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铁原阻击战纪实
1951年5月21日,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结束,志愿军首长决定主力转移至“三八线”南北地区休整。“联合国军”乘机实施全线反扑,于5月27日进占汶山、永平、华川、富坪里、麟蹄一线后,继续向铁原、金化、杨口方向进攻,并将涟川、铁原作为主要进攻方向。
志愿军第63军并指挥第65军第194师,奉命在涟川、铁原间组织防御,坚决阻止“联合国军”沿公路向纵深推进。6月1日拦旁起,美军第1军以4个师兵力向第63军阵地猛烈进攻。在第187师防御正面,美军2个师轮番进攻。涟川山口的战斗最为激烈,美军进攻第一天即投入5个营的兵力。
志愿军第561团第3营坚守涟川山口阵地4天3夜,抗击美军10余次进攻,与敌反复争夺,毙伤美军1300余人。在第189师模明防御正面,美军每天以3~4个团兵力发动进攻,6月3日又将美军第25师投入战斗。
第189师顽强坚守阵地,击退美军一次次进攻。4日,第63军以预备队第188师旦衡告接替第189师的防御。
5日起,第63军转入二线阵地,依托有利地形继续实施坚守防御。激战至6月10日,美军仍未突破第63军防御阵地。在历时12天的防御作战中,第63军顽强抗击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共毙伤美军1.5万余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粉碎了美军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1)铁原战役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之初,志愿军攻势如潮,出其不意地渡过临津江和北汉江,直逼南朝鲜首都汉城。然而随着战役的深入,我军后勤补给不足的劣势愈发明显。
就在志愿军粮草弹药几乎耗尽的时候,1951年5月21日,彭德怀果断命令投入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各部全线后撤。就在彭德怀下令撤军的同时,“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则指挥他部队开始了全面反攻。
李奇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将我军主力全歼在三八线以南。此时彭德怀盯着地图,李奇微也在盯着地图,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停留在了同一个地方:铁原。
❷ 铁原阻击战,彭总罕见涉险单身出迎,将军回忆:彭总一天五次来电
1951年5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将各兵团主力北移,以一部分兵力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争取时间掩护主力休整。
但是,狡猾的敌人却不允许志愿军有喘息之机。美军司令李奇微动用了十三个多师的兵力,采取所谓"磁性战术",用摩托化步兵、炮兵和坦克组成"特遣队",对志愿军紧追不舍。美第八集团司令范弗里特命令其在西线的五个师向铁原、涟川一线全力进攻企图在西线得手后拉平战线,将东线志愿军部队全部隔断在三八线以南。
铁原、涟川一线是朝鲜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又是志愿军军用物资的囤积地,一旦被敌人占领,就会割断志愿军东西线的联系,直接影响志愿军的转移和后撤,形势极为严峻。
在此情况下,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果断地命令十九兵团火速调第六十三军到铁原一带设防,要求六十三军阻敌半个月,以掩护东线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北撤,以及铁原物资的后运。
彭德怀向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下达命令:"六十三军打光了也要守住铁原。守住铁原就是胜利!"
当时,摆在六十三军面前的困难是很大的。六十三军在第五次战役开始时接受了突破临津江的任务,傅军长含散率领全军猛打猛冲,仅用十分钟就突破临津江,随后连续奋战一个多月,屡建奇功。但是,部队连续作战,十分疲劳,武器装备给养严重不足,人员损失很大,全军仅有2.4万余人,而防御正面之敌达4.7万之多。敌人还拥有1300门火炮、180多辆坦克和大量飞机。加之铁原一带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傅军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兵团司令杨得志给傅崇碧打电话说:"铁原这一仗关系到朝鲜战争的全局,是我军入朝以来少有的一场恶仗,你一定要顶住,有什么困难吗?"
傅崇碧向首长立下军令状:"首长放心,困难虽然一大堆,但我们会想办法克服。半个月内我若放走一个敌人,愿受军法处置。"
为了确保铁原阻击战的成功,杨得志从兵团抽调500人补充到六十三军,并将六十五军的一个师、炮一师和炮三师划归六十三军指挥。另外,兵团还令六十五军在六十三军侧翼阻击敌人,掩护六十三军坚守铁原。
傅军长亲自到军第一梯队,坐阵指挥。不久得了痢疾,便血不止,但他仍躺在担架上指挥。六十三军很快制定了作战方案。在兵力部署上,采取纵深梯次和少摆多屯的办法;在火力组织上,充分发挥各种火炮和短兵器的威力;在战术运用上,采用正面抗击和侧翼反击相结合,在天黑时派小部队袭扰敌人等多种作战方案。
6月1日,范弗里特亲自督率五个师的兵力对十三军阵地发起了猛攻。敌人的飞机、大炮将志愿军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随后敌人实施多方面、多梯次的轮番攻击。我第一梯队的一八九师与敌展开激战,反复争夺。
次日,敌人出动了百余辆坦克,成扇形向一八九师阵地压过来。我指战员隐蔽在战壕里,等敌人坦克越过壕沟时,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敌坦克,将手雷塞进敌坦克,随着"轰"、"轰"的爆炸声,几十辆坦克瘫痪了,其余坦克见势不妙纷纷掉头逃回。
六十三军军指挥所里,傅崇碧焦急地盯着地图,我军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是伤亡也越来越大。他正在旅李思索着破敌良策,突然,他眼睛亮了起来,目北集中到了地图上铁原东北的水库上,他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以水阻敌之计。他抓起电话,迅速向一八八师师长下达命令:"立即炸掉水库!"几个小时后,铁原平原烟波浩淼,方圆几十公里成了一片泥沼,拥有坦克等现代武器的敌人只好望水兴叹、停止进攻。
不仅如此,敌人为了抵御洪水,还将几百辆坦克围成一堵围墙。傅军长从望远镜中看到这一情况,又心生一计,他立即招来预备队一八七师师长徐信,"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说得徐师长连声称"好",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夜深人静时,敌人还在梦乡,突然,敌阵地上火光冲天,炮声震地,喊杀声四起。一八七师突击部队利用夜幕,勇猛出击。敌人遭我偷袭,损失惨重。
但是,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展开了更为疯狂的攻击,范弗里特调集更多的部队进行猛攻。傅军长果断地将一八九师换下,由原第二梯队的一八八师接替一八九师的防务。一八八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技术,与敌人反复争夺,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其中五六三团一营一连二排的壮举更是可歌可泣:一营和所属二排有着光荣的战斗传统,在国内作战中曾分别获得过"钢铁营"和"特功排"的称号。在铁原阻击战的第五天,二排受命进入阵地阻敌,他们在打退了敌人拆老迟一个营多次进攻后,被两个营的敌人包围在一座孤立的高山上,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此时,二排只剩下八人。傅军长立即派出部队去救援,然而因下雨路滑和敌人的严密封锁,解围部队几次都无法靠近。敌人向二排发起了无数次攻击,炮弹像冰雹般落下,使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他们在副排长李秉群的率领下,打退了敌人无数次攻击。到午夜时,他们只剩下十五发子弹和几颗手榴弹,而敌人的进攻却是有增无减。战士们用仅剩下的武器打退敌人的几次进攻后,副排长坚定地对大家说:"我们在敌人三面包围中,要突围出去没有可能;要打,我们没有子弹;而和敌人面对面地拼,他们人太多,搞不好我们会成为俘虏。我们是'钢铁营'、'特功排'的战士,不能给英雄连队抹黑,更不能给伟大的祖国丢脸,要让敌人知道中国人是硬骨头!死也不能当俘虏!"
战士们齐声同意,毫不犹豫地依次跳下了五丈多高的悬崖。
在六十三军的英勇阻击下,志愿军东线部队除六十军一八〇师之外,均陆续撤回北部,四十七军、二十军、二十七军四个军已在新幕、伊川一线构成纵深防御。至此,铁原阻击战取得了成功,六十三军在坚守铁原整整十二个昼夜之后接到了撤出战斗的命令,傅崇碧指挥部队有条不紊地撤离阵地,开往伊川。
为了表彰六十三军的战绩,彭德怀司令员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亲自到伊川去迎接六十三军。作为志愿军的总司令,彭总单身出迎从前沿归来的部队,这还是第一次。他的这一举动是对六十三军的特殊奖赏。傅崇碧军长激动不已,连忙命令部队行持枪礼。彭德怀即席发表了讲话:
六十三军全体指战员激动不已,禁不住失声痛哭,含泪高呼:"祖国万岁!""一切为了祖国! "彭总也与指战员们紧紧拥抱。此情此景,令在场的无数人流下了热泪。
多年以后,傅崇碧将军回忆道:"这是一场打得十分艰苦的阻击战。彭德怀司令员一天内曾给我来五次电话,说:不惜一切代价堵住敌人。我军指战员是在连续作战一个月后,又仓促上阵阻击的,打得很坚决、顽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争夺,使敌人终于未能进入铁原。"
❸ 傅崇碧的铁原战役
消灭美国第六军和第十七军两万五千余人. 战斗结束后,经过四天的手术,傅将军终于苏醒过来,医院里,他看到彭德怀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伍蔽要兵”,一语既出,在场的人无不泪如雨下。彭将军也坚定的告诉他:“给你兵,我给你补两万”,一个星期后,两万新兵补充入63军,足见此战伤亡之惨重。
美军情况也差不多,两千多美军战死铁原,本以因收复汉袜渣城而得到支持的美国远东总司令李奇微上将因铁原战败受到抨击.
2003年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腔好州年87岁。
❹ 铁原阻击战结果如何
抗美援朝由三个阶段组成,每咐碧个阶段又由若干个小型战役衔接而成。铁原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中的最后一个部分,整场战役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铁原阻击战结果在第一阶段战役中却是极为重要的,那么铁原阻击战结果究竟如何?为何铁原阻击战的结果如此重要?铁原阻击战结果的形成原因又是怎样的呢?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的产生呢历指?
首先,去明确铁原阻击战结果。
铁原阻击战是一场大规模的攻守战,由联合国军全力进攻,人民志愿军全力防御的战争,铁原阻击战的结果是人民志愿军通过近十三天不分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成功的抵抗了联合国军的继续进攻,抗美援朝的战线终于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定,为此人民志愿军第63军牺牲了众多将士们的性命,在铁原阻击战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损失了近一万人左右。
其次,看看铁原阻击战结果的形成原因。
第一、联合国军的准确判断。当人民志愿军在刚刚企图撤退之时就被衡烂举判断出来,联合国军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于是决定大力追击,希望一举击败人民志愿军,从而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第二、人民志愿军63军的英勇付出,为了能够稳定战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十三天里不分昼夜的与敌拼搏,光兵力的牺牲就高达一万人次左右,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抗美援朝第一阶段战役终于得以平稳落幕。
❺ 铁原阻击战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铁原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场战役,铁原阻击战的结束代表着第一阶段战役的完结,第一阶段战役以人民志愿军的勇猛向前、联合国军的节节败退为开端,但最终却以联合国军的节节进攻、人民志愿军的浴血防御为结尾。那么铁原阻击战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换句话而言,铁原阻击战究竟是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铁原阻击战历史背景对于敌我对战双方来说,有何种程度的影响?接下来具体研究下铁原阻击战历史背景。
铁原阻击战是紧接着第一阶段的第四场战役后发生运闹稿的,那么接来下追溯下第四场战役是什么战役呢?那便是砥平里战役,在那场战役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因整体的作战策略发生了重大失误,再加上重型武器的严重匮乏,导致中国人民志旁孝愿军以极其惨烈的状况收场,那么取得胜利的联合国军也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人民志愿军的追击,于是双方的战略地点开始了迅速的移动,从而促使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的发生。
在第一阶段,经过了前面的四次战役,联合国军对人民志愿军的行动战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一边执行撤退弯旁命令之时,一面又利用飞机等重型武器发起了疯狂的进攻,造成了人民志愿军后勤补给物资的严重损失,人民志愿军决定撤退,当联合国军第一时间发现后,随机发动了大规模的追击作战计划,于是爆发了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
❻ 铁原阻击战中8勇士激战6小时,歼敌100余人,弹尽后集体跳崖
铁原阻击战,傅崇碧将军率领第63军2.4万余将士浴血奋战13昼夜,成功挡住了范弗里特指挥的美军4.7万余人的进攻,为全局部署调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但这场阻击战,打得异常艰苦和惨烈。自从突破临津江以来,63军已经连续作战一个多月,武器装备给养供应严重不足,物资损耗和减员相当严重。
兵力只是敌人的一半,武器装备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范弗里特手里有各种火炮1300多门,坦克180余辆,而且随时能得到空军的支援。
志司要求坚守10至15天,兵团司令杨得志深知63军面前的困难很多,但是军令如山倒,没有任何余地。
接到命令后,傅崇碧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并迅速向兵团部上报了阻击计划:采用纵深梯次和少摆兵多屯兵的办法,并以多个战斗小组前去前沿歼哪绝和敌人进行纠缠,使敌人不能过早迫近我主阵地;战术运用上,采取正面抗击和侧翼反击相结合,并派出小部队夜间袭扰敌人。
兵团部研究后,完全同意傅崇碧的阻击部署。
范弗里特在进行了一天的试探性攻击后,第二天就开始转入了全面进攻。美军仗着火炮的支援和坦克群的掩护,实行多方面、多梯次的轮番冲击。
63军打得很艰苦,有的阵地被敌人攻占后又被我们反复收复,敌人再占我们再夺取。一天之内,有好几次的反复。
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连队,其中就有一个排:仅剩的8名战士坚守阵地激战6小时,歼灭美军100余人,在弹药耗尽后,不愿当俘虏,全部跳下山崖。
战斗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第188师563团1营1连2排作为接替的战斗小组,进入两人法华洞北山的一个阵地上,阻击敌人。
刚进入阵地不久,美军接连发缓段动了两次进攻,均被2排打退。美军的进攻方式依旧是火炮一阵轰击,紧接着步兵开始冲击。
白天,2排打退了美军约一个营的兵力两次的正面进攻。入夜,敌人又以一个营的兵力向2排的侧后迂回攻击。
2排被敌人两个营的兵力三面包围在一座孤立的高山上。他们被围,牵动着团、师、军以及兵团领导的心,傅崇碧十分焦急。
63军的阻击计划就是以连、排为单位的“添由战术”,一氏姿个个战斗小组轮番守卫阵地,这样在猛烈的炮火下,可以以最小的伤亡阻击敌人。
是夜,563团团长马兆明与2排的最后一次通话中得知,2排当时只剩下8人,其余全部壮烈牺牲,阵地上的最高领导是副排长李秉群。之后,电话线被炸断,阵地与指挥部之间的联系中断。
到了午夜时分,2排坚守的阵地上仍然还有火光和枪声,说明我们的8位勇士还在战斗,阵地仍在他们手里。
这一夜一直在下雨,派出去解围的部队,因为下雨路滑和敌人的严密封锁,几次都没能靠得上去。
一夜之间,敌人发动了多少次进攻他们已无法记清,战士们记得每次进攻之前,都有约莫半个小时的炮击。炮弹像冰雹一样不断地落在阵地上,头都抬不起来。
敌人数次冲了上来,都被他们打了下去!
午夜过后,全排8个人剩下15发子弹,敌人又冲上来了。他们用刺刀、木棒与敌展开殊死搏斗,再次把敌人反击了下去。
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了,只剩下几颗手榴弹,眼看敌人又要冲上来,副排长李秉群对战士们说:“ 现在我们被敌人三面包围,身后又是悬崖,我们8个人没有突围的可能。要打没有子弹;要与敌人面对面的拼,他们人多,搞不好会被俘虏。”
“ 我们是“钢铁营”、“特功排”的战士,不能给英雄部队抹黑,不能给伟大的祖国丢脸,要让敌人知道中国人是硬骨头,志愿军战士是钢铁英雄汉。我提议,我们跳崖,死也不当俘虏。 ”
其余七人异口同声地说: 誓死不当俘虏 !最后,他们留下一位党员班长带两个战士掩护,李秉群带领4个战士跳下纵身五丈多深的悬崖。留下的3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也跳了崖。
8名勇士激战6小时,一共打死了100多名美军!如果弹药充足,他们会一直战斗下去,直到牺牲!
当兵团部得知这一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时,李志民政委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立即要求傅崇碧派人找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跳下山崖的8名勇士,5名壮烈牺牲,一名负伤的班长带着两名摔伤的战士往我军阵地方向爬行,被部队派出的搜寻队伍找了回来。
八位勇士的名字分别是:李秉群、翟国灵、罗俊成、侯天佑、贺成玉、崔学才、张秋昌、孟庆修。其中翟国灵、候天佑、罗俊成三位英雄幸存了下来!
铁原阻击战,面对两倍于己又是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军,63军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和志气,但自身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战后,彭老总亲自到在伊川休整的63军驻地慰问将士们!临走的时候,他对傅崇碧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要人我给你补充老兵;要新衣服、新装备,我一并给你!
不久后,从西北地区调来1.3万名老兵补充给了63军,新衣服、新装备和从祖国送来的慰问品,一车一车地送到了63军。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