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动态能力视角什么意思
动态能力视角指的企业是有目的地创造、拓展、变更它的资源基础的能力。动态能力视角认为企业能够预先有意识地制定以能力为基础的战略,而不是完全依靠演化经济学所推崇的自然演化的方法。其次,企业为了改变其能力基础必须在能力上保持投资。因此动态能力视角认为企业仍然存在选择的余地,虽然企业能力的建立和发展是缓慢的、并具有路径依赖性。
‘贰’ 动态能力理论
1. 动态能力的崛起与挑战
在学术界,对于传统的资源基础观和核心能力理论,学者们提出了全新的视角——动态能力理论。这些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不再受限于静态的资源和核心能力,而是在动态环境中通过持续的创新和能力重构来获取。在动态环境中,企业需要灵活地重塑自身的内部和外部资源,形成动态能力,这是一种超越传统竞争范畴的新型能力。
2. 动态能力的核心观点
2.1 动态能力:组织变革与创新能力
- 戴维•提斯等人强调,动态能力在于组织能快速整合内外部资源,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通过持续更新竞争力(不断调整竞争力)。
- 赫尔法特指出,动态能力让企业具备创新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市场变动,表现为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创造,保持竞争优势。
- 佐罗和温特则阐述,动态能力涉及系统地调整管理惯例,以提升效能,通过学习驱动创新和变革。
- 佐特将其定义为一组指导资源配置的运营程序或流程,如产品开发、资源配置和并购整合等。
2.2 从资源基础观的深化
艾森哈特强调,动态能力是企业通过运用资源创造和适应市场需求,甚至创造新市场机会,是对传统资源基础观的拓展与补充。
2.3 多维度动态能力分析
罗珉等人提出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市场导向感知、组织学习、社会网络关系和沟通协调整合。每个维度都包含关键构成要素,帮助管理者全面理解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2.3.1 市场导向感知能力
- 市场导向感知能力涉及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洞察,如顾客需求识别和新机遇发现,包括机会辨识、适应和资源再配置能力。
2.3.2 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
科亨和利文赛尔定义吸收能力为获取、整合外部知识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包括知识获取、内化、转化和利用四个步骤。
2.3.3 社会网络关系能力
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知识,借助关系的力量创造持久竞争优势,关键在于社会资本的建立、整合与关系管理。
2.3.4 沟通协调整合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强调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促进组织学习和适应性,是提升效率和创新的关键,包括协调、重组、适应和知识整合等要素。
3. 企业能力的双元结构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能力由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共同构建,静态能力提供稳定解决问题的框架,而动态能力则驱动能力的不断进化,形成适应环境的新能力。在变革与稳定之间,企业必须找到平衡,以避免结构风险,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叁’ 动力能力理论创新能力
在动力能力理论的视角下,面对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被视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要求企业持续地获取、整合并重新评估内外部的行政组织技术、资源和功能性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动力能力的关键在于其动态性和灵活性。它让企业在既定的路径依赖和市场定位中,通过持续创新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战略分析的重点不再仅仅是抽象的“资源”,而是那些能够构建和维持动力能力的组织过程。这些过程包括:静态的整合和协调,展示企业执行特定任务的稳定能力;动态的创新和新资源开发,代表企业适应性学习和成长的能力;以及转换层面的资源重组,即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动和使用内外部资源,进行内部结构的调整。
企业的专有资源,如独特的技术、知识或品牌,是构成企业能力的基础,它们支撑着企业持续创新和竞争优势的获取。因此,动力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在不断创新和优化这些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竞争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
(3)创新能力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动力能力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竞争力的培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