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利用阿拉丁神灯和达摩克里斯之剑来说明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比喻无时不在的危险..出自希腊神话,等等我给你找典故去
应为“达摩克利斯剑”
源自古希腊传说:迪奥尼修斯国王请他的大臣达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用一根马鬃悬挂的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下,由此而产生的这个外国成语,意指令人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临绝地而不衰”。
原文"达摩克利斯(头上)的剑"的意译,用来表示时刻存在的危险。此典出于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故事:公元前四世纪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公元前430-367)打击了贵族势力,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权,但遭到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对,这使他感到虽然权力很大,但地位却不可靠。有一次他向宠臣达摩克利斯谈了这个问题,并且用形象的办法向他表明自己的看法。他为了满足一下宠臣达摩克利斯的贪欲,把宫殿交托给他,并赋予他有完全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任何欲望。这个追求虚荣、热中势利的达摩克利斯在大庆宴会时,抬头看到在自己的坐位上方天花板下,沉甸甸地倒悬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柄只有一根马鬃系着,眼看就要掉在头上,吓得他离席而逃。这时迪奥尼修斯王便走出来说道:"(达摩克利斯头上)这把利剑就是每分钟都在威胁王上的危险象征,至于王上的幸福和安乐,只不过是外表的现象而已。"
引申为做坏事的人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惩罚。
2. 金庸小说中的十大神人
金庸笔下十大高手!
第一位:独孤求败
金庸的小说中有两位主角都深受这位大侠的影响,重剑无锋,大巧不公,杨过兄以此纵横天下,渐入无剑胜有剑的境界,内力之深,可谓独步天下。令狐兄的独孤九剑更是以无招胜有招而称雄一时。二者同脱胎于独孤剑法,却是走的截然相反的路子,可见当年的独孤大侠早已是达到了气剑合一的最高境界。华山气剑二宗实在应该向他老人家学习一下。杨过与令狐冲仅得独孤二分之一真传就几可无敌于天下,虽然独孤大侠从未登场,也可知略知其当年之风采。应是金庸笔下最厉害的人物
第二位 东方不败
这位兄台大可不必多做介绍,几乎是变态中的极品。虽然仅仅指出场一次,但却给人印象至深,经典指数极高。由此演化出的准boss东方必败,西方求败等等数不胜数,更被林大姐演绎的凄美动人。是十大里最变态的高手。(最早的变性人?)
第三位 少林无名老僧
只在天龙八部里露过一小脸,却收服慕容博、萧峰他爸,少林各大长老等等无不拜服。无论武艺佛艺皆属变态级人物,心性修为更是天下无双,个人估计异筋经早被他练的滚瓜烂熟了,当为金大侠笔下的少林第一高手。其实我一直觉得他才是金兄笔下的最高手,之所以把他排到第三,只是因为他没有名字。唉,你看人东方不败,独孤求败,那名字叫一个拽,排在前面也门面不是? 另:我怀疑这老家伙有偷窥欲,要不然老偷看人家练功,还知道那么多隐秘,如鸠摩智和游坦之的。
第四位 王重阳
射雕里公推的第一高手,虽然自始至终都未登场,但能让桀骜不逊的黄老邪佩服,被洪七等共尊为中神通,武艺之高,可见一般。东成西就里老顽童更是对其敬而爱之,可见这位大大人品魅力亦是一流。
第五位 黄裳
或许说这名字大家没什么印象,但要说起他写的书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便是《九阴真经》的作者。这位兄台以道入武,虽然不知道当年其武功如何,但想想九阴的效果,以及武侠中一向对佛、道的推崇,就可知决差不到哪去了。
第六位 林朝英
从苦战欧阳峰可知林朝英的武功说不上奇高,但其胜在武学天份举世无双,即使王重阳也拜服不已。自创古墓一派,轻功独步天下,更兼合击剑术玉女剑法威力无边,足可使其上榜。更重要的是,谁让她是一位大美女呢,更何况,还是悲情女子,薄命红颜。
第七位 越女剑里的老猿
越女有多强我不太清楚,估计越女剑里是无敌了,越兵只是看到了一点她的剑影就纵横天下。而据越女的说法,好像她的剑法是只猴子教的,(印象里这只猴子好像还喜欢她)于是,一位仙猿无敌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这是十大里唯一非人的boss,恐怕其综合战斗力是最高的。(个人怀疑,是不是老孙思春下凡) \
第八位 林远图
林平之的这位曾祖昔年也确实威风的紧,福威镖局当年诺大的名头就是他打下的,留下的辟邪剑谱更是让君子变小人,矮子强出头。其实想想也是,同是脱胎于葵花宝典,再差也差不到哪去吧。
第九位 狄云的师祖
这位老先生最有个性,收的几个徒弟是一个比一个*诈,一个比一个阴险,最后终于死在他们手里。不过从一部神灯照就可看出这位老人家的功底,虽然不明白他为何找那么几个活宝当徒弟,不过冲着他的财富,当可列入十大。(手握连城诀,最有钱的boss)
第十位 南海神尼
黄蓉几句话,一位孤立于世的绝代高手形象便告诞生。虽然最后证明是子虚乌有,但能让杨大侠寄予幻想的就决不该是一般人。
3. 找一篇 林清玄散文 读后感
从前,在阿拉伯,有一位性情凶残的国王,他非常恨女人,每到了夜晚,都要杀死一个妃子来发泄他的愤恨。
国王身边的大臣都对国王感到忧心如焚,却也无法可想。当时的宰相有一位聪明非凡的女儿,她从父亲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决心要去救助那些无辜的宫妃,以及那位凶残的国王。
她征得了父亲的同意,自愿入宫做国王的妃子。
在宫中,她每天晚上都为国王讲故事,又故意不把故事说完,让国王悬念着故事的情节,无心去杀人。
这样,连续的过了一千零一夜,凶残的国王终于有所感悟,从此停止杀人。少女不仅拯救了无数的宫女,也拯救了国王。
我很喜欢这个阿拉伯的传说,现在我们熟知《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童话,就是那位聪明而仁慈的少女为国王讲的故事,这些故事最动人的有《阿拉丁与神灯》、《辛巴达历险记》、《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魔毯》、《钻石少女》、《飞天木马》等等。
我们仔细读这些故事,会发现它重复的为我们诉说,仁慈与真情的人最后会得到圆满;人应该点燃自己的神灯,做自己的主人,免得为恶灵所主宰;心灵是非常庞大的,可以无限的飞翔;最刺激的冒险最后也比不上身心的安顿;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等等。
天方夜谭的美丽传说,使我想起密宗也有一个类似故事,密宗的大护法嘛哈噶拉(Mahakala)原来是极为愤怒的神,他是黑色显现愤怒之相,他的红发如火竖立,传说他夜游人间,食人血肉,所到之处一定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冰雹如石,观世音菩萨为了感化他,示现作为他的妻子,使他震动开悟,终于成为极有威力的护法神。
从类似的故事,使我们知道要拯救憎恨、愤怒,最有力量的是纯粹的悲心,在悲心的感召下,我们仿佛看见了阿拉伯国王和嘛哈噶拉那越来越亮的双眼。这双逐渐开出光芒的眼睛,一只是因于智慧,一只则是由于慈悲--我们可以这样说,智慧是慈悲之门,而慈悲是智慧之钥,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在佛教,特别是禅宗,由于强调开悟、强调空,往往使人认为佛教是主智的宗教,像达摩祖师将传心做为禅的核心,并说心只能以禅定才能把握,这常使人误以为心是静止的。到了六祖慧能,为避免静止的理解,把禅的核心强调为"见性",是"定慧一体"。
不管是"调心"或"见性",都容易让人感觉禅的空性智慧里面没有"慈悲"的特质,这是非常可惜的,其实,禅里也讲"大用"、讲"圆满",其中有无限的慈悲。如果没有这种"业响随声"的大悲,就会失去宗教体验的精髓,失去智慧的洞见,当然就失去了禅宗,乃至佛教的精神了。
我们可以举赵州从谂禅师的几个例子,来看禅心中大悲的一面。
有僧问赵州:"像你这样的圣人,死后会到何处?"
赵州说:"老僧在汝众人之前入地狱!"
问的人感到十分震惊,说:"这如何可能?"
赵州毫不迟疑的说:"我若不入,阿谁等着救度汝等众人?"
--我们最赞叹地藏王菩萨入地狱的大悲行愿,赵州则表达了禅师的本愿与菩萨无异,他开启禅心完全没有自私自利的动机。
有婆子问赵州:"婆是五障之身,如何免得?"
赵州说:"愿一切人升天,愿我这婆婆永沉苦海。"
--禅宗与众生是同一不二,所以他具有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情,他为了知悉众生的苦难,因此愿意比众生承受更大的苦难。
一日有僧访赵州,问:"久向赵州石桥,到来只见略约。"
(略约,就是摇摇晃晃的意思)。
赵州说:"汝只见略约,且不见石桥。"
僧又问:"如何是石桥?"
赵州说:"度驴度马。"
--赵州寺院前的石桥是让驴马走过的,赵州把自己比做石桥,象征了修行者把全身心奉献给别人,尽管受驴马践踏,也毫无怨言。铃木大拙谈到这个公案曾有这样精到的评述:"对赵州石桥来说,不仅驴马从上面经过,现在还包括重型卡车和火车等运输工具,它都愿永远荷载它们。即使它们滥用它,它依然悠游自得,不为任何骚乱所动。"第四步"的禅者正像这桥一样,他不会在左脸被打后再转过右脸去让人打,担他会为人类同胞的福祉默默地工作着。
有人问赵州:"佛是觉者,又是人天的导师,他是不是已免去一切烦恼?"
赵州说:"不,他有最大的烦恼!"
"这如何可能?"
赵州说:"他的大烦恼就是要救度一切众生!"
--佛是最究竟的圆满,也是禅者"见性成佛"、"即心即佛"的最上境界,可是在佛的最后并非一无所有,在佛之后还有众生,这说明了大悲植根于大智之中,而大悲也是大智最灿烂的花朵。
赵州的禅风如今还吹拂着我们,象征了真实的禅心是不能离开慈悲的,即使是涅佾之境,也有慈悲的本质。在无着菩萨的《摄大乘论》中曾把大乘的清净分为"离垢清净"和"本性清净"两个层面,离垢清净是舍迷求悟,是步向大智之路,而有了大智慧的人,当发现众生本性清净,而这种"始净"或"本净"里面本来说有慈悲。
所以,一个真正的"觉者",一定是体验了无常与无我的人,认识了宇宙为缘起性空的无常,才能体现智慧;知悉了在无我空性中众生平等,就能有自然的慈悲。
对于修行者而言,"觉"不是一个终结,也是相对的开始,因而,佛或者禅所体验到的空,不是虚无的空,而是人和一切事物任运无碍的圆满。
空,是清净,是无碍的大智,也是圆融的大悲。
没有恶,就没有善;没有真空,就没有妙有。在宇宙万有中,一切看起来各自独立,其实是相互依赖的。当宰相的女儿去做阿拉伯王的妻子时,她是解救那无辜的宫妃,但这解救的根源是要开启国王的智慧与悲心,要解救善先拯救恶,这是多么值得深思呀!
禅宗里常把觉悟者称为"人天眼目",是三界的眼睛,在这眼睛中智慧与慈悲是一对的,一个人走向开悟之路,是有着"越来越亮的双眼",是净化眼目的开始,若偏向于智或悲,就会使眼睛蒙尘,使我们不知道此刻的生活便是永恒的显示,也会使我们忘记如果没有普遍解脱,自我的解脱便失去了意义。真正的禅是具足的,它的本质是悟,真正的悟,是智在悲中,悲在智中,如雨之于水,不可分离。
4. 历史上有峨眉派吗峨眉派的创始人是叫什么名字
起源
在中国武术界,峨嵋派与少林派、武当派鼎立而三始于明代,而武当与峨眉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可是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能够找到这三派起源的记载寥若晨星,故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史》也未能论述三派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目前关于这三派的起源,都只有传说: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相传是古代道家所传的,而峨嵋派则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司徒玄空创编的通臂拳。
有“天下秀”美誉的四川峨眉山,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列第七。如《三皇经》云:“人天中有三十六洞天,兹当第七洞天,一名虚灵洞天,一名灵陵太妙洞天。”[28]《洞天福地记》云:“第七洞天峨眉山,周回三百里,名灵陵太妙之天,在蜀嘉州,真人唐览治之。”[29]葛洪在《抱朴子》中云:“峨眉……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30]据史籍记载,曾来峨眉修道和参访的道教人物颇多,至今峨眉仍有不少与道教相关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 有不少文人方士修仙访道隐居峨嵋山。据说有位武士司徒玄空,号动灵子,耕食于山中,在与峨嵋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嵋通臂拳”,学徒甚多。因为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尊称为“白猿祖师”。《中国武术史》记作“战国白猿,始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1989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四川武术大全》称为“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嵋山的司徒玄空”。2001年版《乐山志》载为“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编峨嵋通臂拳,攻防灵活,在峨嵋山授徒甚众。”而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中记载,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过招,“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按这种说法,“白猿公”的传说春秋时期就有了。赵晔是东汉人,那么白猿公的形象至迟在东汉出现。具体时间就难以考订了。明代抗倭寇名将唐顺之(1507-1560年,江苏武进人)在《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嵋道人拳歌》,其中两句“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这与“白猿祖师”的说法一脉相承。
定形
战国末期秦灭巴蜀,此时已有道家在此传方仙道术,三国蜀汉与曹魏、孙吴连年征战,两亚南北朝时期西北氐羌和西南僚人大量涌入巴蜀,为巴蜀地区的武术吸收中原和其他地区以及少数民族武术的长处,提供了机会。
魏晋道士
早在一千多年前,最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峨眉山是天真皇人(亦称皇人)论道之地,和轩辕黄帝曾来峨眉问道的传说。如《五符经》云:“皇人在峨眉山北绝岩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受三一五牙之法。”[31]《抱朴子》载:“黄帝……到峨眉山见天真皇人于玉堂,请问真一之道。”[32]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道教所起》云:“今传《灵宝经》者,则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于轩辕黄帝。”[33]另《三皇经》、《真文经》、《元气论》、《泰一书》等道教典籍中也有关于此事的记载。至今峨眉山上仍有几处关于天真皇人论道的遗迹。纯阳殿宋皇坪上的授道台,相传即是黄帝问道处,另又有轩辕观及静室道纪堂。据《元一统志》载:“十字洞在嘉定府峨眉县三十里,洞口为十字,昕昏出云气,乃天真皇人论道之地。旧有观宇,今为荆棘。”[34]胡世安《登峨山道里纪》载:“最奇者,莫如九老仙人洞。昔黄帝访广成子天真皇人,游此,遇一叟于洞外,询有侣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35]现洞上建有“天皇台”(仙皇台)以志其事。轩辕桥即清音阁“双飞龙桥”之左桥,相传系轩辕黄帝游峨眉山时修建。另据《有像列仙全传》载,来峨眉山受道于天真皇人的还有史通平和瞿武两人。史通平于汉光武年间,从会稽来蜀,诣峨眉拜谒天真皇人,得受三一之法及五行之诀。在青神县之北平山顶结庐炼大丹,龙虎成形,饵之,白日升举。瞿武乃后汉犍为郡人。七岁时开始绝粒,服食黄精、紫芝。入峨眉修道四十年,师事天真皇人,得成仙道,常乘白龙往来,每系龙于彭山黄龙镇滩上。今纯阳殿右侧之“升仙台”遗址,相传是瞿武乘龙飞升之处。
《封神榜》上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的赵朗,字公明,人称财神佛。相传他曾在峨眉山九老洞中修行,洞中石床相传是他修仙时遗物,今石床上供奉着他的塑像。他的三位师妹云霄、碧霄、琼霄,相传也在峨眉山修道成仙,其修炼洞府即“三霄洞”。据《搜神记》载,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日,乘木羊见人,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二峨山)。绥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能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数十处。”[36]今二峨山白岩溪上的葛仙洞,即葛由骑木羊修真处。《列仙传》载,楚人周陆通,字接舆,“好养生,食橐栌,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山,住宿峨眉山。土人世世见之,历数百年也”。[37]费士戣《歌凤台记》云:“按皇甫谧《高士传》、葛洪《神仙传》、宋刘孝标《世说注》,皆以接舆避楚王骋,夫妻入蜀,隐于峨眉,不知所终也。”[38]《庄子·人间世》中云,孔子到楚国时,接舆游其门,藉歌凤以劝谕孔子。明朝时的明光道人曾将普贤菩萨、广成子、接舆共同奉祀在报国寺的前身会宗堂中,同享香火。
据《神仙传》云,东汉左慈,见汉祚将衰,天下乱起,深感值此衰乱之世,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富贵荣华,实不足贪,乃学道。他曾来峨眉山隐修,今伏虎寺对面有一土丘,相传为左慈衣冠墓;在洗象池侧有“左慈洞”,据说为左慈当年隐修之处。据《新纂云南通志·释道》载,三国时的孟优,乃孟获之兄,清静好道,得异人传授药方。诸葛亮南征中,军士误饮哑泉,诸葛亮派人求孟优相助。孟优发药给军士吃后,均语谈如常。后孟优入峨眉山隐居修道,不知所终。被民间尊奉为“药王佛”的孙思藐(公元581——682年),相传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曾来峨眉采药。又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6年),来峨眉山牛心寺炼“太一神精丹”。当时炼丹处即今牛心寺后的丹砂洞,亦名药王洞。如今洞周呈紫黄色,寸草不生,据说是丹药熏炙所致。在峨眉猪肝洞上方5公里处,有洞名“八仙洞”,相传为八仙聚会之处。纯阳殿右的“十字洞”,相传是仙人吕洞宾游此时以剑划石而成,神水池侧的“大峨”二字,也为吕洞宾手书。宋初着名道士陈抟,曾隐居峨眉,自号峨眉真人。大峨石上“福寿”二字,出于其手笔,字形近象形,由十字组成,据说:“福”字系“白鹤踏芝田”,“寿”字系“青龙蟠玉柱”。宋末时峨眉山麓曾建有陈抟祠。全真道南五祖之一的南宋高道白玉蟾,相传曾来峨眉山隐修。现二峨山仰天窝下白岩溪旁的玉蟾洞为其尸解处,洞旁曾建有玉蟾殿。明朝高道张三丰,曾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来峨眉山传道并于多处留笔,原伏虎寺有他狂草的“唐宋诗碑”。另外,据史籍记载,曾有不少高道如:晋朝时的陆修静,唐朝时的王仙卿,张炼师、杨炼士、李处世,五代时的杨仙公,宋朝时的邵琥等等,都曾在峨眉游访参学,修炼道术。
魏晋时期,佛教传上峨嵋山。道士们“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练法门,达到意与气连、气与神合的境界,形成气功,为的是祛病延年以求长生不老。受华夏文化影响,僧人也开始普遍学习道家养生、吐纳。
被魏孝静帝称为“神鸾”、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的昙鸾,昙鸾,生于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 476年)。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圆寂于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 542年)。还有一说圆寂于北齐天保五年( 554年)以后。昙鸾自号有魏玄简大主,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葬于今山西省文水县2006年日本佛教友人来文水考察,据史书资料记载寻得了昙鸾大师之墓,在今文水县开栅镇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为昙鸾大师发迹之后传道之地魏孝静帝称他“神鸾”;梁武帝称他“肉身菩萨”。他一生弘扬净土思想,奠定了净土宗立宗的理论基础,是一位杰出的净土宗大师。昙鸾家近五台山,自幼受道教、佛教的熏陶。14岁到五台山朝圣,随即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学习儒、道、佛各家的着作,尤对鸠摩罗什译的《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译的《百论》这四论有精深的研究,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大乘空宗学者。他认为昙无谶译的《大集经》词义深密,难以开悟,于是就着手为此经作注。中途积劳成疾,为了治疗气疾出门寻访名医,毅然长途跋涉赴南朝梁地求访苦求道教名土陶弘景。陶弘景被其诚意所感动,传其仙经。
不过,关于昙鸾法师用道教方法治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称他从陶弘景处得仙经十卷,本想找到地方依法修炼。然而,行至洛下,遇到了天竺三藏菩提留支,昙鸾因问佛经中长生不死之法,可有胜过此仙经者?菩提留支日: “是何言耶?佛教中哪有长生法?纵得长生,终轮回于三有耳。”即以《观无量寿经》与昙鸾日: “此是大仙方!”鸾拜而受之,遂焚仙经,专修净业。
这里讲陶弘景传给他服气法。精神抖擞的昙鸾辞别陶弘景,北归途经洛阳时,遇僧人菩提流支。昙驾向对方夸耀自己学得长生不老术,对方大喝一声,训戒说:佛教里有《观无量寿经》。于是昙鸾便抛弃服气法,皈依净土念佛,终于奠定了净土教的基础。此说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佛道两教的关系,耐人寻味,因为它主张佛教比道教高明。另外,道教所说的寿,佛教称无量寿,这也非常有趣。《云笈七簸》里有题为。县鸾大师服气法”的记载。此外县鸾还曾想其学过本草学。昙鸾对弥陀净土信仰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弥陀净土经典作出通俗的解释,并简化修行方法,他年青时代便恨佛典盘诃义深密,难以开悟”,因而注解之。他留世的主要着述有‘往生论注》二卷,《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诚阿弥陀佛偈》。③由于早年学道,他还善于“调心练气”为他人治病,因此“名满魏都”。晚年着有《调气论》、《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服气要诀麓》等。足见他并未放弃对道家养生学的信仰,反而更加精深。
北魏慧思被后世尊为天台宗三祖,他有着较高的佛教性功修养和宗教家的济世情怀,但屡遭恶论师毒害,几度垂死。身体伤害和饥寒长期妨碍了他的禅修,因此,他在誓愿文中强烈表达了自己希望长寿以普度众生的愿望,称“誓愿入山学神仙,得长命力求佛道”。在慧思看来,佛法的修行目标是证得漏尽通(第六神通,也即佛教性功所达到的烦恼断尽的“极乐”状态),但修证前五种神通(慧思用这个佛教概念来借指神仙方术,即道教命功所达到的肉体长生安乐的效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因为“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所以他发愿:“誓于此生作,长寿五通仙;修习诸禅定,学第六神通。”
慧思先以道教神仙方术修命,再以佛教定慧之学修性,开中国宗教史先命后性佛道双修模式之先河。后来到北宋时期,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更是以先命后性的模式融内丹学和禅宗为一体,延续了慧思的修行思想。
智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在陈朝时期即提出了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是针对心性定力和智慧的训练,仍属于性功范畴),在长期止观禅修中,智顗为了解决自己及徒众身体上的不适和疾病,有条件地吸收了部分道教命功,将其融入了止观修习的体系中。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认为,止观修习前应该先调五事,即对饮食、睡眠、身体、呼吸和心理进行调适,其中就融汇了道教的修养方术,例如坐禅前后的按摩法,以及对百脉不通处的存思方法。而智顗在谈到治病时,提到以吹、呼、嘻、呵、嘘、呬六种息治疗脏腑疾病,又认为“金石草木之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 这些都反应了智顗对道教命功兼收并蓄的态度。
可见,智顗实际上采取了一种融汇型的佛道双修模式,他实际创立的天台宗也就具有了更多的本土气息。后来,佛教广泛采取了这种模式,例如少林武术吸收易筋、洗髓等道教命功而向内家拳发展,中国佛教这种特有的禅武双修的风气正反应了佛道双修的普遍影响。
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僧学行道教养生术者甚多。如北魏名僧昙鸾,曾赴江南就陶弘景学道教仙术,着有《调气方》、《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服气要诀》等阐发道教养生术。后遇印度僧菩提流支,授以《无量寿经》,乃烧道教仙经,专意弘扬念佛求生净土法门,被日本净土宗奉为祖师。昙鸾的净土宗着述中,虽不见仙学影响之迹,但从《道藏》中所存《昙鸾法师服气法》看,他似乎并未完全否定道教养生术,而把佛教数息禅法融人道教养气法中,形成一种具有佛道融合色彩的养生气功,其法略为:宽坐,放松身体,“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经半食顷,闭目举舌奉腭,徐徐长吐气一息二息,气出入声近旁人得闻,初粗渐细,十余息后,声仅自闻。凡觉有痛痒处,便想从呼气中出。天台宗二祖慧思,在《入山誓愿文》中表示为护法故,“愿先成就五通神仙,然后乃学第六神通”,为此,他祈愿诸圣赐以芝草神丹,疗病除饥渴,“借外丹力修内丹”,把道教追求的炼养成仙作为通向佛教涅檠之域的桥梁。天台三祖智颉的禅学体系中,所述六字气治病法,见于此前陶弘景辑的《养性延命录》,引自《仙经》及《明医论》,不见于印度佛典,当出自道教、中医。天台九祖湛然,在文章中对道教炼养成仙说予以肯定。
佛教密宗之说多类道教,包括有道教所擅的服气、服石、炼药、外丹、符祭等方术,追求长生成仙,其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可能早在善无畏、金刚智等人唐弘密之先。据印度传说,1500年前(当中国南北朝初),有华人塔哈乌江至孟加拉一带传授中国密宗(即道教仙术)。印度教密宗经典《度母秘义经》、《摩诃支那功修法》、《风神咒坦特罗》、《须弥山坦特罗》等,皆称印度密宗的“支那功”来自中国。根据泰米尔文密教经典,南印度密教的十八位“成就者”(修行完成了的人)之中有两位来自中国,其泰米尔名字为博迦尔(Bogar)与普里巴尼(Pulipani),这两位大师写过许多关于梵咒、医术和炼丹术的着作,他们于西元3世纪到印度伽耶等地传播道教的医学与化学思想,在印度的化学史与密教史上有重要地位。佛教密典中类似道教仙术之说,大概间接地渊源于印度教密宗,或直接源于道教。
《中国神仙大全》一书中,叙写了唐末五代初峨嵋山道士扬仙公的惊人武功,说他从铁匠铺借来铁锤自击头顶,或令人竭力乱打而毫无损伤,还常入森林中降虎伏豹。剔除这则记载中的神秘和夸张成分,也能领略到他的上乘气功功力和过硬的技法。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峨嵋山临济宗白云禅师用华夏峨眉本有的气功,创编了“峨嵋临济气功”。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1908-1984年,江苏江阴人)研究考证,白云禅师原为道士,后皈依佛门。他精通医
道士“坐忘”
学,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机理,与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融汇,寓内功导引按摩术、点穴、布气、针灸于功法中,融养生、医疗、技击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临济气功术。因为这种集医、道、武术精华于一身的功法共有12节,后人称之为“峨嵋十二桩功”。按照临济宗的规定,此功只能在宗内秘授,不得外传,故民间知之甚少。康熙元年(1662年)湖北麻城孝感武举姜一怀,来峨嵋山拜金顶朝天和尚为师,得“峨嵋十二桩功”真传,后落户于南充,嫡传此功于后代。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医师周潜川居士(1907-1972年,原籍四川威远),着有《峨嵋十二桩释密》(195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周潜川将全部研究心得传授与巨赞大师。巨赞曾经来川收徒传授峨嵋十二桩功。受巨赞指导的傅伟中先生,于1982年和1985年,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峨嵋临济气功-峨嵋十二桩述真》和《峨嵋临济气功-峨嵋天罡指穴法》两书。这些书,对于峨嵋临济气功走出佛门、流布社会、泽惠民众做出了贡献。此功分为文武两抛和大小两种练形法。练习文抛和小练形法,主要是祛病强身;练习文武两抛和大练形法的,既能为他人诊治疾病,又可以防身御敌。
在动功“峨嵋十二桩”的基础上,后来又发展起了静功六大专修功:虚步功、重锤功、缩地功、悬囊功、指穴功、涅磐功。其中指穴功--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最具威力,它融气功、按摩、点穴、布气和武功为一体,又可称为“气功导引点穴按摩法”。
南宋时期峨嵋山又有个德源长老,模仿猿猴腾跃翻滚动作,创编出一套猴拳。因为武艺高强的德源眉毛纯白,人称“白眉道人”,故这种拳术叫作“白眉拳”,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四川、广东、香港、澳门和美国、欧洲的华人,都有练习。德源长老还把峨嵋山僧道的武技资料搜集起来,结合身身的经验,编写了《峨嵋派拳术术》一书,从理论上对峨嵋武术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这本书是目前找到的有关峨嵋武术的最早文字资料。有学者认为,这本书是峨嵋派武术发展成熟并自成体系的标志。
鼎盛
明代,峨嵋派武术进入鼎盛时期,英才辈出,高手林立,其拳法更为精湛。上引明人唐顺之的《峨嵋道人拳歌》,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明代峨嵋派拳术术的高超技艺,从起势到收势的全过程,其神态、劲力、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都记叙得细致入微。他用“忽而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走”赞其硬功卓绝;用“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颂其软功柔韧;用“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形容其动作敏捷;用“险中吴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概括其伸缩开合,变化自如,可谓精深之至。《峨嵋道人拳歌》其30句,是现今找到的颂扬峨嵋派武术的唯一专题诗篇。
峨眉山
除了拳术和气功,峨嵋派的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的技法,明代时也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在中国武林中,峨嵋派的剑术和枪法是最着名的。据传,峨嵋剑是僧人在“白猿二十四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动作严谨,招式凶猛,击法明快,以巧取胜。民国时期,清音阁李真法师内功深厚,剑术尤精,有“峨嵋剑仙”之誉,其门人遍及甘陕。明代着名军事家、武术家程冲斗(安徽休宁人[2] )撰有《耕余剩技》,记述了“峨嵋枪法”、“白眉棍法”等技艺。清康熙年间,曾经师从朱熊占学习峨嵋枪法的明遗民吴殳(1611-1695年,号仑尘子,江苏娄江人)着《手臂录》,精确地阐述各种枪法,其中写道“西蜀峨嵋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穴室,峨习两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枪法一十八札,十二倒手,攻守兼备,破诸武艺。”可见其变幻莫测,精妙绝伦。在峨嵋枪法中,有治心、治身、动静、攻守、审势、戒谨、倒手等技法,大大丰富了峨嵋武术的理论。
清干隆五十四年(1789年),峨嵋山大坪寺僧创编“浪子燕青拳”;五十五年(1790年),山僧模仿青龙白鹤之势,创编“六乘拳”;嘉庆年间(1796-1820年),龙神堂极善法师从山上黑龙江的湍急回旋水势得到启发,花了十年心血,创编出拳刚掌巧腿多变的“乌龙拳”。清末,仙峰寺神灯长老和紫芝洞清虚道长,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各派武林高手交流,尔后回峨嵋山,苦心编出“峨嵋子午门武术”,以其多在每天的子、午二时练习而命名。其风格以子午拳为代表,还有子午枪、子午刀、子午剑、子午棍等器械技法。又有碧云、静云二道长创“八封拳”;光绪三年(1877年)付云和尚创“虎爪拳”。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记室”(秘书)何崇政(四川名山人),兵败脱难后,削发为僧法号湛然,来往于川西、川东等地,以哥老会的组织形式,结交八方豪杰志士反清,曾经在峨嵋山住锡多年。他撰有《峨嵋派拳术谱》一书(亦称《拳乘》),开篇有诗“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嵋月,光辉满江湖。”其中“一树”指峨嵋武术,“五花”指巴蜀的五个片区,而“八叶”则指四川武林中的“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个门扔。尽管现在四川武术界对“五花”有不同解释,对八个门派是否都属于峨嵋派尚有争议,但足以说明峨嵋派武术博采众长,其流传之广和门派之众多。
峨嵋山
峨嵋派中有一种独特的器具--峨嵋刺,形似女人的发簪,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刺杀武器;还有玉女拳等功法。有些武侠小说将这些神奇功法和器具加以演绎渲染,甚至借虚构的武林高手之口,推衍出峨嵋派武术为某些尼姑、女侠开创,使不少人对峨嵋武术源流产生了种种误解,很需要正本清源。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峨嵋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少林派、武当派相比较,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特别强调内外兼修。其实,这三大派各有精微造诣,都讲究内修外练,体用兼备,只是程度不同。少林派由僧人所创,大开大合,硬攻直上,抢先进攻,以腿法着称,善于先发制人,属于外家拳;武当派系道士所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动静结合,借力打力、属于内家拳;而峨嵋派则为道、僧共创,更加注重内外兼修。从上述“峨嵋十二桩功”和“天罡指穴法”可以看出,它既重视内气的修练,又讲究形体的结合,似快而慢,似柔而刚,刚柔相济,长短并用。
峨嵋派在传承中善于吸收和融会其他门派的功法,也给其他门派输送了血液。他们在相互切磋中取长补短,不断推陈出新。隋代末年,云游到峨嵋山的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云昙,就曾将少林拳法传授给了峨嵋僧人。明代洪武年间,着名道士张三丰曾经到峨嵋山传道,并向峨嵋僧人学习了火龙拳、通臂拳等,尔后回武当山创编了内家拳。这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白地道出了它与峨嵋通臂拳的密切关系。清干隆年间,善擒拿术的江西武术大师杜观印,来四川传授过“杜门拳”。光绪年间,广西杜林有姓周号大侠者到峨嵋山与武僧共创“字门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