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威有什么名吃
有凉州“三套车”(凉州行面、腊肉、冰糖圆枣茯茶)、凉面、中秋大月饼、浆水面、米汤油馓子、面皮子。
凉州“三套车”为大众化的美食,被世激称为凉州快餐;凉面的制作用精粉兑蓬灰,掺入少量的清油,反复揉揣,揉好后要“饧”三四个小时,然后根据需要拉成各种形状,或细、或粗、或宽等。煮好,放进凉水激两遍,然后用清油“拌”两遍;而凉州大月饼,除了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
除此之外,浆水面也是一大名吃,做好的浆水面看上去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米汤油馓子也是凉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汤用凉州特产黄米和少许扁豆调入砂锅用旺火熬成,再将少许面粉或玉米淀粉打成糊状兑入。
酿皮子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酱油、香醋、蒜汁、凯迹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
(1)天祝白牦牛肉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甘肃武威有十大特产:
1、凉州羊羔肉
凉州羊羔肉质地细嫩,肥而不腻,瘦而不膻。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据史料记载,远在唐代,凉州畜牲天下驰名。在民间羊羔肉的声誉用一句话形容:“宁吃一顿红烧羊羔肉,不坐三请六聘九家席”。
2、武威酿酒葡萄
是甘肃省武威市所辖民勤县、凉州区和古浪县的特产。武威市具有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搜孙袜历史悠久。武威酿酒葡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甘草
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面积种植的一种地产中药材。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由于气候趋于干旱,县境内部分河道及湖泊逐渐干涸。甘草属耐干旱植物,有防风固沙,遏止荒漠化的作用,且种植经济效益良好。
4、岔口驿走马
是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所产“岔口驿走马”闻名全国。岔口驿马以善走对侧快步而闻名,骑乘时步伐快速平稳,无颠簸之感。马匹终年放牧,适应恶劣环境,耐劳持久,抗病力强。据《汉书》记载,在汉朝就以“畜为天下饶”着称。
5、民勤红枣
民勤红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甜。民勤红枣已有200多年栽培历史,具有养胃健脾,益血壮神,防癌抗癌之功效,年产量3000多吨。
6、天祝白牦牛
白牦牛生长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独有。故命名为“天祝白牦牛”。白牦牛生长在海拨3O00多米的严寒地区,适应高寒缺氧环境,独特高山牧场,属于半野生放养。白牦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显着特点,是纯天然保健绿色食品。
7、民勤羊肉
民勤羊肉,是武威民勤县独有。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是指民勤在特定环境饲养的特定品种,民勤羊肉的做法最着名的有“黄焖羊肉,开锅羊肉,烧烤羊肉”最具经典的是“大水羊肉和锁阳羊肉”。
8、民勤枸杞
武威民勤枸杞,具有色泽红润,颗粒饱满,甘甜味美,含糖量丰富的特点。民勤枸杞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记载,“古者枸杞,河西及甘州者??”。全县种植枸杞面积达10.21多万亩,干果总产量达1.5万多吨。
9、凉州核桃
凉州核桃是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产业”的生产模式。目前核桃种植面积达12.8万多亩。
10、凉州皇冠梨
武威凉州皇冠梨,特点“果肉洁白,质地细腻,松脆多汁,风味酸甜”,凉州皇冠梨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是武威特色农产品!
Ⅱ 牦牛肉的特点
天祝白牦牛产区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脉的东端,青藏高原北边。境内南部天祝白牦牛其肉细嫩味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质丰富的特点,是纯天然保健绿色食品。成伏基年公牛平均体重264.1公斤,母牦牛为189.7公斤,屠宰率52.0%,型厅模骨肉比为1:2.42。白牦牛肉含蛋白质21.13%,较其他牛肉高出4个百分点,且球蛋白比例卜缓高;含脂肪仅为1.41%,较其他牛肉低3至8个百分点,每千克脂肪中含胡萝卜素19.1克,是普通牛肉的2.65倍;含钙、磷等矿物质1.15%;并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且比例合适,易于吸收;热能值高达2297.43千卡/千克,比其他牛肉高600—1000千卡,对增强人体抗病力、细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显着作用。
Ⅲ 天祝白牦牛
天祝白牦牛是我国稀有而珍贵的地方牦牛类群,是经过长期自然选育和人工选育而成的特有畜种。它不仅是甘肃省宝贵的畜种资源,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珍稀的牦牛种质资源,已被列入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
目录
产地自然环境及品种来源自然环境
品种形成
体型外貌外貌特征
体尺与体重
体态结构
适应性
生产性能生长发育
繁殖性能
产绒、毛性能
产乳性能
产肉性能
役用性能
天祝白牦牛的特异性
发展前景产地自然环境及品种来源 自然环境
品种形成
体型外貌 外貌特征
体尺与体重
体态结构
适应性
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
繁殖性能
产绒、毛性能
产乳性能
产肉性能
役用性能
天祝白牦牛的特异性
发展前景
展开 编辑本段产地自然环境及品种来源
自然环境
天祝白牦牛产区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脉的东端,青藏高原北边。境内南部有终年积雪的马雅雪山,东部有毛毛山,乌鞘岭横跨中部。地势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沟谷长深,山系纵横交错。海拔2040~4874m,无霜期90~120d,年均气温-0.2℃~1.3℃,气候寒冷,最低气温-30℃,降水量300~416mm。相对无霜期77.8~95.8d。拥有天然草原39.14万公顷,灌丛放牧林地11.42万公顷。全县23万人,饲养各类牲畜60万头(只),其中有牦牛9万头,牦牛中有白牦牛3.94万头,占牦牛总数的40%。天祝藏族自治县具有繁育白牦牛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品种形成
天祝牧区的藏族人民历代饲牧牦牛,具有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据藏族牧民介绍,相传100多年前,天
祝地区人烟稀少,水草丰美,藏族牧民逐水草游牧,在天祝马雅雪山草原上饲牧的牦牛中就有白色个体。在我国明朝的藏传佛经中就有白色牦牛的记载。由于天祝白牦牛不仅是当时给朝庭的贡品,而且毛能染色其经济价值高,是远销国内外的珍品,可制作古戏装和圣诞老人的胡须、蝇拂、刀剑缨穗及假发等,加之肉质鲜嫩,食之有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因此,来天祝收购毛、肉的商人多,促使当地牧民历来就注重繁育白牦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畜牧业,积极开展白牦牛的选育工作,使白牦牛的数量迅速增加,质量显着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袜轿羡以来,成立了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领导小组和天祝白牦牛育种实验场,专门从事白牦牛的保种选育工作,并确定了“肉毛兼用”的选育方向,制定了选育计划、《天祝白牦牛评级试行标准》及种质资源保护实施方案,建立了选育区和育种核心群,使天祝白牦牛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得以科学有序地进行帆如。可以说,天祝白牦牛是在原有少量白牦牛的基础上,经产区劳动人民,不断选育而发展起来的。
编辑本段体型外貌
外貌特征
天祝白牦牛全身被毛纯白,密长且丰厚,耐严寒。头部发育正常,眼大有神(选留黑眼圈的),有角或无角,角粗长,黄褐色,角型向外上方或向后上方月牙形伸出,角轮明显,角尖锋利。嘴唇圆而薄,采食灵活。体型结构紧凑,全身肌肉发育良好,皮肤为粉红色,大多数有黑色素沉着斑点。前躯发达,胸宽而深,耆甲高,后躯较前躯差,但发育正常,尻部一般较窄。四肢粗短,结实有力。偶蹄,蹄形小而圆,蹄叉闭合良好,蹄壳呈黑色或淡黄色,质地致密,善爬山。尾形如马尾,体躯各突出部位,肩端至肘,肘至腰角,腰角至髋结节,臀端联线告拍以下,包括胸骨的体表部位,以及项脊至颈峰,下颌和垂皮等部位,着生长而光泽的粗毛(或称裙毛)同尾毛一起围于体侧,胸部、后躯,四肢、颈侧、背侧及尾部,着生较短的粗毛及绒毛。公牦牛(见图1)头大额宽,头心毛曲卷,眼大有神,雄性突出,鼻镜小,颈粗,垂皮不发达,耆甲明显隆起,前躯宽阔,胸部发育良好。睾丸较小,被阴囊紧裹。母牦牛(见图2)头部清秀,额较窄,有角或无角。外表特征是全身毛长。尤其是额部毛很长,往往眼睛被覆盖,嘴和鼻孔比公牦牛稍小而瘦凸,颈细薄,耆甲稍高,身躯发育协调,腹大而圆不垂,乳房小,乳头短,着生均匀,大小相称,发育良好。
体尺与体重
经在天祝白牦牛产区现场对不同年龄、性别白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活重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如下:(注:本网略)
体态结构
天祝白牦牛体态结构紧凑,前躯发育良好,耆甲隆起,后躯发育差,荐高,尻部一般窄而倾斜,四肢较短,骨骼粗而结实,耳、垂皮小,体表很少有皱褶,相对体表面积小,唇薄灵活,口裂较小,属良好的高寒草地肉毛兼用牦牛体型。其成年牛的体尺指数见表2。(注:本网略)
编辑本段适应性
天祝白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m左右的高山草原生态环境条件下,耐严寒和粗放型的饲养管理。在高寒少氧的特殊环境影响下,天祝白牦牛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殊的生态生理特性:全身被毛丰厚,进入冷季后粗毛间密生绒毛,形成良好的保温层,不怕冰雪严寒;四肢健壮有力,善爬高山峻坡;嘴唇薄而灵活,齿质坚硬,舌端宽,舌面丝状乳头发达,对高山草原的低草采食性能很好;鼻孔大,气管短而粗,胸部发育良好。心脏和肺叶发达,呼吸、脉搏快。据测定,成年公牦牛呼吸每1min为17~18次,脉搏为45~46次,母牦牛相应为22~23次、50~51次,使白牦牛在正常呼吸外,能获得必需的氧气,以增加血液、肌体组织中的氧容量。在其他家畜难以生存的海拔高、气压低、空气含氧量少的高山草原上,天祝白牦牛能正常生活、繁殖,它的肉、毛、绒、乳等产品,对高山草原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很强。
编辑本段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
天祝白牦牛晚熟,一般4岁大才能体成熟。初生重公犊牛10~13kg,母犊牛为8~11kg。平均断奶日龄20d,断奶重70kg。初生至4岁,公牦牛增重200~230kg,母牦牛增重160~180kg,1~2岁增重最快,母、公牦牛年均增重58~60g,母牦牛相应为57~59kg。
繁殖性能
天祝白牦牛繁殖性能与当地黑、花牦牛基本无差异,一般母牦牛12月龄第一次发情,初配年龄母牦牛为2.5~3岁,初配体重160kg,一般4岁才能体成熟。发情季节为6~11月份,个别母牦牛12月份也发情,7~9月为发情旺季。发情持续期多为12~48h,因年龄、气温、体况及营养等因素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强度比普通牛种弱,不易辨认。发情周期为22.19±5.49d,具有一次发情受胎率高的特点,平均为76.5%。怀孕期为255d。多为两年产一犊或三年产二犊,产犊母牛大多当年不再发情,连产母牛占6.07%~15.02%。产后到第一次发情间隔时间平均为105d。终生可产犊6~9头,最高可达20头。 公牛一般在10~12月龄时,具有明显的性反射,但多数不能发生性行为。在2周岁即具有配种能力,但实际在母牛群中参与初配的年龄为3~4岁,利用年限为4~5年,8岁以后很少能在大群中交配。目前均为自交,公母配种比例为1∶15~1∶25。据试验采精测定,供体种牛射精量为0.5~2mL,精子数8.0~13.4亿/mL,原精活力为0.7~0.9以上。 2002年天祝白牦牛为3.94万头,适龄母牦牛1.1万头,占30%,繁殖犊牛0.82万头,繁殖率为75%,成活0.74万头,繁殖成活率为92%。
产绒、毛性能
天祝白牦牛一般在6月中旬剪毛(对公牛进行拔毛),每年剪(拔)毛一次,在剪(拔)毛前先进行抓绒,尾毛两年剪一次。成年公牦牛平均剪(拔)裙毛量为3.86kg,抓绒量为0.46kg,尾毛量为0.68kg;成年母牦牛相应为1.76、0.36、0.43kg;阉牦牛相应为1.97、0.63、0.41kg。全身被毛纤维分为粗毛、绒毛和两型毛,不同类型毛纤维中,无髓毛占75%以上,是天祝白牦牛毛的显着特点,也是其贵重品质的主要标志。成年牛粗毛(尾毛)最长达52.3cm,细度为68.45μm,断裂强度高达96.6g,伸度为42.8%。绒毛长度4.5cm,细度为27.65μm,强度和国产山羊绒的强度接近,伸度与粗毛接近。两型毛的细度为43.4μm。
产乳性能
天祝白牦牛在高山草原放牧条件下,产乳母牦牛带犊自然哺乳,一般对产第一胎的母牦牛(牧民称为头玛)不挤乳,主要是调教母牦牛让犊牛哺饮;产乳年龄3~15岁,6~12岁为产乳盛期,年产乳量为450kg左右,其中2/3以上的乳由犊牛哺饮。6~9月份为挤乳期(农历5月5日端午节至8月15日中秋节),挤乳期为105~120d,日挤乳一次,日挤乳量0.5~4.0kg,乳脂率为6%~8%,另据乳成份测定,挤乳期平均干物质16.91%,脂肪5.45%,蛋白质5.24%,乳糖5.41%,灰分0.77%。密度1.0387,热能值871.2千卡/kg。乳脂肪球平均直径为4.13μm。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可提高产乳量。
产肉性能
产肉性能好。天祝白牦牛肉水份66.2%,蛋白质20.20%?脂肪11.87%,灰分0.87%,热能值2297.43(千卡/kg)。肉质鲜嫩,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肌纤维较细,灰分较高或矿物质丰富,热能值和氨基酸含量高,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无污染天然绿色食品。据测定,在自然放牧状况下,秋末成年牛宰前公牛活重272.65±37.41kg,母牛217.53±15.53kg;胴体公牛重141.63±19.44kg,母牛113.33±10.00kg,屠宰率为52.0%,净肉率为39.94%,大腿肌肉厚度为6.1cm,腰部肌肉厚度为3.2cm;背部脂肪厚度3mm,腰部脂肪厚度为8mm;眼肌面积37.92cm2,骨肉比:公牛1∶2.4,母牛1∶3.7。1~4岁牛平均日增重:公牛分别为162.2g、157.3g、114.8g和136.2g;母牛分别为160.5g、154.8g、71.5g和52.9g。
役用性能
天祝白牦牛除生产肉、乳、绒、毛、尾等产品外,阉牦牛经过调教后,还可以骑乘和驮运,是牧区的代步和运输工具之一,享有“高原之舟”之美称。一般可驮运75~100kg,日行程30~40cm,边行边采食;夜间可负重卧息,次日仍继续运行,直至目的地。可见天祝白牦牛具有特殊的驮力和坚强的耐久力。
编辑本段天祝白牦牛的特异性
天祝白牦牛以其全身被毛纯白为特征。绒毛纯白可染成各种颜色,在古代白牦牛的尾毛成为珍贵的特产和贡品,古代兵器上的缨穗,旌旗上的长缨,帽子上的红缨子,戏剧人物的长髯,圣诞老人的胡须、假发、头套等都是毛中的珍品。用白牦牛的尾毛加工制作的“拂尘”,可驱蝇、掸尘。 天祝白牦牛的粗毛,除了做衬布、地毡、帐篷、毡垫等传统的地方家用产品外,利用粗毛混纺成大衣尼,制成冬装,质地柔软,富有弹性,闪光发亮。据测定,天祝白牦牛的毛纤维75%以上是无髓毛,这是天祝白牦牛的显着特点,也是天祝白牦牛的特异性和贵重品质的标志。 天祝白牦牛的绒毛平均细度18μm,强度5.88g。用白牦牛绒制成的牛绒衫非常时髦,十分走俏;白牦牛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白牦牛奶可加工成酥油、奶酪、奶粉等产品。特别是白牦牛血,可提炼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已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广泛应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天祝白牦牛是我国特有珍贵动物,是宝贵的畜牧资源,保护和发展天祝白牦牛,提高其生产性能,产品系列开发利用,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援国家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建议建立中国天祝白牦牛自然保护区。继续组织实施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纯种繁育。重点搞好天祝白牦牛种质保护,为国家保护和保存优良畜种种质基因,丰富国家优良畜种遗传基因库,使这一宝贵的畜牧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www.maoniu8.cn 天祝白牦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