埋葬了。郭巨的妻子不敢违背丈夫,在地上掘坑。到三尺多深,正要将儿子扔进去,忽然一个霹雳。

然后地里有一釜的黄金,上面有字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3)为什么我们在头不事图片扩展阅读:

《二十四孝图》赏析

《二十四孝图》是现代着名作家鲁迅所写,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

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对于当下的国人,孝道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真正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对于中国古代的24孝,我们应该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辩证的借鉴。真正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好句:

1.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为罪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绝不改悔。

2.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3.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4.无论忤逆,无论小水,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5.现在想起来,实在很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那些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可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般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北京人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什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

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岂不是“言者心声也”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的特别种族。

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注释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十期。

2、“文学革命”:“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

3、《开河记》:传奇小说,宋代人作。

4、胡人:中国古代汉人称除了汉人以外部族的称呼,通常是指中国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蒙古国、契丹、女真等部落,带有藐视的意义,指其为不文明、未开化的化外之民。

5、“跳到半天空”等语,是陈西滢在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发表的《致志摩》中攻击鲁迅的话。

6、“言者心声也”:意思是说,语言和文章是人的思想的表现。

7、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的《闲话》中说:“我不能因为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好,我也不能因为佩服他的小说,就称赞他其余的文章。”

8、“象牙之塔”:后用以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艺术家的小天地。

9、《儿童世界》:一种供高小程度儿童阅读的周刊,内容分诗歌、童话、故事、谜语、笑话和儿童创作等。

10、“人之初性本善”:旧时学塾通用的初级读物《三字经》的首二句。

11、魁星:奎星的俗称,原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

12、《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是宣传因果报应的画集。阴骘即阴德。

13、《玉历钞传》:全称《玉历至宝钞传》,是一部宣传迷信的书。

14、“睚眦之怨”:意即小小的仇恨。

15、大谈“言行一致”:陈西滢曾说:“言行不相顾本没有多大稀罕,世界上多的是这样的人。讲革命的做官僚,讲言论自由的烧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