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珠穆朗玛峰文字以及图片资料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是用供氧装置到达海拔8320米处。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马洛里的遗体于1999年在海拔8150米处被发现,而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故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岁来自新西兰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 en:Tenzing Norgay 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是纪录上第一个登顶成功的登山队伍。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准确记录以来) 1960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是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此次攀登,也是首次从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为首的美国探险队首次从西坡登顶成功。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是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其中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1978年,奥地利人彼得·哈贝尔和意大利人赖因霍尔德·梅斯纳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穆朗玛峰成功。1996年,包括着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1998年,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登顶的残疾人。2000年,尼泊尔着名登山家巴布·奇里从大本营出发由北坡攀登,耗时16小时56分登顶成功,创造了登顶的最快纪录。2001年,美国人维亨迈尔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攀登珠峰并测量珠峰高度数据。
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 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有16座,着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以高达8844.43米的高度,是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目。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在中国登山队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确地测定了它的高度,并绘出了珠峰地区的详细地图。所有这些,为中国开发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2. 珠峰“睡美人”:冰封22年成着名登山路标,曾哀求不要丢下她
珠峰是登山爱好者们心中的圣地,只要能够登顶,即便付出大量财力精力在他们看来也是值得的。更有甚者为了登顶珠峰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22年前曾尝试攀登珠峰,可惜途中被冰封为“睡美人”,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死后的多年中成为珠峰着名的登山路标,死前曾哀求不要丢下自己。
随着尝试登顶珠峰的人变多,死在途中的人也是数不胜数,仅在路上发现的尸体便有两百多具,还有些人或是坠落山崖,或是掉落冰缝,再也无法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登山装备越加精良,人们对于珠峰的畏惧之心渐渐变低,认为有了好的装备,登顶易如反掌。
事实上珠峰路上依然危险重重,极度寒冷缺氧条件下人体反应技能都会变得缓慢,即便携带氧气瓶最多只能勉强呼吸,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环境下人很容易疲劳,而一旦在这里坐下休息,很可能就再也无法站起来。
珠峰海拔过八千米的部分被称为死亡地带,在这里登山者们需要格外注意,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即便是多人同行,同伴也无暇顾及。这个区域遗体众多,他们大部分都已无法辨认身份,而其中最为出名的则是被称为“绿靴子”宽御的Tsewang Paljor,她身着红色上衣蓝色裤子,穿着一双显眼的绿靴,如今已成为珠穆朗玛峰上着名的登山路标。
尸体附近还有另外一位登山者的遗体,大卫夏普就抱膝坐在旁边,当时他或许是过度疲劳,想坐着休息一会儿,可惜这一坐就是十多年。
与“绿靴子”一样成为登山地标的还有另一名叫弗朗西斯·阿尔森蒂耶夫的女子,她和丈夫希尔盖都是狂热的登山爱好者,两人婚后便攀登了许多世界名山,心中一直渴御衫望着登顶珠峰。到了弗朗西斯40岁时,她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决定成为美国第一位无氧登顶珠峰的女性,就这样,夫妻二人在当地找了一个登山小队,共同踏上登顶珠峰之路。
这只小队的登山过程还算顺利,一路上有惊无险成功登顶,而弗朗西斯也成为美国第一位无氧登顶珠峰的女性。可惜意外来的总是太快,就在他们走上下山之路不久,路上便刮起了暴风雪,整个小队都被打散,弗朗西斯也和希尔盖走散。
时间一点点过去,希尔盖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走回营地,可是在这里他发现妻子并未按照计划返回。此时的他心中隐隐猜到妻子可能凶多吉少,但是多年的感情让希尔盖不愿轻易放弃,于是他带着精良的装备踏上了登山路寻找妻子。可是希尔盖这一走再也没人见到他,正如同珠峰大多数坠落山崖的人一样,他从世界上消失。
其实弗朗西斯失散后并未立即死亡,当时乌兹别克斯坦登山小队中两名成员伊恩·伍德尔和卡西·欧道德曾在登山过程中发现她,此时的她身体已经暴露在严寒环境中一段时间,出现了缺氧和冻伤的情况,整个人状态极差,但是依然保持着生命力。伍德尔和欧道德见状便放弃登顶转而帮助弗朗西斯,他们试图用自己的氧气瓶和药品拯救她的生命。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小时,两人氧气已经耗尽,但是弗朗西斯却未有好转,对此他们表示无能为力。而此时的慎拆岩弗朗西斯已经神志不清,嘴边喃喃自语道:“不要把我留下,请带我走”,听到这样的话,伍德尔和欧道德也感到一阵心痛,可是资源已然要耗尽,两人若继续呆在这里帮助弗朗西斯,都会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他们选择离开,返回到营地。
就这样弗朗西斯和丈夫谢尔盖永远留在了珠穆朗玛峰,而她本人更是成为珠峰上着名的睡美人,二十年来,每一位通过这条路线的登山者都能看到她的遗体,同时也警戒着自己,任何时候也不得掉以轻心。
2007年,曾经帮助过她的伍德尔重返珠峰,多年后他的心中还是挂念着这个未曾救下的陌生人,他把弗朗西斯的遗体搬到了远一些的位置,并且带来了一面美国国旗盖在遗体身上,这样的形象一直保持到如今。
珠穆朗玛峰的危险人尽皆知,但是依然有数不清的登山者尝试着攀登,他们大多是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想要挑战这个世界第一高峰。对与错我们无权评价,但是我们应当以他人为鉴,珍惜自己的生命,任何时候都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参考资料:
《望岳》
3. 中国登山者张洪成登顶珠峰的首位亚洲盲人,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精神
我非常佩服那些登山爱好者敢于征服的精神,我们了解到,中国登山者张洪成顺利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也是首位登上局悄珠峰的亚洲盲人。了解张洪成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张洪成并不是生下来就是盲耐扒人,而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眼睛失明,此次选择挑战珠穆朗玛峰,也是张洪成对自己的挑战,你觉得张洪成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已经失明25年的中国盲人张洪成从尼泊尔一侧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亚洲首位登上珠峰的盲人。据张洪团队介绍,现年46岁的张洪在尼泊尔向导协助下于当地时间24日上午9时站在了珠峰峰顶上。此次登山活动的尼泊尔组织者亚洲徒步公司证实了这一消息,并向张洪表示祝贺。该公司一名官员在珠峰大本营说,尽管当时珠峰峰顶有强风,张洪仍然敢于登顶。张洪原计划本月5日和15日向珠峰峰顶冲刺,但因珠峰南坡大本营遭到新冠病毒入侵以及强气流不期而至先后放弃登山计划。据介绍,为防控疫情,张洪团队在出国前都接种了中国疫苗,登顶桐亩渣前几日还请医生在珠峰大本营做了血清检测,确认所有人未感染才出发冲刺。
一.成功征服珠峰
因为张洪成是盲人,所以他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攀登珠峰,张洪成能够成功登顶珠峰,与他背后团队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4. 珠穆朗玛峰上有多少尸体你可能想象不到,你还敢登山吗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两个自己的个人兴趣,比如跑步,登山等,很多登山爱好者都会相聚在一起,准备好自己的装备,相约某一天一起去登山,在登山山顶的那一刻是无比的自豪。而有一些胆大并且有登高峰梦想的人都会去向珠穆朗玛峰挑战,有一部分人会成功,有一部分人则会有去无回。
在登山前,他们的命运就是一场赌注,不管怎么说,这种有为了自己梦想而探险的心,还是非常值得让人敬佩的。而他们的尸体,也警告着后来人,这座山和大自然的威力和无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好了,敲了这么多字真的不容易,只希望各位看官走过路过看过,给小的点点赞,我就非常开心了,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心想事成,马到成功!
5. 珠峰最着名的3具遗体:绿靴子、睡美人、休息者,为何没人敢动
珠峰最着名的那具尸体,他的名字叫才旺·巴尔多,当他失去生命时才28岁。但经过他遗体的大多数人都称他为“绿靴子”。 近20年来,他的遗体就躺在珠穆朗玛峰峰顶附近,对于那些寻求从其北面征服世界最高山峰的人来说,他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阴沉沉的标志。许多人在珠穆朗玛峰上丧生,像巴尔多一样,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山上。 但巴尔多的身体,那么地鲜明和突出,成为了珠峰上最知名的尸体之一。
2007年5月,阔德维尔极限珠峰(Caudwell Xtreme Everest)研究团队对极端高海拔的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水平进行了医学研究。超过200名志愿者爬上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进行包括血氧水平的各种医学检查。一个小团队也在前往登顶的途中进行了测试。即使在大本营,低氧分压也直接影响血氧饱和度。在海平面,血氧饱和度一般为98-99%。在大本营,血液饱和度降至85%至87%之间。在山顶采集的血液样本表明血液中的氧含量非常低。低血氧的副作用是呼吸速率大大增加,通常每分钟80-90次呼吸,而不是典型的20-30次呼吸。只是试图呼吸,就会让人疲惫。
因此不是没有人掩埋,是没力气埋。珠穆朗玛,可不是一般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