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武汉大学的标志建筑有哪些
一、樱顶
教五草坪位于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前,旁边就是武大总图。教五草坪很适合春游,约几个好友到草坪上坐坐,或是带着狗狗在草坪上打几个滚,或是躺在草坪上冥想。很多音乐社团也会来这里练习哦,比如樱之音口琴社的同学就会聚在这里吹琴,已经成为了教五草坪的一道风景线。
② 在法院的大门内有一个雕塑,像狮子,但是头顶上有个独角。问:是什么动物说法
一般是“獬豸”(音xie),能够辨善恶与忠奸。是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只角,故又俗称独角兽。在古代的法律文化中,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它怒目圆睁,能够辨善恶与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它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处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后人视之为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
獬豸与法的不解之结,还可从古代“法”字的结构得到解答,古体的“法”字写作“灋”,而“廌”即为獬豸,“廌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獬豸作为法律象征的地位就这样被认定下来。由“灋”到“法”,“廌”字虽然已被隐去,然而它象征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没有消失。
毕竟是传说,不曾有人亲眼见识獬豸究为何物,因而引出人们诸多想象,有人认为它象鹿,有人称它似牛,更多的说法还是羊。除了相关的古籍如《后汉书》、《论衡》、《五杂组》等记述之外,考古发现,秦之前文物中的獬豸都是一角羊的造型,牛形獬豸则出现在东汉之后。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显然,獬豸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遗迹。进入近代,仍将其视为法律与公正的偶象。
与此相类似,在西方,独角兽也被认为是纯洁的象征。人们认为它的角的力量能够压制任何道德败坏的事情。同时有贞洁的含义,是完美骑士的代表。
③ 求图片中狮子的高清素材
找不到原图 给你放大了一下 清晰度差一点
④ 古代文官和武官门口摆放的狮子有什么不同是文官的方底,武官的圆底么
古代文官摆放的狮子的门墩是方形,是箱子型上雕狮子,表示官印或是书箱。
武官门口摆放的狮子的门礅是石鼓型,是抱鼓型上雕狮子。表示战鼓。
过去的文官都要十年寒窗苦读书,又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才能中状元,为了纪念官位来之不易,就把门鼓做成方型的,像一个书箱一样。所以武官家门口的门墩都是方形的。
古代打仗都会用战鼓,所以武官家门口的门墩都是鼓形状的。
(4)狮子大学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
北京现存最早的门墩是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前的一对石墩,有人说它是隋唐时期遗物。其中还有唐代时期的翼兽(存五塔寺),辽金时的石虎(存五塔寺),元代的石狮(存妙应白塔寺,贤良寺)。北京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也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
门墩的分类:
1、皇家门墩
2、文武门墩
3、豪富门墩
4、书香门第门墩
5、店铺门墩
6、民宅门墩
⑤ 求图!这张狮子的高清原图 图片大小至少1m (就是罗志祥的微博头像 谢谢大佬们!~
网上能找到的最大像素的此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