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晚上晚上突然左边小腹疼,查看图片为乙状结肠位置
如果偶尔有此现象,并且在大便后就恢复正常了,是没有问题的,这主要是大肠在蠕动过程中有气体没有排出,所以会腹痛,大便后或放屁后就不痛了。
如果经常有此现象,应该到医院外科做CT检查一下。
❷ 乙状结肠有个4毫米大小白色的凸起是息肉吗
尽在手术为好 越早越好 术后一定要做病理检查的
❸ 肠息肉有哪些种类
(1)腺瘤性息肉。是最为常见的息肉之一,也是临床上最受重视的息肉,结直肠腺瘤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大小不一,大部分的巨大息肉都是腺瘤性的,也有部分腺瘤性息肉比较小。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结肠腺瘤并不隆起,而是平坦甚至凹陷性生长。
(2)炎性息肉。又叫假息肉,这类息肉是由于黏膜在炎性刺激下增生形成的,临床上常常见于慢性结肠炎的患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肠道慢性感染等。炎性息肉常为多发,多数在1cm以下。有时慢性炎症刺激可以使息肉成桥状,两端附着,中间游离。
炎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3)增生性息肉。在大肠,还常常发现增生性息肉。尤其是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更多见。这种息肉一般很小,直径很少超过1cm,表现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增生性息肉不会发生癌变。
(4)错构瘤性息肉。这类息肉非常少见,比如幼年性息肉及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综合征)。有些错构瘤性息肉可以癌变,但是癌变率一般非常低。
(5)其他。以息肉为表现的肠道疾病还有很多,比如一些除腺瘤以外的肠道肿瘤可以表现为肠道的息肉,比如有些淋巴瘤、肠道类癌等等。
在有些非常罕见的病例中,患者的息肉数目非常多,成百甚至上千,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学称这种情况为息肉病。最典型的是家族性结肠腺瘤样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家族中常常多个成员患病,表现为结肠多发大量腺瘤,癌变率非常高,患者常常中年就罹患结直肠癌。
一般结肠腺瘤性息肉常常见于中老年人,只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息肉病才在中青年发病。儿童也可以有肠息肉。根据病理类型和致病因素不同,不同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但除了炎性息肉以外的大部分肠息肉没有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临床最为常见、癌变风险最大的结肠腺瘤,一般没有症状,往往是在结肠镜或者肠道X线检查中偶然发现的。
❹ 如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便血
是所有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但不同部位的结直肠癌其出现的时间和性质有所不同。便血往往是直肠癌患者的第一个症状,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条的一侧附有新鲜血痕。少数病人在粪便排出后,随之排出较多量滴状的新鲜血液;乙状结肠因紧连直肠,故乙状结肠癌的便血特点类似直肠癌,但由于粪便在乙状结肠内停留的时间延长,便血的颜色会变暗,以至排出绛紫色或黑紫色的大便,便血出现的时间也相对较晚,不一定是病人的第一个症状。有时由于血量少,或在体内停留时间长,肉眼不能觉察,但做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结直肠癌的便血须与痔疮、肛裂、菌痢、肠炎、肠息肉、溃疡穿孔等疾病引起的便血进行鉴别。
大便习惯改变
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直肠癌的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部分患者可在便秘后出现腹泻,或仅为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反复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
便型异常
正常的大便条呈圆柱形,垂直从肛门排出,如果癌肿突出在直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的大便条往往变细,形状也可以改变,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附着有一丝丝血痕。
腹泻
部分病人可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病人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可为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为溏薄的稀便,可伴有里急后重感,此时应与菌痢加以区别。
排便疼痛
约有50%的直肠癌患者排便时有疼痛感,程度有轻有重。?
腹痛
部分病人以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症状,另一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并伴有腹胀。
乏力、贫血
❺ 大便后有鲜血,肛门凸起是什么问题
便血
病因症状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以血便或便后下鲜为特征。多见于上消
化道溃疡出血、胃肠息肉、小肠出血、肿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性传染药、寄生虫等。此处指的是由于痔疮破损、肛裂、肛窦炎、直肠结肠粘膜损
伤引起的便血。大便软而成形或硬结,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有的先血后便,有的
先便后血,血色大多鲜红,也有的黯红混浊。血量多时淋漓不尽,大便后肛口疼痛
加重。
中医认为便血是肠中积热(夹湿),或者脾气虚损,不能统摄血行所致。可用清肠
热、止血和补气摄血方法治疗。
自疗注意事项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3次。温水吞服。
(2)脾约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3)脏连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2.验方自疗法
(1)大黄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
(2)茄子叶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汤吞服。
(3)旱莲草60克,煎汤代茶。
(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风炭10
克、大黄炭10克、黄柏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用于肠中积热夹湿、
血色红而混浊、口苦、舌苔黄厚、大便不畅者。
(5)灶心土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炒芪12克、阿胶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贴,分2次煎服。用于脾气虚
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者。
3.饮食自疗法。
(1)猪大肠250克、鲜槐花15克,煮食喝汤。
(2)每日食数只柿饼。
(3)白木耳10克、红枣15克,小火炖烂服。
(4)金针菜30克,红糖适量,煎汤服。
(5)生姜、艾叶各15克。艾叶同生姜煎浓汁,每服1杯。艾叶温经止血,生姜
祛寒,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主治粪后下血。
(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晒干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肠痔下血。
4.外治自疗法
(1)熏洗。阿胶加醋浸没软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开,
加热烧开后先熏后洗肛门,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疮出血者。
(2)涂药。清凉油拌珠黄散2支,涂肛门内外。
(3)野艾(蒿子叶)捣烂如泥敷肛门口。
(4)鸡蛋黄油涂肛口。(适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鸡蛋黄油制法;取熟蛋黄数只,放非铁器餐具内小火翻炒,待油渗出过滤即得。
5.其他自疗法
(1)揉腹。每日早晚(醒后睡前)两次揉摩腹部,逆顺时针各100次。
(2)提肛。每日2-3次作缩肛动作,每次30-50次。
避免误诊
过去无肛肠疾病突然出现便血,或者少量黯红混浊便血时有出现,经久不愈;或者
便血中带有坏死腐败组织、浓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应赴医院检查。
由于怕大便引发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会造成大便秘结,热毒内生,加重便血症
状。
未婚女青年月经期必须注意休息,必须重视阴部清洁卫生,否则容易导致肛门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便血
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二) 救护措施
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如何挂号就诊
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1.便血。
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4.大便形状改变。
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前病变:
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其他:
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2.肛门损伤等。
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常见证候”
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参考资料:小儿便血||粪便颜色异常
便血的辨别诊断要点:
合并症 可能的诊断
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疮
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 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 结肠癌
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数,有里急后重感及腹压痛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溃疡性结肠炎
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柏油样便,常伴有呕血 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症状,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 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大便带血主要应考虑哪几种疾病?
大便带血,是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直肠和肛门部出血的一个特殊症状,提示肠道有器质性病变,必须十分重视,及时明确诊断,抓紧治疗。大便带血时应考虑下列疾病:
(1)肛门疾病
①血色鲜红无疼痛者,多见于内痔,Ⅰ期痔核以便血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点滴不已,或一线如箭,或仅在手纸上带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脱出肛门之外。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门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③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剧。
(2)直肠疾病
①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呈间歇性,色鲜红,一般量不多,这种病常见于儿童。
②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便血早期为鲜红,或暗红,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恶臭粘液,体重减轻,应高度重视。
③放射性直肠炎也可大便带血,但应有放射治疗史。
(3)结肠疾病
①结肠息肉:a.幼年性结肠息肉病,平均发病年龄是6岁,无家族史,主要表现是大便带血,常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长迟缓,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脐疝和脑水肿等;b.家族性幼年性结肠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状以大便带血、直肠脱垂和生长迟缓为常见特征; c .Cronknite� Canda综合征(CCS):为错构瘤息肉综合征,至成人发病,大便带血,多有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见腹痛、厌食、乏力、呕吐、性欲和味觉减退。几乎总有指(趾)甲的改变、脱发及色素沉着。
②结肠癌:常见于左半结肠癌,患者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见大便次数增多,癌肿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
(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细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见便血,且多与粘液或脓液同时排出,伴有腹痛。
(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为主要症状,其大便呈酱红色,粘液多,且有恶臭味。
(5)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伴发热,腹泻,可有进食腐败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此外,1岁以内小儿应注意肠套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状。
便血
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1�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柏油样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3�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二) 救护措施
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便血就是内痔吗?
便血是内痔,特别是早期内痔的一个典型症状,但不能据此就认为便血就是内痔。便血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中的许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①各种肠炎:因炎症作用,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现便中混杂有暗紫色血、分泌物,并伴有各类肠炎所特有的症状。
②肛乳头炎及其肥大:在齿线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见出血。
③肛裂:便时疼痛剧烈,便后鲜血滴沥。
④直肠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误诊、漏诊。手诊时,指套可染血,并可及形状不一、表面粗糙不平、边缘不齐的坚硬病灶,需作病理组织活检,才能确诊。该病出血,也可引起贫血。
⑤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该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时,粪便上带有血丝,偶尔也有大量出血。但该瘤长而有蒂,肛门镜检查,直肠内可见肿瘤、色红,可带蒂。
❻ 肛门口有颗红色凸起,会痛,有点白的东西,是怎了
经过我分析,你得的是痔疮。
痔疮形成原因
一、解剖学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颇受障碍。直肠静脉及其分枝缺乏静脉瓣,血液不易回流,容易瘀积。其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高度穿过肌层,容易受粪块压迫,影响血液回流。静脉又经过粘膜下层的疏松组织,周围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扩张屈曲。
二、遗传关系:静脉壁先天性薄弱,抗力减低,不能耐受血管内压力,因而逐渐扩张。
三、职业关系:人久站或久坐,长期负重运行,影响静脉回流,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扩张。又因运动不足,肠蠕动减少,粪便下行迟缓,或习惯性便秘,可以压迫和刺激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
四、局部刺激和饮食不节:肛门部受冷、受热、便秘、腹泻、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
五、肛门静脉压力增高:因肝硬变,肝充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等,均可使肛门静脉充血,压力增高,影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
六、腹内压力增加:因腹内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饮食过饱或蹲厕过久等,都可使腹内压增加,妨碍静脉的血液回流。
七、肛门部感染:痔静脉丛先因急慢性感染发炎,静脉壁弹性组织逐渐纤维化而变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扩大曲张,加上其它原因,使静脉曲张逐渐加重,生成痔块。
痔疮预防
痔疮的发病率很高,痔疮患者经手术治疗或其它疗法治疗后,复发率亦较高。究其原因,除治疗不彻底外,不注意预防痔疮的发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预防痔疮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锻炼:经常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气功、踢毽子等,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对于痔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可以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结,预防痔疮。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临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每次约5分钟,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肛门血液循环;另一种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识地向上收缩肛门,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这是一种内按摩的方法,有运化瘀血,锻炼肛门括约肌,升提中气的作用。经常运用,可以改善痔静脉回流,对于痔疮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2) 预防便秘: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时间有早、中、晚饭后的不同习惯。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软便,不干不稀,排便时不感到排便困难,便后有轻松舒适的感觉,这表明胃肠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结坚硬,不仅排便困难,而且由于粪便堆积肠腔,肛门直肠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而使痔静脉丛曲张形成痔疮。为防止大便秘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合理调配饮食。既可以增加食欲,纠正便秘改善胃肠功能,也可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日常饮食中可多选用蔬菜、水果、豆类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饮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及酒等。
②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健康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随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结肠反射,结肠可产生强烈的“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便产生便意。所以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疮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晨起喝1杯凉开水能刺激胃肠运动,预防便秘。另外,晨起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都可以预防便秘。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因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习惯性便秘。排便时蹲厕时间过长,或看报纸、或过分用力,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应予纠正。
③选择正确治疗便秘的方法。对于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采用合理调配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加以纠正。对于顽固性便秘或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便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切不可长期服用泻药或长期灌肠。因长期服用泻药不仅可以使直肠血管充血扩张,还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长期灌肠,会使直肠粘膜感觉迟钝,排便反射迟钝,加重便秘,反而有利于痔疮的发生。因此若患有顽固性便秘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正确治疗。
(3) 注意孕期保健: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因此怀孕期间应定时去医院复查,遇到胎位不正时,应及时纠正,不仅有益于孕期保健,对于预防痔疮及其他肛门疾病,也有一定的益处。另外怀孕妇女一般活动量相对减少,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粪便停留于肠腔,粪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诱发痔疮。因此怀孕期间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每次大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痔疮是十分有益的。
(4)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是贮存和排泄粪便的地方,粪便中含有许多细菌,肛门周围很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诱发肛门周围汗腺、皮脂腺感染,而生疮疖、脓肿。女性阴道与肛门相邻,阴道分泌物较多,可刺激肛门皮肤,诱发痔疮。因此,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每日温水熏洗,勤换内裤,可起到预防痔疮的作用。
(5) 其它:腹压增高,可以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痔疮。临床上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很多,如腹腔肿瘤压迫腹腔内血管,可以使痔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痔疮。肝硬变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可致肛门直肠血管扩张,而引起痔疮,此时应首先治疗肝硬变。不应急于治疗痔疮,因为肝硬变缓解后痔疮症状是可以改善的。
预防痔疮的方法很多,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去做,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痔疮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痔疮的病人,也可以使其症状减轻,减少和防止痔疮的发作。
痔疮预防最好的四种方法
有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没有患上痔疮。其实,一期痔疮有点儿感觉不到(大多为内痔),二期痔疮有点儿感觉也不理会,到了三期,患者又总以为不挡吃喝,不妨碍工作,再加上面子问题(特别是女同志),不愿到医院去治疗。万不得已到医院治疗的,已是影响正常生活较为严重的痔疮患者。
诱发痔疮的原因很多,但经临床证明,最为突出的就是每次排便时间较长。超过3分钟的蹲厕时间,就能导致痔疮的形成,轻重也由时间长短决定。所以,蹲厕时间较长的人,大部分是大便干燥者,应尽早调节饮食或进行药物治疗,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蹲厕时间过长,可直接导致直肠静脉曲张,瘀血就会形成静脉团(医学称为痔疮)。有的人蹲厕排便时爱看报纸,不卫生不说,若看到情节精彩之处,便排空了也不起来,长此以往自然会使直肠静脉长时间受到挤压,诱发痔疮。
目前,痔疮的最佳预防办法是:
(1)每次排便超过3分钟的,应逐步控制在3分钟以内(若控制在1分钟以内,一二期痔疮可自行康复)。
(2)司机、孕妇和坐班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10次提肛动作。
(3)习惯性大便干燥者,在每天晚饭后(隔一小时)生吃白菜心三至五两。
(4)便后不能及时洗浴的,蹲厕起身前,可用较柔软的多层(2×4厘米)卫生纸夹在肛门处(半小时后取出即可)。这样,在走路运动时,能使直肠静脉迅速活跃还原,正常回流。
以上四点方法,如能结合预防,是远离痔疮的最佳捷径。
❼ 问问这是不是肠癌症状
结肠癌
一、病理
(一)大体形态分型
1.肿块型结肠癌 2.浸润型结肠癌 3.溃疡型结肠癌
图2-87 结肠肿瘤大体型态分型
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 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 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着的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的大肠。
3.溃疡型 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是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二)组织学分型
1.腺癌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 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予后最差。
(三)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癌局限于粘膜
A1期: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Ⅱ期(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
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四)扩散转移
1.大肠癌扩散的特点 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的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的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 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 位邻近结肠壁的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中部的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 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 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时的强烈蠕动皆可促使癌细胞进入血行。
4.侵润与种植 癌肿可直接侵润周围组织与脏器。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转移灶呈结节状或粟粒状,白色或灰白色,质硬。播散全腹腔者,可引起癌性腹膜炎,出现腹水等。
二、临床表现
(一)早期症状
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二)中毒症状 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着。
(三)肠梗阻表现 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四)腹部包块 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五)晚期表现 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左半与右半结肠癌肿,由于二者在生理、解剖及病理方面的差异,其临床特点也表现不同。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肠腔较宽大,粪便在此较稀,结肠血运及淋巴丰富,吸收能力强,癌肿多为软癌,易溃烂、坏死致出血感染,故临床表现以中毒症状为主。但在病情加重时也可出现肠梗阻表现。
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小,粪便至此已粘稠成形,且该部多为侵润型癌,肠腔常为环状狭窄,故临床上较早出现肠梗阻症状,有的甚至可出现急性梗阻。中毒症状表现轻,出现晚。
三、诊断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多不为病人注意,就医时也常以“痢疾”、“肠炎”等病处理,一旦出现中毒症状或梗阻症状以及触及腹块时已非早期,因此,如果病人出现贫血、消瘦、大便潜血阳性以及前述早期症状时,需作进一步检查。
(一)X线检查 包括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及钡灌肠检查。对结肠肿瘤病人以后者为宜。其病变征象最初可出现肠壁僵硬、粘膜破坏,随之可见恒定的充盈缺损、肠管腔狭窄等。对较小病灶的发现还可肠腔注气作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效果更佳。
对有结肠梗阻症状的病人,不宜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因钡剂在结肠内干结后排出困难,可加重梗阻。
(二)结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 直筒式,最长30公分,检查方便,可直视下活检,适合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
纤维结肠镜 长120~180公分,可以弯曲,可以观察全结肠,能作电切,电凝及活检,可发现早期病变。当前述检查难以确诊时可作此项检查。
(三)B型超声扫描、CT扫描检查 均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定价值。
(四)血清癌胚抗原(CEA) 对结肠癌无特异性,其阳性率不肯定。值高时常与肿瘤增大有关,结肠肿瘤彻底切除后月余可恢复到正常值,复发前数周可以升高故对判定预后意义较大。
四、鉴别诊断
(一)结肠良性肿物 病程较长,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不狭窄,未受累的结肠袋完整。
(二)结肠炎性疾患(包括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 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方面各有其特点,大便镜检都可能有其特殊发现,如虫卵、吞噬细胞等,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X线检查病变受累肠管较长,而癌肿一般很少超过10公分。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不同,可进一步确诊。
(三)其它 结肠痉挛:X线检查为小段肠腔狭窄,为可复性。阑尾脓肿;有腹部包块,但X线检查包块位盲肠外,病人有阑尾炎病史。
五、治疗
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可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它支持治疗。
(一)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除常规的术前准备外,结肠手术必须要做好肠道准备包括①清洁肠道:手术前二天进少渣或无渣饮食;术前1~2天服缓泻剂,若有便秘或不全肠梗阻者酌情提前几天用药;清洁灌肠,根据有无排便困难可于术前一日或数日进行。②肠道消毒:杀灭肠道内致病菌,尤其是常见的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等,以及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其药物前者主要是应用甲硝唑(灭滴灵),后者可用磺胺类药物,新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肠道准备充分,可减少术中污染,减少感染有利愈合。
目前国内外一些医院有采取全肠道灌洗方法作肠道准备,方法是由胃管滴注或口服特殊配制的灌洗液(含一定浓度的电解质及肠道消毒剂,保持一定的渗压),用量4~8升,蹲坐于排便装置上。可同时达肠道清洁和消毒的目的。
2.手术方法
(1)右半结肠切除术(图2-88) 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切除范围:回肠末端15~20公分、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半,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肝曲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及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切除后作回、结肠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缝闭结肠断端)。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保留结肠中动脉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切除结肠中动脉
图2-88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
(2)左半结肠切除术(图2-89) 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左半、降结肠、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切除后结肠与结肠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
图2-89 左半结肠癌切除术
(3)横结肠切除术(图2-90) 适用于横结肠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及其肝曲、脾曲。切除后作升、降结肠端端吻合。若吻合张力过大,可加做右半结肠切除,作回、结肠吻合。
图2-90 横结肠癌切除术
(4)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图2-91) 根据癌肿的具体部位,除切除乙状结肠外,或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作结肠结肠或结肠直肠吻合。
图2-91 乙状结肠癌切除术
(5)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则 术前作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但术中要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污染。如肠道充盈,病人情况差,可先作肿瘤近侧的结肠造口术,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6)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 肿瘤局部侵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若肠管已梗阻或不久可能梗阻,可用肿瘤远侧与近侧的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如果有远处脏器转移而局部肿瘤尚允许切除时,可用局部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3.术中注意事项
(1)开腹后探查肿瘤时宜轻,勿挤压。
(2)切除时首先阻断肿瘤系膜根部血管,防止挤压血行转移。并由系膜根向肠管游离。
(3)在拟切断肠管处用布带阻断肠管,减少癌细胞肠管内种植转移。有人主张在阻断肠管内注入抗癌药物,常用5-氟脲嘧啶30毫克/每公斤体重,加生理盐水50毫升稀释,保留30分钟后分离肠管。
(4)与周围组织粘连时能切除时尽量一并切除。
(5)关腹前要充分的冲洗腹腔,减少癌细胞种植与腹腔感染。
(二)药物治疗
1.化学药物治疗 手术后的病人化疗一般一年~一年半内可使用2~3个疗程,常用药物主要是5-氟脲嘧啶(5-FU),也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5-FU每个疗程总量可用7~10克。可口服或静脉给药,最好加入葡萄糖液中滴注,每次250毫克,每日或隔日一次。如果反应较大如恶心、食欲减退、无力、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等,可减少每次用量,或加大间隔期。骨髓抑制明显时可及时停药。口服法胃肠道反应比静脉给药大,但骨髓抑制反应轻。
用药期间必须注意支持治疗,并用减少副作用的药物。
癌肿未能切除的病人行化疗,有一定减轻症状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效果较差,维持时间短,如病人一般情况差时,副作用显着,反而加重病情,不宜应用。
2.免疫治疗 可以提高病人抗肿瘤的能力,近年来发展很快,诸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已逐渐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配合化疗的进行。
3.中药治疗 可改善症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有的中药有直接的抗癌作用,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姑、龙葵等。用药时可辨证、辨病兼顾,加入清热解毒、活血攻坚、滋阴养血、除痰散结、调补脾胃等方面的药物。
六、预后
结肠癌予后较好,根治术后总五年存活率可达50%以上,若为早期病人五年存活率可达到80%以上,而晚期只有30%左右。
参考资料:http://www.holine.com/surgery/111.htm
结肠癌手术以后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和复查并且作好康复措施,具体治疗后的存活时间还是同个人的身体体质,以及康复环境以及手术后的放化疗有关系.
结肠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真正搞清楚,结肠癌能不能遗传,医生们的意见也不一致。
国外曾调查过某一家族,75年共有血缘亲属650人以上,其中96人为恶性肿瘤患者,多数是患结肠癌,并伴有其它器官的腺癌。还有人统计发现,结肠癌患者的同胞,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增加5倍;结肠癌的家族性因素比其它消化道癌多见。所以,有许多医生认为遗传因素与结肠癌有关。
参考资料:http://www.fx120.net/JBZT/NK-1/XHK-1/WCGN-1/200502021749244084.htm
中医食疗
(1)菱粥:带壳菱角20个,蜂蜜1匙,糯米适量。①将菱角洗净捣碎,放瓦罐内加水先煮成半 糊状。②再放入适量糯米煮粥,粥熟时加蜂蜜调味服食。经常服食,具有益胃润肠作用。
(2)藕汁郁李仁蛋:郁李仁8克,鸡蛋1只,藕汁适量。将郁李仁与藕汁调匀,装入鸡蛋内, 湿纸封口,蒸熟即可。每日2次,每次1剂,具有活血止血,凉血,大便有出血者可选用。
(3)瞿麦根汤:鲜瞿麦根60克或干根30克。先用米泔水洗净,加水适量煎成汤。每日1剂,具 有清热利湿作用。
(4)茯苓蛋壳散:茯苓30克,鸡蛋壳9克。将茯苓和鸡蛋壳熔干研成末即成。每日2次,每次1 剂,用开水送下,此药膳具有蔬肝理气,腹痛、腹胀明显者可选用,另外还可选用莱服粥。
(5)桑椹猪肉汤:桑椹50克,大枣10枚,猪瘦肉适量。桑椹加大枣,猪肉和盐适量一起熬汤 至熟。经常服食,具有补中益气,下腹坠胀者可用此方。
(6)荷蒂汤:鲜荷蒂5个,如无鲜荷蒂可用干者替代,冰糖少许。先将荷蒂洗净,剪碎、加适 量水,煎者1小时后取汤,加冰糖后即成。每日3次,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大便出血不止者可用此膳。
(7)鱼腥草莲子汤:鱼腥草10克,莲子肉30克,以上药用水煎汤即成。每日2次,早晚服用,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里急后重者宜用。
(8)木瓜炖大肠:木瓜10克,肥猪大肠30cm。将木瓜装入洗净的大肠内,两头扎紧,炖至熟 烂,即成。饮汤食肠,此膳具有清热和胃、行气止痛。
(9)水蛭海藻散:水蛭15克,海藻30克。将水蛭和海藻干研细末,分成10包即成。每日2包, 用黄酒冲服,此膳具有逐淤破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10)菱薏藤汤:菱角10个,薏苡米12克,鲜紫苏12克。将紫苏撕成片,再与菱角、薏苡仁用 水煎汤即成。每日3克,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渗湿。
(11)肉桂芝麻煲猪大肠:肉桂50克,黑芝麻60克,猪大肠约30厘米。猪大肠洗净后将肉桂和 芝麻装入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去肉桂和黑芝麻,调味后即成。饮汤吃肠,此膳外提中气,下腹坠 胀,大便频者可选用。
(12)大黄槐花蜜饮
原料:生大黄4克,槐花30克,蜂蜜15克,绿茶2克。
制法:先将生大黄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5分钟,去渣,留汁,待用。锅中加槐花、茶叶,加清水适量,煮沸,倒入生大黄煎汁,离火,稍凉,趁温热时,调拌入蜂蜜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术后便血等症。
(13)马齿苋槐花粥
原料:鲜马齿苋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红糖20克。
制法:先将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软,捞出,码齐,切成碎末,备用。将槐花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研成极细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将成时,兑入槐花细末,并加入马齿苋碎末及红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用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槐花性凉味苦,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止血的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症。
中医辨证治疗
热毒壅盛型
临床表现
腹部胀痛,大便次数增多,便里常常有脓血和粘液,胃纳不佳,苔黄腻,脉弦细。
食疗药膳
1、山楂田七粥:山楂20克,田七5克(研粉),粳米60克,蜂蜜1匙,加清水适量,煮粥服用,每日2次。
2、海参木耳猪肠汤:水发海参60克,木耳15克(水发),猪大肠1段约50厘米(洗净切小段),同加水煮烂,调味食用。
3、香连炖猪大肠:木香10克,川连6克,猪大肠1段约30厘米(洗净),田七末5克,将木香、黄连研末和田七末一起装入猪大肠,两头扎紧,加水炖肠至烂,去药饮汤食猪大肠。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
腹胀痛,腹部肿块坚硬,便下紫黑或脓血,或里急后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
食疗药膳
1、猪血鲫鱼粥:生猪血200克,鲫鱼100克,大米100克。将鲫鱼除鳞,去肠杂及鳃,切成小块,和猪血,大米煮粥食用。每日1-2次。
2、菱角苡仁三七猪瘦肉汤:菱角15枚,薏苡仁20克,三七米5克,猪瘦肉60克(剁碎),加水煎煮至熟烂,调入食盐适量服用。
肝胃阴虚型
临床表现
腹部痛隐隐,可触及肿块,大便干结如粒状或形小而扁,口苦口干,纳呆或有呕吐,舌质红,脉细数。
食疔药膳
1、木耳金针乌鸡饮:木耳15克(水发),金针菜30克,乌鸡1只(约500克)去毛及内脏。先将乌鸡炖1小时,再放入木耳,金针草炖至各物熟烂,和盐调味食用佐膳。
2、仙人粥:生何首乌60克,粳米100克,红枣6枚(去核),红糖适量。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药汁与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调味,再煮片刻便可食用。
3、双参猪髓汤:党参30克(切细、纱布包),海参约200克(浸泡好的剂量),海带50克,猪脊骨连髓带肉500克(斩细),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再煮3小时,和盐调味,去党参渣药包,饮汤食肉佐膳。
结肠癌的饮食原则及要求
一、 饮食治疗
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结肠粘膜的腺体能分泌浓稠的粘液,这种粘液呈碱性,可中和粪便的发酵产物。当结肠患有癌肿时,生理功能受到了破坏,排便功能以及全身情况都受到了影响,如腹泻、排便困难、全身消瘦等症状。如果饮食中仍不注意,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促癌食品,便会加重结肠癌的进展,使全身衰竭。结肠癌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
研究证明,高脂肪膳食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虽能降低血脂,但有促癌发生的作用。胆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与胆石酸同时反应,有促癌作用,说明胆石酸是促癌因素。因此,结肠癌的病人,不要吃过多脂肪,脂肪总量占总热能30%以下,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也就是说,在一天的膳食中,包括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每日脂肪要在50克以下。有的朋友惧怕冠心病,控制动物脂肪很严格,经常以植物油为主,甚至不吃动物油,这样会造成体内过氧化物过多。因为植物油中碳链不稳定、易氧化,如果适当的吃些动物脂肪,就会使碳链稳定,不易氧化,并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形成,所以一定要科学饮食,讲究油脂的合理配比,建议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为1:1:1。
膳食中应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如果结肠癌向肠腔凸起,肠腔变窄时,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结肠癌术后的病人,应同其他胃肠道手术的病人一样,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它饮食。应注意不要吃过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谷类、瘦肉、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每一种的量不要过多。这样才能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手术后初期不能正常进食时,应以静脉补液为主。手术后注意加强护理和饮食营养,促进病人身体恢复。
肠癌早期往往有大便的改变,有时便秘,有时腹泻,便中带血,有些病人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所以对早期肠癌病人应重视调理大便,在饮食中摄入含粗纤维较多的食品,如薯仔、红薯、香蕉、嫩叶青菜等等,但加工要细致,避免食物过分粗糙对肿瘤部位的刺激。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可以使大便有一事实上容量,既可以预防便秘,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泻,并能保证每日的规律排便。
晚期肠癌病人由于肿瘤恶性生长侵入肠道内造成肠道狭窄,不同程度的阻塞排便,并减少对食物的容纳。这时应注意给予病人营养丰富,少粗纤维的食物,如蛋类、瘦肉、豆制品和细粮,嫩叶蔬菜等等;并嘱病人多喝蜂蜜水和吃香蕉、鸭梨等等,其中以蜂蜜通便效果最佳。
肠癌病人禁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等食物对肛门有刺激作用,一定不能吃。
二、 一日食谱举例(术后恢复期)
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玉米面发糕(玉米面50克),拌圆白菜(圆白菜50克)。
加餐:苹果1个(苹果200克)。
午餐:包子(鸡蛋50克,白菜100克,芹菜100克,面粉100克),汤(西红柿50克,黄瓜50克,淀粉10克)。
加餐:冲藕粉1小碗(藕粉30克,白糖10克),蔬菜饼干2片(面粉20克)。
晚餐:大米粥50克(大米50克),馒头(面粉50克),拌豆腐(北豆腐100克),蒸蒜拌茄泥(茄子100克)。
加餐:甜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5克),蛋糕50克。
全日烹调用油10克,盐6克。(zhuanzai)
❽ 息肉是什么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各类息肉特征
1、 幼年性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形成囊性扩张,中贮粘液,间质增生,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形成。次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2、 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组织学上次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形成,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见。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3、 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称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3~4厘米。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或有表浅溃疡形成。多数无蒂,有蒂时亦短粗。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淋巴滤泡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内,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可以看到生发中心,往往较为扩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围淋巴细胞中无核分裂像,增殖的滤泡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较少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厘米的小球形息肉,多发病于儿童。组织学变化于淋巴性息肉同。
4、 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直径常在1厘米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外形多较窄、长、蒂阔而远端不规则。有时呈桥状,两端附着与粘膜,中段游离。组织学表现为纤维性肉芽组织,上皮成分亦可呈间叶样变,尚不能肯定。
5、 腺瘤:结肠腺瘤是大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组织学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1)管状腺瘤: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息肉,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但大部分直径在1厘米以下。80%有蒂。组织学表现为多数管状腺腺体,未成熟细胞分布于腺体的所有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间叶样变,有时亦有少量乳头增生。其癌变率在1%~5%左右。
(2)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1厘米以上,大部分为广基,约1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如触及硬结或固定,则表示有癌变可能。分布以直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呈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亦伴随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头样生长,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其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
(3)混合型腺瘤: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腺瘤。其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临床表现
除幼年性息肉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小儿外,其余结肠息肉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稍多。大部分病例并无引人注意的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或尸体解剖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例可以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症状。
便血:便血以左侧结肠内的息肉较多见,尤以绒毛状腺瘤及幼年性息肉比较多见,常常呈鲜红色,有时甚至可引起贫血。儿童期无痛性血便,以结肠息肉引起者最多见。
粪便改变:大肠息肉可以造成较多粘液排出,有时息肉为多发性或体积较大者,亦可引起腹泻或造成排便困难。有些较大的绒毛状腺瘤可以有大量的粘液分泌排出,每天排出的粘液可达1~3升以上,排出液内钠、钾含量很高,因此在临床上可造成失水、低氯、低钾、低钠的症状,严重时可以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腹痛:比较少见,有时较大息肉可以引起肠套叠,以至造成肠梗阻而出现腹痛。
息肉脱垂:在直肠内带有长蒂的息肉可以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此种症状小儿比较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