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精忠报国,关于岳飞的个人资料都有哪些
岳飞是宋朝着名将领,个人最喜欢他的《满江红》,每读一次都能激荡起满腔热血。
附一份他的年表:
年 代 年 龄 事 迹 时 事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 1岁 二月十五日(即公历3月24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 正月,蔡京任相。
政和三年 (1113年) 11岁 从刀枪手陈广学武艺。
政和七年 (1117年) 15岁 居家务农与自学。
重和元年 (1118年) 16岁 娶妻刘氏。 宋遣使约金攻辽。
宣和元年 (1119年) 17岁 六月,长子岳云出生。 宋江起义。
宣和三年 (1121年) 19岁 从周同学射箭。
宣和四年 (1122年) 20岁 应募为“敢战士”,从军征辽。父岳和病故,回家守孝。 宋军攻辽失败。金兵攻取燕京。
宣和六年 (1124年) 22岁 再次应募,往河东路平定军当兵,不久升偏校。 河北等路发生水灾,宋朝实行灾年招兵。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 24岁 三月,次子岳雷生。参加河东抗金战事。九、十月间,平定军陷落,回汤阴家中。冬,在相州从军。随大元帅往大名府。初隶宗泽。 金兵渡黄河南侵。闰十一月,宋都开封陷落。十二月,康王赵构开设大元帅府。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 25岁 正月,与金兵战于开德府。四月,随大元帅往应天府。六、七月,上书要求抗金,被革职。八月,投奔张所,充中军统领,升任统制。九月,随王彦转战新乡等地。后孤军苦斗太行山。冬,投归宗泽。十二月,战汜水关。 四月,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五月,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南宋建立。 十二月,金兵大举南下。
建炎二年 (1128年) 26岁 春,参加滑州之战。七月,进驻河南府,战于汜水关、竹芦渡。 七月初,抗金名将宗泽死。
建炎三年 (1129年) 27岁 自春至夏,击破王善、张用等。七月,随杜充撤往建康府。十月,击破李成。十一月,随陈淬迎击金军。十二月,南下广德军,克复溧阳。是年与李娃结婚。 金兵渡长江南侵。高宗南逃入海。
建炎四年 (1130年) 28岁 二月,进驻宜兴张渚镇。三月,战常州。四、五月,复建康。七月,迁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九月,战承州。十一月,弃泰州,战南霸塘。三子岳霖生。 九月,金立刘豫为皇帝,建伪齐傀儡政权。十月,金遣秦桧归宋。
绍兴元年 (1131年) 29岁 三月至六月,破李成,降张用。七月,屯驻洪州。十二月,升神武副军都统制。 秦桧任相。
绍兴二年 (1132年) 30岁 四月至五月,破曹成。七月,屯驻江州。 秦桧罢相。朱胜非任相。
绍兴三年 (1133年) 31岁 夏,镇压吉、虔州农民起义。九月,赴临安朝见。任江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神武后军统制。 十二月,金、伪齐联军陷襄阳等地。
绍兴四年 (1134年) 32岁 五月至七月,复襄汉六郡。移屯鄂州。八月,授清远军节度使,任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十二月,初援淮西,战庐州。 金兵勾结伪齐侵淮西。
绍兴五年 (1135年) 33岁 二月,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升神武后军都统制。四月,四子岳震生。四月至六月,镇压杨么起义军。十二月,升荆湖南、北、襄阳府路招讨使。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死。 金熙宗完颜亶继位。
绍兴六年 (1136年) 34岁 二月,赴镇江府商讨军事,往临安朝见。三月,升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移镇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母姚氏死。七、八月,复商、虢等州。十月,奉命援淮西,至江州而还。十一月、十二月,击败金、齐军,战何寨、蔡州、白塔、牛蹄等处。 宋、金战争形势趋于稳定,南北相持。
绍兴七年 (1137年) 35岁 二月,赴平江府朝见,授太尉,升宣抚使。三月,随高宗往建康府。受命节制淮西军。四至六月,愤而辞职,受命返鄂州复职。七月,请以本军进讨刘豫。秋冬,因淮西兵变,进驻江州。赴临安朝见,建议立皇储。 张浚罢相,赵鼎任相。金挞懒派掌权,伪齐被废。
绍兴八年 (1138年) 36岁 九月,赴临安朝见,反对“和议”。 秦桧再度入相,宋、金进行议和。
绍兴九年 (1139年) 37岁 正月,授开府仪同三司。上《谢讲和赦表》。三月,五子岳霭生。四月,派军护送赵士(亻褭)等祭扫西京八陵。九、十月,赴临安朝见,收留义士李宝。 正月,宋、金第一次绍兴和议达成。金完颜兀术掌握实权。
绍兴十年 (1140年) 38岁 六月、闰六月、七月,连复蔡州、颖昌府、淮宁府、郑州、汝州、虢州、河南府等地;派奇兵深入京东、河北、河东;大败金军于郾城、颖昌,进军朱仙镇,奉诏班师。八月,赴临安朝见,请求辞职不准。 四月,金毁约大举南侵。七月,宋高宗用金字牌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 39岁 二、三月,援淮西。 四月,授枢密副使,罢兵权。五月至七月,出使楚州,营救韩世忠。八月,罢枢密副使。十月,入大理寺狱。十二月二十九日(即公历1142年1月27日),遇害于大理寺狱中。 宋、金签订《绍兴和议》。 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最后确立。
因为上传的图片大小有限制,太小又看不清,所以把文字部分复制进来,看得有点乱。上面的日期没特殊说明都是农历的。
㈡ 求一张三国志岳飞的图片!
这张够大吧,请采纳。
㈢ 岳飞满江红毛笔书法作品
岳飞满江红毛笔书法作品下面以图片的形式展示:
原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放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3)岳飞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般认为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诚。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此词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开头五句,起势突兀,破空而来。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这时,一阵急雨刚刚停止,作者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
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作者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他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气愤填膺。岳飞之怒,是金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
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飞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这几句一气贯注,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臣义士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自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三十功名尘于土”,是对过去的反省,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
没有什么成就。宋朝以“三十之节”为殊荣。然而,岳飞梦寐以求的并不是建节封侯,身受殊荣,而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完成抗金救国的神圣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说“誓将直节报君仇”,“不问登坛万户侯”,对功名感觉不过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这是对未来的瞻望。“云和月”是特意写出,说出师北伐是十分艰苦的,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虏廷”(《五岳祠盟记》),
赢得最后抗金的胜利。上一句写视功名为尘土,下一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人为轻,国家为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莫等闲”二句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既是岳飞的自勉之辞,也是对抗金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靖康耻”四句突出全词中心,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大无畏的乐观精神。
“壮志”二句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待从头”二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一腔忠愤,碧血丹心,肺腑倾出,以此收拾全篇,神完气足,无复毫发遗憾。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㈣ 岳飞真正的面貌图片
南宋刘松年所作的“中兴四将”图(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全身立像),应该比较符合原型。
中兴四将指中国南宋时期四位着名的南渡将领,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四位将领是指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另一说法是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这一说法来自于宋朝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
四位将领均有王爵,岳飞追封鄂王,刘光世追封鄜王,韩世忠追封蕲王,张俊追封循王。亦有以刘锜取代刘光世,以史料来看更为可信。第三种说法由南宋史官章颖提出,将岳飞、李显忠、刘锜、魏胜列入自己的《皇宋中兴四将传》一书。
(4)岳飞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绍兴三年(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