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宁芙油画高清图片
扩展阅读
一龙被ko动态图片 2024-11-13 03:49:50
福建男人相貌图片 2024-11-13 03:44:06

宁芙油画高清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27 13:22:05

㈠ 有没有很美的油画推荐

我爸爸临摹的《早晨,宁芙的舞蹈》,我感觉真的很好看的,当然和原画是比不了的,但是让我印象很深刻。估计有个两米多一些吧,当时是直接在墙上做了一大块凸出来的(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我爹怎么做到的…其实我家不大)专门留给我爹画画,也就是说如果搬家这些都带不走,其实家里每个房间墙上都有我爹的画,油画也有国画也有…并且都是和墙混为一体的!!一住就是十几年,当时用机理纸做的白色边框现在都掉胶了,油画什么的随着时间竟然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房子旧了要搬家了,特地嘱咐我爹不要把老房子卖掉因为自己有私心,我比我爹还舍不得这些画虽然都是临摹的。

㈡ 酒神祭的提香的油画名作

【名称】酒神祭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约作于1518~1520年间
【作者】提香
【规格】此画约有175×193厘米大
【属地】现藏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简介】
威尼斯出现象提香这样在色彩上如此热情饱满的绘画大师,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在16世纪,威尼斯虽然已建立了共和政体,但封建反动势力仍很猖獗。人们在经济优异的条件下,对自由与入世哲学的兴趣日趋强烈。提香借希腊神话题材以表现人生的欢乐与享受,正符合一部分人在长期神学思想禁锢下产生的逆反心理。
1518年以来,提香画了一些他一生中最富激情与肉感的神话题材作品,如《维纳斯的祝宴》(1518年,藏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酒神与阿丽亚德尼》(1523年,藏伦敦国立画廊)和这一幅约作于1518~1520年间的《酒神祭》(又名《酒神的狂欢》)。画家借画上诸神 的醉酒生活,表达出一部分人的心理欲望。形象大胆而放荡,色彩丰富多变,气氛十分热烈,它是对神学所宣扬的禁欲观念的挑战。
《酒神祭》描绘的是希腊神话传说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罗马神话即巴克科斯)的事迹。狄俄尼索斯是宙斯与塞墨勒的儿子。他首创用葡萄酿酒,把它献给奥林匹斯山诸神。诸神欢欣。从此,每年春季葡萄发芽和秋收时节,人民都要与神 一起举行酒神节。酒神因母亲被宙斯以雷电殛死,自小失去母爱,受诸神收养,其间,曾换过好几个扶养人。待到长大成人后,他变成一个勇猛善良而又贪玩的无拘无束的青年。在诺沙山受伊诺与瑞亚教养时期,曾受到山林畜牧神潘(人身、羊腿、头长角)的儿子西勒诺斯(身体短粗,秃顶、扁鼻、一对马耳,有尾巴)的保护。他们常坐着豹子拉的车四出狩猎,故自小与潘族子弟萨提尔(一译萨提罗斯)以及山林水泽女妖宁芙们十分友好。每当酒神节时,狄俄尼索斯就与这群无忧无虑的萨提尔、美丽而活泼的宁芙们喝得酩酊大醉,在山野里狂欢作乐。 画上右角仰卧着的裸女即是宁芙仙女的醉态。左边有两个潘族兄弟正痛饮不止。两棵树旁的西勒诺斯在给躺卧在地上的一个仙女的盘子里斟酒。远处的山坡上有一个已醉倒在地的萨提尔。这一切,与其说是狄俄尼索斯与众仙狂欢,不如说是民间青年男女在郊游中尽情痛饮的写照。这里不无为画家所歌颂的女性官能美的意欲,但主调仍然是健康的,它充满为青年人生活中所独具的欢乐节奏。

㈢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的作品欣赏

油画中描绘了猎人阿多尼斯正深拥着他热爱的维纳斯以作告别。但是维纳斯紧拉着阿多尼斯,因为她预见到这次分离后阿多尼斯将不再回来。油画前景中维纳斯的陪同丘比特正在挥手与猎人告别。油画背景中宁芙(Nymphs)和萨提尔(Satyrs)正在休憩。该作品斯普朗格在前景中投入了大量的手笔,详细描绘了蝴蝶,青蛙和斑鸠。
该油画斯普朗格表现了风格主义画风,以展现裸体主题。该种风格在哈勒姆学院相当流行。

㈣ 有哪些享誉世界的裸体名画

安格尔:《泉》

这幅画是安格尔的得意之作。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 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泉》也是西方美术史上描写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

《泉》实现了安格尔对人体美与古典美完美结合的形式追求。在这里,他展示了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美、抒情美和纯洁美。他描绘一位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其肌肉因安格尔美丽柔缓的曲线而更具魅力,身躯略呈S型,婀娜多姿,双目透出清纯,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

画面左下角那朵含苞未放的雏菊下是她的象征。头顶上的绿叶,脚下明净如鉴的潭泉,幽静的山都增加了这幅画的意境。从这幅画里,人们感到的是一个宁谧、幽静的抒情诗般的境界,心灵得到慰藉,感情得到升华的崇高境界。《泉》使人联想到山泉,联想到生命的源泉,联想到少女的纯洁。

谢谢阅读!

艺术为生活添色彩。公众号【瑞亚子】

㈤ 第五人格宁芙奖皮肤什么时候上上几款皮肤

酷家乐实时材质制作工具上传的漫反射图片由原先单图上传里的先传一张贴图再选择一个材质分类的流程,改成了需要先选一个材质分类。

㈥ 一幅油画的名字 上有水中仙子和一牧羊少年

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的《许拉斯和山林水仙女》(Hylas and the Nymphs)。沃特豪斯这幅画取材于希腊神话阿耳戈众英雄远航遇险的故事,是说英雄少年许拉斯在途中去河边汲水而被众水仙拉下水淹死。沃特豪斯描画了仙女们从睡莲池塘里探出洁白的身体渴望着他,这根本就不是拉人下水,分明是轻挽柔抱,脉脉情深,亦真亦幻,观者会默然凝眸……

清清的月光照在他的脸上,照见了那绝秀俊美的面庞;水泽的宁芙(水仙女)立刻爱上了这年轻的异乡人,于是从水中露出了她们美丽的胴体,拉住他提水壶的手臂——那是他未曾听过的娇媚的声音,没有见过的令人迷惑的眼神,还有那晶莹如玉的珍珠。于是年轻的英雄被迷惑了,背弃了他的主人,宁芙们把他拉到了永远冷静清幽的世界。

充满柔媚情怀的笔触,美丽而又凄婉、甚至是冰冷的结局;谁也无法抗拒.它诉说的是一个充满哀伤梦幻和诱惑魅力的故事。

㈦ 许拉斯和水泽仙女出现时期的风格和特征

摘要 英国画家沃特豪斯名作《许拉斯和水泽仙女》赏析

㈧ 谁一生画了800多幅人物肖像油画,坚持把古典唯美写实进行到底

在西方油画600多年的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一生执着于女性肖像和人体的描绘,执着于理想的唯美写实,执着于学院派的创作理念。他一生创作了800多幅油画,唯美典雅,美仑美奂。走进他的画廊,仿佛置身于美的世界。他就是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1825年一1905年),法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代表人物、唯美写实绘画的集大成者。

天赋异禀,少年成名。

布格罗执着于以唯美写实的手法描绘女性形象,而且他每每追求一种极致的理想的美,这使他在创作中对自己有一种近乎苟刻的的要求,“不要有一丝一毫的细节上的瑕疵”。他不仅多产高产,而且每幅作品都力求优质经典。你随便看到布格罗的一幅画,都会为他极致细腻唯美的这描绘而叹服。他的《宁芙与萨堤尔》、《仙女》、《春天归来》、《维纳斯的诞生》、《幸福的灵魂》等都被称作是完美的人体艺术。

荣辱不惊,执着一生。

在19世纪中叶,布格罗油画以极致描绘理想唯美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品,他因此得到了殊多的荣耀和无数人的追捧。他获得法兰西艺术勋章和封爵,成为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和安格尔之后的学院派领袖等等。在无数荣耀面前他没有倨傲凌人,骄狂坐大。

而当19世纪80年代印象主义油画盛行一时写实油画遭到冷落时,他依然故我,执守着他的唯美写实创作。以致于与他在艺术理念上大不相同的印象主义油画创始人莫奈都感叹地说:“你可以不喜欢他(布格罗)这个人,但你却无法拒绝他的画。他是19世纪法国最了不起的一位画家”。

的确,布格罗的画很美,美的让人陶醉。欣赏布格罗的画,是一种享受。

㈨ 希腊神话中宁芙女神是如何诞生的

Nymph(宁芙)
水妖精,美丽的水中女神,水精灵的代表,司掌水元素。 图片为:Frederick Leighton 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 1830~1896) 于1880年的布面油画 76.2×26.7cm 名称:Arenaia ,the Nymph of the Dargle (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 “宁芙”是自然界精灵,莱顿画中描绘的宁芙是水仙,她站在瀑布前的沙地之上,展露出那羞涩美丽的娇躯。表达了画家心目中水之女神的动人的形象。此画与画家1895年创作的油画《六月煌煌》是姊妹篇,《六月煌煌》是画家晚年创作的最后一宁芙有时也被翻译成精灵和仙女。她们会依居住地点不同分成树宁芙(Dryad)、泉水宁芙(Naiad)、芙山宁芙(Oread)、海宁芙(Nereid)等等。宁芙也会被视为妖精的其中一个成员。幅杰作,现存波多黎各蓬塞博物馆,因此十分珍贵。

㈩ “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有那些

1、简介:

罗可可,同洛可可。
洛可可为法语 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 caille(贝壳工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2、流行: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被封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18世纪法国艺术是洛可可的天下,而且,已经成为欧洲近代文明中心的法国宫廷,把这种靡丽之风传出国界,甚至传到中国的圆明园。
洛可可风格是宫廷艺术,这种风格是由于当时一些不严格遵循法国古典主义法则的因素而产生的,它并不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必然后果。它的遵循理论是“师法自然”。人们都在谈论“师法自然”,但是,我们从现代角度去看,他们所谓的对自然的模仿只是让自然服从于社会的心血来潮,而这个社会并未完全做好使人真正感受到生活在自然之中,并且充满着对生活的神秘醉意的准备。这时的艺术家们对贵族俯首帖耳,同时贵族阶级又要求他们唯命是从。法国人的这一发明使教会中心真正转向沙龙中心,而这时的沙龙已与过去不同,各种绘画展览都被称之为“沙龙”。画家、雕塑家、木刻家、铜板画家、珠宝商、金银器皿商、细木家俱商、理发师、裁缝、制靴匠,所有的人都对洛可可这种在结构脆弱的高雅文化基础上绽开的美艳之极的花朵趋之若鹜。在每个角落,在高谈阔论的男子和楚楚动人的女子周围,从木器、水晶器皿、糕点、大理石、地毯到陈列柜及里面的餐具,从四轮马车到轿子,从前厅到卧室,洛可可风格无所不在。这是上流社会的艺术,它滥用着并且吸干了艺术家们的殷勤,用窃来的爱情和移植的花朵分散了艺术家们的注意力。这种不断向上攀缘的结构尽管放射出璀璨的光辉,但它却被禁锢在高雅文化周围,渐渐地疏远了其天然的源头。令人遗憾的现象出现了:这种蜿蜒缠绕的曲线,限制了装饰师们在空间中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由,并且总是把它导向为使人难以摆脱的社交活动服务的轨道,而这种装饰艺术正是顺应这一需要才得以问世的,它成了王公贵族的俘虏。

3、代表人物:

洛可可艺术的灵魂式人物是绘画大师弗朗索瓦·布歇。他在天花板、屏风、车把手、门的正面、首饰盒和瓷器上,可以说在任何地方,都绘制了牧歌式和田园曲式的爱情神话故事题材。布歇和蔼可亲,慷慨大方,注重享乐,受到男男女女的喜爱。他和自己的时代不断地交换看法,询问个人和这个时代应该做些什么来爱这些男女,并获得他们的热爱。他因此获得“皇家首席画家”的称号。
代表洛可可雕刻最高成就的是受蓬帕杜夫人赏识的两位艺术家:皮加尔和法尔科奈。
让-巴蒂斯特·皮加尔(1714~1785)访问过意大利,是争取罗马大奖──王家绘画雕刻学院为优秀学生提供赴设在罗马的法兰西学院进修而设立的竞赛奖,失败之后自费去的,足见他对意大利艺术的向往。他在罗马作的《系鞋带的墨丘利》小稿,在他1741年回巴黎时,为他赢得进入王家绘画雕刻学院成为院士的荣誉,而且以此稿完成的云石像连同他的另一件作品《要墨丘利传信的维那斯》一起,被路易十五当作礼物赠给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他为蓬帕杜夫人工作了十年,以她为原型作寓意像的《妆扮友谊之神蓬帕杜夫人像》和《爱神拥抱友谊之神》非常精彩,他把这位艺术保护人表现得既高贵又亲切,既聪慧又迷人,他有别于同代雕刻家的地方是他也追求其它艺术风格,如在他去世前完成的《拔刺少女》,追随希腊古风,为他一生的创作画出句号。他的这一面,在其学生乌东的艺术中得到了发扬。
与皮加尔齐名且是对手的艾蒂安──莫里斯·法尔科奈(1716~1791),也和皮加尔一样出自让-巴蒂斯特·勒穆瓦纳门下,也在罗马大奖争夺中败阵。但他安心留在法国而未赴意大利“朝圣”。他终于成为洛可可雕刻最杰出、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曾受命于蓬帕杜夫人,领导了着名的赛夫里陶瓷工厂,又接受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委托作《彼得大帝骑马像》。
法尔科奈的灵气和秀气,无人可及,他把法兰西雕刻的优雅柔美风格推到了顶点。他凿下的年轻女性,个个都是娇小玲珑,苗条婀娜,风流妩媚,充分体现法兰西的品格,而且她们不再是吉拉东的宁芙,虽然娇美却尚不许凡人触动,而是以玉温香馨的青春之体在邀人爱怜了。法尔科奈的作品不但造型生动,而且人物情态丰富细腻。蓬帕杜夫人的时代造就了他。
洛可可风格是宫廷艺术,它起源于上层社会的需要。大部分制造这种艺术品的工匠在个人生活中是与它完全无缘的。比如塞夫里皇家瓷厂的瓷器,被用于国家的社交场合,就像今天的英国皇家将它们用于欢迎来访的外国元首的国宴上。洛可可装饰风格本身就成为这种盛宴场合的特色。塞夫里瓷器的设计由国王亲派的法尔科奈、布歇等艺术家完成,具体制作的工匠们没有钱也不能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使用它,只有那好赶时髦、朝三暮四的贵族使用。
这种制造和消费特有循环圈,促成了贵族互相攀比的风气和设计走向极端奢华的两种现象。18世纪堪称是马车的黄金时代,达官贵族都拥有代表自己权势和等级的马车,相互攀比、竞相争艳。具体表现为:选用最上乘的木料做骨架,马车的款式奇异,以曲线居多,纹样多以植物为主,穿插一些优美神话故事为题材的装饰画,色调常以红、黄为主,再以金色统一整体,以昂贵的造价获得华丽气氛。这充分显示出贵族的审美情趣,同时,我们也为匠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如此精妙的作品而赞叹不已。
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审视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应该说蓬帕杜夫人是那些喜欢豪华风格者的代表人和组织者,有“众望所归”的特征。所以,才有洛可可风格作品出现后在贵族引起“共鸣”的时尚。也可以说,贵族们崇尚华丽的风气,诱发了洛可可艺术。当时上层社会的男男女女无不热心并亲自参加工艺活动,以至于这些举动有的达到令人讥笑和荒诞不经的地步。16世纪,当衰败的瓦卢瓦王的国王查理九世答应送给西班牙国王一支他亲自制作的枪时,那位西班牙大使为之惊诧不已。18世纪,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成天抱怨他的丈夫沉湎在他的作坊中,甚至无暇顾及妻子,路易十六在他的作坊中潜心钻研的是钟和锁的奥秘。在这两例中我们似乎瞥见了那些把命运强加于他们身上的角色不相适应的悲剧性人们。这些人在体力劳动中发现了一个聊以自慰的世外桃源。但这对于不理朝政的帝王来说却是不祥之兆。
另外,洛可可风格也在17、18世纪的法国音乐作品中发生影响,但远不如在造型艺术上那样显着。法国作曲家F.库普兰所作、深受国王路易十四欣赏的许多室内乐和哈普西科德曲,多玲珑纤巧,装饰华丽,与当时的建筑式样、室内修饰以至于家具构成等各方面在风格上颇有共同之处,这些作品常被认为是洛可可风格在音乐上的早期反映。法国作曲家 L.-C.达坎所作的许多哈普西科德曲也多带着洛可可色彩,特别是命名为《杜鹃》的更为典型。法国作曲家 J.-P.拉莫所作的许多芭蕾舞曲,以和声手法新颖着称,在风格上也属于洛可可一类。
洛可可风格迅速地由法国流传至欧洲各国。在德国,G.F.亨德尔和巴赫等一代人的某些作品中,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亨德尔的《弥赛亚》中一些装饰富丽的复调写法,J.S.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中某些变化多端的片段甚至在J.海顿和W.A.莫扎特的一些逗人喜爱的轻松小品中,有时也还存在着洛可可的余音。
意大利作曲家D.斯卡拉蒂留下的 600多首哈普西科德曲都非常精致,装饰富丽,是具有明显的洛可可风格的作品。这种风格延续至18世纪路易十五时代达到高潮,18世纪后期逐渐消亡。
风靡一时的奇想多变的洛可可风格随着蓬帕杜夫人的亡故而终止,被路易十五另一情妇杜巴利夫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而取代。但是,洛可可风格的璀璨之处,自有它超时代艺术生命力所在,现代人都公认它是19世纪下叶新艺术运动的前奏。而那些幸存的艺术精品,至今还散发着光芒,并向人们述说着那个岁月的时尚和人们不知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