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梵净山在贵州哪个地方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铜仁地区中部,靠近江口县城、印江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山脚到山顶落差达2000米),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也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区)的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
梵净山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梵净山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中生代的造山运动,把该地区卷走了鄂川湘黔侏罗山式褶皱带。由于构造控制,尔后一直处于强烈的隆起区,拔地而起成为武陵山之巅。
出露的中元古宇梵净山群,是陆向裂谷盆地-红海型新生洋盆地火山沉积岩系;山麓和山顶部分主峰保存的同是上元古宇板溪群-下江群波动陆缘碎屑沉积。
梵净山地区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十分显着,冬季受寒潮影响一般较小。
梵净山年平均气温13。1℃至14。7℃,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25。3℃,最冷月(二月)平均温度2℃,气温随地势增高而降低。年无霜期270至278天,年日照时数900至1170小时,年降水1100至2600毫米之间,降水季节都集中在5至10月份,相对湿度平均达80%。
按热量带划分,有明显的垂直带谱,从山脚至山顶分别是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酷暑。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总面积为567平方千米,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千米。
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国家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国家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梵净山于2018年10月1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8年6月30日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着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
2018年7月2日,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